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DNApulldown技术

DNApull-down是体外研究DNA与蛋白互作的有力工具。体外制备生物素标记的靶DNA系列,使其与待测蛋白液孵育,形成“生物素化DNA-蛋白质”复合物。由于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间的作用是目前已知强度最高的非共价作用之间,因此采用链霉亲和素磁珠将靶DNA及其结合蛋白从待测蛋白液中分离出来。通过westernblot实验检测洗脱液中是否有待测蛋白,通过LC-MS/MS技术检测靶DNA的潜在结合蛋白(如具体某个或某些转录因子/组蛋白等)。

二、实验流程

一般来说,该实验首先,需要针对待研究目的基因的调控区域设计并制备特异性探针(以脱硫生物素标记为主流);同时,制备细胞核提取物;将探针和核提取物共同孵育,DNA结合蛋白就会和靶向序列特异性结合;然后,通过亲和素磁珠纯化蛋白质DNA复合物;最后针对获得的蛋白,使用westernblot验证或者质谱方式鉴定蛋白质类型。

优点:

①富集分析低丰度蛋白;

②探针制备简便,周期短;

③获得特异性蛋白与下游蛋白质检测技术兼容;

缺点:

①长连探针往往存在非特异结合现象;

②反应条件要求无核酸酶;

③体外实验,相对体内实验存在一定弊端;

以下为参考实验流程,不同实验室会有细微差异:

1.探针设计及标记

(1)采用基因组DNA做模板,经PCR扩增启动子片段;

(2)将其克隆至克隆载体,并测序鉴定成功;

(3)使用PCR法或末端标记法标记探针;

(4)标记的探针利用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回收探针,并检测探针浓度;

(5)-20℃保存,待用;

2.Pulldown

(1)预先混合5μg生物素标记的DNA和500μg核蛋白,置于冰上;

(3)将DNA与蛋白的混合物加到磁珠中,重悬磁珠;

(4)4℃孵育1小时;

(5)5000g,离心30秒,去除上清,收集沉淀;

(6)用冰冷PBS洗磁珠三次,5000g离心1分钟,尽可能去除上清,收集沉淀;

(7)加入30μl蛋白上样缓冲液,重悬沉淀,沸水煮10分钟,

3.蛋白质检测--westernblot

(1)电泳:实验采用不连续系统蛋白质SDS-PAGE,浓度为5%浓缩胶和8~12%浓度分离胶;每孔上样40~60ug总蛋白,开始电压为100v,到达分离胶后调为120v;

(3)封闭:蛋白膜放置到TBST溶液中,漂洗1-2分钟,以洗去膜上的转膜液;加入5%脱脂奶粉封闭液,室温50rpm,封闭60分钟。

(4)孵育一抗:根据蛋白Marker指示将PVDF膜剪开,参考一抗浓度;将PVDF膜分别放入含各自一抗溶液中,4度孵育一抗过夜,然后放入TBST洗涤液,摇动洗涤3次,每次15min。

(5)孵育二抗:参考二抗浓度,按比例稀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将PVDF膜加入稀释好的二抗,室温摇动孵育1h;放入TBST洗涤液,摇动洗涤3次,每次15min。

(6)显色:使用化学发光试剂,黑暗处显色,用X光片压片,显影液及定影液洗片。

4.蛋白质检测--MS

(1)切胶:用刀片切取胶粒(胶粒直径1-2mm),置于1.5mlEP管中。

(2)清洗:用200ulMilliQ震荡清洗2次,每次10分钟。

(3)脱色:对于考染胶,加考染胶色液(25mMNH4HCO3,50%ACN)200ul,37℃20分钟或超声脱色5分钟,吸干,重复脱色2-3次,至蓝色褪去。

(4)脱水:加ACN100ul脱水至胶粒变白,吸弃ACN。

(5)清洗:用200ulMilliQ震荡清洗2次,每次10分钟;然后用200ul50%ACN震荡清洗2次,每次10分钟。

(6)脱水:加ACN100ul脱水至胶粒变白,吸弃ACN。

(7)用25mMNH4HCO3稀释Trypsin至12.5mg/ml,每管加10ul,稍微离心一下,让酶液与胶粒充分接触,4℃放置30min,待酶液被胶粒完全吸收,吸弃多余的酶液,加25mMNH4HCO320ul,37℃过夜(16h)。

