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江南大学研究成果(化工、化妆品和设计领域)

联系方式:白绘宇13382888306

1.高强度高温无机粘结材料

CFB锅炉、垃圾焚烧炉等锅炉炉膛耐火材料磨损后的粘贴修补用胶黏剂。目前市场上尚没有同类产品,其粘结的标准耐火试块的抗拉强度稳定>10MPa,抗折强度稳定>30Mpa。而用磷酸二氢铝粘结的试块的抗拉强度<1MPa,抗折强度<5Mpa。本产品已进行过工业化实验,其修补的CFB锅炉稳定运行两年不出现修补料的剥落、起翘、脱落等异常情况。本胶黏剂直接进行成果转让,转让后交付配方并且进行施工工艺培训,保证粘贴材料两年内不起翘、开裂、剥落、磨损。

2.高纯油酸及C21二元酸的产品开发

采用普通油酸生产高纯油酸及C21二元酸,高纯油酸能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C21二元酸是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化学性能及应用性能,应用于机械加工、润滑油等行业,同时去污性能好,用于超浓缩洗衣液(皂液),成本低于目前使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关键技术:合成与分馏技术。获得成果:已申请中国专利。

3.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改进与产业化

对锰酸锂,三元材料,富锂高容量高电压正极材料和高电压锰酸锂正极材料进行了多年的系统研究,通过合成方法,原料配比及掺杂改进,使所得的正极材料在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及高温性能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改进。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进行产业化和大规模应用,不但可以用于小型锂离子电池,更适合于大型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和储能电池。

4.彩色镭雕激光打标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

在塑胶包装行业,镭雕标记技术日益兴起,近年来,利用激光在聚丙烯等塑胶制品表面进行雕刻标记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镭雕高分子材料仅能够进行黑色、白色和灰色的激光标记,色彩单一且缺乏视觉吸引力。江南大学开发出新型彩色镭雕激光打标母粒,与聚合物材料熔融共混,几乎不影响任何聚合物自身性能,制备出色彩丰富的镭雕激光打标聚丙烯材料。本技术拓宽了激光打标应用,提高激光打标色彩丰富度与外观效果,增强了激光标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在国内外企业推广使用。关键技术:(1)可彩色镭雕高分子材料,具有不同于常规白色、黑色和灰色的镭雕颜色,镭雕色彩更加艳丽;(2)在塑料制品中实现激光标记非表面化美化装饰;(3)激光打标母粒添加量小于3%。获得成果:已申请专利2项.

5.薄荷醇制备工艺路线关键技术

6.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开发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具有温和及低刺激性,是一类绿色表面活性剂,本研究采用新的工艺技术,降低了产品成本。关键技术:合成技术;获得成果:已完成实验室研究。

7.Pickering乳化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以颗粒乳化的乳液又叫Pickering乳液,它首次由Pickering在1907年发现。虽然这种乳液发现的很早,但它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重新成为了胶体与界面科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同小分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蛋白质等乳化剂相比,这种颗粒乳化剂稳定的乳液具有以下特点:

(1)完全阻隔了Ostwald熟化过程,这是乳液和泡沫的气泡/液滴变大的主要原因;

(2)长期稳定性极高;

(3)复杂的多级结构是构筑新材料的理想前驱体;

(4)独特的流变特性。这些特征使得它们在个人护理用品、食品、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首次发现了淀粉纳米晶具有优异的乳化性能并阐明了其乳化机理。同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乳液相比,淀粉纳米晶稳定的乳液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低刺激性、透皮性以及抗天然油脂氧化的性能,可作为化妆品的一类新型乳化剂。根据Pickering乳化技术,发明了无机纳米粒子直接乳化聚合制备有机硅弹性微球的方法。该有机硅弹性微球表面吸附有无机纳米颗粒,抗凝结性强、易于分散,具有优异的油脂吸收性能和干爽光滑性,可广泛用于化妆品中改善肤感、遮盖细纹、防晒、负载和控放活性物质。本项目已经在2017年底实现工业化并在化妆品领域开始试用。

