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法专题

30.甲公司经常派业务员乙与丙公司订立合同。乙调离后,又持盖有甲公司公章的合同书与尚不知其已调离的丙公司订立一份合同,并按照通常做法提走货款,后逃匿。对此甲公司并不知情。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甲公司认为该合同与己无关,予以拒绝。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甲公司不承担责任B.甲公司应与丙公司分担损失

C.甲公司应负主要责任D.甲公司应当承担签约后果

31.依我国法律,当事人对下列哪一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B.包含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的合同

C.因欺诈而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D.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

32.甲将其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该电脑卖给丙。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乙、丙之间买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无效B.有效C.效力待定D.可变更或撤销

33.甲在首饰店购买钻石戒指两枚,标签标明该钻石为天然钻石,甲买回后即被人告知实为人造钻石。甲遂多次与首饰店交涉,历时一年零六个月,未果。现甲欲以欺诈为由诉请法院撤销该买卖关系,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

A.不可以,因已超过行使撤销权的一年除斥期间

B.可以,因首饰店主观上存在欺诈故意

C.可以,因不通过两年诉讼时效

D.可以,因双方系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

34.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非违约方()。

A.必须选择定金B.必须选择违约金

C.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D.必须同时选择两者

35.甲、乙双方约定,由丙每月代乙向甲偿还债务500元,期限2年。丙履行5个月后,以自己并不对甲负有债务为由拒绝继续履行。甲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丙承担违约责任。法院应如何处理()

A.判决乙承担违约责任B.判决丙承担违约责任

C.判决乙、丙连带承担违约责任D.判决乙、丙分担违约责任

36.某商场在促销活动期间贴出醒目告示:“本商场家电一律试用20天,满意者付款。”王某从该商场搬回冰箱一台,试用期满后退回,商场要求其支付使用费100元。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王某不应支付使用费,因为双方没有约定使用费

B.王某应支付使用费,因为其行为构成了不当得利

C.王某应支付按冰箱平均寿命折算的使用费

D.王某应与商场分摊按冰箱平均寿命折算的使用费

A.8月7日B.8月8日

C.8月9日D.8月15日

38.甲乙互负债务,甲对乙所负债务为人民币800元,乙对甲所负债务为粮食150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这两项债务不可抵销B.这两项债务可以抵销

C.这两项债务可以抵销,但须经双方协商D.这两项债务经任何一方主张就可以抵销

39.甲向乙借款20万元做生意,由丙提供价值15万元的房屋抵押,并订立了抵押合同。甲因办理登记手续费过高,经乙同意未办理登记手续。甲又以自己的一辆价值6万元的“夏利”车质押给乙,双方订立了质押合同,乙认为将车放在自家附近不安全,决定仍放在甲处。一年后,甲因亏损无力还债,乙诉至法院要求行使抵押权、质权。本案中抵押和质押的效力如何()

A.抵押、质押均有效B.抵押、质押均无效

C.抵押有效、质押无效D.质押有效、抵押无效

40.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A.归王某所有B.归李某所有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4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合同担保权的是()。

A.抵押权B.质权

C.留置权D.违约金

42.甲在某网站上传播其自拍的生活照,乙公司擅自下载这些生活照并配上文字说明后出版成书。丙书店购进该书销售。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乙公司侵犯了甲的发表权B.乙公司侵犯了甲的复制权

C.乙公司侵犯了甲的肖像权D.丙书店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43.张某和李某分别出资3000元和6000元开设发廊,后因经营不善欠债15000元,张和李对该项债务应当承担()。

A.无限连带责任B.有限按份责任

C.无限责任D.按份责任

44.某电视演员因一儿童电视剧而出名,某公司未经该演员许可将印有其表演形象的宣传海报大量用于玩具、书包、文具等儿童产品的包装和装潢上。对该公司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侵犯了制片者的发表权B.侵犯了该演员的表演者权

C.侵犯了该演员的肖像权D.侵犯了该演员的复制权

45.依照民法理论,物权的核心是()。

A.占有权B.使用权

C.支配权D.处分权

A.红旗中学B.工艺美术院

C.李某D.三方共有

47.下列哪一行为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A.某电视台为了报道油画展览的盛况,在电视新闻中播放了展览的油画

