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十问:患基础病能接种吗?风险有多高?时政头条

从最近几次疫情分析,死亡病例中,90%以上为60岁以上老年人。

老人到底该不该接种新冠疫苗?患有多种基础病,接种疫苗会不会加重症状?患哪些病不妨碍疫苗接种,患哪些病确实不能接种?针对老年人最关心的有关新冠疫苗的10个问题,我们整理了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等专业部门的解答。

2022年4月18日,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一位老年人正在接种疫苗。新京报记者李木易摄

Q1:老年人深居简出,有接种必要吗?

A:如果老年人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存在对新冠疾病和疫苗认识的误区,需要尽快改变。2021年我国新冠疫情大部分局限在很小地区,局部地区疫情很快就得到控制,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容易引起社区传播,国外仍时有病例或病毒输入我国,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比以往大大增加。

老年人虽然很少出门,但家人有感染病毒的机会,其探访人员和照顾人员都有感染病毒的机会,而在家里人们往往放松警惕,存在将病毒传染给老年人的风险。老年人不出门,可能其本身疾病较重,身体抵抗能力更弱,更需要重点防护。没有接种禁忌的老年人,应该尽早接种新冠疫苗。

老年人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引起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虽然在病例总数中,老年人群所占比例低于年轻人群,但老年人一旦感染,引发重症以及死亡的风险都远远高于其他人群,从最近几次疫情分析,死亡病例中,90%甚至95%以上为60岁以上老年人。

Q2:奥密克戎毒力较轻,有接种必要吗?

A:老年人有很大比例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感染新冠病毒后,其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的风险会增加数倍甚至几十倍。另外,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也会导致一些慢性病症状加重。一是老年人群的机体免疫力下降,一旦感染病毒,自身抵抗病毒的能力弱,于是面临风险更高、症状更重、治疗更难等一系列问题;二是老年人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较高,而这些基础性疾病是新冠发生重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如果感染了病毒,会导致原有慢性疾病的症状更严重或者更容易出现合并症。

Q3:疫苗能起多大保护作用?

A:从保护易感人群的角度来看,接种新冠疫苗对预防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效果显著。

所以,为应对目前新冠疫情,保护所有老年人,鼓励没有接种禁忌的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已经满足加强免疫接种条件,还要尽快接种加强针。

Q4:疫苗安全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接种后,其病情是否受影响?

A:全国建立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均能通过此系统报告,我国接种疫苗累计已超过34亿剂次,从目前的数据看,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于其他疫苗,而不良反应80%以上为一般反应,主要为局部疼痛、红肿、硬结,以及一过性发热、乏力等症状。分析监测系统的数据,并没有发现接种新冠疫苗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病情有影响。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亿,糖尿病患者近1亿,在前期临床试验的过程中,这也是重点考虑的人群。国内新冠疫苗已经开展一些临床研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安全性与健康人群无显著性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疲劳和注射部位疼痛,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微的不良反应,呈一过性。

Q5:老年人患哪些疾病不影响接种疫苗?

A:根据专家建议,以下情形可以接种:

1.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2.患有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病情稳定期,不是急性发作期,可以接种;心脏装有支架、搭桥、起搏器,病情稳定期也可以接种。

3.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血压低于160/100mmHg,可以接种。

4.脑卒中,病情稳定期可以接种。

5.高尿酸,病情稳定期可以接种。

6.腰椎间盘突出、髋关节置换术、骨折等术后恢复期,只要病情稳定可以接种。

7.胃溃疡、肝硬化,病情稳定期可以接种。

8.糖尿病药物控制稳定,空腹血糖≤13.9mmol/L,无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可以接种。糖化血红蛋白在7mmol/L以下可以接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9.吃保健品或服用保健类中药,可以接种。

10.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可以接种。

11.其他特殊疾病应在接种前咨询经治医生,根据病情的状态和临床医生的建议再予接种。

Q6:哪些情况不适合接种疫苗?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不建议接种。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不建议接种。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不建议接种。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如常年吃药的慢阻肺患者)不建议接种。

5.痛风发作、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

6.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暂缓接种。

Q7:老年人有必要接种加强针吗?应选择同源还是序贯(异源)加强免疫?

A:有必要。根据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有效性、免疫持久性等研究结果,现阶段我国针对使用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完成基础免疫后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推荐接种1剂加强免疫,并已在全国实施。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完成疫苗基础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和保护效果比18岁至59岁人群相对较低,而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也较高,所以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对于使用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完成基础免疫接种6个月后的,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以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无论是同源接种还是序贯接种,均可以起到有效降低重症、死亡风险的作用。可根据当地疫苗供应情况,尽快完成接种。

Q8:如何防止偶合反应?