8.高性能导电硅橡胶的研究开发

硅橡胶本身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导电性能的硅橡胶在电子电器、汽车、医疗检测等行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项目着力于研究一种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导电硅橡胶,可用于检测脉搏的医疗器械中。针对硅橡胶导电性能不足的问题,在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导电填料,并通过调整配方和工艺来提高硅橡胶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使用我们设计的导电硅橡胶配方制作的硅橡胶,无论是力学性能还是导电性能都能很好的满足检测要求。

技术指标:

硅橡胶本身是不具有导电性能的,只有通过添加导电填料才能使硅橡胶导电。通过对比试验,我们探究了不同的导电填料对硅橡胶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炭黑的添加能有效提高硅橡胶的导电性能。并且通过调整碳黑的比例能调控硅橡胶的导电率,可制备导电率为104S/m、105S/m、106S/m、107S/m、108S/m且性能稳定的硅橡胶材料。

导电硅橡胶材料需要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是导电填料的加入会降低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我们通过调整硅橡胶配方能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我们制作的硅橡胶的断裂伸长率能达到250%,断裂强度达到4.0MPa,能很好的满足测试过程中对导电硅橡胶力学性能的要求。

用于医疗领域的导电硅橡胶需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但是硅橡胶常用的硫化体系会使材料硫化后具有异味,大大影响了材料的使用性能。我们通过调整配方,使得成型后的硅橡胶不仅不再具有浓重的异味,而且所使用的添加剂也都是绿色环保的。

9.高性能生物基光固化树脂的制备技术

以生物基原料生产环境友好的化工产品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物基涂层材料的研究已经成为全球涂料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前沿。传统的生物基光固化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偏低,力学性能较差,影响了其应用推广。团队围绕如何制备兼顾生物基含量与综合性能的生物基光固化树脂开展研究,通过化学结构的设计,在提升生物基光固化树脂性能的同时保证了其较高的生物基含量。目前团队所研发的生物基光固化树脂具有较高的生物基含量和双键转换率,其固化膜的热稳定性及硬度、弹性模量、抗冲击性等性能与常用商业石油基光固化树脂相当,产业化前景广阔。

关键技术

1、生物基光固化树脂的合成技术;

2、生物基光固化树脂的环氧化及丙烯酸化工艺控制;

3、生物基光固化树脂在涂料、油墨等领域应用时的配方调控。

获得成果

1、论文发表方面:已发表论文20余篇;

3、产业化方面:与江苏天音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开磷瑞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长期合作,开展生物基光固化树脂的产业化研究。

10.工业色谱分离提纯技术

工业生产中绝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分离技术进行提纯,产品纯度往往达不到所需的要求,而且还存在生产成本高,资源耗费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工业色谱是指制备样品量以公斤为计量单位的色谱分离技术,特别是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尤其利于沸点相近、热敏性高或难分离物系的连续分离,具有分离能力强、能耗低、便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

江南大学“江苏省工业色谱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集“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实体,有近20年的工业色谱分离、膜分离和浓缩、连续离交和吸附等技术开发及工程化的经验,承担着国家技术创新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科技创新课题;中心先后荣获江苏省、福建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奖励10余项,通过8项省部级科技鉴定,获得1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际专利。

江南大学“江苏省工业色谱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高新工业色谱分离提纯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发酵(有机酸、氨基酸)、医药(抗生素、维生素)、食品(糖、多元醇、低聚糖)、生物(生物分子)、天然物质(植物提取)等领域,实现了工业生产的清洁化、智能化和高端化。

江南大学“江苏省工业色谱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在泰国宁朗有限公司、山东禹城绿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济南圣泉集团、浙江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山东日照金禾博源生化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成工业生产线30余条。

11.功能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建筑节能砂浆中的应用

本项目获2009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二等奖。

1、项目简介

本项目涉及到功能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制备,并将功能聚合物应用于外墙外保温浆料及其它预拌砂浆,如抗裂砂浆、自流平砂浆、装饰砂浆、柔性腻子和界面剂等化学建材中,以上统称为聚合物改性砂浆,属于高分子合成、化学建材和节能材料领域。

