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E——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一家企业使用其权益资本产生利润的能力。
传统商业模式
传统商业模式往往依次做高这三个指标,即利润率——周转率——杠杆率。
举个例子来说,我家位于早高峰人流量较大的区域,附近缺少卖早餐的地方,我想早上卖煎饼来赚钱。
我首先想到的是:因为人流大又缺少竞争,我可以将煎饼卖的贵一点,其他地方卖5元,我可以卖6元,不愁卖不出去——即实现高利润率。
利润率降低了,如果我还想像之前一样赚钱,那么我不得不想办法多卖几套,比如多吆喝一下——即提高周转率。
这种情况下,如果我还想保持之前的盈利水平,那么只能考虑提高杠杆,即借钱。但借钱有个前提——ROA要高于借款利率。
假设我的ROA为6%,借款利率为5%。我自己投入5万,再借5万,我一年可以实现的收入为10*6%=0.6万,扣除利息5*5%=0.25万,得到利润0.35万,ROE为0.35/5=7%
以上是传统商业模式的演变路径,即我们总是想实现高利润率,如果高利润率无法实现的话,则退而求其次提高周转率,如果周转率也很难提高的话,再看能否加杠杆。
我可以将这三个阶段做个类比:
高利润率阶段——躺着赚钱
高周转率阶段——赚幸苦钱
高杠杆率阶段——赚风险钱
互联网商业模式
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排序变成了周转率——利润率——杠杆率
还是以卖煎饼为例,我采用与以上完全不同的策略——市场卖5元,我也卖5元,我不要高利润率,我要快速吸引顾客,薄利多销依然可以赚钱。
事实上,就算我现在卖的贵,得到了高利润,老王就会立刻加入竞争,拉低我的利润,所以我现在一上来就将市场格局定在低利润上(赚辛苦钱)。这样的做好处——老王看到我卖5元,觉得很难赚钱,就不会也想来卖煎饼了。
这就是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先抢占市场(做高周转),再提高利润。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抢占市场后建立起商业壁垒,使得在之后的提高价格阶段,竞争者难以通过低价策略将市场抢过去。
新商业模式
第三种商业模式,我称其为新商业模式。与互联网商业模式一样,新商业模式同样先做高周转,再做高利润。与互联网商业模式不一样的是,新商业模式做高利润的产品(或场景)不同于做高周转的产品(或场景)。
再以卖煎饼为例。与之前互联网模式一样,我先低价吸引客户。但区别是我不期待在煎饼上赚取高利润。
下图总结了新商业模式
通过低价或者垄断形成规模,再通过其他产品(场景)将规模变现。
新商业模式其实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更一般化情况。在真实的商业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商业模式的案例,采用这种商业模式的企业未必都是互联网公司。
比如机场——机场垄断带来了客流量(利润低),通过机场商业(免税以及餐饮)变现客流实现高利润。
总结
新商业模式使得我们对规模效应产生了新的认识。
一般来说,提到规模效应,就是成本的降低。但事实上,规模效应还可能直接带来收入,关键在于找到变现的渠道。
如果一个生意的利润低,提高价格或许只能导致客户的流失,不妨考虑基于现有业务,如何派生出其他利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