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知行合一” 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一直在学界争论不休,绝大部分学者和思想家都认为知易行难,知先行后。后来发展到科学阶段,也有了知难... 

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一直在学界争论不休,绝大部分学者和思想家都认为知易行难,知先行后。后来发展到科学阶段,也有了知难行易的说法。真正系统地回答知行关系的,是精通儒释道三家思想,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件事。阳明先生认为知和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在阳明先生看来,知和行其实也就是一回事,知而未行,就是未知。即知即行,才是知行合一。

按王阳明的解释,“知行合一”的两个绝佳例子:喜欢美色(好好色)、讨厌恶臭(恶恶臭)。看到美色,是“知”,喜欢上美色,是“行”;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

正常人永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到一位美女后,先思考一下,我要不要喜欢她呢?闻到臭狗屎的味道后,先思考一下,我要不要厌恶它呢?

正常人永远都是这样的:看到一位美女后,马上就会喜欢上她,在“看到”和“喜欢上她”之间没有任何缝隙,没有停顿。闻到臭狗屎的味道后,马上就会厌恶它,在“闻到”和“厌恶狗屎”之间没有任何缝隙,没有停顿。简单来说,我们喜欢上美女和厌恶臭狗屎,是发自本能,是条件反射。这就好像我们突然被火烧到会迅疾产生某些动作(大叫、跳起来)一样。从来没有人被火烧后和有所动作之间还要思考一下:我要不要有所动作,或是大叫一声,或是跳起来,甚至来个号啕大哭?

一切起心动念都是知,也都是行换而言之,“知”是内在的行动,“行”是外化的观念。二者既是一分为二,也是合二为一的,知和行其实同为一个心体的两面,在王阳明的辞典里,根本找不到一个没有行动的“知”。也找不到一个没有观念的“行”,这才是知和行的真实本质,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正内涵。

与知行合一相对立的是,知行不一也就是将知和行分立开来,当成两件事来做。那么知和行就会有先后之别、也会有轻重之差、难易之分。就会出现先知后行和后知先行,也会出现重知轻行和轻知重行,还会出现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

知行合一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终结了知行分离的状态,让知行回到了统一。在知行二元论里,知行同步就成了稀缺,知行分离则成了常态。知行分离不仅影响到知行的效率,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酿成灾难。历史上的纸上谈兵、马谡守街亭,就是知行分离的结果,革命时期的左倾主义和右倾主义亦是知此,最后都演变成了灾难。知行合一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从源头上杜绝了知行分离和对立,从源头上阻止了知行偏离的发生。进而激发出即知即行的能动性,为我们带来良知良能。

最后来谈谈股票交易的知行合一,如何做到交易的知行合一呢一般分为三步:即从知到行是基础,从行到合是升华,从合到一是大成。

第一步是从知到行,就是从知道到做到。在交易里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灵魂拷问:我明明知道的交易道理,为什么就是做不好呢我明明知道不该去做,为什么就是管不住手呢我明明知道要去卖,为什么就是下不了单呢诸如此类的明明知道,在实盘里是举不胜举。知道不能做到,其实也就是不知道,否则就一定能做到,这就是苏阳明的“知行合一”。

为什么知道又不能做到呢?因为知外有念,正是这些念头阻止了你的知行。交易要去心上磨,就是磨去自己的私欲,找回自己的初心。心就像镜子一样,本身什么也没有,但可以反映任何事物。但心一旦被私欲所玷污,就跟镜子生锈了一般,不能反映客观事物。因此磨心如就是“去欲”的过程,清楚自己的初心,做到行亦知之。

第二步是从行到合,也就是沉浸式的体验。阳明先生说:“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要融会贯通,要沉浸进去。只有沉浸进去,你才能和交易融而为一,这就叫合。知行合一的合,就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就是《卖油翁)里的百步穿杨和钱口漏油。就是“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股票交易的沉浸式体验也是如此,任何交易模式,做到了极致都是“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这就是股票交易从行到合的境界。

伟人在《实践论》中也写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穿,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升华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皆是殊途同归,虽然伟人和阳明先生的出发点不同,过程也不尽相同,但是归宿都是相同的。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力量,能彻底改变人的习性,让人从知行不一,走向知行合一。股票交易很重要,股票交易的知行更重要。你现在所有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你的习惯造就的都是你的习性造就的。你成功是由你好的习性造就的。你失败是由你坏的习性造就的。而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解决人的习性问题最有效。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学说五百年来,让无数的有走青年,风云人物,为之痴迷,为之激动,因为它能帮助你找到真正的自己、塑造自己,成就自己,乃至成就你的团队,你的组织你的家国。掌握了这些之后,生活中的磨难,坎坷都将不再是问题。