聚合物改性砂浆是指具有特殊功能如抗裂、高粘结性能、防水抗渗和装饰性的砂浆。为达到这些特殊功能,应当在无机胶凝材料—水泥中添加某些功能聚合物。本项目以聚合物改性砂浆的应用要求入手,运用聚合物分子设计和高分子乳液合成新方法,系统研究制备了不同组分结构、不同分子量、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粒径的功能聚合物乳液,并通过喷雾干燥设备的合理选型、参数控制和工艺过程的改进,成功地将聚合物乳液制得可再分散胶粉。可再分散胶粉可以很好还原聚合物乳液的主要性能。

2、创新要点

3、效益分析

固含量99±1%颗粒尺寸(DIN53734)400μm筛余不超过4%

灰分(1000℃/30min)<5%主要颗粒尺寸1~6μm

表观密度(DIN53466)510±50g/L最低成膜温度(DIN53787)2℃

外观白色粉末玻璃化转变温度+10℃

稳定体系聚乙烯醇成膜性质不透明,柔性

其综合技术性能指标与国外某著名品牌的可再分散胶粉的技术指标基本一致,并具有很好的应用性能。

4、推广情况

本项目研制的功能性聚合物在常州、无锡公司得到了应用,特别在高性能保温砂浆及外墙外保温系统、抗渗防裂砂浆等得到了批量应用。“YQBW高性能保温砂浆及外墙外保温系统”由于添加了本项目研制的可再分散胶粉,大大提高了保温砂浆的柔性,同时提高了黏结强度,可以免除常规的基层界面处理,已累计销售近10万立方米。

12.贵金属离子捕捉剂

本产品是一种高效贵金属离子捕捉剂,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其结构上含有大量功能基团,对于水中的贵金属离子如金、银、钯、铂有非常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将贵金属离子定量捕捉。对于金离子的吸附容量超过文献的报道值,吸附率达到98.3%。该产品合成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合成工艺简便,同时后处理容易,无污染。本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可用于冶金、电镀行业废水和地下水中贵金属的浓缩、回收,应用于资源回收再利用领域。同时本产品可用于净化水源,减少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可传授合成技术,或出售产品。

合成容易,工艺与配方独特。

根据投资规模确定。

13.化妆品活性成分包埋与经皮输送体系构筑

项目简介

针对化妆品活性成分中一些易氧化、失活,或难以透皮吸收的原料(如辅酶、白藜芦醇、维生素、茶多酚等),构建脂质体类脂质体、固体纳米脂质粒、高分子纳米颗粒等纳米技术包覆,实现活性成分保护和经皮输送,更大限度的发挥活性成分的功效。

针对具有刺激性强、易挥发、易失活等活性成分(如香原料、水杨酸、防晒剂等),构建微胶囊、多孔颗粒、聚合物微球、无机空心微珠等包埋体系,实现活性成分的缓释,达到温和、安全、持久的功效。

1、脂质体类脂质体、固体纳米脂质粒、高分子纳米颗粒等纳米级包埋技术;

2、微胶囊、多孔颗粒、聚合物微球、无机空心微珠等微米级包埋技术;

3、活性成分保护、缓释、促渗解决方案,实现具有温和、安全、持久、高效特征的配方技术。

2、系列技术与产品已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新增产值超亿元;

3、在Foodchemistry,Langmuir,chemicalcommunication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14.化妆品美白剂的开发

本研究合成了三种性能优良的化妆品美白剂。

关键技术:合成技术

获得成果:已完成实验室研究

15.化妆品生物活性物制备与应用技术

本项目旨在发掘天然植物中具有美白、抗皱、保湿、杀菌及防腐等天然活性成分,开发其提取、纯化技术。

另一方面,本项目组与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合作,利用发酵法制备具有美白、抗衰老、抗皱、保湿等功效的发酵产物,产品分为直接发酵产物和植物发酵后的提取物。

