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容易羊水栓塞吗事实上,顺产或剖腹产都有可能发生羊水栓塞。羊水栓塞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种高危的情况,如果发生羊水栓塞则母婴的死亡率会高达80%以上。但发生羊水栓塞的机率非常低,所以产妇们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发生羊水栓塞的病因有什么:
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多见于足月产,但也见于中期引产或钳刮术中,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
羊水栓塞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子宫收缩);胎膜破裂(其中2/3为胎膜早破,1/3为胎膜自破);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
发生羊水栓塞通常有以下诱因:经产妇居多;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
临床表现
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常来不及做许多实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极其重要。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常首先出现一些前驱症状,如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极少,则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恢复,如羊水混浊或入量较多时相继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
1.呼吸循环衰竭
根据病情分为暴发型和缓慢型两种。暴发型为前驱症状之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急性肺水肿时有咳嗽、吐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快、血压下降甚至消失。少数病例仅尖叫一声后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缓慢型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症状,待至产后出现流血不止、血液不凝时才被诊断。
2.全身出血倾向
部分羊水栓塞患者经抢救渡过了呼吸循环衰竭时期,继而出现DIC,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为主的全身出血倾向,如黏膜、皮肤、针眼出血及血尿等,且血液不凝。但是部分羊水栓塞病例在临床上缺少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起病即以产后不易控制的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容易被误认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3.多系统脏器损伤
本病全身脏器均受损害,除心脏外肾脏是最常受损害的器官。由于肾脏缺氧,出现尿少、尿闭、血尿、氮质血症,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脑缺氧时患者可发生烦躁、抽搐、昏迷。
检查
1.非特异性检查
(1)心电图右心室,右心房扩张,还可见到心肌劳损的表现。同时有心动过速。
(2)胸片可能无异常表现,70%的患者可有轻度的肺水肿症状,表现为双侧弥漫性点状浸润阴影,沿肺门周围分布,肺部轻度扩大。心影可能会增大。
(3)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往往可以提示有肺栓塞的问题。
2.特异性检查
(1)母体循环或肺组织中羊水成份的检测由于羊水栓塞的发生主要是羊水及其羊水中的有形成分进入母血中,引起肺血管栓塞和痉挛所致,因此,人们把在母血、子宫血管中和肺组织中找到来自于胎儿的成分如胎儿鳞状上皮细胞、毳毛、黏液作为诊断标准。
在孕产妇死亡后的组织学诊断仍然十分重要,用TKH-2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肺组织,发现羊水栓塞或有羊水栓塞样症状的患者,肺血管出现明显的强阳性染色,且这种强阳性染色可被颌下腺黏液蛋白完全抑制,表明它具有免疫特异性。
(3)组织抗凝因子的测定如前所述,羊水中的有形成分不是引起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而一些体液因子如组织因子样促凝物质、白三烯等在病生理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羊水栓塞发生后大约40%的患者出现致死性的凝血功能障碍。组织因子的凝血活性可被抗组织因子蛋白拮抗,因此理论上可以通过检测母血中的组织因子作为区分其他产科DIC的依据。
(4)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测定近年来,对羊水栓塞的发生机理有大量文献报道,认为羊水栓塞的发生是机体对羊水中的胎儿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类胰蛋白酶和其他介质引起机体发生严重的病生理改变所致。类胰蛋白酶是一种中性蛋白酶,是T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颗粒的主要成分。Fineschi等用特殊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循环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发现因羊水栓塞和过敏性休克死亡者肺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都明显升高,两者之间无差异,死于创伤性休克者肺组织肥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羊水栓塞和过敏性休克者,存在显著的差异。表明用免疫组化检测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可诊断羊水栓塞。
诊断
可发生于胎膜破裂后、分娩时或分娩后,以及在催产素静滴引产或在中孕钳挟等情况下,产妇突然烦躁不安、寒颤、呕吐、呛咳、呼吸困难、紫绀、迅速休克。发病急骤者,可于数分钟内死亡。
部分患者血压回升后,往往出现产后大出血,血不凝,有时有全身出血倾向,最后可出现肾、肺、心功能衰竭。
羊水栓塞鉴别诊断
羊水栓塞容易误诊为其他的疾病:
1.子痫抽搐
通常有高血压、水肿及蛋白尿史,在产前、产时、产后均可发生,无胎膜破裂因素,双肺听诊一般无啰音。DIC的检查一般无异常。
2.充血性心力衰竭
有心脏病史,有心脏负担加重的诱因,患者突发心慌气短,咳泡沫状痰,一般无抽搐、出血和肾衰表现。在心衰控制后症状能好转。
3.脑血管意外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有头痛、头晕,突然昏迷,可发生偏瘫。
4.癫痫
患者往往有抽风病史,有精神因素的诱因。患者一般无DIC和肾衰。
5.其他非DIC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
一般可找到明确的病因,无凝血机制的改变。
6.血栓栓塞性疾病
患者往往有高凝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表现,一般无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