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一女生撕毁2人答题卡:这样最容易养出心理阴暗的孩子,可你每天都在做

7月8号是高考的第二天,是很多孩子人生的一次重大的转折点。

无数人都在祝福着每位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8日上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一高考考场内,却发生了考生撕毁同考场内其他两名考生的答题卡的丑陋一幕。

考完试,就有同考场的同学在网上爆料:

针对这件事,7月8日17时许,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普招处高考考务管理部门一名工作人员给出了回复:

「已经按照规定处理过了,已按程序上报处理。

另外根据新京报报道:

「涉事考点平顶山一中的校长胡彦军告诉记者,有两名考生的答题卡被他人撕毁。

根据招办的答复,这两名考生被允许延时填涂答题卡。」

看完这则新闻,心里有愤怒也有悲哀。

这个撕毁他人考卷的女孩,也经历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

她也一定知道高考对于考场内每个人的意义。

如果她因为个人问题不想继续考试,可以自己弃考。

如果有其他原因,可以通过合理途径解决。

但故意撕毁他人考卷,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之恶了。

不仅自己要放弃这场考试,也存心要拉上其他不相干的人一起,毁掉别人的人生。

这是典型的“我不好,你们也别想好”的心态。

回看这几年的新闻,会发现经常出现孩子因为成绩的原因,伤害同学以及自杀的案件。

这已经不是谴责某一个犯错的孩子,能够解决的。

而是我们整个社会、每个家庭,都需要重视起孩子的心理问题。

02

这件事让我想起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老师的一个演讲。

徐凯文老师不仅是临床心理学博士,也是一名精神科医生。

这几年一直在做关于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

他在演讲中说:

“我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

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原因是什么?

因为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就,似乎就是学生做试卷。

有句流行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你知道吗?我做心理咨询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把同学这样的价值观扭回来。

你周围的同学是你的敌人吗?他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啊!”

徐凯文老师说的话题很沉重,但是他说的,也全部都是事实。

这几年,未成年的心理问题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有些地区,甚至呈现几何增长。

我们不禁要思考,我们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

希望他成绩好还是希望他幸福?

又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压抑?

03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在演讲中提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多问题的深层原因都是心理问题。

而这些心理问题大都源自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不得不说,背负了太多的负担,是孩子们心理问题的一大主因。

让孩子在学生时代,多学一些知识,督促孩子考取一所不错的高中,不错的大学,本没有什么错。

但是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却有优劣之分。

我的一位学长曾经说起过自己高中时候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他在高中之前,都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面。

他是村子里最聪明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第一名。

家里也觉得他是读书的料,从不让他下到田地里面做农活。

反倒是他妹妹经常农忙的时候请假帮家里忙,还负责给一家人做饭。

中考结束,他很自然的考到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一切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改变了。

原本成绩拔尖的他,在县里强手如云的尖子班里,成绩只是中上等。

英语成绩更是平平,班级的英语老师似乎也不太喜欢他。

每次回家,父母也要提及考试成绩,并且拿成绩指着他的鼻子数落他,说他丢尽了全村的脸。

学长很想努力学习,但却越来越焦虑,越焦虑就越学不进去。

经常整夜整夜的失眠,经常一个人跟自己较劲。

他说自己太害怕成绩上不去了,太害怕对不起省吃俭用供他上学的父母了。

那时候看到成绩比他好的同学犯错或者考砸了,心里就特别高兴。

看到成绩比他好的同学在学习,心里开始难受。

甚至经常偷几个成绩好的同学的卷子,就是希望他们少做几套题,然后成绩变差。

好在学长最后自己调节了过来,如今也过的很好。

可是像学长这样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如果成绩不好就要被狠骂和羞辱的孩子还大有人在。

这些孩子面对着空前激烈的竞争,面对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却连父母都成为了把矛头指向自己的人。

他们没有太多的朋友可以倾诉、沟通,没有太多的渠道可以发泄。

无穷的压力,枯燥的学习生活和强烈的孤独感,最后非常容易压得孩子们冷漠孤僻,偏执扭曲。

04

如果说世界上谁是最爱孩子的人,一定是孩子的父母。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长。

可是孩子的健康不仅仅体现在身体健壮上,更体现在积极乐观的心理上。

父母重视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才能让他们远离阴暗,走出负面情绪。

父母需要接纳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看倪萍主持的寻亲节目《等着我》,有一期的主人公让我印象很深刻。

他年近40,上台的时候拿着一个很老式的暖水瓶。

他说,当时走丢的时候很小。

只记到当年跟着姐姐一起拿着暖水瓶上楼,自己不小心把暖水瓶打破了。

心里特别害怕爸爸会打他,就一个人跑到火车站去,想找在火车站周围上班的妈妈,然后就被拐上了火车。

一边看节目一边在想,究竟是怎样严厉的父亲,能让一个孩子因为打破了一个暖瓶而吓成这样呢?