在活性成分先进制备基础上,根据美白、抗衰老、抗皱、防晒、抗污染等理论,对天然活性原料进行协同复配,形成多靶点、多动能集成功效原料组合,并建立化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细胞水平、动物实验)到人体实验的完整功效评价技术平台,打通从天然原料到实际配方应用的通路。

1、天然活性成分高效提取、纯化和功效评价;

2、具有美白、抗衰老、抗皱、保湿等功效的发酵产物开发;

3、天然活性原料多靶点、多动能集成的协同复配技术;

4、天然活性原料多尺度功效评价技术平台

2、部分中药提取物、海洋植物提取物、发酵产物已形成美白、抗衰老、抗皱、保湿原料,在合作企业化妆品中得到实际应用

3、已建立活性原料多尺度功效评价实验室。

16.化妆品特种功能原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本项目围绕化妆品中常用的特种原料,包括绿色表面活性剂、新型聚合物和各类功能粉体原料,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工作。

1、高品质烷基磷酸盐、N-酰基氨基酸盐系列、烷基葡糖苷等表面活性剂工业化生产技术;

2、基于Pickering乳化的聚合物球体功能原料制备和配方技术;

3、基于新型功能原料的个人护理用品配方技术。

1、基于温和表面活性剂的个人清洁用品配方技术和家居洗涤用品配方技术,已和国内多家规模较大的日化企业和化妆品企业建立合作,开发的产品新增产值超亿元;

2、《一种无机纳米颗粒涂敷的有机硅弹性微球制备方法》专利技术,打破了日本信越和美国道康宁公司的专利垄断。该技术已转让给台湾上市公司长兴集团,产品已经在2017年底实现工业化并在化妆品领域开始使用。

17.环路工艺生产叔胺工程化技术

脂肪叔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农业化学品及表面活性剂制造等工业。叔胺主要用于生产阳离子或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叔胺生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衍生物,作粘土改性,可应用于工业废水的治理;生产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衍生物,应用于石油开采中无碱三次采油,附加值高,市场前景更广阔。脂肪醇催化胺化反应生产叔胺是典型的气-液-固三相反应。涉及气液固三相之间的传质过程,对于工业规模反应器的传质效率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搅拌釜式反应器传质效率差,不易工程放大。环路喷射式反应器在强化气液两相或气液固三相之间的传质效率有突出的特点,易于工程放大。

年产10000吨叔胺总投资约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0万元,产值超过2亿元。

上海经纬、山东顺达等企业接受了工程化全套技术;飞翔化工、天女化工、北京日化等企业接受了催化剂改进全套技术。

18.混合酸碱成分快速测定仪器

成果为一种测量混合酸碱的仪器,可根据具体检测要求,方便的更改设计,实现不同种类的样品测定。

以混合碱成分测定为例,采用流动注射的方法可以准确的检测混合碱的总碱度以及酚酞碱度,将该方法应用到工业锅炉水检测中,检测结果与人工滴定结果一致,且检测灵敏度较高。同时通过在流路中串联电导率电极,氯离子选择性电极,pH电极,实现对电导率、氯离子含量和pH的同时测定。用户只需要将流动注射装置安装需要监控水质的容器上,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在线监控锅炉水水质的变化。

将该方法还可以应用到油品酸值的检测中,无需有毒试剂、无指示剂、无需滴定、使用成本低、仪器便宜、易于操作。同时,也可以用同样的原理,用标准碱液可以应用到混合酸成分的检测(如硝酸和氢氟酸)。

技术特点:采用流动注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检测样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干扰小等优点。仪器体积小,各组件可与电脑相连,实现远程控制,适合现场或远程监测。

2、创新要点采用流动注射与离子选择性电极联用,实现对混合酸、碱,以及多种水质参数同时在线检测,快速,准确,试剂消耗量小,自动化程度高等。

3、效益分析(资金需求总额10-100万元)

视具体需求,可提供监测服务,方案设计或专用仪器设备。

4、推广情况(已推广企业)

