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规则,各种疾病被分为不同的类别、组、类和亚类,通
过特定的编码进行标识和记录。编码规则基于特定的诊断标准和疾病描述,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统计信息。这些编码可以用于医疗保险索赔、流行病学研究、医院管理和国际卫生比较等领域。
受伤、职业病、行为障碍、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这种全面的分类系统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卫生数据能够进行比较和分析,为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编码规则的更新是持续进行的,以反映新的疾病形式和医学知识的发展。最新
的版本是第十一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1),于2018年发布。该版本引入了
许多新的概念和编码,如人类的健康和功能、医疗安全、健康服务组织和决策支持系统等。这些更新使得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规则更加现代化和全面。
总之,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规则是一套用于统计和监测全球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标准。通过准确的编码和分类,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能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并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卫生数据共享和比较。
陕西省
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ICD-9-CM-3使用手册
陕西省卫生厅统计信息中心
目录
类目表ICD—10码第一章操作和介入00.000—00.932第二章神经系统手术01.011—05.811第三章内分泌系统手术06.011—07.991第四章眼的手术08.011—16.981第五章耳部手术18.011—20.992第六章鼻、口、咽手术21.001—29.921第七章呼吸系统手术30.000—34.991第八章心血管系统手术35.001—39.984第九章血液和淋巴系统手术40.001—41.991第十章消化系统手术42.011—54.994第十一章泌尿系统手术55.011—59.961第十二章男性生殖器官手术60.001—64.984第十三章女性生殖器官手术65.001—71.802第十四章产科操作72.001—75.922第十五章肌肉骨骼系统手术76.011—84.931第十六章体被系统手术85.001—86.931第十七章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87.011—99.971
第一章操作和介入
00.000治疗性超声
00.010头和颈部血管治疗性超声
00.020心脏治疗性超声
00.030周围血管治疗性超声
00.090其他治疗性超声
00.100药物制剂
00.101化学治疗物质植入
00.110重组人类活化C蛋白输注
00.120吸入一氧化氮管理
00.130奈西立肽注射或输注
00.140恶唑烷酮类抗生素注射或输注
00.150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输注
陕西省国际疾病分类
手术与操作ICD-9-CM-3
使用手册
目录类目表ICD—10码第一
章操作和介入00.000—00.932第二章神经系统手术01.011—
05.811第三章内分泌系统手术
06.011—07.991第四章眼的手术
08.011—16.981第五章耳部手术
18.011—20.992第六章鼻、口、咽
手术21.001—29.921第七章
呼吸系统手术30.000—34.991第八章心血管系统手术35.001—
39.984第九章血液和淋巴系统手
术40.001—41.991第十章消
化系统手术42.011—54.994第十一章泌尿系统手术55.011—
59.961第十二章男性生殖器官手术
60.001—64.984第十三章女性生殖
器官手术65.001—71.802第
十四章产科操作72.001—75.922第十五章肌肉骨骼系统手术76.011—
84.931第十六章体被系统手术
85.001—86.931第十七章各种诊断
性和治疗性操作87.011—99.971
第一章操作和介入编码名称
00.000治疗性超声00.010头和颈部血管治疗性超声
00.020心脏治疗性超声00.030周围血管治疗性超声
00.090其他治疗性超声00.100药物制剂00.101化
学治疗物质植入00.110重组人类活化C蛋白输注
00.120吸入一氧化氮管理00.130奈西立肽注射或输
注00.140恶唑烷酮类抗生素注射或输注00.150大
国际疾病分类手术码(ICD-9
国际疾病分类及手术与操作编码指导原则
疾病分类
(一)编码查找方法、主导词查找方法
第一步:确定主导词;
第二步:在索引中查找编码;
第三步:核对编码。
确定主导词有九种方法:
1.
2.
因此要以临床表现作为主导词;
3.
4.
5.
6.
