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10月30日揭晓,厦门大学史磊同学的论文《公安微博的现状透视————基于新浪优秀公安微博的数据研究与分析》获得二等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关键词]公安微博数据统计内容分析
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增长约2倍。该《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增至36.2%,较2010年增加1.9%。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从2010年底至今,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比例从15.5%上升到34%。
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全球性的灾难事件,微博无不参与其中,已成为当下全世界的网民们表情达意的重要平台。
2010年2月25日,“平安肇庆”在新浪微博上诞生,这是“中国首个公安微博”,也是首个政务微博。微博问政的帷幕从此大开。微博辐射的范围再次扩大,成为政府和人们交流沟通的新型渠道。政务微博,作为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力图“织博为民”,并将逐渐成长为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以及政务信息公开、了解民意、舆论引导、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网络平台。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新媒体时代,微博在公共行政实践中日渐勃兴。2011年4月23日,复旦大学发布了国内第一份《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已有2400余个政务微博,“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新趋势。其背后有政府治理前提的转变和行政价值观的演变与多元化等深层次的原因;其有助于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行政、优化行政模式与改善行政方法和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公安微博是公安机关或者民警以真实身份开设的网络平台。公安工作面临巨大网络舆论压力,用新技术来对付因新技术产生的新问题是公安微博产生的基础,也是公安机关在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创新。公安微博在应对网络舆论方面发挥明显作用,其积极作用还体现在与网民沟通的有效性上。以微博作为互动平台,能够更加突出平等理念,增强了民警的服务意识,更加注重网民的参与作用,为公安机关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打开了渠道。
公安工作的需要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公安与微博二者的结合,公安微博是公安机关在网络社会环境下管理的创新。把微博用于公安工作,也在于希望充分利用其信息传播优势。用新技术来对付随着新技术而产生的新问题,这是公安微博存在的基础。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切实、充分发挥公安微博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是当前大多公安微博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样本微博的分析比较研究,从传播学角度探讨传播效果较好的公安微博具有那些共性和可以借鉴的地方。以期为日益扩大的公安微博队伍提供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
(三)研究创新
1、选题新颖。
2、视角独特。
目前,学界对于公安微博的角度主要是从宏观的政策层面入手,广泛地探讨公安微博出现的原因,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缺乏对具体微博内容的研究,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切入,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微博内容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公安微博的研究综述
1.微博的定义
2.政府微博与微博问政
政府微博,是由政府机构和官员开通并受到身份认证的微博,与其它微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杨芳,2011)与传统媒体相比:政府微博的新闻传播作为直面公众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具有发布的零时空性、写作形式的导语化、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信息的权威性和传播机制制度化的特点。(胡丹,2011)
政府微博的出现为“微博问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微博问政”指的是代表、委员、民众等群体通过“微博”沟通平台征民意、解民忧的参政议政现象。(迟源,2011)利用微博特有的互动功能,在网民和代表委员之间形成了积极而热烈的互动讨论,“微博问政”获得广泛好评。(孙光宁,2011)其实质是对公民参与的扩展与延伸。
3.公安微博的研究综述
(1)公安微博的含义
(2)公安微博的源起
