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创新药大国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亟需利用创新性思维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新药研发及临床评价水平。纵观新药从发现到上市的整体过程,新药I期临床研究是药物临床试验的起始和关键阶段。国外制药发达地区的经验显示,在新药临床评价的起始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药理学研究,探索和评估药动学、药效学和安全性内在联系,阐明给药剂量/暴露-效应关系,将大大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并降低研发风险。
主要介绍临床药理学基本概念、机体暴露-效应关系、I期研究在药物开发中的作用、国内新药研发概况。
主要介绍如何综合分析并利用新药临床前药理、药代、毒代等数据,从体外到体内、从动物到人体,进行人体药代、药效和安全性预测。
主要从受试人群、起始剂量、剂量递增方案、试验终点指标等方面,介绍如何开展安全、高效的新药I期临床研究。
主要介绍I期临床研究中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使用群体药代、PBPK等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制药企业,CRO公司、医药科研院(所)中从事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及管理人员。
1-1、新药物I期临床试验总体设计与考虑
培训要点:
2)临床药理学基本理论
2-1、从非临床到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考虑要点
1)首次人体临床药代动力学预测
2)首次人体临床药效学预测
3)首次人体临床安全性预测
4)新药I期临床试验的剂量预测:MRSD、有效剂量、MTD
3-1、首次人体临床试验(FIH)的方案设计的关键要素及考虑
培训讲师:陈霞临床试验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单次给药的临床试验设计
2)多次给药的临床试验设计
3)食物对PK影响的试验设计
4)研究案例
3-2、新药I期临床试验的风险控制和考虑
1)新药早期临床试验安全性思考
2)创新药早期临床研究的风险因素
3)创新药早期临床研究的风险分析
4)创新药早期临床研究的风险预案
3-3、新药I期临床试验的实施和管理
培训讲师:邵凤I期临床研究室主任,江苏省人民医院
1)新药I期临床试验流程介绍
2)I期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
3)I期临床试验的管理要素
3-4、创新药早期研发的药效学研究
1)生物标志物
2)药效学研究在新药早期临床研究中的作用
4-1、I期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和统计(一)
1)I期临床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和统计问题
2)生物等效试验的数据分析和统计问题
4-2、I期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和统计(二)
4-3、基于疾病机制的药代/药效模型化研究策略
培训讲师:张弨副主任药师/副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PK/PD模型介绍
2)研究案例
4-4、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策略
1)PopPK介绍
4-5、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策略
培训讲师:刘波高级研发总监,人福医药集团
1)PBPK介绍
5-1、抗肿瘤创新药物的FIH研究案例与思考
1)抗肿瘤创新药物特点
2)抗肿瘤药物FIH的创新试验设计
3)研究案例
5-2、大分子药物I期临床研究的试验设计及案例
培训讲师:陈霞临床试验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试验设计
5-3、药物相互作用试验设计和案例
培训讲师:邵凤I期临床研究室主任,江苏省人民医院
1)概述(定义,研究作用,研究方法,适应范围)
2)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设计
3)案例
5-4、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总体设计和个案考虑(一)
培训讲师:裴奇副主任药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1)最新BE设计指南解读
2)高变异药物BE试验设计
3)窄治疗窗药物BE试验设计
4)特殊药物BE试验设计
5-5、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总体设计和个案考虑(二)
5-6、新形势下的桥接试验设计
5-7、创新药物早期临床试验中的代谢产物研究:物料平衡
1)药物代谢的基本概念
2)FIH试验中药物代谢的核心问题
3)定性&定量分析技术
5-8、新药I期临床研究中的生物样本分析
1)生物分析方法介绍
2)生物样本分析在新药I期临床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3)法规性生物分析的管理和实施:法规和技术
上课方式:手机APP上课
课时费:99元/学时(小时)
系统课:21学时(小时)
系统课:折后价格为1767元(购买系统课享受8.5折优惠)
本平台直接下单付款,可享受折上8.5折,即1502元
10人及以上下单,最高可享7折优惠(更多优惠请与客服联系)
备注:
1)购买课程最小单位为小节(一小节为1-2个学时);
2)单次课错过将无法会看,可进APP商城购买点播课继续学习;
3)购买系统课学员,错过单次课后可与会务组联系,确认后可获赠对应点播课听课券;
各大应用商店直接搜索“NDAA”下载APP即可,或直接与客服联系索取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