(8)质谱样品使用德国Bruker公司的UltraflexIII质谱仪开展分析,参数设置:反射模式;

(9)离子源加速电压1为24kv;

(10)加速电压2为22kv;

(11)离子延迟提取0.000ns;

(12)真空度1.4×10-7Torr;

(13)质谱信号单次扫描累加200次;

(14)使用标准Maker峰作为外标校正质谱峰,正离子谱测定,测定范围控制在700-4000;

(15)样品的肽质量指纹图谱,胰酶自降解峰和污染物质的峰自动剔除;

(16)利用LIFT软件将PMF强度最大的5个峰进行串级质谱分析(峰强度大于300)。

DNA-pulldwon模式图如下所示:

三、结果示意图:

额,好像跟RNApull-down确实很像,就是RNA换成了DNA,检测的对象就变成了DNA与蛋白的互做。那么它有哪些应用呢?

四.技术应用

核酸与蛋白质的互作是细胞功能的核心,包括蛋白质合成、mRNA组装等生命活动中重要的代谢过程,研究核酸与蛋白质的互作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工具。DNApull-down主要用于目的DNA片段的互作蛋白(如转录因子等)筛选。

THE END
1.原位杂交核心技术要点剖析与多元应用解析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是一种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对特定核酸序列进行定位和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自其诞生以来,原位杂交技术在基因表达分析、染色体分析、病原体检测等众多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博士阶段的研究人员而言,深入理解原位杂交技术的核心要点和多元应用,不仅有助于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还...https://www.bio-equip.com/showarticle.asp?id=453140720
2.DNA指纹技术的具体应用1、医学方面:DNA指纹技术具有许多传统法医检查方法不具备的优点。它在人类医学中被用于个体鉴别、确定亲缘关系、医学诊断及寻找与疾病连锁的遗传标记;在动物进化学中可用于探明动物种群的起源及进化过程;在物种分类中,可用于区分不同物种,也有区分同一物种不同品系的潜力。在作物的基因定位及育种上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http://m.qicaisi.com/bk-2647788.shtml
3.分子生物学辅导笔记生物医学笔记1. Southern 印迹法:DNA/DNA杂交,即将DNA电泳、转印到固相支持物上,用探针进行检测的方法。 2. Northern 印迹法:检测RNA(主要是mRNA)的方法 3.斑点印迹杂交:将RNA或DNA变性后直接点样于NC膜或尼龙膜上。优点:简单、快速、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 4. 原位杂交:将标记的核酸探针与细胞或组织中的核酸进行杂交,称为原...http://www.freekaoyan.com/note/shengming/2015/04-13/1428906359218928.shtml
1.实时荧光PCR研究新进展[22]. 由于其工作原理是扩增后的单个分子内的杂交, 因此有着更好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 相比上述三种需分子间杂交的探针, Scorpion杂交速度极快, 更适合快速热循环PCR. 但是由于其合成的难度比较高, 价格比较昂贵, 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 目前对TaqMan技术的改进也在进行中, Dmitri Proudinkov将淬灭剂从链3'端...https://www.wjgnet.com/1009-3079/full/v13/i5/596.htm
2.16SrRNA基因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摘要:16S rRNA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基因是对原核微生物进行系统进化分类研究时最常用的分子标志物 (Biomarker),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近些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等的不断进步,大量基于16S rRNA基因的研究使得微生物生态学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使用16S rRNA基因作为分子标志物时也存在...https://www.ecologica.cn/stxb/ch/html/2015/9/stxb201306181726.htm
3.基因芯片什么是基因芯片基因芯片检测原理技术→MAIGOO知识而且,通过设计不同的探针阵列、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可使该技术具有多种不同的应用价值,如基因表达谱测定、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组文库作图及杂交测序等。 原理 基因芯片(gene chip)的原型是80年代中期提出的。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杂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可以用...https://www.maigoo.com/goomai/183787.html