公安微博的出现是公安工作应对网络舆论压力的主动之举,也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廖建春,2011)但从更深层次上探究,公安微博勃兴源于两点。一是政府治理前提的转变。当今社会综合治理事务关系到不同层次、不同阶层、不同团体的利益,政府无法再大包大揽建立封闭式的单一社会综合治理体系,趋向于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和方式,建立国家、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而公安微博的兴起正是顺应了这一转变趋势。公安微博等新媒介在公共行政实践中兴起的另一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国公共行政价值观的不断演变和日趋多元化。随着环境的变迁、社会的转型与改革的深化,中国公共行政价值观也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强调效率走向强调公平,从强调任务走向强调责任,从强调管理走向强调服务,从强调权威走向强调民主,从单纯强调组织机构的完善与严密走向强调对人的价值与需求的尊重,行政主体从被动异化走向主体性价值的塑造,行政客体从被遮蔽到凸显,行政组织从内向、机械、封闭走向开放、有机、联动,呈现出行政核心价值观多元化的态势,日渐彰显了当代公共行政的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公安微博无疑是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多元化的生动体现。(屈涛,2011)
(3)公安微博的功能
(4)公安微博的局限性
(5)公安微博的建设方向
如何实践公安微博长远建设?这成为摆在学界和业界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现有文献的缺陷及评价
三、研究计划与方法
(一)研究计划
1.对公安微博总体的数据收集
首先,需要对新浪公安微博的整体运营情况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包括它的省市分布情况、各个公安行业的分布情况,以及公安微博总体的更新频率和处于停滞状态的微博数量,在此基础上确立第二步的研究方案。
2.抽出目标样本
了解公安微博整体运营情况之后,本文修改研究计划为针对优秀公安微博的数据分析。因此,面临的第二部工作就是抽出有效的目标样本,在对目标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3.数据分析与总结
抽出目标样本之后,本文对这些优秀的公安微博的内容及运营方式进行了了解和数据的收集,并且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得出本文对优秀公安微博现状的描述,再进一步的提出可能的建议和想法。
(二)研究方法
四、公安微博整体现状分析
(一)公安微博总体分布
首先对新浪上经过认证的公安微博进行了总体的数据统计,并且对每一个公安微博都进行了大致的了解,以便于掌握一个基本的公安微博运营情况。截止到11月6日,总共收集到公安微博4467个,按照新浪微博给出的微博类型对收集到的公安微博进行了横向分类,具体包括:公安类、派出所类、交通管理部门类、消防机构类、刑侦经侦机构类、出入境管理类、治安机构类和其他类(例如警校微博、戒毒所微博),纵向则以省份为分类标准,所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二)公安微博的类型分布
通过以上数据首先进行横向标准的分析,可以看出:
①由各行政区划地域领导机关开设的公安微博数量最多,例如平安北京、平安南粤、平安云南等等,都是由该地区最高一级公安机关主导开设的。省一级或直辖市一级的微博,一般都是由一个团队来负责它的基本运营。
②其次,则是“派出所”这一类型的公安微博数目较多。这一类型的微博一般是由固定的人员运营,或者当天值班经常进行每日的更新。
③排在第三位的是交通管理部门的微博,开设这类微薄的部门主要是市一级的交警大队、高速公路监察大队、铁路警察等等。
④其他部门的数量基本持平,而且每个省市的分布较为离散,无法推出有效地结论。
(三)公安微博的地域分布
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纵向分析,可以看出,沿海发达省市以及靠近政治中心的省市开设的公安微博数量较多,且各个部门都有所涉及。西北、西南区省市以及内陆省市开设的微博数量相对较少。具体排名如下图:
(四)部分公安微博的停滞状态
同时,本文对所有公安微博的主页进行了浏览,发现有一小部分的微博处于停滞运行的状态,这包括两种情况:
其中一种是属于完全没有运营过,自开通微博后没有发布一条微博,这种情况占据的比重很低,主要出现在微博总数偏少的微博类型(如出入境管理类,治安机构类等等),大概的比例有3.5%;
(一)优秀公安微博筛选
1.AHP层次分析法
2.权重计算
为了以下的讨论,本文作如下的定义:
定义一:设4个评价指标的集合为:A={A1,A2,…,A4}。
定义二:设成员的集合为EP=(EP1,EP2,…,EPm),其中m表示成员的个数。
设m位成员在对Ai和Aj(i,j=1,2,…,4)两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对比,每个成员的权重相同,得到的对比结果:Aij={dEP1,dEP2,…,dEpm}
小组成员的统计矩阵如下
根据上述算法,得出的综合判断矩阵如下:
表6:综合判断矩阵表
经过计算后的的权重为:
A1:0.1140A2:0.1976A3:0.4140A4:0.2744
进行一致性检验
算出最大特征值max=4.0796
C.I=(max-n)/(n-1)=0.0266
R.I=0.96
CR=CI/RI=0.0266/0.96=0.03<0.1
满足一致性检验,综上,最终权重为
通过使用微博风云统计出影响力前100名的公安微博,经过计算,排名前30位的公安微博如下表:
(二)针对优秀公安微博的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法及编码表
由于微博内容信息量大,所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量也十分庞大,这使得内容分析中的编码分析阶段成为操作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我们设计编码类目的大致过程是:
首先分别浏览平安北京上发表的一百条微博,并根据内容做一些大致总结与分类;
第二步,大家将各自做的分类做汇总,合并同类项,得出初步的编码类目;
第三步,对分配给各成员的微博按初步编码表进行试编码,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
第四步,进行第二次汇总,确定二次编码表;
第五步,进行两两交互编码,检测编码信度。编码员由五个成员组成,进行两两交互编码,并检测其交互信度。交互信度测试主要选取Cohen’sKappa来计算两个编码员之间的一致程度,尽管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但一直是内容分析中最常用的信度指标。
经检测,我们的编码信度达到0.91,符合标准,确定最终编码表。
第六步,开始编码。
2.日期抽样法
本研究在抽样上主要采取以下几个策略和步骤:
1.从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止,对我们预计进行分析的35个微博进行为期7个月的系统抽样.
