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田间试验申请及登记药效资料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近年来,在农药登记田间试验审评和登记药效资料审评中,我们发现申报资料存在一些共性常见问题,现予以总结,希望对农药生产企业办理登记有所帮助。

1.1.2有效成分含量原则上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根据农业部第1158号公告,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原则上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但若1158号公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以“克/升”表示的,或目前已有以“克/升”表示的相同产品登记,含量可延用质量体积比“克/升”表示。微生物等特殊农药含量的表示方法以科学、准确、符合农药特性为原则。

1.1.3有效成分含量梯度设定和间隔值应符合规定946号公告规定了有效成分含量设定的基本原则:(1)有效成分和剂型相同的农药产品,其有效成分含量设定的梯度不得超过5个;(2)乳油、微乳剂、可湿性粉剂产品,其有效成分含量不得低于已登记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3)有效成分含量≥10%(或100克/升)的农药产品,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间隔值不得<5(%)或50(克/升);(4)有效成分含量<10%(或100克/升)的农药产品,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间隔不得<有效成分含量的50%。此外,1158号公告还对阿维菌素等47种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做出规定。

1.1.4有效成分含量不宜过低或过高常量喷施的农药产品的稀释倍数应当在500~5,000倍范围内。如果有效成分含量过低或过高,稀释倍数将超出合理范围。应当结合产品活性、制剂加工、实际使用等情况,科学合理设定产品的含量,尽量使稀释倍数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于某些特殊药剂,例如部分高活性产品,使用时稀释倍数可能高于5,000倍,或某些保护性药剂稀释倍数可能低于500倍,应当结合产品特点对含量设定的理由作出说明。

1.2关于试验作物第八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17次全体会议对观赏花卉、草坪、非耕地、林业用药作出规定:对于既可用于食用作物,又可用于观赏花卉、草坪、非耕地和林业的农药产品,应当先登记在食用作物上使用,再登记在其他作物上使用,但仅适用于此类作物或场所的农药产品除外;或者同时登记在食用作物和观赏花卉、草坪、非耕地、林业上使用。

纪要中所指的草坪包括草场、草地、草原;林业包括林木、橡胶、苗圃;非耕地包括:非耕地、森林防火道、沟渠、公路、铁路、堤坝等。

有2种特殊情况,一是含草甘膦、草铵膦、敌草快等3种灭生性除草剂的农药产品用于防除非耕地杂草的,可仅批准在非耕地使用;二是环嗪酮、甲嘧磺隆、三氯吡氧乙酸等3种主要用于林业的除草剂,可仅批准在林业使用。

1.3关于室内活性测定试验报告1.3.1需要提供该资料的产品单剂产品如为新农药、6年保护期内新农药,或有效成分首次在申请的防治对象上登记。

1.3.2试验参照标准农业行业系列标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包括杀虫剂15项,除草剂8项、植物生长调节剂4项、杀菌剂18项。

1.3.3常见问题1.3.3.1试验方法不合理试验应根据药剂的作用机理、防治靶标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如一些具有诱导抗病性的化合物,需要在活体植株上才能反映出实际防治效果,而在离体条件下无效或效果很差。

1.3.3.2试验药剂浓度梯度间隔设置不合理室内活性测定试验药剂须设置5~7个浓度梯度,浓度梯度范围及间隔设置适中,使计算的抑制中浓度(EC50、LC50、ED50)涵盖在浓度梯度范围内。

1.3.3.3对照药剂选择不合理对照药剂应选择已登记的与试验药剂作用机理、作用方式相似的药剂。例如试验药剂为微生物农药,对照药剂也应选择同类微生物农药。对照药剂不宜选择与试验药剂完全相同的有效成分,参考性不强。

1.4关于室内配方筛选报告1.4.1需要提供该资料的产品新混配制剂、首家在正式登记保护期内的混配制剂,以及不能按质量无明显差异相同产品登记的混配制剂,需要提供该项资料。

1.4.2试验参照标准室内配方筛选试验应参照农业行业标准《杀虫剂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NY/T1154.7—2006)、《除草剂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NY/T1155.7—2006)、《杀菌剂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NY/T1156.6—2006)进行。

1.4.3.2配比设置范围不合理申请登记产品的配比不在配方筛选报告设定的配比中或不在其配比范围之内。

1.4.3.3配方不合理有效成分作用机理相同,存在交互抗性,不适宜混配。

1.5关于对试验作物的安全性试验报告1.5.1需要提供该资料的产品产品中含有新农药、保护期内新农药,或含有的有效成分首次在申请的作物上登记,需要提供该项资料。

1.5.2试验参照标准《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土壤喷雾法》(NY/T1155.6—2006)、《除草剂作物的安全性试验茎叶喷雾法》(NY/T1155.8—2007)、《杀菌剂和杀虫剂对作物安全性评价室内试验方法》(NY/T1965.1—2010)、《光合抑制性除草剂对作物安全性测定试验方法》(NY/

