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不断升级,儿童食品种类更加多元化,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儿童食品,儿童牛排、儿童水饺、儿童面条、儿童饮用水、儿童酱油等等,食品贴有“儿童”标签或标称“儿童食品”的产品到底好不好呢?让我们一起慧眼来“识”。
涉及儿童食品的有关国家标准
儿童食品,顾名思义是指专供儿童食用的食品,但国际上对其尚无统一界定。目前我国也并未设置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也没有制定专门的国家标准。关于儿童食品的国家标准大多是婴幼儿食品,例如:
《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国内生产的所有一段乳粉都必须按照这个标准制作。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所有给6-36个月龄宝宝吃的配方食品都必须按照这个标准制作。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69。这个标准规定了6-36月龄宝宝吃的谷物类辅食制作要求。用谷物为原料制作的宝宝辅食,都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制作,包括婴幼儿饼干。
《婴幼儿罐装食品标准》GB10770。这个标准规定了6-36个月龄宝宝吃的食品制作要求,主要包括污染物限量和原料、营养成分等内容。
《辅食补充营养品》GB22570。这个标准规定了营养品的制作要求,产品范围主要是给宝宝补充的营养品,不是日常三餐的食品。
《特殊医学用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25596。这类产品是为有特殊紊乱、疾病或医疗状况的宝宝准备的,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满足0-6月龄特殊宝宝的需求。
挑选儿童食品,看标签是“王道”
给孩子购买食品时,别再盯着“儿童”两个字了,一定要学会看标签。
二看产品真实属性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中明确规定在产品标签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食品真实属性专用名称。
三看产品执行标准号。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不包括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产品所执行的标准、代号和顺序号。例如,很多儿童饮用水虽然标明“儿童”字样,但执行的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其标准要求并不是针对儿童,而是所有包装饮用水均需要遵循的产品标准。还有,很多儿童水饺执行的标准是《速冻饺子》GB/T23786,并没有针对儿童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
四看配料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中明确规定,配料应按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而且在特别强调添加或不添加某种配料或成分时应标示含量,并明确标识所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也就是说,配料的排位是按照含量多少来排列的,含量高的配料就会写在前面。家长在选购儿童零食时,可以通过解读食品配料表,选择适合孩子吃的食品。
总而言之,市面上的很多儿童食品是宣传炒作的噱头,有心的家长只要认真比照“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便可发现两者的区别。家长们不要再迷信儿童食品,学会看标签才是王道。
供稿:市质检院
责编:任恒志王宇琦
审核:邢彬王军
HISTORY
/
往期推荐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产业发展|全市精酿啤酒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市市场监管局召开
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全市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动员部署暨标准宣贯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