B.某教授在世纪论坛上的演讲词被电台全文报道

D.出版社将蒙文发表的作品翻译成汉文在国内出版发行

48.某外资企业拥有“雨露”商标,使用的商品为啤酒。该商标未在中国注册,但被我国有关部门认定为。该外资企业的下列哪一请求不能得到支持()

A.请求禁止甲公司将“雨露”商标在葡萄酒上注册

B.请求禁止乙公司将“雨露”商标在葡萄酒上使用

C.请求禁止丙公司将“雨露”商标在啤酒上使用

D.请求已将“雨露”商标在啤酒上使用的丁公司赔偿损失

49.依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一情况可授予专利权()

A.甲发明了仿真伪钞机B.乙发明了对糖尿病特有的治疗方法

C.丙发现了某植物新品种D.丁发明了某植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

A.无效合同B.相对无效合同

C.效力待定合同D.无权代理合同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所给出命题的正确与否,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2.法律没有规定的,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3.合法的行为都是民事法律行为。()

5.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与责任能力一致。()

6.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7.未成年人和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公民不能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其房地产买卖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

8.土地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买卖。()

9.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规定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予以平等保护。()

11.《物权法》是一部调整有形财产关系的法律,而《著作权法》、《商标法》、《合同法》等法律则是调整无形财产关系的法律。()

12.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方式实现的。()

13.A市的甲向B市的乙购买价值10万元的货物,但双方所签合同中对履行地点未作约定,且事后无法达成补充意见,则付款地点、交货地点均为A市。()

14.周某以公司债券出质,债券上未进行任何记载。周某按约定将债券交付给质权人,质押权生效,但不具有对抗效力。()

15.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

三、多项选择题(本部分19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答案。)

1.《合同法》第249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金,出租人因此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收回的租赁物的价值超过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费用的,承租人可以要求部分返还。”在该法律规则中,假定条件是()

A.当事人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

B.承租人已经支付大部分租金,但无力支付剩余租金

C.出租人因承租人无力支付剩余租金,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的

D.承租人收回的租赁物的价款超过承租人欠付的租金以及其他费用的

2.以下权利属于形成权的是()。

A.张某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了货物销售合同,但是张某没有代理权,乙公司享有的撤销合同的权利

B.王某将一幅字画寄存在陈某处,陈某将字画卖给杨某,王某认可陈某的行为有效的权利

C.陈某通过欺诈手段使张某与自己签订了房屋转让合同,张某的解除合同的权利

D.张某欠王某1000元未还,王某欠张某的1000元债务也已到期,王某主张用自己的1000元债权抵销张某对自己的1000元债权的权利

3.王奉与李海发生口角,王奉将李海打伤。刘山见状,上前劝架,王奉失手将劝架的刘山打中要害,伤害致死。刘山死后,刘家发生财产继承。在本案中,属于行为的是()。

A.王奉对于李海的被伤害B.王奉对于刘山的死亡

C.刘山的死亡对于刘家的财产继承D.刘山的死亡对于李海的被伤害

4.甲委托乙前往丙厂采购男装,乙觉得丙生产的女装市场看好,便自作主张以甲的名义向丙订购。丙未问乙的代理权限,便与之订立了买卖合同。对此,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A.甲有追认权B.丙有催告权C.丙有撤销权D.构成表见代理

5.2003年4月1日张某被李某打了一顿,张某当时只觉得疼痛,后来由于疼痛难忍,张某于2003年5月1日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肋骨骨折,2003年5月10日张某找到李某,要求李某赔偿,李某拒绝赔偿,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直至2004年1月8日张某才被解救出来,2004年9月5日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赔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期间从2003年5月1日起算

B.2003年5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断

C.2004年3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D.2004年9月5日张某的请求权已经超出诉讼时效

6.张三向李四借款20万元做生意,由丙提供价值15万元的房屋抵押,并订立了抵押合同。张三因办理登记手续费过高,经李四同意未办理登记手续。张三又以自己的一辆价值10万元的“现代”车质押给李四,双方订立了质押合同。李四认为将车放在自家附近不安全,决定仍放在张三处。一年后,张三因亏损无力还债,李四诉至法院要求行使抵押权、质权。本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均有效B.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均无效

C.抵押、质押均无效D.质押无效、抵押有效

7.甲的一只羊走失,被乙拾得赶回家中,饲养半月后被甲发现,但乙拒绝返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有权请求乙返还走失的羊

