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

对于上述命题,认同知易行难的应该是较多的,从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基本可以得到知易行难的感受似乎知道是个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要做到却很难。

比如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甚至烟盒子上都写明了吸烟有害健康,国外的一些烟盒上还印上一些吸烟后难看的牙齿或者肺部图片来恐吓吸烟者,但即使如此,戒烟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

我们都知道锻炼有益健康,很多人在微博或者其他地方收藏了很多的简易锻炼小视屏,要么仅仅停留在收藏阶段,要么尝试一次,就分道扬镳了,在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对于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列举的数不胜数,就不再一一列举,现实生活似乎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知易行难。并且我国古代就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传统思想。看来,不光是我们感觉是这样的,古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国父孙中山先生却逆传统提出“知难行易”的哲学思想。

当然孙中山提出这个思想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孙中山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深感“知易行难”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一种畏难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他认为这正是中国近代之所以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破除这种旧的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的勇气,孙中山提出了相反的命题:“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让大家不要顾虑太多,先去做,坚持下去,自然可以获得革命的胜利。

那么从孙中山提出的背景以及他想达到的目的来说,他的“知难行易”说想表的并不是知和行谁难谁易的问题,而是一种谁先谁后的问题。而且在他理解的知里是一种成果,而非认知。

那么按照原始命题来“知难行易”还能成立么?他依然是成立的。因为它算是一种比较偏门的认知方式,即使在历史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出现,我们未必能意识到。

下面举个例子,破釜沉舟的故事应该大家都听过,当时项羽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在兵法当中,背河而战本来就是在死地作战,本就极其不利,项羽不但这么去做了还“皆沉船,破釜甑”,这简直是错上加错。当时一般的将领肯定没有谁去这么做的。但项羽做了,不但没有在死地变成死尸,反而换来了大捷。这个就是在其他人没有认识到在死地能够让士兵抛去一切顾虑,奋勇杀敌的决心,再加上把船也沉了,锅也砸了,如果没打赢这场仗,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那么把这个故事上升到理念层次,就是“知难行易”,当你有了切实可行的“知”,“行”只是将它现实化而已,那么,哪个难哪个易不就很明显了么?

THE END
1.95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95-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视频分析 19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正方 南京大学 一辩 钟婳婳 二辨 邬健敏 三辩 韩璐 四辩 杨巍反方 复旦大学 一辩 顾振豪 二辨 邻里属 三辩 刘伯彦 四辩 林正疆胜方 (正)南京大学 最佳辩手 (反)林正疆正一立论起笔 从祖先入手,他们先学会了运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813/51342242.shtm
2.“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没有真行,也就说明没有真知。能够行出来的知才是真知,行不出来的都是假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真正明白原理方法的人,做起事来行云流水、毫不困难。对于不懂的人来说,那是一头雾水、难得要死。 那么相信“知易行难”的人和相信“知难行易”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https://www.meipian.cn/4uh2ps5y
3.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文档介绍:该【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https://m.taodocs.com/p-1005719462.html
4.适合中学生的辩论赛题目(10篇)3.应不应该倡导年轻人为自己活 4.以成败论英雄是否可取 5.宿命论可不可悲 10.适合中学生的辩论赛题目 篇十 1.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2.我愿不愿意过没有约束的人生 3.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 4.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5.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 =能力训练文档推荐= 查看少儿综合素质训练全部文档 >>适合...https://www.51test.net/show/11041325.html
5.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都做不到,即使道理懂得再多于身心也无益处小狐狸330703089关注https://tv.sohu.com/v/dXMvMzMwNzAzMDg5LzE2ODI5NDE5Ni5zaHRtbA==.html
6.辩论赛:知易行难or知难行易复制正方:知易行难反方:知难行易 *1. 正方第一轮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 反方第一轮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3. 正方第二轮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4. 反方第二轮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5. 正方第三轮 1 1 2 3 4 5 6 ...https://www.wjx.cn/vj/hGN4ZcN.aspx
1.行易知难的意思出处拼音怎么读易成语 左建外易众擎易举知易行难知难行易至当不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运移时易易如翻掌易子析骸易子而食 知 拼音 zhì,zhī 部首 矢笔画 8 知zhī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使知道:通知。知照。学识,学问:知识,求知...http://www.91xuexibao.com/chengyu/hangyizhinan.html
2.知易行难是什么意思知易行难的解释拼音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出处 《尚书 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近义 行之惟艰、知之非艰 反义 行易知难 例句 现在提出这问题,盖亦知易行难,遂只得空口说白话,而望垦辟于健者也。 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http://mcy.gei6.com/zhiyixingnan__n4c0s9e5.html
3.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3月9据悉,辩论赛分为四个阶段,3月9日-10日为初赛阶段,辩论题目为“知易行难/知难行易”(关注初赛直播)。比赛现场,广州市第一中学、广州铁一中学等16支中学辩论队将争夺八强名额。 3月24日全天为8晋4比赛,3月31日举行半决赛,决赛时间则定于4月6日上午。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将对辩论赛四个赛段进行全程直播(...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466905b956.shtml
4.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同时,知与行之间也有程度之分,对于一般浅显易懂的“知”而言,的确是“知易行难”,而对于关乎人生与自然规律而言,又的确是“知难行易”,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足见其章。所以,知难行易对,知易行难也对。 然而,不论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都不是绝对的终极真理,它们都是有条件和局限的,不管是认为...http://zgh.wuxi.gov.cn/doc/2023/03/29/3918047.shtml
5.”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如果你拿到一个辩题,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从哲学辩题的角度你怎么入手? 要辩论为什么“知易行难”会觉得可以关注三个要点。 1.从王阳明三大核心观点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中我们知道知行原是一个功夫,即知行本一。 但是我们知道很多大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你之所以过不好这一生,...https://www.jianshu.com/p/544f411b18ac
6.知易行难与知难行易第一,知易行难是不断被前人所印证的。 早在几千年以前,孔子就已经说过:“言知之易,行之难。”《尚书》中也提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也。”而在现代,建筑长江三峡大坝的设想和详细方案早在毛主席时代就已经被提出,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花上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把它建成?谁不知道只要植树造林就能防止土地沙漠化,...https://www.360wenmi.com/f/w7s4fvjwe8cu.html
7.演讲知易行难范文(全文)第一,知易行难是不断被前人所印证的。 早在几千年以前,孔子就已经说过:“言知之易,行之难。”《尚书》中也提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也。”而在现代,建筑长江三峡大坝的设想和详细方案早在毛主席时代就已经被提出,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花上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把它建成?谁不知道只要植树造林就能防止土地沙漠化,...https://www.99xueshu.com/w/lrrro6gxnq6n.html
8.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如果采取一种不是很负责任的分法的话,那么人生大概可以分为知和行。这里我十分不负责任的不去定义什么是知,什么是行,我们只要依据常识来理解,下面的论述就应该不会出现大的纰漏。 一谈到知行关系,两个命题救剥开花生见俩仁儿一般自然的跳了出来——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当然或许有阳明先生的拥趸很不忿儿地跳...https://www.douban.com/note/186202323/
9.知易行难意思解释及典故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人说“知易行难”,有人说“知难行易”,有人时而觉得“知易行难”,时而觉得“知难行易”。 如果想要判断它们的关系,应该先探讨下,这两个词中的“知”和“行”的含义是否相同。若它们归根结底不是一个意思,自然适应的情景就不同,也就无对错之分。 不同的“知” ...http://www.flydk.com/namedict/idiom-2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