如今,这位父亲如果可以看到节目,又会是怎样的心疼和后悔呢?

经常有家长朋友说,明知道不该跟孩子发火,但是就是控制不住。

看到孩子犯错就会骂他甚至打他,之后想想也很后悔。

细想来,还有什么事儿比一个孩子闯祸犯错更理直气壮的呢?

他要成长,就必然要试错的。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跟孩子一起面对解决麻烦,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而不是把孩子当成麻烦,训斥他和羞辱他。

毕竟孩子是血脉至亲而不是敌人,而孩子愉快的性格形成也得益于父母所创造的环境。

在幸福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成年后具有乐观性格的,要比在不幸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

父母请别让孩子缺少爱抚和亲密接触

身边有位朋友,很少与父母联系也很少回家,每次聊起父母,语气中都充满冷漠。

她是家中的二女儿,上面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

因为他们当地计划生育工作抓得比较严,所以她作为一个超生的孩子,从出生后就被送到亲戚家寄养。

她很渴望父母能够多陪陪自己,抱抱自己。

却从小就被告知,只能叫自己的爸爸妈妈为“大伯”“大伯母”。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她4岁的时候。

再回到父母身边,朋友便很难再跟父母亲密起来。

记忆中几乎没有跟父母牵手、拥抱、说说笑笑的片段。

因为传统观念和生活压力的关系,咱们国家的父母不太会像西方国家一样经常拥抱孩子,而是更看重给孩子提供的外在条件。

很多父母都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减少对孩子的爱抚和亲密接触。

认为太多亲昵会不好意思,而且会减少父母的权威。

其实每个孩子都很在意父母对他的态度。

父母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摸摸头,拍拍肩,给孩子一个拥抱,都能很好的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喜欢和在意的。

很少得到父母爱抚的孩子,则更容易自卑。

也更容易用尽余生去寻找童年缺失的安全感,心理自然也容易出现问题。

父母需要给孩子必要的指引

名满天下的华人神探李昌钰博士是个十足的孝子。

外界调侃他:敢于直面恐怖现场的人,却害怕母亲的生气。

李昌钰曾表示,母亲是他一生奋斗前进的榜样。

李昌钰的母亲王淑珍是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

她一生共生育了13个孩子。

并在丈夫去世后,在异国他乡,靠着给别人做女佣,当保姆,把13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博士。

每个孩子都是自己领域中的翘楚。

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

李昌钰当年从警官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巡官,待遇工作都不错。

王淑珍却对儿子说:

“你还要继续往上读,硕士不够,还得把博士读出来。”

但是王淑珍并没有采用打骂等方式来教育孩子,她就是不断的言传身教,经常跟孩子们说:

“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就有责任保护好和教育好孩子。

如果父母把孩子推给学校和社会,或者放任孩子在可以奋斗的年纪听天由命,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孩子的精神世界,也将是充满迷茫的。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只是程度轻重的区别。

