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病毒(Prion),严格来说不是病毒,它们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是一类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小分子疏水性蛋白质
撰文|王聪编辑|王多鱼排版|水成文
正常情况下,神经元能清除其胞体周围的有害蛋白,但对于轴突区域却无能为力。研究团队发现4种蛋白质——Arl8、kinesin-1、Vps41和SKIP,它们参与将朊病毒蛋白包裹、运输到神经元轴突内部,并促使朊病毒蛋白形成聚集体。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抑制这4种蛋白质中的任何一种,朊病毒蛋白都无法进入神经元轴突。
朊病毒蛋白(青色)在人类神经元轴突中富集这一发现的意义可能远超朊病毒疾病,可能对更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着重要意义。提示了我们,或许可以通过阻止有害的蛋白质进入神经元,来治疗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朊病毒的发现之旅1957年,美国科学家盖杜谢克(DanielGajdusek)在巴布新几内亚东部高地发现一个土著部落Fore族,Fore族有很多人得了一种被称为库鲁病的怪病,潜伏期较长,前期患者仅感头痛及关节疼痛,继之出现共济失调、震颤、不自主运动,后者包括舞蹈症、肌阵挛等,在病程晚期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痴呆,神经异常。患者多在发病3~6个月内死亡。起初,盖杜谢克以为库鲁病是遗传病,后来他发现Fore族有食用已故亲人的脏器以示怀念的习俗,盖杜谢克经过研究发现,库鲁病是一种经消化道传播的未知致病因子的传染性疾病。在盖杜谢克的劝说下,Fore族废除了这一习俗,库鲁病从此绝迹,再未发现新的病例。盖杜谢克也因发现库鲁病这种新型的致病和传播机制,并消除了这种致命性疾病而荣获197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库鲁病的致病源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朊病毒(Prion)。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