A:“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接种疫苗时已患有某种疾病,疫苗接种后刚好疾病发作,与疫苗接种本身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总而言之,偶合反应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偶合反应在年轻群体的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生概率较低,在老年人中会多一些,因为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概率大,健康状况较年轻人更为复杂,但无论接种的医务人员还是接种者都不必过度紧张,更不用因为担心偶合反应而不敢接种。

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充分相信疫苗的安全性,避免心理紧张引发的心因性反应而诱发潜在的疾病;二是要如实告诉接种的医务人员,此前有过什么疾病、是否做过体检、体检了哪些项目、体检发现什么问题、最近有什么不舒服等等,给医务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三是接种后务必在现场留观30分钟,万一有急性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处理;四是接种完之后三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喝酒等,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防止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五是接种后身体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报告,我国已经建立了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鉴定体系。

Q9:如何预防心因性反应?

心因性反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充分的解释沟通、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以及改变接种环境和接种体位等,都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心因性反应。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以防出现急性过敏性反应,万一出现也可以及时进行救治。

Q10:老年人接种疫苗有最高年龄限制吗?

A:目前新冠疫苗接种只有年龄下限要求,没有年龄上限规定。

THE END
1.羊常见病应对方式外购羊只先关隔离羊舍,隔离羊舍用生石灰严格消毒;羊只运回后,所有羊只用来苏尔涂抹一次羊嘴(预防羊口疮病);用病毒灵针溶解青霉素冲洗羊眼睛(预防羊传染性眼结膜炎);用病毒灵针溶解青霉素针对全部羊只肌肉注射2-4次(1天2次,每只80-100斤的羊,注射病毒灵10毫升,青霉素80万单位),防治感冒、流感等疾病。通过...https://www.360doc.cn/mip/649793807.html
2.(乙类)狂犬病传染病防治· 狂犬病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病毒性疾病,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狂犬病。 · 人类狂犬病死亡病例绝大多数由狗引起,高达99%的人类感染病例由狗传播。 · 可通过给狗接种疫苗消除狂犬病。 · 感染导致每年数万例死亡,多数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 被疑患狂犬病动物咬伤的受害者中,15岁以下儿童占40%。 http://www.nncdc.com/html/2015/crbfz_1022/1079.html
1.学校常见疫苗可预防传染病识别1、疫苗作用:用于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2、接种对象:适用于8月龄以上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易感者(育龄妇女接种该疫苗后,应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非免疫规划疫苗的MMR,不得用于替代8月龄、18月龄接种的免疫规划疫苗MMR。推荐国家免疫规划覆盖以外的人群接种MMR。 https://www.ahcdc.cn/content/detail/62a6a70be88b7c163e8b456d.html
2.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疫苗接种指南来了!肺炎球菌性疾病 肺炎链球菌,简称肺炎球菌(Spn),是引起儿童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引起急性中耳炎和鼻窦炎等的常见病因。 肺炎球菌常临时定植于人的鼻咽部,婴幼儿是主要宿主,一般经由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由定植菌导致自体感染。 WHO将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我...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94380
3.大兴安岭地区疾控中心关于春季高发传染病降提示春季常见传染性疾病如何预防? 尽管春季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症状与治疗方法,但传播途径绝大部分都是呼吸道和接触传播,因此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避免交叉感染。 1、接种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通常都有疫苗,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31709
4.卫生降事业发展巡礼永不停歇的疫战:中国传染病防治70年全球肝癌患者一半在中国,其中80%以上由乙肝所致。有效预防控制乙肝能够有效减少肝癌发生,也是通过疫苗预防肿瘤的成功案例。 虽然乙肝尚未被完全治愈,但其是可控的。随着各种新药不断被研发出来,慢性乙肝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阻断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癌,甚至使一些失代偿性肝硬化逆转为代偿性肝硬化并且保持...https://news.cctv.com/2019/09/20/ARTIXKEdY5ATszv6aGVAPDus190920.shtml
5.流感疫苗此外,制备流感灭活疫苗必须使用特殊的无菌鸡胚,并且新流行的抗原变异株必须能在鸡胚中高效复制,才有可能生产大量流感病毒制备疫苗。随着制备疫苗所用的野生型病毒在鸡蛋中生长,其免疫原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或降低。流感灭活疫苗对同型病毒感染有效,对异型病毒感染效果较差。 5预防疾病编辑 流感疫苗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https://baike.sogou.com/v691817.htm
6.先天性心脏病宝宝能不能打疫苗?别急,心脏专家来解答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宝宝更容易患感染性疾病,所以疫苗接种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来说更为重要。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免疫接种后少有免疫相关并发症,若未输血或使用免疫抑制剂,一般不影响接受免疫接种的效果和时机。同其他健康儿童一样,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同样享有预防接种的的权利,全社会更应该做好这些特殊...http://www.jgrmyy.com/html/jkzs/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