思考题

1、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必须准确,移液管不能乱用,操作规范。

2、测量时动作应迅速准确以保温度恒定(读数后用温度计直接测量比色皿中溶液的温度,与恒温槽温度一起求平均值)。

3、比色皿放入比色槽之前一定要用擦镜纸擦干净。

思考题

1、如Fe3+,SCN-离子浓度较大时,则不能按公式:Kc=[FeSCN2+]/[Fe3+][SCN-]来计算Kc值,为什么?

答:若浓度过高,反应不止进行那一步,伴随着副反应的进行,生成多配体化合物。

2、为什么可用[FeSCN2+]平=光密度比×[SCN-]始来计算[FeSCN2+]平呢?

答:本人不知道,欢迎大家献上答案

3、测定溶液光密度时,为什么需要空白溶液,如何选择空白也?

答:新配溶液中可能含有一些具有旋光性的杂质,需要空白溶液校准。一般选用标准溶液或蒸馏水作为空白。

4、如何测定或求摩尔消光系数?本实验为什么不测定摩尔消光系数?

答:由A=εlC可知,配制一系列溶液,分别测定吸光度,用吸光度对浓度作图,得到的直线斜率即为摩尔消光系数。本实验中用的是比值A1/A2=εlC1/εlC2=C1/C2

5、如何确定测试波长?

6、测定溶液的光密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光密度即吸光度,用分光光度计测即可。

7、对液相反应为什么要控制离子强度?如何控制?

液相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离子强度对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实验时,应加以KNO3作为辅助介质,降低离子强度。

答:影响温度测定:温度计的插入深度、沸腾的程度等;影响组成测定的:移动沸点仪时气相冷凝液倒流回液相中、测定的速度慢,计时快慢等。

2、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1、放入空气必须小心,防止过多使空气倒灌,否则重新抽气排气。

3、实验结束后旋三通活塞使系统与大气相通,缓缓放入空气至U型水银压力计两边汞柱水平

4、注意抽气时先开启真空泵后打开体系与缓冲瓶间的活塞;停止抽气时先关体系并使大气与真空泵相通,再关真空泵。

5、清理实验台,关掉冷凝水,拔掉电源插头。

四、思考题

1、在试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防止空气倒灌?

答:内压-大气压=所测压力=饱和蒸汽压+空气压力而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汽压一定。则所测内压增大。计算出来的饱和蒸汽压就比真实的大。

2、如果在等压计I与III管之间有空气对测定沸点有何影响?

答:测得的压强就不是异丙醇的饱和蒸汽压了

3、怎样判断空气以被赶净?能否在加热情况下检查是否漏气?

答:不能。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压力也不恒定。漏气会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内部压力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无法达到平衡,从而造成所测结果不准确。

4、体系的平衡蒸气压是由什么决定的?与液体的量和容器的大小是否有关?

答:体系的平衡蒸汽压由温度和物质的本性决定,与液体的量和容器的大小无关

5、等压管上配置的冷凝管其作用是什么?

答:降低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如何区分体系与环境?

7、恒温槽中的温度计应放在何处为宜?

答:温度计应悬在恒温槽中靠近测定体系的地方。

3、异丙醇―环己烷双液系相图

1.由于整个体系并非绝对恒温,气、液两相的温度会有少许差别,因此沸点仪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一半浸在溶液中,一半露在蒸气中。

2.折光仪用后打开自然挥发或用滤纸吸干下片,扇风挥发(不可擦)上片。

3.停止加热后要适当冷却(约25℃或30℃)再取样,测折光率动作要快,防止挥发改变成分。

4.吸液管轮换使用,保持清洁干燥,不能带入残液。

5.实验后将加热器取出,并将沸点仪倒夹在实验台上。

6.作图:图纸取10-12cm,以1cm或2cm代表1℃,曲线连接平滑。

1、操作步骤中,加入不同数量的各组分时,如发生了微小偏差,对相图的绘制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对相图的绘制无影响,因为测验前工作组成未知,实验目的测定气液两相组成仍可以完成。

2、测试溶液的气、液相的折射率与测试标准溶液的折射率不在同一温度下测试行不行?为什么?

答:不行,温度对折射率的影响很大。

3、影响实验精度的因素之一是回流的好坏,如何使回流进行好?它的标志是什么?