7.第15
为主导词,产后阶段的并发症主要以“产褥期”为主导词;
8.损伤如果指出了类型如:脱位、撕裂,就要以损伤的类型为主导词,如果指出的
是砍伤、穿刺伤等具有开放性的损伤,要以“伤口”为主导词,没有指出任何情况的以“损伤”为主导词;
9.解剖部位一般不做主导词,但部位作为被修饰词时,可作主导词。
10.ICD—10三部分索引常见主导词:
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常采用医学术语、名词或形容词、疾病的临床表现词汇为主导词。
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索引:采用药物和化学制剂的名称为主导词。
(二)基本编码规则
1、单一编码与多数编码:统计报表只要求一个主要编码,三级医院至少采用5个疾
病诊断编码和3
2中有
医院要求编6
六位数编码。
3
J44.1(未特4
只编症状或体征码,怀疑
5、晚期效应(后遗症):
①定义:指疾病本身已不复存在,但残存着某些影响身体情况的症状、体征。在ICD
—10中,后遗症的类目都有定义性说明,可归纳为:
A、医生诊断特指为后遗症、晚期效应、陈旧性、静止性、非活动性的疾病。
B、某些疾病情况在发病一年以后的残留表现。晚期效应类目:
B90-B94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后遗症
E64.-营养不良和其他营养缺乏的后遗症
E68营养过度后遗症
G09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后遗症
I69.-脑血管病后遗症
O97由于直接产科原因后遗症的死亡(这
1.主要是由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担任,常被置于诊断术语尾部;
2.疾病的病因常可作为主导词,不过细菌、病毒虽然是病因,但不能作为主导词,
3.以人名、地名命名的疾病(包括综合症)可以直接查找
4.寄生虫病直接查“侵染”;
5.“综合症”可以直接作为主导词,但以下的修饰词不含有人名、地名;
6.以“病”结尾的诊断,首先要按全名称查找(去除明显的修饰词),如果查不到
可以将“病”作为主导词;
娠阶段的并发症主要以“妊娠”作为主导词,分娩阶段的主导词主要以“妊娠”
病诊断编码和3个手术操作名称编码才可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2、编码级别:有亚目的必须编码至亚目。统计报表只要求编码到亚目。ICD-10中有
一些类目没有亚目编码,如:新生儿破伤风(A33),这时只有编码至类目。对三级医院要求编6位数扩展码,对于手册中没有的疾病编码各医院可以采用临时增加六位数编码。
3、慢性病急性发作:原则上按急性病编码,但对于一些在治疗中没有其他特异性治
疗的,仍将按慢性病编码。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要编码于:J44.1(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中)。
4、怀疑诊断:在病人出院后仍不能做出肯定诊断时,按下列方法处理:
①只有一个怀疑诊断,要假定为实际情况编码,如可疑肝炎,按肝炎编码。
②当一个症状或体征后面跟随一个和多个怀疑诊断时,只编症状或体征码,怀
疑诊断可视情况编码或不予编码。
是死因编码)
T90-T98损伤、中毒和外因的其他后果的后
遗症
Y85-Y89外因的后遗症导致的疾病和死亡(外
因编码)
晚期效应编码原则:在医院疾病分类中的规定
①要优先编码后遗症的临床表现。
②当没有指出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又不能获得进一步的说明时,后遗症可以作为主
要编码。
(三)主要疾病诊断选择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疾病诊断的要求,影响疾病编码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病因+病理+解剖部位+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的核心成份:
解剖部位+临床表现
医师在填写诊断名称时,要尽量将上述的成份描述清楚,才能保证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
总则:突出治疗的疾病(住院原因)
主要诊断选择的一般规律:
本科疾病在前,他科疾病在后;
治疗疾病在前,未治疾病及陈旧性情况在后;
严重疾病在前,轻微疾病在后;
原发疾病在前,继发疾病(并发症)在后;
急性疾病在前,慢性疾病在后;
后遗症在前,原手术或疾病在后;
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前,其他疾病在后;
传染性疾病在前,其他疾病在后;
罕见病例在前,其他疾病在后;
病因疾病在前,症状、体征在后;
2、对于复杂诊断的主要编码选择
①如果病因诊断能够包括一般的临床表现,则选择病因为主要诊断。
②如果临床症状不是病因的常规表现,而是疾病某种严重的后果;是疾病的发展的某个阶段,那么要选择这个重要的临床表现为主要诊断,但不能选疾病的终未情况(呼吸衰竭)为主要诊断。
3、对已治和未治疗疾病,选择已治疾病为主要诊断。
4、治疗结束时仍未确诊,那么症状、体征或异常发现可以作为主要诊断。
注意:症状、体征和不明确的情况一般不能作为主要诊断,当确无其他诊断时,症状、体征才可以作为主要诊断。
5、因怀疑诊断住院,在出院时仍没有确诊,怀疑诊断要按肯定诊断编码,而经检查后排除的可能情况要分类到Z03.-(对可疑疾病和情况的医疗观察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