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后,我都会去接我老婆,这已成为我多年来的习惯。
昨天,我照常到老婆公司楼下等她下班。不久后,她与同事一起下来了。这位同事,我们暂且称他为A先生。A先生与我们年纪相仿,夫妻都是高学历,他目前在公司担任培训经理,妻子是另一个城市的公务员。他们育有一女,今年两岁。
由于是双职工家庭,孩子断奶后就被送到乡下由祖父母照料。因为老家偏远,且A先生夫妻分居两地,所以他们回去的次数不多。换句话说,A先生的女儿也成了留守儿童。
在共同养育中,父母为主、祖辈为辅的模式是最理想的。然而,多数家庭却采用了相反的模式:后代的养育主要由祖辈承担,父母反而成了“辅助”角色。显然,隔代教养中宠溺孩子是一个典型问题,A先生的父母也不例外。
随着孩子的成长,A先生逐渐注意到女儿身上出现了诸如咬人、易怒等不良行为。出于担忧,A先生请求父母搬到自己所在的城市照顾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直接管教来纠正这些不良习惯。然而,令A先生苦恼的是,几个月的管教并未让女儿有所改善。
作为邻居兼同为父母的身份,我们和A先生夫妇经常交流育儿心得。我们的孩子现在已经五岁,经历了育儿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因此,我们在育儿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A先生夫妇提出育儿上的疑问,而我们则负责提供解答。
由于育儿困扰,A先生提议一同散步回家,顺便聊聊他最近的苦恼。同样,这场对话由A先生先提出问题开始。
A先生问:“你儿子脾气这么好,你是咋教的?”
我反问道:“你们夫妻都是高素养的人,脾气温和,你女儿的性格也应该不错吧?”
A先生苦笑着说:“没遗传我们的好脾气。周末吃饭时总故意把饭打地上,说教了几回不听。后来我恼火了,把她拽下餐椅,准备‘打屁股’让她长长记性,还没等我出掌,她先下手为强了。”
看到我有些疑惑,A先生拉起袖子,露出他手上那一排鲜红的牙印,说:“给我咬挺狠,差点没给我整哭了。”
出于好奇,我问A先生:“后来呢,这顿屁股打了没?”
A先生说:“打了,情绪上头,顾不了那么多,只不过打完我就后悔了。”
我问:“为什么后悔了?”
A先生说:“打完她就躺地上‘画圈’,又哭又闹,倒给我整不会了。”
我接着A先生的话说:“我儿子小的时候也这样,安静地坐一边,让他闹一会就好了。几轮对峙下来,孩子觉得这招不管用,就不会再这样闹了”。
A先生说:“我也是这么干的,但我女儿哭了得有半个多小时也不见停,后来,我有点害怕,主动道歉了,她才肯罢休。同样的事,昨天又发生了,不过,这次我就说了几句,她脾气就上来了。你说她怎么没遗传我们的好脾气?”
不得不说,A先生提到的问题也是我们曾经的困惑。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并非无稽之谈,科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值得一提的是,近来的研究指出,基因与经验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基因为大脑发育提供蓝图,经验则左右着基因的表达。Shanahan和Hofer提出,经验通过四种不同机制与基因协同作用,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首先,经验可以激活特定基因的表达,如开朗或腼腆,这被称为触发。其次,经验会抑制基因的表达,如父母的责备让奔放的孩子变得内敛,或父母的鼓励让拘谨的孩子变得大方,这被称为补偿。
再者,经验可以约束基因的表达,如各种社会规范会限制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这被称为控制。最后,是增强。它是指经验会强化基因的表达,最大化其潜力。例如,害羞的孩子更愿独处,这反而令他们变得更加拘谨。
将我们所知的信息告知A先生后,我又补充道:“大多数孩子天性善良,他们之所以变坏,问题大概出在父母的教育方法上。很多孩子之所以‘熊’,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善于管教。如果你女儿的情绪问题比较严重,那么,早前的隔代教养可能是有问题的。”
A先生若有所思地说:“所以我让我妈过来这边带孩子了,不过我感觉自己也不太会教孩子。”
见A先生有些惆怅,我安慰他说:“养育一个情绪稳定的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总觉得孩子无忧无虑,可实际上他们每天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并不比父母少,若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变得情绪化是难免的。此外,睡得好不好也很重要,睡太少的孩子也容易发脾气。”
顺着我的话,A先生问道:“睡觉和发脾气有关系吗?”
我回答道:“一开始我也觉得没关系,踩过几次坑,查了点资料才知道孩子睡太少时,除了和大人一样会犯困外,他们更有可能会出现易怒和失控这类情绪和行为问题。”
为了让A先生对睡眠不足对孩子的影响有更形象的了解,我继续解释说:“就好比你有一部新手机,它性能更强、电池容量更大、用着也丝滑。有一天,新手机丢了,你不得不用一部电池容量小但能耗却很高的旧手机将就几天。它不仅不丝滑,还要频繁地充电,一旦电量不足,手机性能就会下降甚至出现卡顿的问题。如果你总不给它充满电就带出去,这种问题有增无减。而孩子就是那部旧手机——没睡够,她就得出问题。”
听完我的讲解,A先生若有所思地说:“好像还真是,我女儿睡得比较晚。”
说实话,A先生的回答让我很惊讶。他们夫妻学历都很高,但似乎并不了解儿童睡眠的重要性,也不清楚孩子每天需要多少睡眠。尽管我们也是通过摸索才知道儿子每天需要多少睡眠的,然而,让孩子保持早睡和午睡的习惯却是我们一直坚持的重要事项。
A先生说:“上个月刚过两岁生日,白天有时睡有时不睡,平均的话每天应该有睡10个小时吧。我是觉得睡够了,我每天才睡7个多小时,也没什么问题。”
希望A先生的女儿今晚能早点睡觉,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长了解儿童睡眠的重要性,让孩子保持健康的睡眠,以助力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