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95-M99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的其他疾患
不包括:
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P00-P96)
某些颞下颌关节的疾患(K07.6)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
腔隙综合征(T79.6)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并发症(O00-099)
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99)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E00-E99)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S00-T98)
肿瘤(C00-D48)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R00-R99)
本章提供的星号类目--双重编码:
M01*分类于他处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引起的关节的直接感染
M03*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感染后和反应性关节病
M07*银屑病性和肠病性关节病
M09*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幼年型关节炎
M14*分类于他处的其他疾病引起的关节病
M36*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结缔组织的系统性疾患
M49*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脊椎病
M63*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肌肉疾患
M68*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滑膜和肌腱疾患
M73*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软组织疾患
M82*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
M90*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引起的骨病
二、编码规则
本章是按解剖系统分类,分类轴心是解剖部位本章在ICD-10第一卷第二版提供了几个细目表,用于不同类目的亚分类
(1)第500页:适用于全身性的具体部位
(2)第510页:适用于膝关节内紊乱的具体部位(仅用于M23)
(3)第515页:适用于背部疾病的具体部位(用于M40-M54,除外M50--M51)
(4)第536页:适用于生物力学损害引起的疾患具体部位(仅用于M99)
M00-M25关节病(疾患)包含:
主要影响周围(四肢)关节的疾患关节炎、关节病、骨关节炎、骨关节病
定义:关节炎—局限于关节的炎症关节病—局限于关节的任何疾病
骨关节炎—关节的退行性变性病骨关节病—骨和关节的任何疾病
1、感染性关节病(炎)分类于M00-M14
(1)关节的直接感染M01.2*莱姆病性关节炎(A69.2+)
(2)间接感染(星号类目双重编码)M03*感染后和反应性关节炎
查找编码的主导词:关节病(炎症性)关节炎
(3)M05-M14炎性多关节病
M08幼年型关节炎--16岁以下的幼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M08分类轴心为临床表现
过敏性亚败血症(幼年型斯蒂尔病-Still病),一种特指的幼年型关节炎
主导词:斯蒂尔病
关节炎
-幼年型M08.9(未特指)
--伴有全身发病M08.2
2、非感染性关节病M15-M19
包括骨性关节炎、骨关节病
查找编码的主导词:关节病(非炎性)
骨关节病
例:膝骨关节炎
主导词:膝关节病
-原发性(单侧)M17.1
核对卷一,编码准确
3、系统性结缔组织疾患M30-M36
包括: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NOS
胶原病,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其他坏死性血管病M31
M31.2致命性中线肉芽
临床诊断--鼻恶性肉芽肿,反复发作
主导词:肉芽肿
M32.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一种多系统结缔组织病,主要表现面部皮肤蝶形红斑,可累及心、肾、脾、胸、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
4、M35.1重叠综合征(重叠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同时患两种以上结缔组织病。分类以重叠综合征编码为主,再分别疾病编码。
例:同时有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主要编码M35.1
附加编码M35.0和M32.9
背部病M40-M54
5、颈椎病
这是一个广义的诊断,包括颈椎任何疾病,包括颈椎骨性关节炎(或颈椎关节强硬)、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颈椎裂等。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骨性关节炎,其可伴有脊髓病或神经根病。
