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哈市出现第一家网吧至今,这个行业已走过了十几年。从行业鼎盛期的店店盈利,到形势变化下的市场饱和,网吧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但这个行业的发展新机遇也同步来临——
日前,我市税务部门对在我市范围内经营的网吧开始实行一项特殊政策,即“零税收”制度。这种“零税收”制度通常都是为了扶持某个特殊行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或公益类行业。在百姓眼中,网吧一直被视为暴利行业,如今怎么“沦落”到需要扶持的地步了呢?
市场饱和一些网吧亏损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记者在“58同城网”哈尔滨站输入“网吧、转让”,一下跳出数百条转让信息。按照其中一条信息,记者来到江北大学城的某网吧,找到经营者攀谈起来。
这位经营者向记者大倒苦水:“你看看,这一上午几乎没人来。昨天从早8点到晚11点,整个网吧收入仅300多元,刨去费用,就是个赔。”这位经营者是在2010年年末从别人手中兑下这个网吧的,当时花了一百多万元。接手之初的两三个月内生意还凑合,可转过年来就不景气,后来竟越来越不好。
在哈尔滨,这样无人“接盘”被“套牢”的网吧业主有很多。这与几年前网吧的火爆和网吧执照的炙手可热形成鲜明对照。
哈市文化局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我市网吧经营者的注册数量逐年减少,呈现负增长态势。截至去年年底,我市网吧注册数量已不足千家。而且他们调查发现,即便是这些注册的网吧数量也有很大“水分”。许多网吧虽然没办废业手续,但实际上已停止了经营活动,不办废业手续只因想有朝一日能把执照“卖”出去。这类网吧数量至少占注册网吧数的20%。算下来,我市实际经营的网吧数量仅七八百家。
在现存网吧中,许多都在惨淡经营。在一些网吧相对集中的街路上,几乎家家都在搞“促销”活动,争抢有限客源。每家上座率都很低,几乎都不足50%。正经营的网吧中,20%的网吧是在“赔本赚吆喝”;剩下网吧中的30%也在勉强维持。其余有盈利的网吧大部分也只有微薄利润。盈利的网吧都处于特定区域,如靠近大学校园、繁华商业区、大型工厂等。如果按照投资回报率和设备折旧率来计算,这些网吧中的大部分也是亏损的。
从一组统计数据上看,哈市网吧明显供大于求:上海的网吧行业经过多年业态调整,市场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目前上海市网吧数量为1513家,人口2300万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网吧数量越低,即使不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按上海平均1.5万人拥有一家网吧的比例算,我市的网吧数量也应在700家以内。如此看来,目前我市在册的近千家网吧数量已远超合理数量,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暴利不再网吧活力式微网吧客源发生改变
香坊区一家连锁网吧的经营者孙超,是我市最早经营网吧者之一,他亲身经历了哈市1997年出现首家网吧以来,这个行业的混乱期、整顿期、黄金期和衰落期四个阶段。
2002年,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事件”直接导致了全国网吧大整顿。此前,哈尔滨的网吧也是良莠不齐。在一些高校附近,由于客源稳定和数量庞大,很多仅几十台电脑甚至更小规模的网吧都经营得有模有样。这些网吧装修极其简陋,设备也是以“仅够使用”为原则。由于当时上网条件所限,宽带还未走入寻常家庭,高校周边这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服务的大量“简易”网吧生意特别火爆。
据介绍,当时的网吧消费高得离谱,条件稍好点的都达到了5元/小时,装修高档的网吧价格更高。当时网吧的多数顾客是打游戏、互联网冲浪等。这些网吧不需投入精力做市场推广,就可获得相当可观利润。以一个投资200万元的中型网吧为例,通常仅一年就能收回成本。以一个网吧的投资周期三年为计,利润就可能为400万元。也就是说,中型网吧的年利润在100多万元,可谓暴利。
在道外区南直路附近开网吧的刘先生是在市场最高价时“入行”的。2007年,他投资两百万元兑下一家网吧,当时他预算最多两年回本,每月净利应在10万元左右。但他没想到,2008年网吧行业开始走向衰落。当年他花12万元买的网吧执照,如今几乎一文不值了。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网吧主要靠上座率营利,这占总体营业额的90%,而不断下降的上座率和不断提高的经营成本,让业主们感到生存维艰。
