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练习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生理学练习题:第五单元模拟试题第二单元

8.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膜腔内存有少量气体

B.有利于胸腔内静脉血回流

C.在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无变化

D.胸膜腔内压大于肺回缩力

E.气胸时胸膜腔内压为负压

9.胸膜腔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肺回缩力

B.肺泡表面张力

C.气道阻力

D.吸气肌收缩E.无效腔的存在

10.维持胸膜腔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吸气肌收缩

B.呼气肌收缩

C.胸膜腔密闭

D.肺内压高于大气压

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11.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负压最大值(绝对值)出现在:

A.呼气中

B.呼气末

C.吸气中

D.吸气末

E.吸气初

12.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

A.高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

C.低于大气压

D.比吸气中期负压绝对值大

E.比吸气末期负压绝对值大

13.肺通气所遇到的弹性阻力来自:

A.胸廓

B.肺的弹性纤维

C.肺组织和胸廓

D.肺泡表面张力

E.气道

14.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分泌

B.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C.减少时可引起肺不张

D.增加时可引起肺弹性阻力增大

E.可阻止血管内水分进入肺泡

15.关于肺顺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在外力作用下肺的可扩展性

B.容易扩张的肺,顺应性大

C.可用单位压力引起的容积变化来衡量

D.与弹性阻力呈反变关系E.与非弹性阻力成正变关系

16.下列情况下能使肺的静态顺应性增加的是:

A.气道阻力减小

B.气道阻力增加

C.肺弹性阻力减小

D.肺弹性阻力增加E.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17.肺弹性阻力减小可见于:

A.肺充血B.肺组织纤维化

C.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D.肺水肿E.肺气肿

18.用于比较不同大小个体肺组织弹性阻力的指标是:

A.肺泡通气量

B.肺顺应性

C.比顺应性

D.潮气量

E.最大通气量

19.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常引起:

A.肺栓塞

B.休克肺

C.肺炎

D.呼吸窘迫综合症

E.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A.气道阻力

C.组织粘滞阻力

D.肺回缩力E.惯性阻力

21.下列情况中能使呼吸道口径增大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

B.副交感神经兴奋

C.组胺释放

D.内皮素释放

E.前列腺素F2α释放

22.能使气道平滑肌舒张的化学因素是:

A.乙酰胆碱

B.内皮素

C.组织胺

D.前列腺素E2

E.慢反应物质

23.正常情况下对肺泡气分压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

A.补吸气量

B.补呼气量

C.深吸气量

D.残气量

E.功能残气量

24.下列有关肺总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大小因年龄和性别而异

B.其大小与体型、运动锻炼情况有关

C.是指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

D.其大小因体位变化而异

E.是肺活量与功能残气量之和

25.某人的最大通气量为70L/min,安静时肺通气量为6L/min,其通气贮量百分比为:

A.100%

B.120%

C.91%

D.64%

E.30%

26.肺活量等于:

A.补吸气量+潮气量

B.补呼气量+潮气量

C.深吸气量+残气量

D.补吸气量+残气量

E.深吸气量+补呼气量

27.能较好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是:

A.潮气量

B.功能残气量

C.肺活量

D.补呼气量

28.若呼吸频率从12次/分钟增加到24次/分钟,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泡通气量减少B.肺通气量减少

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泡通气量增加

E.肺通气量增加

29.单纯气道狭窄的病人,其:

30.生理无效腔等于:

A.解剖无效腔+功能残气量

B.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C.肺泡无效腔+残气量

D.肺泡无效腔+气管与支气管容量

E.肺泡无效腔+鼻咽容量31.潮气量为600ml,呼吸频率为15次/分钟,无效腔气量为150ml,则肺泡通气量为每分钟:

A.9.0LB.42.0L

C.24.0LD.6.8L

E.5.0L

32.下列部位中,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动脉血B.静脉血

C.组织细胞D.毛细血管E.肺泡气

33.Pco2从低到高的顺序一般为:

A.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

B.呼出气<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

C.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

D.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

E.肺泡气<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

34.下列各项中,Po2最低的是:

A.呼出气

C.肺泡气

E.组织细胞

B.吸入气

D.动脉血

35.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的溶解度

B.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C.气体的分子量

D.气体的分压差E.肺泡膜的通透性

36.气体在0.133kPa(l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毫升数称为:

B.潮气量

C.肺扩散容量

D.最大通气量

E.通气/血流比值

37.关于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错误的是:

A.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B.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

C.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有利于肺换气

D.通气/血流比值减小不利于肺换气

E.气体扩散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38.设某人潮气量为500ml,无效腔容量为