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病),是一种非炎性的关节变性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其特点是:骨的边缘肥厚,及滑膜的改变,伴有疼痛和关节强硬感。临床也称为骨刺,可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关节,如膝关节、跟关节、脊柱关节等。
颈椎病的编码:
(1)假定分类:如果不做具体的描述,此病将按临床最常见的情况进行假定,即按骨性关节炎不伴有脊髓病或神经根病分类于M47.8。
主导词--脊椎关节强硬-颈(颈椎病)M47.8
关节病(非炎症)-脊柱M47.9
核对卷一编码M47.82
(2)颈椎病伴有脊髓病
主导词:脊椎关节强硬
-伴有
--脊髓病
编码M47.1+G99.2*
(3)颈椎病伴有神经根病:如果查“脊椎关节强硬”,索引中只能获得M47.2的编码,没有星号编码。如果查“压迫-神经-根或丛-脊椎关节强硬”,就可以直接获得M47.2G55.2*。更完整的编码也应当选择M47.2G55.2*。
--压迫
--神经根或神经丛
编码M47.2+G55.2*
6、肌萎缩的分类
包括:肌肉、肌腱、滑膜的疾病
(1)原发性“肌萎缩”
主导词:肌萎缩编码G71.8
(2)肌萎缩--非原发病
失(废)用性肌萎缩
主导词:萎缩
-肌肉M62.5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为肌的原发性疾病,而后者不是原发性疾病,此处再次提醒编码人员养成阅读病案的习惯。
7.腔隙综合征(compartmentsyndrome)T79.6
腔隙指结缔组织的肌肉间腔隙或脑腔隙。肌肉间腔隙综合征多为创伤性(T79.6),脑腔隙综合征是由于脑血管病导致的(I67.9G46.7*)。Dorland对腔隙综合征是:在有限的解剖空间内组织内压力增加,使所包含的肌神经成分因血流减少导致缺血及机能障碍而产生的症状。特点为疼痛,肌肉软弱无力,感觉丧失及触痛。缺血可导致坏死而发生功能永久性损害。
胫骨前区综合征anteriortibialcompartment,又称“间隔综合征”和“胫骨前肌综合征M76.8”。为腿部胫骨前区的肌肉迅速肿胀,张力增加,疼痛及缺血性坏死;当坏死发生时皮肤变得光滑,发红及水肿。原因尚未阐明,但通常均有过度劳累的历史。
查:综合征
-腔隙(深部)(后部)T79.6
--非创伤性M62.2
又查:综合征
-胫
--后M76.8
--前M76.8
四、编码查找方法
本章常用主导词:
(1)四肢关节:关节病、关节炎、骨关节病、紊乱
(2)脊柱关节:脊柱+表现,移位,变性
(3)骨:骨质疏松,肥大,骨软化症
(4)其他:临床表现(如结缔组织病)
分类腔隙综合征时,首先要确定创伤性T79.6或非创伤性M62.2。胫骨前(或后)区综合征则归属于肌腱端病,分类于M76.8。
阅读病历确定:
创伤性(临床常见),非创伤性,胫前综合征
查:综合征P1437页
又查:综合征P1434页
-胫--后M76.8
核对一卷,编码准确
例:进行性全身性硬皮病
全身性硬皮病(侵犯身体各部位结缔组织的全身疾病),主导词-硬化
查主导词:硬化P1298
-全身性(血管)(另见动脉硬化)M34.9
--进行性M34.0
附:
骨是以骨组织(包括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等)为主体构成的器官,在结缔组织或软骨基础上发育(骨化)形成。骨具有一定的形态,表面有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即骨膜包被,骨髓腔及小梁间隙分布有骨髓。骨膜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有修复、再生和改建的能力。经常锻炼可促进骨的良好发育,长期废用则出现骨质疏松。骨为体内最坚硬的结缔组织,体内99%的钙是以羟基磷灰石形式贮存于骨内,因而骨为体内最大的钙库,与钙、磷关系密切。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1、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骨的表面形态:骨面凸起、骨面凹陷、骨的空腔、骨端的膨大和其他特征
3、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4、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5、骨的发生和发育:膜化骨、软骨化骨
6、骨的可塑性
中轴骨
1、躯干骨:椎骨(胸椎、颈椎、腰椎、骶骨、尾骨)、胸骨和肋(肋骨、肋软骨)
2、颅骨:脑颅骨(额骨、筛骨、蝶骨、颞骨、枕骨和顶骨)、面颅骨(下颌骨、舌骨、犁骨、上颌骨、腭骨、鼻骨、泪骨、下鼻甲和颧骨)
附肢骨
1、上肢骨: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和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
2、下肢骨:下肢带骨(髂骨、坐骨)和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
关节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形成骨连结。按骨连结的不同方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中轴骨的连结
1、躯干骨的连结:包括椎骨间连结形成脊柱和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连结构成的胸廓。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结形成,构成人体的中轴,上承载颅,下连肢带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