4.DNA指纹图谱原理方法应用(DNA指纹图谱的方法)DNA 指纹或 DNA 分析是一种用于确定DNA特定部分的核苷酸序列的过程,该序列在所有人类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DNA指纹识别的过程是由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爵士于1985年发明的。 DNA指纹图谱的原理 地球上每个人的 DNA 99.9% 相同。然而,大约 0.1% 或 3 x 10 6碱基对(3 x 10 9 bp 中)的 DNA 在每个个体中...https://www.zjby-biotech.com/news/hydt/775.html
5.微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根据已知微生物不同分类级别上种群特异的DNA序列,以利用荧光标记的特异寡聚核苷酸片段作为探针,与环境基因组中DNA分子杂交,检测该特异微生物种群的存在与丰度。微生物细胞在载玻片上脱水后,与带有荧光染料标记的寡核糖探针在一定温度下混合。 具有与探针碱基对完全互补序列的RNA随即与探针发生杂交,从而...https://bercemwp.buct.edu.cn/2017/1009/c11740a135660/page.htm
6.DNA指纹图谱分析原理与方法3.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习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片段的长度,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1984 年英国莱斯特大学的遗传学家Jefferys及其合作者首次将分离的人源小卫星DNA 用作基因探针,同人体核DNA 的酶切片段杂交,获得了由多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组成的长度不等的杂交带图纹,这种图纹极...https://www.biomart.cn/experiment/430/742/55181.htm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2021生化原理与应用复习资料及往年考试题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裂解表达菌株,提取纯化mRNA,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转膜,利用设计好的探针杂交,如果出现杂交带,表明目的基因已转入受体细胞中。 (4)蛋白水平检测 ·进行SDS-PAGE电泳确定表达条带,切胶经过肽指纹谱测序确定是否为目标蛋白。 ·抗原抗体杂交实验:提取出表达蛋白,加入相应的抗体,如果出现杂交条带,说明...https://blog.csdn.net/qq_43337249/article/details/121794806
8.龚凤英:基因突变的几种常见检测技术—优医迈专家视角脱氧核糖核酸印迹技术,即DNA印迹(Southern blotting)技术是一种将基因组DNA用限制酶酶切消化后,进行凝胶电泳,将DNA片段按大小进行分离后,然后再用探针进行核酸杂交,以确定目标DNA分子片段位置的一种技术。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提取样本基因组DNA,然后限制酶消化,产生约100万个DNA片段,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小的DN...https://www.uemeds.cn/info/infodetail/32726
9.限制性内切酶在RFLP和甲基化分析的应用为了检测所需的片段,将经凝胶分离的 DNA 片段转印到硝化纤维膜或 PVDF 膜上进行处理和检测。将一个带有标记的单链 DNA 探针杂交到膜上,以识别所需片段。将最终的结果成像,获得独特的 RFLP 指纹。 RLFP 的探针基于基因组内的...https://www.thermofisher.com/cn/zh/home/life-science/cloning/cloning-learning-center/invitrogen-school-of-molecular-biology/molecular-cloning/restriction-enzymes/restriction-enzymes-genome-mapping.html
10.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精选十篇)基因探针检测方法是分子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检测方法, 对于检验食品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效果。人们又将其称为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这一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 建立在DNA分析相关方法的基础之上, 可以说这一技术在我国当前的应用中十分广泛, 是分子生物学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在该检测技术中, 首先应该对其工作原理具...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n4ywm7.html
11.现代分子生物技术11篇(全文)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与已知序列、固定标记了的DNA探针进行杂交, 然后再进行核苷酸测序, 从而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这项技术集化学、物理、计算机学科于一体, 是一项高度交叉的新型技术,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筛选检测药物、寻找新基因、检测微生物以及临床诊断。该技术具有多样性、并行性、自动性和微型化, 并且可以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4nknut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