另外,近年来网吧的经营形式和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哈市文化市场管理人员分析说,自从国家对网吧新的管理政策陆续出台后,网吧客源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期间最为明显的就是对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严格禁止性规定。这部分人群曾经是网吧的最大客源,如今他们不能进网吧消费,对网吧无异于釜底抽薪。如今农民工已取代未成年学生成为客源主体,但他们只能让网吧勉强维持生存,无法为网吧注入新的活力。
光纤入户手机上网双重“挤压”网吧“优势”渐被“蚕食”
经过近几年家庭宽带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的流行,网吧的传统“优势”逐渐被“蚕食”殆尽。专家认为,由于上述原因,以及竞争激烈、政策干预、成本加大等因素,使部分网吧必然被淘汰出局,网吧行业整体进入微利时代。这显示网吧市场进入了理性、冷静时代。
哈尔滨市社科院研究员姜鸥分析,网吧行业并不是昙花一现的“短命行业”,现在的网吧已不再是单纯的互联网提供场所,正逐渐演绎为互联网消费、服务、娱乐等综合营业性场所,也就是更注重“吧”的特性。“‘网’是这个行业的根基,‘吧’是枝叶,从这个比喻就能看到网吧行业的发展方向。”网络文化和内容服务的注入,为网吧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资源。随着网络文化内涵的提升,网络休闲方式的出现,网吧将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长远来看,网吧应提高经营层次,吸引高层次消费群体。
整合资源品牌连锁势在必行“借力”多种增值服务
网吧行业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走过了十几年,作为传播文化的新途径、低收入人群主要的文化娱乐场所、信息和通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网吧在我国文化市场建设和网络文化发展中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从十几年前出现并发展到现在,网吧这个带有时尚色彩的消费场所,经历过持续多年的高峰期,如今规模萎缩走了下坡路。
那么,今后网吧将走向何处?会否就此衰落而致消亡?
创新一直是互联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规模最大的国家,作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二大类终端载体,网吧行业只有在不断调整中创新,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13日晚上,记者看见一家名为“多瑙河网吧旗舰店”的门前停满了高档车,有宝马跑车,还有玛莎拉蒂,这些车主正在这家网吧里结伴玩电子竞技。
专家认为,网吧经营者不应仅靠网费赚钱这单一经营模式,连锁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高端网吧是必然趋势。随着电子竞技的茁壮成长,网吧又打开了一扇新的经营大门。网吧承办电子竞技比赛,一方面增加了利润,另一方面扩大了影响力,获得巨大无形资产。
网吧经营者孙超最近在香坊区开了一个有三家门店的连锁网吧,做得有声有色。首先,他把过去一家大的网吧以较低价格卖掉,然后同时开了三家中型网吧,用的是同一个名字,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光纤费用和运营费用。同时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统一了形象,给顾客一个非常有信誉的感觉。其次,他这三家门店的选址都是繁华地区,客流量非常大。最后是在“软件”上下功夫,比如在装修上尽量开设尽可能多的贵宾区,给顾客提供更舒适的私密空间,并提供茶、咖啡等。这不但满足了一些顾客对环境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更高营业额和利润。
哈师大教师刘杰针对网吧“出路”提供的建议颇为前卫。他说,网吧作为互联网知识的重要普及场所,是公众教育的理想平台。网吧先进的电脑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得在网吧开设教育平台的增值服务具有很强可行性。如果网吧经营者将教育服务开发为网吧经营的新项目,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将大大提升其社会形象。
冰城网吧,寻路多种增值服务的发展新机遇也正孕育在窘境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