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强调情志对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中医认为,如果经常情志不佳,肝气不舒,会给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毛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发脾气,是天生脾气很大吗?孩子发脾气,家长们该做什么?又该不做什么?
为什么孩子会经常发脾气?通常来说,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分为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生理原因大家都很熟悉,孩子累了、困了、饿了、大小便了、不舒服了等。
孩子喜欢发脾气,其实是生理和心理逐渐发育的表现,ta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但是能力又暂时跟不上。当愿望无法实现时,TA心理就会产生挫败感和无力感,就容易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这几种做法千万不能有
1.以暴制暴,羞辱打骂
“哭什么哭,给我憋回去!”“你再这样,我就打你了!”孩子发脾气,家长经常会以打骂的形式来制止。尤其是在一些公开场合中,孩子发脾气,家长可能更难保持冷静,更容易打骂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通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行为上,轻视孩子的情绪。
2.不闻不问,冷暴力
“孩子哭了就让TA自己哭,哭累了就不哭了,不需要理TA。”“孩子哭了不能哄,不要管,不然会宠坏的!”孩子发脾气时,如果家长表现得过于冷漠,会让孩子更加焦虑不安。
不管不问的方式,看似让孩子自己冷静下来了,实则助长了负面情绪的积压,不利于孩子在情绪表达的过程中学会情绪自控。长期被冷漠对待的孩子有可能会成长为两种极端:一种是过早懂事,形成讨好型人格,失去自我;一种过于暴躁,不会控制情绪,容易歇斯底里。
孩子发脾气了,家长该如何应对?
小孩子的发脾气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操纵型发脾气:孩子试图用发脾气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包含着有意识的、对成年人的操纵。气质型发脾气:指的是孩子正常的负面情绪的表达,比如被批评之后不开心而发的脾气。
1.操纵型发脾气:坚定但不强硬
当孩子想买一个玩具,被拒绝后开始撒泼打滚,这时候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很容易受到感染,情绪容易失控,但家长千万要保持冷静,尽量压制自己的怒火。家长冷静下来,可以把孩子带离当下的环境。
所以可以先把孩子从当下的环境中带走,带到一个安静且安全的地方,等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孩子情绪平复下来之后,家长就可以主动和孩子沟通。可以问问TA为什么想买这个玩具?家里面不是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了吗?当孩子开始表达时,家长要认真倾听,不能打断,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被尊重了。
那么之后该怎么做呢?要满足孩子,给TA买玩具吗?还是要拒绝呢?如果孩子给出来的理由合理,可以买;如果不合理,可以拒绝,但最好不要每次都拒绝,偶尔满足一下孩子也是可以的。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明白事情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发脾气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2.气质型发脾气:转移注意力、共情
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拍拍TA的肩膀,帮助TA冷静下来。还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让他玩会自己喜欢的玩具,分散注意力。当孩子稍微平复下来之后,就可以和孩子认真地聊一聊。
首先,要承认孩子的感受,描述他的情绪:宝宝刚刚一定很生气,心里一定很难过吧。然后得说出ta发脾气的原因:宝宝不想起床,妈妈/爸爸还硬要叫醒你,是妈妈/爸爸做错了对不对?妈妈/爸爸刚才批评你,你觉得妈妈/爸爸太凶了是不是?
最后,要讨论合适的解决办法:那你觉得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妈妈/爸爸刚才太凶了,妈妈/爸爸现在跟你道歉好不好。
还有一位热心家长的提供方法值得大家参考:在孩子睡醒前5~10分钟,轻揉孩子的囟门、前额,让孩子缓缓从睡梦中醒来,减少起床气。
除了呵护情志,家长还需要掌握衣食住行、医疗等方方面面的育儿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