其通气/血流比值为:15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钟,心输出量为5L/min,

A.1.2B.0.6C.0.84

D.1.8E.3.0

39.有关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气/血流比值减少,意味着无效腔增大

B.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意味着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C.安静时正常值约为1.0

D.肺尖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可比肺底部更低

E.肺底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可低于全肺正常值

40.造成肺换气效率下降的可能原因不包括:

A.肺泡融合

B.肺纤维化

C.通气/血流比值小于0.84

D.通气/血流比值大于0.84

E.呼吸膜非常薄

41.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O2和CO2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B.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需要酶催化

D.CO2主要以碳酸氢盐形式运输

E.CO2和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不需酶的催化

42.下列有关发绀的叙述,错误的是:

A.1升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量达50g以上时,可出现发绀

B.CO中毒时不出现发绀

C.贫血时一定出现发绀

D.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出现发绀

E.肺原性心脏病时可出现发绀

43.当血氧含量等于血氧容量,则血氧饱和度为:

A.20%B.40%C.50%

D.80%E.100%

44.可使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是:

A.体温升高B.血液pH升高

C.血液Pco2降低D.2,3-DPG减少

E.H+浓度下降

45.Hb氧饱和度主要决定于:

A.Po2B.Pco2

C.pH值D.2,3-DPG含量

E.Hb浓度

46.肺换气障碍时将不会引起:

A.动脉血Po2降低

B.血氧含量降低

C.血氧饱和度降低

D.血氧容量降低E.发绀

47.可致血氧饱和度增大的是:

A.Po2降低B.血液pH增高

C.温度升高D.Pco2升高

E.红细胞内2,3-DPG增多

48.关于氧解离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呈S形

B.上段较平坦表明Po2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

C.中段较陡表明此时Po2稍降HbO2将明显减少

D.下段可反映血液中O2贮备

E.P50增大表明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

49.100ml血液所能携带氧的最大量取决于血液中的:

A.氧分压B.二氧化碳分压

C.PH值D.2,3-DPG含量

E.血红蛋白浓度

50.可致动脉血Po2和Pco2降低的是:

A.初到高原

B.贫血

C.主动过度换气

D.CO中毒

E.换气障碍

51.关于P50的叙述,错误的是:

A.P50表示Hb对O2的亲和力

B.P50是使Hb氧饱和度达50%时的Po2

C.P50增大,曲线右移,表明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

D.P50增大,曲线左移,表明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

E.P50减小,曲线左移,表明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

52.波尔效应是指:

A.pH降低或Pco2升高,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

B.pH降低或Pco2降低,Hb对O2的亲合力降低

C.pH增高或Pco2升高,Hb对O2的亲合力增高

D.pH降低或Pco2升高,Hb对O2的亲和力增高

E.pH降低或Pco2降低,Hb对O2的亲和力增高

53.关于CO2解离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Hb上CO2结合的量与Pco2的关系

B.呈S形

C.表示血液中CO2含量与Pco2关系

D.不受Po2变化的影响

E.具有饱和点

54.何尔登效应是指:

A.pH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

B.Pco2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

C.O2与Hb结合促使CO2释放

D.CO2与Hb结合生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E.CO2与H2O结合生成碳酸的过程

55.基本的呼吸节律产生于:

A.脊髓B.延髓

C.脑桥D.中脑E.大脑

56.呼吸调整中枢位于:

C.脑桥D.中脑

E.间脑

57.横断后仍能保持正常呼吸节律的平面是:

A.脊髓与延髓之间

B.延髓与脑桥之间

C.脑桥中、下部之间

D.脑桥上、中部之间

E.脑桥与中脑之间

58.脑桥呼吸调节中枢(PBKF核群)的主要功能是:

A.限制吸气,促使吸气向呼气转换

B.激活延髓长吸中枢

C.作为肺牵张反射的中枢

D.形成基本的呼吸节律

E.接受由迷走神经传入的信息

59.在脑桥和延髓之间切断脑干,对呼吸的影响是:

A.对呼吸无影响B.呼吸停止

C.出现长吸式呼吸

D.出现喘息样呼吸

E.出现急快呼吸

60.在脑桥的上、中部之间切断脑干,对呼吸的影响是:

C.出现深慢呼吸D.出现喘息样呼吸

E.出现急快呼吸61.贫血患者Hb浓度降低,但一般并不出现呼吸加强,这是因为:

A.颈动脉体血流量代偿性增加

B.动脉血氧容量正常

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D.动脉血Po2正常

E.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发生适应

62.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

A.CO2

B.H+-

C.O2D.OH

E.NaHCO3

63.慢性肺心病患者若吸入纯O2可致呼吸暂停,是因为其呼吸中枢兴奋性的维持主要靠:

A.高C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B.高C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缺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D.缺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E.缺O2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64.实验中,切断家兔的双侧迷走神经,呼吸运动表现为:

A.幅度加大,频率减慢

B.幅度加大,频率加快

C.幅度减小,频率减慢

D.幅度减小,频率加快

E.幅度和频率均无明显变化

65.CO中毒时,可携带氧的血红蛋白减少,但一般不出现呼吸加强,这是因为:

A.颈动脉体血流量正常

D.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A.肺扩张反射B.肺萎陷反射

C.减压反射D.化学感受性反射

E.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67.中枢化学感受器:

A.存在于脑桥呼吸中枢

B.对脑脊液中氧分压变化敏感

C.对血液中H浓度变化敏感

D.可直接感受CO2的变化

E.可直接感受脑脊液中H+浓度变化

6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缓慢增高对呼吸的兴奋主要通过: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D.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E.直接兴奋呼吸肌

69.动脉血中H浓度兴奋呼吸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E.刺激肺血管化学感受器

70.人过度通气后可发生呼吸暂停,其主要原因是:

A.呼吸肌过度疲劳B.血中O2分压升高

C.血中CO2分压降低D.血液PH过低

E.血中O2分压降低

B型题:

A.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B.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C.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D.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E.气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1.肺换气是指

2.组织换气是指

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B.胸膜腔负压的抽吸作用

C.外界环境与肺泡气之间的压力差

D.外界环境与血液之间的气体分压差

E.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气体分压差

3.肺换气的动力是

4.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吸气初和呼气初B.吸气末和呼气初

C.呼气初和呼气末D.吸气初和吸气末

E.吸气末和呼气末

5.肺内压等于大气压的时相是

6.胸膜腔负压值最大的时相是

A.气道口径增大,肺内压先下降后逐渐升高,胸膜腔内压负值增大。

B.气道口径增大,肺内压先升高后逐渐下降,胸膜腔内压负值减小。

C.气道口径变小,肺内压先下降后逐渐升高,胸膜腔内压负值增大。

D.气道口径变小,肺内压先升高后逐渐下降,胸膜腔内压负值减小。

E.气道口径增大,肺内压先下降后逐渐升高,胸膜腔内压负值减小。

7.吸气过程中

8.呼气过程中

A.肺的弹性阻力增加,顺应性降低,表现为吸气困难

B.肺的弹性阻力减小,顺应性增大,表现为吸气困难

C.肺的弹性阻力增加,顺应性降低,表现为呼气困难

D.肺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均增大,表现为呼气困难

E.肺的弹性阻力减小,顺应性增大,表现为呼气困难

9.肺组织纤维化时

10.肺气肿时

A.补呼气量B.深吸气量

11.能衡量肺最大通气潜力的指标是

12.肺的有效通气量是

A.100ml血液中O2溶解在血浆中的量

B.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

C.Hb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D.100ml血液中O2的扩散总量

E.1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O2量

13.Hb的氧含量

14.Hb的氧容量

15.Hb的氧饱和度

A.血液Po2和Pco2正常

B.血液Po2和Pco2均升高

C.血液Po2降低,Pco2升高

D.血液Po2升高,Pco2降低

E.血液Po2和Pco2均降低

16.初到高原时

17.无效腔增大时

18.贫血时

A.氧解离曲线右移,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P50减小。

B.氧解离曲线右移,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P50减小。

C.氧解离曲线左移,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P50增大。

D.氧解离曲线左移,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P50减小。

E.氧解离曲线右移,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P50增大。

19.Pco2升高时20.温度降低时

A.呼出气、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

B.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

C.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呼出气

D.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

E.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

21.Pco2由高至低的顺序通常是

22.Po2由高至低的顺序通常是

参考答案

A型题:

1.D2.C3.E4.E5.C6.C7.B8.B9.A

10.C11.D12.C13.C14.D15.E16.C17.E18.C

19.D20.A21.A22.D23.E24.E25.C26.E27.E

28.A29.D30.B31.D32.E33.B34.E35.D36.C

37.C38.C39.E40.E41.C42.C43.E44.A45.A

46.D47.B48.E49.E50.A51.D52.A53.C54.C

55.B56.C57.E58.A59.D60.C61.D62.A63.D

64.A65.D66.A67.E68.B69.C70.C

1.B2.C3.E4.A5.E6.B7.A8.D9.A

10.E11.B12.D13.E14.B15.C16.E17.C18.A

19.E20.D21.D22.A

编辑推荐: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责编:二月

官方公众号

官方小程序

来学宝典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

浦东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818号众城大厦15D

静安公司: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547号联通国际大厦C幢902室

THE END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考点巩固(每日一练...259、单项选择题 受溶血影响较小的测定项目为() A.LD B.AST C.γ-GT D.CHE E.ACP 点击查看答案 260、单项选择题 Km值的概念是() A.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无关 B.是达到Vmax所需的底物浓度 C.同一组酶的同工酶的Km值相同 D.是v达到1/2Vmax的底物浓度 E.是达到最大反应所必须的底物浓度的一半 点...http://www.91exam.org/exam/87-4526/4526478.html
2.CO和HB亲和力与O2和HB亲和力比较()A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快B结合...CO和HB亲和力与O2和HB亲和力比较()A结合速度慢解离速度快B结合速度快解离速度慢C结合速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tiku/919834/32227912.html
3.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 O2+HbCO,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若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http://www.1010jiajiao.com/gzhx/shiti_id_46d55c99c67152f5eab67398734a52df
4.煤气中毒的机制一氧化碳(CO)也能与血红素Fe原子结合。.ppt为氧提供合适的结合部位 远侧His的空间位阻,降低了与CO的亲和力 游离的血红素与CO的亲和力比氧强25000倍 有了珠蛋白后只大250倍 O2的结合可改变肌红蛋白的构象 结合前,Fe2+距卟啉平面0.055nm, 结合后, Fe2+距卟啉平面只有0.026nm,即被O2又拉回到卟啉环平面 由圆顶状变成平面状 若是多亚基的血红蛋白则会改变...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7/1226/145963809.shtm
5.CO与血色素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色素的结合能力大()倍。A.Hb与CO的亲和力比O2大250倍 B.Hb与CO结合生成HbCO C.CO中毒后患者出现严重缺氧,表现发绀 D.CO与Hb结合后,可阻止HbO2的解离 E.CO与Hb结合后,使Hb失去携带O2的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血红蛋白Hb和O2结合生成HbO2,CO能和Hb结合生成HbCO,CO和血红蛋白结合力比O2约大200倍。所以若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https://m.shangxueba.com/ask/18541958.html
1.实验性缺氧(2)血液中O2主要是以血红蛋白HbO2的形式存在和运输的,但是CO与Hb的亲和力是O2的250倍,这就意味着在极低的Pco下,CO就可以剥夺O2的结合位点,从HbO2中取代O2,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导致死亡。由实验可见,CO与Hb的亲和力很大,结合速度很快,因此致死速度很快,小鼠的存活时间仅为3min55s。因为CO取代了O2与Hb结合呈樱桃...https://dwslx.nefu.edu.cn/info/1074/1195.htm
2.2015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巩固练习试题第十四套B.P50 是反映Hb与O2的亲和力的指标 C.P50 的正常值为3.47~3.60 kPa (26~27mmHg) D.P50 降低表明氧离曲线右移 E.P50 升高0.1kPa可由红细胞内2,3-DPG浓度增高1μmol/gHb所致 [答案]D [题解]P50是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正常值为3.47-3.60 kPa (26~27mmHg),它反映Hb和O2的亲和力,是表示...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5-2/201502101014391185.html
3.概述Hb与O2结合的特征4.Hb与O2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当前认为Hb有两种构型:去氧Hb为紧密型(tense form,T型),氧合Hb为疏松型(relaxed form,R型)。当O2与Hb的Fe2+结合后,盐键逐步断裂,Hb 分子逐步由T型变为R型,对O2的亲和力逐步增加,R型的O2亲和力为T型的数百倍。也就是说,Hb 的4个亚单位无论在...https://www.antpedia.com/news/18/n-2836418.html
4....其化学平衡方程式可写为:Hb+O2?HbO2.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1)HbCO的形成使得血红蛋白不再携带氧气而造成人员中毒,一旦发生CO中毒,首要做的事是让患者呼吸新鲜的空气,呼吸新鲜空气,增加氧气浓度,降低一氧化碳的浓度;故答案为:呼吸新鲜空气,增加氧气浓度,降低一氧化碳的浓度;(2)HbO2还可以吸附CO2和氢离子方程下:HbO2+H++CO2?Hb(H+)CO2+O2,乳酸显示酸性,可以代替...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6576b97d1b019739a21e601bc07958a2.html
5.血红细胞检查常识血红蛋白中Fe2+如氧化成Fe3+,称高铁血红蛋白,则丧失携带O2的能力。血红蛋白与CO的亲和力比氧的大210倍,在空气中CO浓度增高时,血红蛋白与CO结合,因而丧失运输O2的能力,可危及生命,称为CO(或煤气)中毒。 生理特性 ◆渗透脆性(简称脆性) 正常状态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这对保持红细胞的形态甚...https://m.cnkang.com/dzjk/201202/72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