THE END
1.95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95-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视频分析 19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正方 南京大学 一辩 钟婳婳 二辨 邬健敏 三辩 韩璐 四辩 杨巍反方 复旦大学 一辩 顾振豪 二辨 邻里属 三辩 刘伯彦 四辩 林正疆胜方 (正)南京大学 最佳辩手 (反)林正疆正一立论起笔 从祖先入手,他们先学会了运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813/51342242.shtm
2.“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没有真行,也就说明没有真知。能够行出来的知才是真知,行不出来的都是假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真正明白原理方法的人,做起事来行云流水、毫不困难。对于不懂的人来说,那是一头雾水、难得要死。 那么相信“知易行难”的人和相信“知难行易”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https://www.meipian.cn/4uh2ps5y
3.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文档介绍:该【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https://m.taodocs.com/p-1005719462.html
4.适合中学生的辩论赛题目(10篇)3.应不应该倡导年轻人为自己活 4.以成败论英雄是否可取 5.宿命论可不可悲 10.适合中学生的辩论赛题目 篇十 1.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2.我愿不愿意过没有约束的人生 3.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 4.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5.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 =能力训练文档推荐= 查看少儿综合素质训练全部文档 >>适合...https://www.51test.net/show/11041325.html
5.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都做不到,即使道理懂得再多于身心也无益处小狐狸330703089关注https://tv.sohu.com/v/dXMvMzMwNzAzMDg5LzE2ODI5NDE5Ni5zaHRtbA==.html
6.辩论赛:知易行难or知难行易复制正方:知易行难反方:知难行易 *1. 正方第一轮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 反方第一轮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3. 正方第二轮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4. 反方第二轮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5. 正方第三轮 1 1 2 3 4 5 6 ...https://www.wjx.cn/vj/hGN4ZcN.aspx
1.行易知难的意思出处拼音怎么读易成语 左建外易众擎易举知易行难知难行易至当不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运移时易易如翻掌易子析骸易子而食 知 拼音 zhì,zhī 部首 矢笔画 8 知zhī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使知道:通知。知照。学识,学问:知识,求知...http://www.91xuexibao.com/chengyu/hangyizhinan.html
2.知易行难是什么意思知易行难的解释拼音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出处 《尚书 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近义 行之惟艰、知之非艰 反义 行易知难 例句 现在提出这问题,盖亦知易行难,遂只得空口说白话,而望垦辟于健者也。 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http://mcy.gei6.com/zhiyixingnan__n4c0s9e5.html
3.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3月9据悉,辩论赛分为四个阶段,3月9日-10日为初赛阶段,辩论题目为“知易行难/知难行易”(关注初赛直播)。比赛现场,广州市第一中学、广州铁一中学等16支中学辩论队将争夺八强名额。 3月24日全天为8晋4比赛,3月31日举行半决赛,决赛时间则定于4月6日上午。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将对辩论赛四个赛段进行全程直播(...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466905b956.shtml
4.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同时,知与行之间也有程度之分,对于一般浅显易懂的“知”而言,的确是“知易行难”,而对于关乎人生与自然规律而言,又的确是“知难行易”,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足见其章。所以,知难行易对,知易行难也对。 然而,不论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都不是绝对的终极真理,它们都是有条件和局限的,不管是认为...http://zgh.wuxi.gov.cn/doc/2023/03/29/3918047.shtml
5.”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如果你拿到一个辩题,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从哲学辩题的角度你怎么入手? 要辩论为什么“知易行难”会觉得可以关注三个要点。 1.从王阳明三大核心观点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中我们知道知行原是一个功夫,即知行本一。 但是我们知道很多大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你之所以过不好这一生,...https://www.jianshu.com/p/544f411b18ac
6.知易行难与知难行易第一,知易行难是不断被前人所印证的。 早在几千年以前,孔子就已经说过:“言知之易,行之难。”《尚书》中也提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也。”而在现代,建筑长江三峡大坝的设想和详细方案早在毛主席时代就已经被提出,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花上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把它建成?谁不知道只要植树造林就能防止土地沙漠化,...https://www.360wenmi.com/f/w7s4fvjwe8cu.html
7.演讲知易行难范文(全文)第一,知易行难是不断被前人所印证的。 早在几千年以前,孔子就已经说过:“言知之易,行之难。”《尚书》中也提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也。”而在现代,建筑长江三峡大坝的设想和详细方案早在毛主席时代就已经被提出,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花上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把它建成?谁不知道只要植树造林就能防止土地沙漠化,...https://www.99xueshu.com/w/lrrro6gxnq6n.html
8.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如果采取一种不是很负责任的分法的话,那么人生大概可以分为知和行。这里我十分不负责任的不去定义什么是知,什么是行,我们只要依据常识来理解,下面的论述就应该不会出现大的纰漏。 一谈到知行关系,两个命题救剥开花生见俩仁儿一般自然的跳了出来——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当然或许有阳明先生的拥趸很不忿儿地跳...https://www.douban.com/note/186202323/
9.知易行难意思解释及典故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人说“知易行难”,有人说“知难行易”,有人时而觉得“知易行难”,时而觉得“知难行易”。 如果想要判断它们的关系,应该先探讨下,这两个词中的“知”和“行”的含义是否相同。若它们归根结底不是一个意思,自然适应的情景就不同,也就无对错之分。 不同的“知” ...http://www.flydk.com/namedict/idiom-2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