B.乙若返还该羊,有权要求甲给付其饲养牛实际支出的费用

C.甲乙之间发生无因管理的法律关系

D.甲若拒绝给付乙饲养羊实际支出的费用,乙可以留置该羊

8.甲乙签订合同,约定甲向乙出售家具。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下列何种情况下,甲可以将家具提存()

A.乙无故拒绝受领甲交付的家具

B.乙搬离原住处未通知甲,甲寻访不到

C.乙因车祸身亡,尚未确定继承人,致使履行债务困难

D.乙中风成植物人,尚未确定监护人,致使履行债务困难

9.甲要出售自己拥有的一栋商品房。乙得知此消息后,与甲联系,双方谈妥了条件后以100万成交,并进行了过户登记。就在登记后第二天,丙也联系了甲,希望以120万的价格买下此楼。出于价格的诱惑,甲又将楼卖与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丙是善意的,则由甲选择是将房屋卖给乙还是丙,因为债权具有平等性

B.不管丙是善意还是恶意,丙都不能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C.若丙是善意的,则丙不能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的情况下,其可以追究甲的违约责任

D.若丙是恶意的,则丙不能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的情况下,也不能追究甲的违约责任

10.A小区王某等住户因车位问题与该小区的开发商B公司发生争议。B公司与王某等住户的购房合同规定:B公司将为本楼住户提供地下停车场的停车车位。但王某等住户搬进小区后,发现B公司已将该楼50多套房连同地下停车场卖给了C公司。C公司明确表示,地下停车场的车位仅供本楼本单位的职工使用,其他住户要停车必须按每天15元的标准缴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下停车场属于业主共有部分,B公司无权转让

B.王某等住户可以根据其与B公司的购房合同追究B公司的违约责任

C.王某等住户有权无偿使用地下停车场的停车车位

D.C公司是地下停车场的新的所有权人,有权决定停车场的使用方式

11.甲公司因购买乙工厂生产的瓷砖,欠乙工厂货款10万元已到期未还。某日,甲公司派两辆卡车到乙工厂拉货,但因卡车需要维修,甲公司就将车交由兼营修理汽车业务的乙工厂修理。三日后,因甲乙对到期货款未达成协议,乙工厂将两辆卡车扣留,要求甲公司在两个月内支付所欠货款,否则将变卖卡车以所得资金抵偿货款。乙工厂行为的性质认定不正确的是()

A.乙工厂的行为是行使抵销权的行为

B.乙工厂的行为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为

C.乙工厂的行为是行使不安抗辩权的行为

D.乙工厂的行为是合法的行使留置权的行为

12.小李8岁、小张6岁。某日放学后,两人觉得无聊,便相约到山上玩耍。由于山上碎石特别多,两人就随手拾起向远处掷。农民老黄刚好在山下经过,被石头砸伤,花去医疗费5000元。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李、小张构成共同危险行为

B.小张的监护人承担

C.小李的监护人与小张的监护人共同承担

D.由于小李与小张都是未成年人,属于意外事件,应由老黄自己承担

13.小学生小甲6岁,父母离异,由其母抚养并与之共同生活。2004年6月10日,小甲在上课时与小朋友小乙发生打斗,在场的数学老师丙未及时制止。小甲将小乙推倒在地,造成严重骨折以及眼球破裂,花去医药费1000元。小乙的父母欲以小甲的父母、及丙为被告,要求赔偿。本案侵权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A.小甲之母应承担赔偿责任,但首先从小甲的财产中拨付

B.小甲之父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首先从小甲的财产中拨付

C.有过错,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D.丙应承担连带责任

14.张某的一种产品和一项方法专利被授予专利权,下列那些情形行为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A.甲厂在该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并且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该产品

B.乙厂使用不知道是未经张某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该项专利产品

C.丙公司购进并使用了张某制造的该种专利的产品

D.未经张某同意,李某为进行某种科学实验制造了和该专利产品相似的产品

15.乙是A工厂负责生产的副厂长。A工厂决定由乙牵头开发一项该工厂急需的新技术。乙为此成立了项目攻坚小组,由A工厂的技术骨干甲担当该小组的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技术开发。后来,由于A工厂的技术设施不够完备,乙又经过多方联系,找到B工厂合作开发该项新技术。甲带领几个辅助人员到B厂去研发。开发完成以后,甲被调往A厂的人事部门任人事主管。A厂就该项新技术单独向国家专利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专利权,并且发明人署名为乙。因此,引起纠纷。后查证,AB两厂当初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但并没有约定专利申请权的归属。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专利申请人应该是A工厂B.专利申请人应该是A工厂和B工厂

