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国家卫计委发布“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国家标准”。这一新国标的出台,企业如何应对?认证君就这一问题,邀请到行业嘉宾带来专业解读。
这次发布的新国标包括:
此次共发布5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基础标准、添加剂要求、产品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等。那么这批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到底有哪些变化?生产企业又该如果应对呢?我们通过的几张图来简要介绍一下:
1、标准新体系——归纳与整合:
新版国家标准在原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归纳和整合。食品接触材料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见图1。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标准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的标准:第一层次是通用/基础标准,包括GB4806.1通用安全要求和GB31603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MP);第二层次是添加剂和产品标准,包括塑料、橡胶、涂层等10大类产品标准、1个特殊产品标准和1个添加剂使用标准GB9685(包含各类材质的添加剂使用要求);第三层次是方法标准,主要包括GB31604.1和GB5009.156通则类方法标准和若干个针对不同测试项目的方法标准。
2.1新标准对于食品接触材料范围的定义更为清晰:
新标准对食品接触材料定义如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以下简称食品)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工具和设备,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油墨、粘合剂、润滑油等。不包括洗涤剂、消毒剂和公共输水设施。
2.2与《食品安全法》呼应,企业的主体责任更明确:
新国标GB4806.1《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对企业责任明确,包括对产品的非有意添加物质进行控制,企业应建立、实施并遵守有效的安全控制体系,以确保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等,其责任涵盖原辅料、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信息等方面。
2.3标准的要求更加全面:
新标准体系从原料/添加剂/终产品、生产过程/工艺、可追溯性、产品信息等方面,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如生产企业应建立产品追溯体系,保证产品在各阶段的可追溯性;生产企业应提供充分的产品信息,包括标签、说明书等标识内容和产品合格证明,以保证有足够信息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进行安全性评估。
2.4卫生要求更加严苛
例如:针对常见的复合材料,新标准要求复合材料及制品、组合材料及制品和涂层产品中的各类材质材料均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各类材料有相同项目的限量时,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整体应符合相应限量的权重加和值。当无法计算权重加和值时,取该项目的Zui小限量值。
2.5管理模式层次更分明
新标准中,对于标准范围的界定更清晰,分门别类的从基本要求、原料要求、添加剂要求、迁移试验方法、标签标识提出了要求。可以说整个标准的体系更清晰、层次更分明、依据更统一、归纳更合理。
3、生产企业应对
新标准体系发布后,生产企业将面临哪些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又该如何做好应对,以规避不达标风险,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2.产品技术指标要求更全面细致,测试条件更严格,合规性有待确认;
3.多数产品的标识或说明书信息需要重新设计;
4.生产是否符合GMP要求;
5.产品追溯性体系的建立
从控制对象来说,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物中的材料和制品都在控制范围之内。控制的对象更广,以电饭煲为例说明:
在控制内容方面,从原辅料到部件、从部件到整机、从整机到生产过程和工艺,均应进行有效的控制:
那么如何做好上述控制呢?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4、CQC食品接触产品安全认证
由上可见,在新标准体系下生产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快速梳理要求,作出相应调整,无疑将成为生产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而参与CQC食品接触产品安全认证,正是上佳的解决办法: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长期承担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颁发了97%以上的家用电器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颁发的CQC自愿认证证书成为政府采购、行业招投标、电商平台质控的采信依据。
CQC食品接触产品安全认证基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出发,充分借鉴全球**的食品接触安全监管理念,在认证检测过程中,既包括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既定条件检测,又增加了模拟产品实际工作条件检测,是目前国内综合性更强、**性更高的食品接触产品安全认证。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二处
我们总部实验室FCM实验室是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有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