T1965.2—2010)、《种子处理剂对作物安全性评价室内试验方法》(NY/T1965.3—2013)。

1.5.3.2试验剂量不符合要求安全性试验应当以生产企业推荐的田间药效试验最高剂量为最低试验剂量,按1、2、4倍剂量的梯度设计试验处理剂量,并以不含药剂的处理作为空白对照。有些试验设置的剂量为田间药效试验最低剂量或中量的1、2、4倍,则不符合要求。

1.5.3.3试验缺乏调查数据仅记录出现药害的种类,缺少调查数据,不能客观、全面反映药剂的安全性情况,报告参考性不强。

1.5.3.4特殊情况需说明果树、林木等高大作物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的安全性试验难以在室内完成的,可以在田间进行。

2田间药效资料应注意的问题2.1关于田间小区药效试验2.1.1试验方案应统一各地试验方法、试验剂量等应一致。例如,某产品登记试验,有的试验点施药方法为灌根,其他试验点施药方法为喷淋茎基部,各试验点施药方法不一致,难以据此推荐用药技术。

2.1.2试验剂量设置应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对于新农药,在前期研发试验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剂量范围。对在生产上使用多年的品种,应根据抗性发展情况,从防治需要出发,科学、合理设置用药剂量,避免试验剂量与生产实际用量脱节。

2.1.3对照药剂应在生产上具有较好防效对照药剂应选择已登记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药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剂型和作用方式应同试验药剂相近。需注意的是,对于老品种对照药,如果生产上实际用量已高于登记用量,应采用生产上实际用量作为对照用量。

2.2关于混剂产品2.2.1根据《农药登记资料规定》,新混配制剂应提交单独的混配目的说明,而不是包含在配方筛选报告或摘要资料中。

2.2.2混配目的要明确并有资料支持如果混配目的为增效,混剂的防效应高于单剂对照药剂的防效,或与之相当。混剂中各有效成分的使用量应少于单剂对照药剂的用量。如果混配目的为扩大防治谱,申请的防治对象应与混配目的相符。

2.2.3混剂对照药剂设置应设置混剂中各有效成分单剂为对照药剂。如果单剂未登记,企业需提供配制的制剂样品作为对照药剂。要确保有已登记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防效的产品为对照药剂。