已在锅炉水质监测中进行了实验性应用,与国标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良好。

1.一种pH电极与流动注射分析联用测定混合碱浓度的方法201010572335.2

2.基于流动注射的多参数锅炉水水质分析方法201210186870.3

19.活性氧处理有机废气废水技术

江南大学安全检测与分析研究室在有机废气废水的检测和治理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开发出基于活性氧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关键技术,为企业提供各类有机废气/废水的检测和处理工艺和装备研发。以高效低耗、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实现废气/废水达标减排;研制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协调的废气/废水集成处理体系,实现工程化转化;利用物联网、GPRS/3G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对企业废气净化治理状态及效能进行24小时在线监控,实现采集、传输、存储功能一体。

1、拥有各类有机废气/废水成分的分析检测技术;

2、开发了基于活性氧自由基工艺的光催化、臭氧催化氧化、电解催化氧化、纳米催化剂氧化等关键技术;

3、配套开发智能在线监测设备,并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4、配套集成化高的废气/废水处理系统。

1、论文发表方面: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

3、成果获奖方面: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无锡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产业化方面:已在多家企业得到应用。

20.基于共轭化-诱导组装-自交联耦合从亚油酸制备有序微胶囊的微加工机制

“基于共轭化-诱导组装-自交联耦合从亚油酸制备有序微胶囊的微加工机制”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21276113)。以源自油脂的天然小分子亚油酸为载体原料,经双键共轭化-诱导组装-自交联的微加工过程,制备兼具成份绿色化、尺度多元化、构造有序化、形貌稳定化、载体功能化“五化”特征的有序微胶囊,以共轭亚油酸构建了第一种天然脂肪酸的非pH敏感型脂肪酸囊泡、生理pH环境适用的脂肪酸囊泡和刺激响应性囊泡载体。

1、通过控制双键共轭化过程使亚油酸转化成具有有益生理活性、自组装活性和自交联活性的“三重”活性单体共轭亚油酸;

2、通过pH和浓度驱动共轭亚油酸自组装形成球状胶束、蠕虫状胶束、盘状胶束、囊泡等有序自组装体;

3、利用热聚合、微干扰的紫外辐照和绿色安全双亲分子辅助等多种有效手段均获得结构稳定的有序微胶囊;

4、制备得到的有序微胶囊对模板药物五氟尿嘧啶具有较好的包埋/释放性能。

1、发表学术论文22篇;

2、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21.基于聚合物胶体粒子的Pickering颗粒乳化剂

22.聚乙烯醇热塑加工技术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可由非石油路线大规模生产,价格低廉,其气体阻隔性能出众。然而,由于PVA高分子链相邻羟基间易形成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其热分解温度(200-250℃)与熔点(226℃)接近,熔融时即发生热分解,因而难以热塑加工。为实现PVA的热塑加工,通常采用增塑等改性方法,改善熔融加工性能。然而,大量的增塑剂能导致PVA综合性能(尤其是阻隔性能)明显下降,同时增塑剂迁移会引起污染接触物等问题,不能用于食品包装。

本技术仅添加少量的大分子改性剂(<10wt%),实现PVA的热塑加工。该技术制备的PVA阻隔性能稳定,力学性能提高,无小分子迁移物,可以与其他塑料进行熔融挤出制备高阻隔复合薄膜。

该技术所加的改性剂量较少,对性能影响不大;

该技术所加为大分子改性剂,不会引起迁移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高阻隔材料EVOH和PVDC原材料的价格昂贵,EVOH的价格为3-5万元/吨,PVDC的价格高达4-6万元/吨,而PVA原材料的价格为1.2万元/吨。据预测,2015年我国对高阻隔包装材料的表观消费为100万吨,如果PVA高阻隔薄膜替代EVOH和PVDC等通用的高阻隔材料,必将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产业化前景广阔。

另外,可以成型加工进行熔融纺丝制备纤维材料、进行吹塑制备有机溶剂容器等。

23.开关型染发剂---染发中间体选择性进入头皮和头发

氧化型染发剂色牢度好,颜色漂亮,但是染发中间体容易进入人体体液,引起人体过敏或中毒。本项目通过一定的材料,使得染发剂在头皮上和头发上发生不同的变化,在头发上成液态,可以染发;在头皮上被封闭起来,不容易通过头皮进入人体血液。在保证染色效果的同时,保护了人体健康。

