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05年1月,我国天然胶塞退出药用包装,代之以丁基胶塞。在两种胶塞更替前后,我国丁基胶塞生产企业迅速增加,丁基胶塞很快就陷入了生产过剩状态,于是低价格便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而很少有企业在提高胶塞产品质量上下工夫。再者,我国胶塞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丁基胶塞的产品升级没人重视。谁也没有预料到,这种尴尬的市场局面,给头孢类注射剂带来麻烦。
胡昌勤介绍,根据我国药典标准,对头孢类注射剂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有一个项目为药液的澄清度,即药液在有效期内不能出现混浊、变色等现象。药品出现这些现象,就被视为不合格。然而,从质量检测情况来看,头孢类注射剂浑浊、变色发生率很高,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就可能引发药物的不良反应。胡昌勤等人的研究认为,导致头孢类制剂溶解后浑浊的主要原因是丁基胶塞与药液的相容性不好。
有关资料显示,丁基胶塞尽管在洁净度、化学稳定性、气密性和生物性能上都优于普通橡胶塞,但是由于配方复杂及所加原材料浓度梯度的关系,一些分子活性较强的药物封装后,胶塞中的部分溶出物会慢慢释放,被药物吸附,产生了胶塞与药物的相容性问题。
改变包材有助于化解难题
胡昌勤说,就在课题组为解决澄清度问题忙于实验的时候,生产瓶塞的兰陵公司联系上了课题组,送来了他们生产的覆膜胶塞。课题组在实验中发现,使用覆膜胶塞后,头孢类产品澄清度指标大为提高,基本上不会出现浑浊、变色现象。国外早就将各种高分子材料用于覆(涂)丁基胶塞了。据了解,国外的头孢类产品95%用覆膜丁基胶塞,这种胶塞由于药液与丁基胶塞之间有隔离膜,胶塞中的活性物质无法释放,有效解决了药品与丁基胶塞相容性的问题。
覆膜瓶塞虽好价格却高
胡昌勤认为,尽管目前已找到解决头孢类药品澄清度不合格的原因,但是由于覆膜胶塞价格高于普通丁基胶塞一倍,上游注射剂生产企业在利润微薄的情况下不愿使用覆膜胶塞。“我们一直在向有关部门呼吁,通过产品价格的调控来推广覆膜胶塞的使用,毕竟药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大事。”胡昌勤说。
众所周知,处于上游的药品生产企业,抗生素和输液产品同样进入迅速扩张期,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也让药企利润微薄。在这种情况下,降低成本是企业的主要追求,出厂时产品合格就行,谁还去重视药品与胶塞的相容性呢!
小瓶塞会引发大问题
丁基胶塞相容性的问题仅仅出现在头孢类药品上吗?记者在一个专业网站搜索,发现有人发帖求助说:“最近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药品和丁基胶塞总是相容性不好(可见异物增加),请问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