2.2.4不宜混配的情况2.2.4.1有的药剂作用方式、作用机理、防治谱等相近,不能起到延缓抗性、扩大防治谱或增效的作用,不宜混配。

2.2.4.2三元及三元以上杀虫剂、杀菌剂不建议混配(种子处理剂除外)。

2.2.4.3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原则上不宜与其他类别农药混配。

THE END
1.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设计.docx该【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设计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让每...https://www.taodocs.com/p-985308507.html
2.农药田间试验申请及登记药效资料应注意的若干问题2.1 关于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2.1.1 试验方案应统一 各地试验方法、试验剂量等应一致。例如,某产品登记试验,有的试验点施药方法为灌根,其他试验点施药方法为喷淋茎基部,各试验点施药方法不一致,难以据此推荐用药技术。 2.1.2 试验剂量设置应科学合理,符合实际 ...https://cn.agropages.com/News/printnew-11727.htm
3.第五章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doc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要求试验设计基本原理英国人Fisher提出,试验应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重复原则。所有试验应有重复。随机分配原则。任何试验单位都有同等的概率接受任何一个处理。局部控制原则。试验单位如品种、性别、出生、体重等具有一致性。二、试验前准备 (二)试验方案 1.通常由厂家提供提供初步的试验方案,包括:...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28/169137478.shtm
4.《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2020)1.8.1.5周期内发生的药物临床试验方案变更或者临床方面的新发现、非临床或者药学变化或者新发现总结表 1.8.1.6下一报总体计划概要 1.8.2 1.8.3风险管理计划 包括药物警戒活动计划和风险最小化措施等。 1.9上市后研究如适用) 包括Ⅳ期和有特定研究目的的研究等。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8882839_1021133773.html
1.设计科学实验验证药物药效.pptx制定实验设计方案设计实验步骤确定实验变量确定实验条件和对象选择实验条件确定实验对象实施实验和数据采集执行实验步骤收集数据记录实验设计的步骤与流程确定实验目的和问题明确研究目标澄清实验问题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读数据处理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分析0103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药物有效性02药效评估评估药效的显著性结果解读...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2572896.html
2.(经典)实用的临床试验方案4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临床试验方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临床试验方案 篇1 I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 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依次进行的三部分,即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方案、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1507127.html
3.药效试验检测,检测机构实验室工程师有着丰富的测试经验,无论是常规样品还是科研样品,都有定制化试验方案。 领域广泛 服务覆盖领域广,主要包括:材料,能源,性能测试,医药领域,生物,动物,植物等科研项目领域。 售后支持 我们提供强大的后期技术支持,如果您对于报告有疑问或者对于试验有疑问,我们可以为您提供完善的解答服务。 https://www.beijianjiance.com/qita/qitayangpin/12978/
4.生物农药春雷(日)霉素系列产品防治水稻稻瘟病实验方案丹阳市...(2)空白对照区:不作任何处理,田间管理同试验区。 四、调查和记录 (一)气象及土壤资料 1.土壤资料:记录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类型、土壤湿度。 2.气象资料:记录试验期间的降雨量、温度等。 (二)药效调查 调查时间:第一次施药前、末次药后10天、末次药后25天 ...http://www.danyang.gov.cn/dynyncj/nyxx/202311/9ff5faa0618441baa39684b73390b907.shtml
5.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两种以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出现不同药效学结果,包括协同、相加、拮抗和无关作用,分析抗菌药物的联合抗菌作用有重要价值。 7.细胞内和亚细胞浓度 对于某些抗菌药物,测定其进入细胞内的浓度或亚细胞浓度对设计试验方案有益。当目标病原菌被吞噬但不被宿主防御机制杀灭时,这一现象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特别是对于作用于细胞...https://www.canbigou.com/index.php/d/429.html
6.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湖北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药效学的审评目的是对中药制剂的有效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的药效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制订具有中医药特点的试验方案,根据新药的功能主治,选用或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和试验方法。审评时应关注以下七项: 1、试验方法的选择:试验设计应考虑中医药特点,根据新药的主治,参照其功能,选择相应试验方...https://www.ciopharma.com/supervise/5879
7.鼓励抗菌药物研发,CDE发布两个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研究始于非临床研究阶段,在临床试验阶段,综合非临床PK/PD研究和Ⅰ期临床试验PK研究结果确定Ⅱ期临床试验合适的给药剂量与给药方案。在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中应考虑开展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s,PPK)研究,建立PPK模型,定量描述研究药物在ABSSSI患者体内PK特点,以及患者个体间存...https://news.yaozh.com/archive/31811.html
8.浅谈ADC药物非临床研究“一站式”解决方案企业动态依据用药方式和靶点的不同,ADC药物的体内药效评价有不同的模型选择和试验方案的制定标准。 ADC单独用药:一般可选用重度免疫缺陷鼠NCG接种肿瘤细胞系异种移植物(CDX)造模进行相关研究。集萃药康有成熟的免疫缺陷动物模型及衍生品系,并且有100+ CDX细胞资源库,可用于验证ADC药物作用机制。 https://m.biomart.cn/news/16/3067505.htm
9.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报告(通用7篇)主要是由江志利老师和张静、冯岗来负责。主要是结合我们的制订的试验方案与内容同时进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培训新研究生自己设计试验和独立完成试验的技能。 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渭南实习小组 “中心”暑期赴渭南实习小组科研工作总结 7月15日到7月26日,“中心”赴渭南实践小组在渭南市大荔县埝桥乡东埝村完成了...https://www.yjbys.com/fanwen/shixibaogao/3034545.html
10.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的给药剂量给药方法应以()研究作为理论基础...B.药效学研究 C.药代动力学研究 D.毒理学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的给药剂量、给药方法应以()研究作为理论基础。”相关的问题 第1题 Ⅱ期临床试验目的包括()。 A.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B.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安全性 ...https://www.educity.cn/souti/v95uigny.html
11.新药临床前动物实验设计,药效学安全性和药动学研究药效学实验分类:主要包括体外细胞和酶系统试验、离体动物组织试验和整体动物试验(啮齿动物和非啮齿动物)。 其中,动物试验方案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动物的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相应的等级、种属、年龄、性别、体重的动物,一般选择对研究药物的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品系(如前期采用大小鼠,后期再选用等级更高的...https://www.anburui.com/sys-nd/385.html
12.CART细胞免疫疗法临床研究伦理审查指南指南&解读指南2.不应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同时招募儿童及青少年受试者与成年受试者,可在成人受试者研究积累经验后再招募儿童等未成年受试者,或基于不同年龄受试者的临床发病和治疗预后等方面的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案,在儿童及青少年受试者与成人受试者中分别开展研究。 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how_article.do?id=4e1771c00202a3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