2.为了确保周一到周天每天都能被抽到,我们以周一到周天7天为顺序,每周依次抽取1天。第一周抽取周一,第二周抽取周二,依次类推。总共抽得31个样本天数。
3.目标样本的数据收集
我们小组对以上30个目标样进行了内容分析,收集数据如下表:
六、优秀公安微博内容分析与总结
根据上文收集到的数据,为了便于理解和分析,本文将其归类为省级微博、市级微博和个人微博,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使得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内容偏向更加的凸显出来。
(一)省级公安微博的数据分析
根据所选抽样方法,本文研究了平安北京、平安江苏、安徽公安在线、平安中原、公安发言人(河北省)和平安南粤六个省级微博的1367条状态。
如图4所示,省级公安微博所发的状态中,有关警务新闻的状态所占比例高达46%,近一半的省级公安微博状态是传统媒体报道在网络上的延伸。其次是有关知识普及/提示类信息,所占比例也达到21%。排名第三的是互动类信息,虽然在省级公安微博中占到了10%的比重,但远低于警务新闻和知识普及/提示类信息。
在研究中,发现省级公安微博状态的语言风格都比较正式、客观,较少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出现,很少涉及网络用语及流行文体,官方色彩较浓。
(二)市级公安微博的数据分析
在所选样本中,市级微博有15个,分别是广州公安、济南公安、厦门警方在线、平安太原、平安哈尔滨、大连公安、海淀公安分局、深圳公安、平安肇庆、平安南京、福州市公安局、平安常州和衡水公安网络发言人。
图5展现的是对3493条样本状态的分析的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警务新闻所占比重最多,达到36%。警民互动和知识普及/提示类状态所占比例旗鼓相当,分别达到19%和16%,警民互动类状态略多一些。除此之外,内容较多就是公务信息类,也达到7%。
市级公安微博的风格较为活泼,语言中有很多网络时尚元素,语气较为柔和,给人的整体印象比较亲切,平易近人。
(三)个人公安微博内容分析
公安个人微博是公安微博中一支很庞大的队伍。表3是对样本中段郎说事、传说中的女网警、铁打的西瓜、王于京、井昊SWAT和谭乔六个个人微博共计945条状态的总结。
由图6可以看出,在个人微博中,有关警察个人生活的微博状态占据大半壁江山,比例高达61%,与公安机构微博明显区分开来,个人特色较为浓重。其次是知识普及/提示类,比例为9%,要高于警务新闻(7%)和工作感悟(7%)。警民互动类和警务新闻的比重基本持平,都为5%。
从微博风格上看,个人公安微博的风格比较多变,有大胆敢言的,有幽默风趣的,也有可爱卖萌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风格,个人公安微博的个性化特点都比较突出,都有很明显的去官方化倾向。值得一提的是,个人公安微博的配图率较高,多是展现警察个人生活的私人照片。
(四)综合对比分析
图7是对省级公安微博,市级公安微博和个人公安微博状态主题分布的横向比较。从图7中可以明显看出,警务新闻在政府公安微博状态中所占比重最大,个人生活类信息在公安个人微博状态中所占比例最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人生活类信息在省级公安微博和市级公安微博中所占比例都非常小,分别为0.56%和4.67%;警务新闻在公安个人微博中所占比例也仅有5.61%,小于知识普及/提示(8.68%),社会新闻(7.20%)和工作感悟(6.77%)。
警务新闻、知识普及/提示、案例警示和交通路况信息类状态所占比重在省级公安微博、市级公安微博和个人公安微博中呈递减趋势;个人生活、工作感悟、社会新闻、意见征集类信息所占比重在省级公安微博、市级公安微博和个人公安微博中则呈递减趋势。由此可见,随着行政级别越来越高,公安微博所发挥的有信息功能越来越强,而情感功能越来越弱。
对比三种类型公安微博的数据,可以发现,市级公安微博的主题分布虽然有重点,但相比之下,更为为全面,每类主题都有所涉及,而省级公安微博和个人公安微博的主题分布偏向都比较明显,某些主题涉及的特别多,某些主题特别涉及的特别少。
无论是省级公安微博、市级公安微博还是个人公安微博,有关意见征集和公益行为号召类信息都比较少,大都不及1%。
警民互动类状态、公务信息和公益行为号召这三类主题状态并没有表现出与行政级别有过多的关联。其中,省级公安微博最为注重与网民互动,它们的互动类信息所占比重达到9.88%,高于个人公安微博(5.19%)和市级公安微博(4.67%)。有关公务信息类状态,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市级微博,达到4.75%,略高于省级公安微博(4.75%)。而有关这一主题的状态在个人公安微博中出现的频率很低,所占比重只有0.85%。市级公安微博的公益行为号召类微博所占比重也是略高于省级公安微博和个人公安微博的。
