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受访者期待改革职称评审制度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学术造假、论文剽窃、发表论文先交版面费等现象,使现行职称评审制度饱受诟病,改革呼声越来越高。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针对职称评定与工资待遇等各类福利挂钩太多的问题,人社部正在进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分类推进各行业的职称制度改革。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发起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533人参加),42.7%的受访者为职称评审感到焦虑。61.6%的受访者希望改革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

受访者中,26.2%的人从事工程技术行业,13.3%的人从事财经管理行业,11.0%的人从事教育事业。其他行业还有:医疗卫生(7.1%)、农林行业(5.7%)、科研院所(2.8%)、文化出版(2.5%)、艺术(1.6%)、公检法司(1.6%)等。

42.7%的受访者为评职称焦虑

甘肃庆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大夫孙向玉,1996年参加工作,一直到2012年才评上中级职称。说到这个漫长的过程,他的感觉是“很疲惫,很无奈”。

除了上述硬指标,还有“软指标”,就是得找关系托人。“说到这个,我感到很窝火。但是工资福利都和职称挂钩,不评不行啊!”孙向玉说。

职称对个人的用处有哪些?调查发现,首先是“提高待遇”(52.0%),其次是“职位提升”(24.2%),第三是“业务认可”(11.7%)。8.3%的人表示“用处不大”。

中学教师孙喆2004年本科毕业,直到今年才拿到中教初级职称。“本来本科毕业后5年就可以评了,但得等指标。每年指标都不够,很多人符合条件了还是评不上。”孙喆说,县城学校100多人,每年只给两三个名额。要提前评上,就得找关系、送礼。

调查中,有42.7%的人为评职称焦虑过,35.5%的人表示“一般”或“不好说”,明确表示不焦虑的仅占21.6%。

46.4%的受访者认为职称不能有效反映能力水平

职称能否有效反映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调查中,46.4%的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只有20.8%的人表示肯定,还有32.8%的人表示不好说。

调查中,有36.4%的人表示,评审缺乏监督,会催生腐败交易。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宁夏区委主委孙贵宝,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职称评审有一个最大的不合理之处,是“体制内外”不一视同仁。民营企业、非公经济没有纳入进来,很多海外留学生回国到民营企业工作,职称一直解决不了。孙贵宝在2011年提出提案,呼吁改进非公经济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

现行职称评审制度有哪些弊端?调查中,55.9%的人认为是“评审体制僵化,各种职业一刀切”,54.5%的人表示是“评审标准不科学,不能反映人的实际能力”,53.9%的人指出“论文成为硬杠杠,变相鼓励造假”,45.2%的人指出是“外语、计算机要求脱离实际”。

61.8%的人建议取消一刀切,根据各行业特点设定评审标准

调查显示,61.7%的受访者赞成改革现有职称评审制度。

受访者给出的建议有:“取消‘一刀切’,根据各行业特点设定评审标准”(61.8%),“取消非科研工作者的论文要求”(47.3%),“避免行政干预,建立以专业协会为基础的职称评定体系”(46.1%),“职称计算机和职称外语不再作为申报评审的必要条件”(45.8%),“建立评审监督机制,保障评审过程公开透明”(41.8%)。

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小学职称制度已经推出,今后小学老师可以评正高职称,而且将大大淡化论文要求。工程师、会计、医卫等领域的职称制度改革也将逐步分类推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职称制度需要的不是分类改革,而是取消。从根本上取消行政色彩浓郁的“职称”,将其变为“职务”——个人被聘担任什么职务,就享有这一职务对应的待遇,如果不再聘任,就不再享有职务待遇。对于这样的职务聘任,应该建立同行评价体系,按工作能力、业绩来评价其贡献和水平。

他认为,当前我国的职称评审出现严重的异化,根源就在于这是一种由行政机构设置、行政部门组织评审的“资质”。聘用单位完全可以根据岗位的任职需要,对员工进行考核、聘用,“用得着英文、计算机的岗位,当然会提出英文和计算机的要求。用不着英文和计算机的岗位,提这些要求又有何必要?”