C.发明人应该是甲D.发明人应该是乙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2.【答案】B。解析:自愿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强迫、欺诈及其他不当影响和压力,自己作主。这一原则也是由市民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我国民法的自愿原则主要表现为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遗嘱自由。

3.【答案】B。解析:本题中,尽管在“标的物”一栏只写了“电机”两字,没有明确是直流电机还是交流电机,但甲、乙双方连续几年订有买卖“交流电机”的合同,根据双方达成的交易习惯,可以认定标的物应当是交流电机。显然甲方的行为没有违反其意志,因此不违背自愿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亦没有滥用权利的情形。甲方违反诚信履行义务,选项B为正确答案。

5.【答案】A。解析:甲修房,在乙院内堆放建材并非必须,因此不能作为相邻关系对待,只能由双方通过合同设定地役权解决。因此A项应选。而甲修房时搬运建材必须通过乙家门前,此时的法律关系当属于相邻关系,因此乙无权阻止。选项C、D按照合同关系自然可以解决。

6.【答案】D。解析:《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因此题中的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行为。

8.【答案】C。解析: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以下五种合同是无效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选C。

10.【答案】C。解析:《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构成无因管理。无因管理属于事实行为,并不要求管理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只要管理人具有认识能力已足,所以本题中刘某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其有权要求陈某偿付其因管理行为而支付的必要费用。本题中刘某救火中手部烧伤花去的医疗费200元和衣物损失100元都属于必要费用,陈某应该偿付,故选C。

11.【答案】D。解析:不当得利的构成需具备三项条件:(1)取得利益无法律依据。(2)一方受损失,他方得利益。(3)两者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A项属于无因管理,丙是自愿对自己财产的处分,不存在损失的问题。不选。B项甲大学新建校区与房屋的升值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不选。C项乙只是接受偿还,没有利益,甲的行为才是不当得利。不选。D符合不当得利的全部构成要件,应选。

12.【答案】B。解析:根据无因管理的构成条件,可以确认乙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同时由于管理人对于牛的死亡并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因此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故根据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管理人有权要求本人支付必要费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

13.【答案】C。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事实。在发生不当得利的事实时,当事人之间便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受损失的一方有权请求对方返还所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一方有义务向另一方返还其不当得利。因不当得利发生的债,称为不当得利之债。根据《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受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由此规定,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是:(1)一方取得利益,即其财产增多;(2)造成他人损失,即其财产减少;(3)受益与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4)须没有合法根据,即一方取得利益没有合法的原因。不当得利一经成立,就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不当得利之债,受损失的一方为债权人,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受益人为债务人,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债务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

本题中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某甲1万元,构成不当得利。甲作为债务人应返还包括原物1万元和原物1万元所生的1个月的利息。故可排除选项A、B、D。

14.【答案】C。解析:《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本题中,甲明知其牛的性子暴,如果与乙的牛相遇会打架而未采取措施避免;而乙在明知二牛在桥上相遇会打架的情况下也未采取避免措施。因此甲乙二人对于“二牛在桥上打架,乙的牛跌入桥下摔死”都有过错,应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故选项C为正确答案。

15.【答案】A。解析:《民法通则》第125条规定:“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侵权行为的构成应具备的要件有:

(1)施工工作应是在公共场所、道旁、通道等可能危及行人的场所进行。

(2)施工人未设置明显标志,也未采取安全措施。

(3)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4)施工人有过错。

(5)有因果关系。因此应由施工人,即修路队承担赔偿。

16.【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民法通则意见》第140条第1款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本题中,某报社在新闻报道中披露未成年人甲是乙的私生子的行为,侵犯了甲的隐私权,对甲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应认定为是侵害甲名誉权的行为。该报社的行为与甲自残的行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报社的行为并未侵害甲的身体权。因此,排除D项,B项为正确答案。

17.【答案】A。解析:《民通意见》第9条规定:“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到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可见A选项为正确答案。

18.【答案】A。解析:根据《合同法》第47条、第48条、第51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均属效力待定的合同,因此应选A项。

