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无俱冬日寒,教研砥砺春意暖,为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落实新课标理念,推进海安小学数学课堂“即时诊断”研究,探索小学数学“守常务本精教优学共生发展”课改路径。12月7日,海安市小学数学“课堂即时诊断”专题研讨活动在李堡镇中心小学举行。启东实验小学校长陈金飞、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仲海峰、陈晨、李堡镇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吴爱华、李堡镇小学研训员顾慧辉、以及海安市近四年参加工作的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专家引方向研思生智慧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启东实验小学校长陈金飞作《浸润数学史:打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另一扇门》专题讲座。
陈金飞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融入数学史的价值:数学史是发展的历程,能还原被省略压缩的丰富细节;数学史是开拓的路径,能揭示人类认知发展的智慧火花;数学史是厚实的背景,能构建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数学史是思考的视角,能让人把握数学发展的脉络。并对小学数学教学融入数学史的障碍进行了归因分析,结合具体的课例对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给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图6
聚焦新课标课堂展风采
李堡小学:唐慧彬《百分数的认识》
海师附小:卞爱晖《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海安实小:崔红梅《百分数的认识》
南莫小学:袁素琴《观察物体》
金港实小:高王建《认识射线、直线和角》
城南实小:刘培《可能性》
李堡小学:季春燕《用字母表示数》
李堡小学:韩月《分数的意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课堂展示活动分三个场地举行,8位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深研教材、悉心备课、巧妙设计、创意施教,教学过程可谓精彩纷呈、亮点迭出,构思精巧的教学设计也诠释了“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善思强底气聚力共成长
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仲海峰提醒青年教师们要多读中外关于数学教学的书籍,多研究新课程标准,即时诊断自己的教学,从教学中发现真问题,从教研中提升真水平。
与会老师们受益匪浅,他们认为上课老师能立足生本理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学情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周密的组织,热情的鼓励,适时的点拨,课堂学习氛围浓,教学效果好。
刘美娟:在面对学生的回答不到位时,可以将问题交给孩子们一起交流,“即时诊断”教学,在交流中提升学生素养。
吴霄:在平时教学中要探索创新,不断学习新理念,勇于尝试多元的教学手段,灵活应对学生的不同需求。
孟祥宇:教师要瞄准学生思维生长的关键点,助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也要有将数学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课程意识。
杨天晨:“即时诊断”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潜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更多的互动。
席寅: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旧知向新知的迁移,实现数学思维的深层发展。
马梅:青年教师要对照新课标要求,选择贴近学生的实际的教学素材,才能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探索。
风起青萍之末,路成跬步之间,用心教研,研之有悟,研之有思,思附践行。精准独到的学术指导,精彩纷呈的真实课例,对青年教师是一种磨砺,更是一种成长,青年教师们将继续以研促教,携手奋进,“即时诊断”自己的日常教学,用智慧成就高质量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