调查中,54.3%的受访者赞同取消现行职称评审制度,由各单位自主根据员工业绩和能力定级晋升。

谌洪果则不建议废除职称评审,他认为,将职称评审改为根据工作业绩晋升制度,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也会有各种问题。“每个制度都有它的利弊。职称评审应该在不断改革中,尝试找到一条发展的路。”

孙贵宝表示,应该以工作业绩而不是发表论文和奖项多少作为评定标准。另外,要减少行政干预的成分,将职称评审交给行业协会,“比如在某些行业,一些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组成行业评审委员会,不要全部是政府部门包办。”

THE END
1.我国现行职称评审制度弊端与改革设想论文.pdf我国现行职称评审制度弊端与改革设想论文.pdf 9页大小:60.17 KB 字数:约6.82千字 发布时间:2021-07-20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1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我国现行职称评审制度弊端与改革设想论文.pdf...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20/8041123033003123.shtm
2.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职称评定作为一种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的评定方式,虽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衍生出的种种弊端使这一制度走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但也不可试图一废了之。 第一、目前缺乏取消职称评审制度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职称评聘改革应作为我国社会_改革的一部分,要与国家劳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衔接...https://www.wm114.cn/wen/56/111727.html
3.职称评审在即,换工作或离职是否明智?职称资讯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在职称评审期间换工作或离职,因为评审期间的工作履历变动可能会有带来以下四个弊端。 01 业绩收集困难 申报职称需要有一定的项目业绩积累,换了工作后就不好收集前公司的业绩项目材料了,且职称评审要求采用哪家公司的业绩项目材料就必须盖相应公司的章,因此这就要看前公司的配合度了。 http://3kew.com/article/438.html
1.传统的职称评审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在我国,传统的职称评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对于一些解决问题和弊端,导致学生一些企业优秀的专业信息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受到限制和影响,也影响了职称评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为了中国改革和完善职称评审制度,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及通过加强经济社会主义监督、公开透明、依法依规等原则,从而能够实现职称评审的科学化、...https://admin.ahsjxjy.com/hyzx/4192.html
2.副高职称评审工作业绩10篇(全文)高校职称评审是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职称评审是否科学、公正、合理关系到能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科梯队的调整,对推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高校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职称评审制度,但在实际的评审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dpemsmk.html
3.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程序的弊端及完善关键词: 职称评审程序弊端成因完善 分类号: G640(高等教育) 资助基金: 2009年度湖南工程学院科研课题"我国高校职称评审行政程序研究"(XJ0923) 在线出版日期: 2011-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3(132-13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hnjjglgbxyxb201102049
4.高职院校职称评审解读(精选6篇)二、现行职称评审政策的弊端 1.评审标准严重滞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大量年轻的师资涌入院校,其中大部分是高校的毕业生和企业内的专技人才。当前的职称评审标准仍然是按照普通本科院校的标准制定而来,除了考虑到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将教育成果放宽了要求之外,其它像是学历、计算机、外语、专业技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qp2q4tr.html
5.2017年自治区职称改革政策解读2.完善职称评价标准。针对评价标准不够科学,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分类完善评价标准,合理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等条件,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倾斜,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3.创新职称评价机制。针对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提出建立多元评价方式,逐步建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单独评审,推进职称评审社会...https://rsch.imut.edu.cn/info/1019/1972.htm
6.以考代评:以考代评什么是以考代评?以考代评职称如何评定?有关任何职称方面的问题,申报初级、中级、,随时欢迎咨询广东继续教育网职称评审中心,一家专业提供职称评审的网站,如需咨询职称评审专业认定费用,可扫下方的二维码添加微信咨询。https://www.gdjxjy.com/html/zhicheng/wenti/202110132368.html
7.当前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十大弊端教师要评上职称,就必须参加各种考试,这些考试的考试报名费加买相关的资料和培训辅导的费用,还有评审费,是教师不小的支出,特别是论文的发表费,总共需教师几个月的工资,导致困难的教师更困难。 七、操作庸俗,扭曲精神; 为了评职称相互间争得你死我活,争名夺利扭曲了教师的心灵,贬低教师的人格。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208/22/4870388_335561058.shtml
8.我省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方案解读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省、市(州)、县(市、区)教研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以下简称中小学校)。民办中小学校教师可参照本实施方案参加职称评审。 中小学教师“平起平坐”还能评“正高” 过去职称评审的一大弊端,就是中学和小学不在同一个系列,无论是专业认定还是待遇,中学都比小学...http://www.nczsks.com/News/64e329fa2e284fd28a9aee5fbf5776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