19.【答案】C。解析:售票员的行为不属于职务行为,公交公司不承担责任。售票员与动手的行人共同造成了对赵某的损害,但只是一种偶然结合的相互作用,双方不是出于共同的故意,也非共同的过失,因此不构成共同侵权,不是承担连带责任,而是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20.【答案】C。解析:《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本题中,甲乙受到损害都是由于王家的狗造成,因此王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除非受害人甲乙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而本题中不能认为甲乙及其监护人对所受伤害有过错,也不能认为乙及其监护人对甲所受损害有过错。

THE END
1.农村两家有争执,另一家没还嘴能报警吗?已帮助10237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915913.html
2.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共四卷)含答案华图教育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这条规定,下列哪些理解不正确?() A. 这一条的内容是法律规则 B. 一切民事案件均可以优先适用这一条文 C. 这一条的内容所反映的是正义的价值 ...https://www.huatu.com/a/wflwd/sikao/2007/0131/6456.html
3.从《民法总则》第143条评我国法律行为规范体系的缺失这集中反映在《民法总则》143条上面。该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该条规定实际上是我国《民法通则》55条的翻版,该条规定与我国法上法律行为规范体系很不协调,甚有疑问,表现在:(1)...http://www.mzyfz.com/html/1334/2019-05-14/content-1393671.html
1.《民法典》总则民法典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https://www.lawyer0510.com/article-detail/mfd/001.html
2.诉讼时效因起诉而中断如何可能?——《民法通则》第140条的适用及...【摘要】:《民法通则》第140条将起诉列为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但原《民事诉讼法》第219条、233条使《民法通则》第140条关于因起诉而中断诉讼时效的规定从大陆法系各国及地区一项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制度沦为一条无法适用的具文。其根本原因在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不配套,在于私法自治的精神未能在执行法中得到彻底贯彻。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KY200901016.htm
3.《民法总则》第140条:不作为的沉默原则上不构成承诺《民法总则》第140条规定“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沉默,指未作任何意思表示。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条文理解与适用》认为“沉默原则上不具有意思表示的意义,其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拒绝,是一个法律上纯然不价值或零价值的状态,应...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401/22/31530813_825807090.shtml
4.每日学法《民法典》第140Tips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745962
5.我国《民法通则》第144条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多选题】动产中,()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A. 船舶 B. 航空器 C. 货物 D. 机动车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相对于《民法通则》,《民法总则》增加了继续履行这一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https://www.shuashuati.com/ti/06dcea05ed314c37b6cb37c24fc6f057.html?fm=bdbds2c9df502cc953c7ca285a52ba97463cb
6.《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 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请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有()。 A.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B.从权利...https://m.educity.cn/souti/7pffth9a.html
7.张谷:论约定保证期间——以《担保法》第25条和第26条为中心追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意见”)第173条,非但不对请求致时效中断予以限制,反而可以要求一次即中断一次[8],终与《民法通则》第140条分道扬镰,南辕北辙。这样的时效中断制度,对于单务契约性的保证来说,为祸愈烈。《担保法》立法时是否考虑及之,不得而知。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4529
8.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间为两年。申请执行...判决生效后两年内申请执行。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9440959.html
9.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卷二在线练习题(2)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在本题中,万某夜间没有走人行横道,属于交通违章行为,是有过错的。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在地面上挖坑,没有设置危险标志,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为《民法通则》第125条规定:“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https://www.examw.com/sf/sanjuan/moniti/57328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英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通过,现予公布,自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Adopted ahttps://international.hebeu.edu.cn/info/10449/86014.htm
11.2023年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231222.pdf法通则》也是这样规定的。2.依照《民法通则》第146条第1款的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补偿,合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使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所以,假如本案的当事人双方都是外国人,并且都具有同一国籍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可使用他们的国籍国法或者共同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2523342.html
12.《民法典》140条关于意思表示的形式的规定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的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民法典》第145条第2款规定的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法典》第1124条第2款规定受遗赠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等,都属法定沉默形式。此外,当事人可以约定以沉默作为意思表示。https://www.64365.com/zs/836986.aspx
13.2010二级建造师《法律及相关知识》习题解析4篇(全文)解析:《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物权法 3、对他人所有物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为()。 A.所有权 B.他物权 C.用益物权 D.担保物权 参考答案:C 解析: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物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4、为了担保债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z5p6r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