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编辑部:《中国食物与营养》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8号楼(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邮编:100081
国内统一刊号:CN11-3716/TS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9577
邮发代码:82-597
定价:20元/期
非常好!会向别人推荐!
比较好!我会经常使用!
感觉一般!可以用!
比较差!很少用!
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304期):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8日出版。
2023年5月9日星期二
《中国食物与营养》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论文所含内容及顺序为: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及城市,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目、英文作者姓名、英文作者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研究性论文正文包括:引言、1材料与方法、2结果与分析、3结论、4讨论。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综述类论文正文可以按内容直接分成带有标题的段落,全文一般不超过10000字。
3.正文标题
英文题目中实词首字母均大写且不宜超过10个,介词大于5个字母的首字母大写。
4.作者与作者单位
署名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可解答论文有关问题者。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所有作者均须注明所在单位[工作单位要使用全称,需列出一、二级单位并且规范、统一。中、英文单位均须写出全称、城市(非省会城市需要加上省)及邮政编码]。
英文作者姓名书写格式如下:姓氏在前,全大写;名字在后(一般不缩写),首字母大写;名为两个字时其间加半字线“-”。
5.中、英文摘要
中英文摘要应有实质性内容,对研究的目的、材料、方法、结果阐述清楚,起到全文缩影的作用,应精心构思,反复推敲。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6个,不分段落,一律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准出现“本文”、“作者”、“我”作主语。
研究性论文的中文摘要写作结构为:【目的】(研究的任务是什么,非意义)、【方法】(研究采用的方法手段)、【结果】(研究取得的结果)、【结论】(研究所得的结论)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写作结构为:【Objective】、【Method】、【Result】、【Conclusion】和Keywords。
6.正文脚注
正文第一页脚注包括基金项目及项目编号、作者简介、通讯作者。作者简介中需要注明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如下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
7.图、表、数据分析
8.计量和单位
按国际标准中关于计量和单位的规定以及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除百分号和摄氏度外,量和单位之间需要一个空格;年份之间统一用一字线“—”;数值之间统一用浪线“~”;每千位数字要空一格。
不得使用废弃的计量单位,如:亩、ppm、马力、毫米汞柱、卡、寸、两、斤、磅、英里,等。
凡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表示“每…含有…”意思的,本刊采用斜线(/)表示,例如:kg/hm2,μmol/(m2·s)。
文中公式单独成行,并用(1)、(2)、(3)等排序。
9.参考文献
10.字号和字体
论文题目:黑体,小二号字;
作者姓名:楷体,小四号字;
作者单位:楷体,五号字;
摘要、关键词:楷体,五号字;
正文:宋体,五号字;
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字;
二级标题:黑体,五号字;
三级标题:楷体,五号字;
文中表格题目、图题目:黑体,小五号字;
表格内文字:宋体,6号字;
参考文献:宋体,小五号字;
基金项目及作者简介:宋体,6号字;
英文题目:黑体,小四号字;
英文作者名:宋体,小四号字;
英文作者单位:宋体,小五号字;
英文摘要、关键词:宋体,小五号字,1.5
倍行距排版。
文中涉及基因符号,根据国际惯例应斜体书写。
文中出现的植物属、种及病、虫名称须附拉丁文学名,全名斜体书写,再次出现时可用缩写。物种学名的命名人,以及属以上级别目、科、族等均用正体书。
11.投稿须知
请在所提交的word版论文后注明作者的手机号及邮寄地址、邮编。
缴纳版面费后请到投稿系统中填写发票抬头及纳税人识别号。
经审核录用的稿件,编辑部将以E-mail的形式向作者发送稿件录用通知和版面费收取通知。
稿件一经刊出,即赠送当期样刊2册,并酌致稿酬。
地址: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8号楼《中国食物与营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