关键技术:染发中间体进入人体体液变少,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获得成果:

1、染发剂方向获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4.可降解高分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以天然产物海藻酸钠为基体,得到新型的改性海藻酸钠絮凝剂;在改性海藻酸纳分子中引入磁性纳米粒子基团,合成了具有磁响应性的纳米絮凝剂;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杂质进行了吸附和絮凝作用研究。将絮凝技术与物理超声方法联合使用,将声空化效应运用到大容量废水处理中,设计并制备了新型动力式与压电式两种换能装置,用超声-臭氧-紫外联用技术对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去污处理,取得很好的效果。产品的吸附容量大、脱除率高、速度快,后处理容易,无二次污染,环境友好。对于含有重金属离子Pb2+、Cu2+、Hg2+、Cd2+、Fe3+、Ni2+的工业污水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大于95%,选择性吸附性能,Pb(II)>Cu(II)>Hg(II)>Cd(II)>Fe(III)>Ni(II)>Cr(VI)。

技术的成熟度(实验室、小试、中试、形成产品、示范、产业化)

完成了絮凝剂产品的研制,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改性和磁性海藻酸钠絮凝剂,应用到化工污染废水和生活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成熟;结合超声波技术,研制了超声波果蔬净化器,可降解残留农药等有机物,用于民用果蔬的清洗,是一种高效、安全、无毒害的水处理过程。

应用情况(实际应用、技术转让、规模化生产)

在多家化工企业进行污水处理试用,效果良好;研制了超声果蔬净化器,用于生活用水处理,已经商品化。

25.柔顺剂氨基硅油的制备关键技术与性能

硅油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被广泛作为调理剂应用于化妆品及护发香波中。氨基硅油表面张力低,用于香波、护发素等护理用品中。氨基硅油侧链上氨基极性较强,易带正电荷,能与带负电的头发表面相互作用而吸附在头发表面上,使头发间摩擦系数下降,从而具有很好的平滑柔顺性及洗涤性;同时裸露在外的油性基团能够使头发疏水、易吹干,增加头发光泽和抗静电性能,因而具有改善和修复发质的功能。氨基硅油有四个重要参数:氨值、粘度、反应性和粒度。这四个参数对氨基硅油的品质,如手感、色光以及硅油乳化的难易程度均有影响。目前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有机硅柔软剂品种是第三代硅油,即以氨基硅油为代表的改性硅油。项目开发的第四代柔软剂,具有氨取代基聚硅氧烷改性氨基硅油的稳定优异性能。

u新型柔顺剂的性能;

u氨基硅油制备反应新工艺;

u氨基硅油结构修饰与柔软性能的调控技术。

1、论文发表方面:公开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

3、基金资助方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26.生物可降解聚酯工业化生产及改性关键技术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在生物可降解聚酯方面获得如下技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A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T)连续化工业生产技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A)中式间歇生产技术。同时针对以上聚酯开发出一系列商业化改性制品:PBAT(PBST)与淀粉改性膜制品(可堆肥降解垃圾袋、包装袋、泡沫塑料)、PBAT(PBST)与PLA改性膜制品(可降解地膜、保鲜膜、包装膜)、PBST(PBSA)改性纺丝制品(无纺布、编织袋)、PBS改性制品(一次性注塑制品)。

1、高效绿色环保催化剂,可缩短聚酯聚合周期,改善聚酯产品的色值和酸值;

2、先进的聚合工艺,保证聚酯树脂的产品质量和性能;

3、成熟的改性配方及其工艺流程,可制备优异的最终制品。

2、发表SCI论文12篇;

3、产业化进程:已完成500L中试试验,完成2000T/年连续生产试验。

27.基于交互技术的智能儿童安全服装的研究与产业化

1成果简介

2关键技术及产品

关键技术:

(1)根据着装者(儿童)的身心特点,从服用性能,信息交互性能,智能元件的效能等方面分析智能安全童装的多维度需求,作为本课题的重要研究基础。

(2)从儿童的身心需求出发,探讨智能安全模块与儿童服装结合的设计规则。

(3)根据智能安全童装的功能性需求,从信息共享,协同监护的角度,探讨建立智能服装与控制终端之间多交互式信息网络的基本框架。

(4)以产业化为目标,提出一整套适应性强、可操作性高的智能安全童装研。

形成产品:

3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4项目成熟度

该研发成果已经初具规模的投入实施运作,直至2018年5月年,其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800万元,净利润达675万元,预计2018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上升到8000万元;营业收入增长到2800万元;净利润达850万元,产品将给企业带来可观利润,并拓宽占领新消费市场。该项目的推广对本行业相同企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该项目研发成果还打造流行与市场实用性相结合的现代智能儿童交互服装品牌,以塑造强有力的安全智能童装形象,拓宽企业利润增长空间。在传统童装设计中,以产品实用性为根本。而现代童装设计中,将科技提升至等次于品牌实用性地位,通过现代科技优势与童装流行趋势结合,最终消除穿戴者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类因服装穿着所引起的安全隐患。以此从侧面突显品牌的地位与形象,为企业利润的再创添加新途径。

5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成果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已经在江苏雅鹿男装、无锡林科、常州雪奈利等多家企业得到良好应用。