父母作为孩子最最宝贵的精神资源,需要在一些艰难的时刻跟孩子站在一起。

当孩子知道,在父母面前,不必恐惧也不必隐藏,孩子最可靠的疏导渠道才不至于被关闭。

THE END
1....不被承认的中国女孩(原创)雨天晴心理官网过去20年里,有10万名中国儿童被外国人收养,其中大多数都是我们抛弃的女孩。 2015年,我国性别比突破113.51,多出来的男性高达三千万。媒体一面倒地批判高价彩礼,却集体遗忘了消失的女婴。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女孩,却给孩子取名叫“亚男”、“胜男”、“若男”,期望她们“像男孩一样优秀”,或是“比...http://www.52ytq.com/portal.php?aid=179&mod=view
2.中国唯美先锋群专辑(九)眺望远方或者看着对过楼房 亮起的每一盏灯光 放飞自己的心情 这时 你会突然走近 闯入心扉 然后 又转身离去 似乎一下子掏空了我所有的思想 直到雨点斜斜的射进眼底 顺着脸颊滑落时 才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退 那些亲手舍弃的东西 已经再也无法捡拾 宛若年轻的容颜 ...https://www.meipian.cn/1hh6uj8b
3.一例初中女生自残行为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docx一例初中女生自残行为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作者:linminyuan 摘要:一名外来工子女因中考需要户籍证明而其父亲多次赌博输掉给她补上户口的钱,导致其焦虑痛苦进而自残。这种自残使她变得沉默,上课经常走神,引起班主任的注意介绍到咨询中心来。咨询师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初步诊断为严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19/7163101026003134.shtm
1....症,失恋后又被诊断双相障碍,背后是大量的心理创伤!心理学文章02、她有过自残行为,暴躁时会扇自己的脸 03、面诊后,初步分析她的诊断、患病根源 04、临床深度心理干预中,了解到她有更多症状 此图为AI生成 文| 何日辉 发布| 晴日心理 01、抑郁症女孩失恋后,被诊断为双相 2年前,梦茹跟随父母前来我们机构面诊,那时她16岁。如果她没有患病休学的话,应该正在美国读音乐专业课...https://www.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93560
2.心理诊疗室:那些隐藏在热点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周玉茹回到娘家,却发现丈夫已经拿刀在门口等着。最后,周玉茹杀了丈夫。遭遇家暴,又得不到社会层面的保护和支持,最终受害者只会被逼到杀人自保。 另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地方是,对于长期遭受家暴的女人而言,内心的伤痕比身体的伤痕刻得更深。《心理访谈》曾经来过一个叫郭美琴的女人。在她生完孩子三四天时,丈夫把她...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rZQkrnNHC7Qw
3.汇思想当年萌萌出生时,曾被寄予厚望,希望她是个儿子。然而,她仍然是一个女孩。这个现实让李素芬感到深深的压力。为了传宗接代,一定要有一个男孩,萌萌出生没多久,就被妈妈送到奶奶家寄养,她与父母只能在逢年过节时见面,成了名符其实的“留守儿童”。命运最终眷顾了李素芬,在几年以后,她终于得偿所愿地生下了儿子,...https://www.whb.cn/zhuzhan/jiaodian/20141212/20618.html
4.中学生心理辅导—自信辅导加上张某自幼寄养在外婆家,至十岁才回家到父母身边,因而缺少父母的关怀,张某也自感在家中没有地位,情愿放学待在教室,也不愿马上回家。亲子关系疏远。 由于幼时跟外婆相依为命,童年缺少玩伴,养成了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即使别人主动来找她,张某也经常表示拒绝,且态度生硬,令人难以接受。人际关系不佳...https://www.gtgz.cn/information/87333/16
5.一年关押近7万名儿童移民“美国移民政策造成太多人间悲剧”“被拘留过的儿童移民几乎面临普遍的心理创伤” 根据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的统计, 在近7万名无人陪伴儿童移民中,至今仍有约4200名儿童处于关押之中,其他人或被递解出境,或送往全美各地的寄养家庭。 美国《时代》周刊讲述了一名洪都拉斯3岁小女孩的故事。今年3月,这名小女孩同其父亲在美墨边境被美国边境巡逻队抓获...http://m.cnhubei.com/content/2019-11/22/content_12495527.html
6.超1成未成年人有心理问题谁是造成孩子病态的元凶寂寞苍白的日子她喜欢上一个男生,但是刚和那个男孩一起,小莲就发现他跟另外一 个女孩在林荫道上散步。见不到母亲,父亲的关切只有声音,自己喜欢的人又移情别恋。小莲开始产生幻觉,她常常对镜自语。小莲也曾意识到自己有问题,找了学 校的心理老师,但是,当她第二次进入心理老师办公室时,她被直接叫到了政工室问话...https://www.yrcti.edu.cn/xsc/info/1041/4497.htm
7.青春降教育知识(精选6篇)青春期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是人一生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决定人一生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发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使自己从稚气十足的“毛孩子”逐渐出落成矫健挺拔的“小伙子”或美丽动人的“大姑娘”。面对这种变化,他们在感到兴奋和奇妙的同时,也会为青...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n5sl1lj.html
8.心理弹性留守儿童论文(全文)目前,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已经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三点问题:(1)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内部间个体积极适应差异研究较少。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者一般都是从亲子教育的缺失、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有效的沟通、代养或寄养环境对留守儿童人格、心理健康、行为、学习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来进行讨论...https://www.99xueshu.com/w/lpziw2ze986o.html
9.16个人被性侵的经历:像林奕含一样,我们都有一辈子的心理阴影他和我年龄相差十多岁,确实有点喜欢我,但我知道这是很荒谬的。我不知道这对我以后会有什么影响,不过我从来没有做过噩梦,对这些事情不提起也不忘记,会淡去吧。现在二十来岁了,我还没有谈过恋爱。 @YY 二 农村性侵现象很严重,我们那里有两个女孩,都是被同一个老头性侵的。老头说,来叫爷爷抱抱。一个坐到这...https://www.douban.com/note/619509670
10.恋爱失眠抑郁创伤……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心理学研究下面,我们边看这一年的心理学研究,边来回顾这一年吧! 抑郁症最新研究进展 1)一种有效减轻抑郁症和孤独症的新方法 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报告,在一项初步研究中,13名患有抑郁症和孤独症的成年人参与了TMS治疗。 *TMS是一种使用无衰减磁脉冲信号刺激大脑神经的方法,2008年被美国FDA批准治疗难治性抑郁。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554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