从语言风格上可以明显看出,省级公安微博要比市级公安微博更为正式、严谨,市级公安微博在语言正式性上又要高于个人微博。个性化、时尚化、网络化的用语的出现频次是随着公安微博行政级别的递增而减少的。在个人微博中最常出现一些流行用语。
在配图率上,除了个人微博的配图率比较高之外,我们研究并没有发现不同省级公安微博和市级公安微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七、结语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优秀公安微博的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运营情况较好的公安微博进行一个从数据角度出发的描述,让读者了解较受欢迎公安微博有哪些特点并且是如何的进行运营。
其次,在这个基础上确立了抽取优秀公安微博进行内容分析的方向。在筛选优秀公安微博时,选择了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指标的各自权重,经过计算抽出了30个有效样本。再反反复复的讨论之后,我们编出了相对完善的编码表,开始了对目标样本的数据统计和整理,得出了这些优秀公安微博的内容偏向和互动频率。
最后,由于类型不同,这些公安微博从内容导向到微博口吻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小组分别对省级、市级和个人三个微博类型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并呈现出数据统计的结果。
综上,本文对优秀公安微博作出以下的描述,希望能为其他更新缓慢或者不受好评的公安微博提供帮助:
2.民警个人的公安微博可能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制,不会过多的发布警务新闻,相对而言涉及个人生活和工作相互连结的内容会比较多,口吻大都平易近人,经常与网民进行互动。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改变了民众一贯对警察的印象,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对于塑造警察的亲民形象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这类型微博的配图率一般会比较高,可以达到90%以上,几乎每一条微博特别是涉及个人生活的微博都会配图,这也可能是这类微博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丹丹,孔祥刚.从传播学角度看“公安微博热”的现实意义[J].今传媒:2010年11期
[3]刘劲青.公安微博实践现状扫描与反思[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4]刘劲青.公安微博问政探析[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7月第4期
[5]刘劲青.公安微博舆论引导中的议程设置[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6]林若川.公安微博在网络问政中的舆论缓释作用[J].2011年第4期
[7]屈涛.新媒体在公共行政实践中的运用:以公安微博为例[J].东南传播.2011年第七卷第5期
[8]张艺,刘建军.微博: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媒介[J].江西警察学院学,2011年5月第3期
[9]李红艳.对“微博问政”的几点思考[J].达州新论,2011年第2期
[10]翟杉.公共舆论视野下的我国政府微博研究[J].中国报业.2011.9(下)
[11]潘绅姝.我国政府微博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考[J].今传媒.2011年第6期
[12]孙士生.政府微博:沟通民意创新社会管理的直通车[J].新闻窗.2011年第4期
[13]唐亮.政府微博发展的理性思考[J].新兴传媒.2011年第5期
[14]李鹏,张远瑶.政府微博客信息交互的应用策略[J].学术研究.2010.10.20
[15]张玲.政府微博应用若干问题的探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6]杨芳.政府微博在实践中的作用与问题思考[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9月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