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的时序特征是选择再平衡还是趋势跟踪的关键因素。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的最理想化状态莫过于“低买高卖”,最痛苦的遭遇就是“追涨杀跌”后深陷其中。而对于资产配置来说,前者并非一定正确,后者也绝非躲之唯恐不及。
在资产价格出现变化之后是进行“低买高卖”(逆向再平衡),还是“追涨杀跌”(跟踪趋势),往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选项,而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是投资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期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种策略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以更好帮助投资者理解它们在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中的作用。
一方面,投资者通常在市场上涨时贪婪、在市场下跌时恐惧,容易因为情绪产生一些负面的投资决策。而纪律性再平衡要求我们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帮助我们克服人性的恐惧,通过在市场下跌时低价买入、在市场上涨时高价卖出,更加系统地实践逆向投资。
这种再平衡是投资组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逆向投资策略的典型代表。
另一方面,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比例可能会因为不同资产类别表现的不同而发生偏离,纪律再平衡可以确保投资组合维持在预定的目标配置水平附近,有助于控制风险和保持长期投资目标的一致性。
再平衡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策略,一般来说有助于提升组合长期收益,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免费的午餐”,能够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提升收益。但简单的再平衡真的有如此大的魔力,能够只提升收益、不增加风险吗?其实不然,再平衡策略也有其特定的风险,发挥作用有一些前提条件。
其次,再平衡策略的收益特征类似于卖出一个跨式期权组合,即卖出高波动资产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一般来说,在偏向于震荡的行情中再平衡策略较为有效,因为它允许投资者利用价格波动来低买高卖。但如果出现趋势行情,比如强劲的牛市或熊市,再平衡大概率会导致投资者过早卖出表现良好的资产、错过未来的潜在收益,或者过早买入持续下跌的资产、增加了投资组合的最大回撤风险。尽管很多时候趋势最终会发生反转,坚持再平衡最终能够受益,但其过程中带来的相对回撤也不容忽视。
在再平衡策略的反面,则是趋势跟踪策略或者说动量策略,也就是买入最近表现比较好的资产、卖出表现比较差的资产。趋势跟踪策略在投资中的使用也非常广泛,比如说技术分析中常用的均线交叉就是趋势跟踪的一个典型应用。
趋势跟踪策略的优势在于其相对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执行。一般来说,趋势跟踪策略在市场出现明显趋势时表现突出,能够帮助投资者捕捉到较大的价格波动、获得收益。当然,趋势跟踪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市场缺乏明确趋势或者处于震荡行情时,该策略往往会导致频繁的交易和较高的交易成本,甚至可能因为错误的趋势判断而造成损失。
从收益特征上看,趋势跟踪策略类似于买入一个跨式期权组合,即买入高波动资产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在偏向于震荡的行情中面临亏损。但在趋势行情中,无论是强劲的牛市还是熊市,跟随市场趋势进行做多或者做空,都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
再平衡和趋势跟踪分别对应着低买高卖以及追涨杀跌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投资逻辑,但却又都是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这背后是什么在发挥作用呢?我们认为,资产价格的时序特征是选择再平衡还是趋势跟踪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很多资产价格的表现往往具备短期动量和中长期均值回复的特征:也就是说最近一两个月表现好的,往往未来一两个月表现也会比较好;但是最近两三年持续表现好的,可能在未来两三年表现不佳。
那么在实际组合投资管理中,我们应当如何更好应用上述的时序特征呢?我们对股债组合和股票风格都进行一下简单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