THE END
1.病理制片技术——包埋可配放大镜利于小活检标本的包埋;可配脚踏:石蜡注入由脚踏开关控制或上手工控制。所有温度和工作时间参数全部由程序控制,记忆功能 配有备用电池,这使病理组织学实验室的工作更为灵活。这种独特的结合使当前组织学和病理组织学实验包埋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是创新发展的石蜡包埋技术和智 能化高水准工艺的完美结合。https://www.antpedia.com/news/96/n-2438623.html
2.包埋技术是什么意思包埋技术是一项台湾地区的专利技术,该专利创作人为金晋德,专利名称为菌类包覆结构,专利权人为金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专利技术于1997年11月21日由台湾地区政府经济部智慧财产局批准,有效期自2008年11月21日至2018年6月19日。包埋技术主要应用于需安全通过动物体胃部、十二指肠,在到达肠道以前不被胃酸、胆汁破坏而...https://m.iask.sina.com.cn/jxwd/6eacvhmsJwg.html
3.2018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口腔义齿行业人才需求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合理、务实够用的原则,密切结合企业岗位设置和岗位技能需求,培育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高度融合、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口腔医学技术类高素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2.htm
4.塑料包埋制片技术中华病理技术网,一个病理学的专业学术文化交流平台或社区,国际病理学会中国分部网站.设有诊断病理词典(知识库)/多媒体学术讲座/在线病例讨论/国外病理介绍http://www.dingw.com/detail-43.html
5.固定义齿工艺技术4.1熔模的包埋固定第五章包埋与铸造技术...第四章 熔模技术 第四节 熔模包埋的时机及包埋方法 一、熔模包埋的时机 取下后立即包埋。 二、熔模包埋的方法 (一)包埋前的准备 1、铸圈的选择:根据熔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铸圈,使熔模在铸圈内距其内壁至少3-5mm,距顶端8-10mm。 2、清洗熔模: (1)目的: (2)方法: 3、铸圈内壁衬石棉纸: (二)包埋 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225/8040131106003052.shtm
6.黄金单品陕西省独家代理区域招商启动了!国际包埋技术 种植成活率高 口感好 康芝益生菌——— 全家人都能安全方便食用的益生菌,人人都需要补充的益生菌! 康芝药业是一家专业研发和生产婴幼儿及儿童药品的科技型企业,以诚信为本,致力于研发生产更安全更有效更好口感的企业生产发展理念,在全国有五家分厂,占据儿科普药半壁江山。 https://www.meipian.cn/24e859lb
1.包埋技术简介1.4应用固定化细胞技术最初主要用于工业微生物的发酵生产,随着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食品与发酵工业、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等各个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2. 包埋技术的介绍2. 1定义包埋法是将筛选出的优势菌种,通过扩散进入多孔载体内部,或利用高聚物在形成凝胶时将优势...https://m.renrendoc.com/paper/103664715.html
2.有谁知道包埋的技术?全国微胶囊技术又称微胶囊包埋技术,或微胶囊造粒技术。所谓微胶囊包埋技术是将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包埋在一...https://www.1633.com/ask/286994.html
3.包埋技术范文7篇(全文)包埋技术 第1篇 近年, 将FISH技术用于石蜡包埋的人体组织中进行疾病的诊断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展, 成为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之一, 尤其是在乳腺癌的分子靶向的治疗标志物HER-2的检测、淋巴瘤及软组织肿瘤的分子诊断及靶向的治疗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1]。我们在临床实践中, 探索了石蜡包埋组织...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84f2620.html
4.病理组织包埋技术(上)制药网病理| 组织包埋技术(上) 做过病理检查的患者总希望病理报告能立等可取,尤其怀疑存在肿瘤的患者更是焦虑。但病理常规报告的时间至少3-5天,“究竟是不是癌,给我个痛快吧!” 病理检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病理切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切片制作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包括良好的组织固定、...https://m.zyzhan.com/tech_news/detail/187770.html
5.益生菌双重包埋(双重包埋技术提高益生菌功效)菌群知识科普益生菌双重包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益生菌制品的制作中,如益生菌饮料、益生菌奶粉、益生菌保健品等。以益生菌饮料为例,益生菌经过双重包埋技术处理后,可以在温度、光线等条件下长时间保存,并且在人体内存活时间更长,功效更好。 益生菌双重包埋技术的前景 ...https://www.xingfunancun.com/127776.html
6.简述微胶囊包埋技术4.提高物质的稳定性:芯材因氧化而变得不稳定,通过微囊包埋,可以提高芯材的抗氧化性能及其稳定性。 5.控制释放,促进口服吸收:将芯材包埋进微囊中,可以通过微囊的优化设计,控制芯材的释放性能,并提高口服后的肠道吸收。 07 总结 微胶囊技术在多个领域中都具有潜力,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科技创新和消费者需求的...https://www.atshph.com/atshph_Affiche_11791354.html
7.益生菌效果如何得到保证?微囊包埋,是提高益生菌作用的有力措施众所周知,补充益生菌可以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但是由于食物储存和肠道消化的过程当中,会导致益生菌活性降低,使其潜在的作用大打折扣,所以经过不断地研究发现,采用微囊包埋技术,可提高益生菌的生存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普通益生菌在肠道存活率过低 ...https://www.douban.com/note/787166579/
8.不脱钙的牙齿骨骼塑料包埋制片技术及其应用不脱钙的牙齿骨骼塑料包埋制片技术及其应用,塑料包埋,制片技术,<正>介绍我们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包埋,制作供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和很多口腔医学实验研究用的不脱钙牙齿骨骼锯片、磨牙和切片的...https://wap.cnki.net/touch/web/Conference/Article/KQHM200610002032.html
9.2021年肠道降白皮书——从“肠”计“益”「活润」晶球酸奶创新采用3D包埋技术包裹益生菌,简单说就是酸奶中添加独特益生菌晶球,大晶球内部包含约2000万颗有包埋益生菌的小晶球,嚼破之后也不必担心益生菌失去活性,耐酸植物性皮膜与植物性保护膜组成的双层抗酸保护膜有效保护益生菌对抗胃酸胆盐侵蚀,保障更多益生菌活着直达肠道,与普通菌种比3D包埋技术菌种存...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48663/
10.技术人员成长规划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需要 1~3 年时间,其典型特征是 “在别人的指导下完成开发”,这里的“别人”主要是“高级工程师”或者“技术专家”,通常情况下,高级工程师或者技术专家负责需求分析和讨论、方案设计,工程师负责编码实现,高级工程师或者技术专家会指导工程师进行编码实现。 https://blog.csdn.net/JBVHG/article/details/12621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