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小区因为车太多,规定租户的车辆不能停过夜,这样的解决办法合理吗?
在博文中,有些租户表示自己是和房东签订好合同居住在小区里的,也应该和业主享受同等的待遇。
但还有一部分的人认为,提出的这个规定的原因是因为小区内的停车位实在是不够用了,甚至有些业主都没有办法在小区内停车,那优先考虑业主的权益也是正常的。
老小区停车真的很不方便
不过也有人表示,这规定不算什么,自己居住的小区出台的停车规定,别说是租户了,业主如果没有完全按照流程,也根本没法在小区内停车。
正好家住上海普陀区
小区停车政策跟题目里面说的差不多。正好也参与了小区停车政策的全过程,我想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题目中说租户车辆停车,按外来车辆计算,明显就是小区车位不够,租户车辆没有包月停车权限么。
停车位不够,别说租户,就是业主,你办理长期的包月停车也得排队啊,来的晚的一排就是三五年,前面不走,你就停不进来,不然放你进来停着占消防通道吗?
如果问合不合理,那么你要看看停车制度是由谁制定的。
这种小区停车位是所有业主共有的,所以停车制度,不是物业制定的,不是开发商制定的,不是居委会或者街道制定的,而是车位的所有者——全体业主讨论之后一起投票决定的。
我们小区的停车制度就是,包月停车必须产权证(房子),行驶证(车子),身份证(人)都是同一个名字才可以办理。不要说是租户,就是老公的房子,车子写老婆的名字,也停不进来。除非你们去改名加名。
就算名字都一致了,前面没有人退车位,后面的人就只能排队等着。
为什么停车制度要定的这么严苛,甚至不近人情呢?因为车位少,而有车的业主太多了。原来小区停车没有整顿的时候,每天晚上消防通道都是占满的,倒是满足了部份业主的停车要求,但是牺牲了全部业主的消防安全。孰轻孰重?
所以,如果题目中这个小区的停车制度是业主大会制定的,那就没什么不全理的。就算允许租课跟业主同权,停车位不够,一样要排队,今年刚来的租客等的过一直住在这里的业主吗?
解决停车问题,就是调整供需。其实让租户与业主同权,提高小区包月停车价格,利用价格杠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增车辆的数量,增加小区停车费收入(一般这个收入是一部份划入全体业主的公共收益,一部份支付给物业),但是已经享受低价停车的业主肯定大力反对,而大部份不停车的业主对这种改变也不上心,所以肯定是改不成的。
而增加停车位供应,也很不容易。
在小区内建立体停车场?我们小区研究过,但建在哪个楼前面都难,挡了谁家的阳光谁都不愿意。而且立体停车场的建完,也要涨价,业委会也不愿意碰涨价这个火药桶。
减少绿化面积?不停车的业主肯定大力反对。
在小区建地下停车场?小区有地方还行,但绝大部份小区没地方建。
唯数不多的解绝方案,可能是和周边商场联动,让一部份居民可以在晚上把车停到商场,早上再开出来。
或者让交管部门把小区一部份道路划成临时停车位,可以在夜间停车的那种。
但这两种方法都不是小区居民,或者业委会可以办的成的,而需要居委会和街道,交管等部门一同协调才可以。
就这个问题,租户找媒体也没有用,既然是租户,租之前了解一下小区停车政策吧,你的房东允许你停,不代表全体业主允许你停。
既然有车,既然是租房,找个中环外环有停车位的房子租呗,干嘛非要租没车位的老小区,还非要停车呢?
而同样的情况在首都北京也有出现,不过似乎对那边的业主来说,停车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位子没有,而是价格稍微有点高。
位子多,但价格贵
这个条件似乎就好很多,
虽然不是很清楚像这个话题中的小区是不是还有很多,但现如今的车确实是越来越多了,我家住的小区本来车辆稀少绿化很多,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的绿化带都被换成了停车的车位。道路两旁都停满了车,虽然不至于没法走路,但这路也的确是没有以前那么宽了。
要不我们提倡一下低碳生活,都开始骑车上班,大家看中不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