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切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对疾病的判断和治疗。切片制作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包括良好的组织固定、组织处理、染色和封片。针对组织块石蜡包埋技术,我国病理技术工作者进行了较多实践和研究,也有不少论文成果产生。
本文摘录自诊断病理学杂志(2021年2月第28卷第2期),以期与各位病理技术人员一起交流学习。
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包埋质量问题
组织固定不稳,加蜡液冲散(图1);组织包埋散乱(图2);组织面朝向不一(图3);组织摆放随意(图4)。
1、包埋的基本标准
1.1包埋盒大小选择标准包埋时组织块四周应与包埋盒底边缘保持1mm空隙,即为组织块与包埋盒正好匹配。能匹配包埋碎小组织的选用小包埋盒;能匹配包埋中号组织的选用中号包埋盒。
1.2注蜡标准一次性注满整个包埋盒,但不能溢出,避免二次充蜡造成组织冲散的可能。
1.3脱水盒放置方式标准横放,有病理号的一端向左。摆放居中,不向左、右偏移。
1.4组织定位标准包埋组织居中。
1.5组织聚拢标准紧密聚集,无肉眼可见的明显间隙。
1.6组织的包埋水平面标准包埋面高低一致,保证修片能一次性同步到位,蜡块的厚度厚薄一致,组织块间无高低不平。
1.7组织排列方式标准整齐,优先正方形排列;正方形无法排列者,排列为长方形,且应为纵列。
1.8组织块排列方向一致。
1.9包埋面标准有切面要求者最大切面朝下,无切面要求者最大面朝下,皮肤面、肠壁内膜面、囊壁内膜面朝左方。管腔、囊壁、皮肤等层次清楚的应竖埋,使切片染色后在镜下能看到各层次组织结构。如皮肤要有表皮和真皮或皮下组织,肠壁和胃壁要有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肾脏要有皮质和髓质等。
囊肿组织块包埋时聚拢、并排、居中包埋(图5);皮肤组织块包埋时皮肤面朝蜡块的病理号方向(图6);子宫内膜及肌层组织块包埋时纵列、并排、居中(图7);宫颈组织块包埋时纵列、并排、居中(图8)。
1.10蜡块无气泡。
1.11包埋无污染无其他组织污染,无线头、订书针、纸片污染。
1.12组织与蜡块无不融合包埋时组织内、外浸入和粘附的蜡充分融化,不应出现凝固现象。包埋时速度要快,以免组织块尚未埋妥前熔蜡凝固。
1.13包埋石蜡温度标准包埋石蜡与组织浸蜡剂的温差为2℃,两者都具融化状态,这样包埋冷凝后的蜡块,其组织和包埋石蜡才能融合一致。否则,若包埋石蜡的温度过低,包埋时石蜡开始凝结,来不及操作,易带入气泡,这样包埋的蜡块冷凝后常出现蜡块密度不均,组织与石蜡分离,难以切出完整切片,出现这些情况要重新浸蜡包埋。
2、包埋前的准备工作标准
2.1仪器状态检查标准检查开机状态,蜡嘴正常排蜡。
2.2包埋工具准备标准干净的镊子3把、托盘6个、垃圾盘1个。
2.3包埋防污染准备标准擦手纸一叠,棉签一包。
2.4包埋模具的准备标准包埋框摆放整齐,大、中、小号拆开平铺摆入,避免在包埋过程中再去寻找包埋模具,以方便选择、拿取,避免包埋框因蜡液冷却而相连,不易分离取用。
2.5准备好技术工作单包埋前核对蜡块总数,防止蜡块丢失;包埋时核对组织块数量,防止组织块丢失;指示员工用合适的方式包埋组织,防止包埋面错误。
2.6组织块暂存框中注满蜡液液量约为脱水盒2/3高度左右,以保证组织一直处于浸蜡状态,避免组织出现空泡、出现与蜡液不融。
3、包埋时的操作标准及意义
3.1一次性注蜡标准:蜡液一次性加满,但不溢出。
3.2避免组织块混乱标准:①包埋台上永远只出现一个待包蜡块;②开盒动作要轻;③开盒时注意是否有组织弹出。
3.3组织摆放标准:①根据技术工作单,识别出组织类型;②在热台上做好组织摆放规划、定点定位定向;③平稳移动组织到冷台冷却。
意义:降低因包埋速度过慢,造成的组织高低不平,从而导致切片时可能产生的切崩组织、过度修切损毁组织、组织间出现裂隙。
3.4包埋面冷却标准:①在小冷台上放上占约2/3的水;②如果水难以存留,可在小冷台周围用蜡打一个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