答:要使回流进行好,必须使气液多次接触,所以玻璃套管不可缺,这样沸腾时才能不断撞击水银球使气液两相平衡。它的标志是温度示数恒定。

4、过热现象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

答:根据相图测定原理,过热时将导致液相线向高温处移动,就是向上移动。分馏作用会导致出来的气相组分含有的易挥发成份偏多,该气相点回向易挥发组分那边偏

5、平衡时,气液两相温度应不应该一样?实际是否一样?怎样防止温度的差异?

答:应该一样,实际有一定误差,在测定处加保温棉。

6、在测定沸点时,溶液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什么变化?

答:当溶液出现过热或出现分馏现象,会使测沸点偏高,所以绘出的相图图形向上偏移。

7、为什么工业上常产生95%酒精?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获的无水酒精?答:因为种种原因在此条件下,蒸馏所得产物只能得95%的酒精。不可能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获得无水酒精,95%酒精还含有5%的水,它是一个沸点为的共沸物,在沸点时蒸出的仍是同样比例的组分,所以利用分馏法不能除去5%的水。试剂无水已醇是用分子筛吸附的方法生产的。

THE END
1.什么叫电子文献.docx什么叫电子文献 下面是 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电子文献”资料,供大家参阅。 电子文献 一、基本概念 “注释”指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注释安排在当页页脚,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注释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参考文献”指作者引文所注的出处,一律放在论文尾末,文中设序号 [1]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120/5103033134003030.shtm
1.什么叫做论文论文当中通常包括正文和辅文,如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注释、参考文献、课题标注等,都可以称之为辅文,它们对正文的检索、理解、信誉等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这些内容需要如何写作,大多没有明确的文字规定,各种书刊的要求也不一样。然而,根据国外传过来的行规和国内的相关经验,辅文的写作实际上有一些内在的约定。https://www.ruiwen.com/lunwen/1544433.html
2.论文引用标注和参考文献注释有什么区别?当然,不同学校的参考文献格式也不尽相同,同学们需要严格按照自己学校所规定的格式要求进行调整。 (3)注释。是对论文中不详细的地方进行的解释,为了不影响论文的篇幅,所以单独列出来。 注释按照不同的标注位置可以分为三种: ①夹注。也叫“文中注”、“段中注”或“行中注”。有以下几种类型: ...https://m.ais.cn/news/article/7736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参考文献: [1] 周宗科,翁习生,曲铁兵等.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6,9(1):1 [2] 叶伟伟,陈彦霞.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主动快速康复锻炼的效果及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01) ...https://www.zy91.com/content/default2/77/5884
4.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叫()【单选题】抽取某一时间段的文献信息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A. 倒查法 B. 顺序法 C. 引文法 D. 抽查法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参考文献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在文后参考文献中著录作者的姓名,应注意()。 A. 作者姓名超过三名的,只著录前三名,第三名作者后,应添加“等.”...https://www.shuashuati.com/ti/2ca57955bd884fbf9bd777899c6ccec0.html
5.影像篡改与识别(三):人工智能时代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参考文献 [1]https://apnews.com/article/ap-top-news-artificial-intelligence-social-platforms-think-tankspolitics-bc2f19097a4c4fffaa00de6770b8a60d [2]https://zhuanlan.zhihu.com/p/69124138 [3]https://www.sohu.com/a/133490643_308467 [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737087826316102&wfr...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876819
6.中国为什么叫“九州”?这件文物道明了来历,与传世文献两点不同参考文献: 陈伟:《竹书〈容成氏〉所见的九州》 顾颉刚:《州与岳的演变》 顾颉刚:《秦汉统一的由来和战国人对世界的想象》 顾颉刚 童书业:《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18673394008701
7.科普什么是基因?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医疗强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芬.“人类基因组计划”引起的哲学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1(3):15-1829 [2]李辉.生命说明书——基因检测的奥妙[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10):66-67https://www.openwhy.cn/article/detail/1625704888579031040
8.腐胺是什么,用途有哪些参考文献 [1]黄仲华主编,中国调味食品技术实用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第50页 [2]甘冬英,胡艳秋.腐胺在生殖中的安全性研究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8,37(04):328-331. [3]马沛生等,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续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年03月第1版,第1121页 ...https://www.chemicalbook.com/NewsInfo_2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