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

1、烹饪卫生与安全学——它运用食品卫生基础理论、基本原理,从餐饮业加工和经营食物的实际出发,研究与烹饪有关的影响食品卫生质量的各种因素和控制措施,以保护食用者的健康。

2、寄生虫——是指不能或不能完全独立生存,需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内的虫类。

3、宿主——寄生虫所寄生的生物体称为寄生虫的宿主。

4、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5、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食入被致病性细菌或细菌产生的毒素所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食源性疾病

6、霉变甘蔗中毒——是指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

7、传染源——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在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出体外,再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这些能将病原体播散到外界的人或动物就是传染源。

8、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

9、病毒——是一类比细菌更微小、无细胞结构的、只含一种核酸的活细胞内的寄生物。

10、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11、包囊——最外层为虫体分泌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坚韧囊壁,虫体的数量由数个至数千个,虫体较小。

12、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13、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6、致畸作用——是指能作用于妊娠母体,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先天性畸形的毒作用。

17、致癌作用——环境中致癌物诱发肿瘤的作用是致癌作用。

18、致突变作用——污染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信息发生突然改变的作用。这种变化的遗传信息或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繁殖过程中能够传递给子代细胞,使其具有新的遗传特性。具有这种致突变作用的物质,称为致突变物(或称诱变剂)。

19、自然陈化——粮豆在贮存过程中,由于自身酶的作用,营养素发生分解,从而导致其风味和品质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自然陈化。20、油脂酸败——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经生物、酶、空气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变色、气味改变等变化,常可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应或食物中毒。

二、填空(0.5×20=10)

1、很早以前,人们就意识到,食物会因自身原因以及不适合的保存方法引起迅速腐败,因此可能造成疾病传播。中国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设置了(凌人)、(庖人)。

2、寄生虫分为(吸虫)、(绦虫)、(线虫)、(原虫)等

3、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侵入型)、(毒素型)

4、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

5、结核分枝杆菌传播方式(咳嗽)、(喷嚏)、(交谈)、(唱歌)、(与病人共用餐具)、(误食结核病牛及牛奶)。

6、生吃或半生吃(毛蚶)容易得甲肝。

7、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

8、狂犬病主要的传染方式被动物(咬伤)、(抓伤)。

9、人患有蛔虫病是指似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

10、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吸虫,姜片虫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人和猪小肠)中引起的疾病。

11、弓形虫对人致病及与传播有关的为弓形虫(滋养体)、(包囊)和(卵囊)。

12、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13、餐饮食品物理化学性危害包括了(环境污染)、(工业污染)、(农兽药污染)、(加工污染)、(有毒动植物)的污染。

14、工业排放的“三废”包括(废气)、(废水)、(废渣)。

15、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

因素,人为因素包括(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核爆炸)等。

16、我国三大酸雨区(华中)酸雨区、(西南)酸雨区、(华东沿海)酸雨区。

17、汞中毒症状最严重的为(水俣病),实际为有机汞的中毒。

18、日本富山县境内的人,长期食用污染区含镉甚高的大米,患上(痛痛病)。

19、河豚所含有毒性成分为(河豚毒素),(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

20、四季豆中毒物为(皂素)、(植物血球凝集素)。

21、马铃薯毒性物质(龙葵素)。

22、畜禽宰杀后其肉品一般发生4个阶段即(僵直阶段)、(成熟阶段)、(自溶阶段)和(腐败阶段)的变化。

23、环境污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统称“三致作用”。

24、烹饪卫生与安全研究内容包括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

染)、(烹饪原料的卫生)、(烹饪加工工艺的卫生)及(餐饮服务卫生)等

25、细菌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26、细菌的生长速度可出现四个不同阶段(缓慢生长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27、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属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

28、肉毒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江河湖海)的淤泥及人类粪便中

29、我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大多是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如(豆瓣酱),(豆酱),(臭豆腐),(豆豉)等

30、引起蜡样芽孢杆菌中毒的食品种类繁多,包括乳及乳制品、肉类制品、蔬菜等,在我国引起中毒的食品以(米饭)、(米粉)最为常见。

31、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

32、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

33、狂犬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牙齿上带的(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

34、霉菌的产毒条件包括(温度)、(水分)、(基质)

35、受黄曲霉毒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是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的广大高温高湿地区,污染的品种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最严重,大米、小麦、面粉较轻,豆类一般很少污染

THE END
1.第3节霉菌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食品微生物精品教程食品专题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同时由于其可形成各种微小的孢子,因而很容易污染食品。霉菌污染食品后不仅可造成腐败变质,而且有些霉菌还可产生毒素,造成误食人畜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一种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自从60年代发现强致癌的黄曲霉毒素以来,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重视。霉菌毒素通常具有耐高温...https://www.foodmate.net/topic/110/13854.html
2.临床营养(医学高级):食品卫生学在线测试(考试必看)36、单项选择题 葡萄球菌污染食品后的产毒条件是() A.食物存放的环境 B.食物的种类及性质 C.食物存放的温度 D.食物受污染的程度 E.以上都是 点击查看答案 37、单项选择题 与钙代谢相似的放射性物质是() A.锶 B.铯 C.钾 D.碳 E.碘 点击查看答案 38、单项选择题 下列为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的是() ...http://www.91exam.org/exam/87-1080/1080776.html
3.食品卫生微生物原理上海而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由于其霉菌能形成极小的孢子,因而很容易通过空气及其它途径污染食品,不仅造成食品腐败,而且有些霉菌能产**,造**、畜误食引起霉菌**性食物中毒。霉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性食物中毒的典型代表,霉菌**是霉菌产生的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发现能引起人畜中毒的霉菌**有150种以上。http://www.erlish.com/htmlstyle/articleinfo_305916.html
4.上海理工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范围:846食品微生物学掌握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途径,并了解其在食品中的消长规律和特点。了解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的种类及它们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掌握食品中细菌数量和大肠菌群的含义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熟悉产毒霉菌的种类,以及霉菌及其毒素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第一节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途径 ...https://www.kaoyan365.cn/dongtai/335890.html
5.霉菌毒素中毒具有污染性免疫的特点。()简述霉菌毒素中毒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食品被细菌毒素、霉菌毒素污染,一般会引起慢性中毒。该说法是否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该食物中毒属A.氰苷中毒B.霉菌毒素中毒C.细菌毒素中毒D.化学性食物中毒E.有毒植物中毒 该食物中毒属 A.氰苷中毒 B.霉菌毒素中毒 C.细菌毒素中毒 D.化学性食物中毒 E.有...https://www.shangxueba.cn/22TRG2PP.html
1.[渝粤教育]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参考资料3、【单选题】微生物学家们利用射线处理微生物选育菌种,是利用了微生物的什么特点? A、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B、生长旺,繁殖快 C、种类多,分布广 D、易变异 参考资料【 】 4、【单选题】微生物之所以能分解各种污染物,是由于: A、微生物种类多,代谢类型多样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599168
2.产毒真菌企业动态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同时由于其可形成各种微小的孢子.因而很容易污染食品。真菌污染食品后不仅可造成食品腐败变质,有些真菌还可产生毒素,造成真菌毒素中毒。真菌毒素是真菌产毒菌株污染食品后产生的一种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一般分为霉菌毒素和蘑菇毒素两类:食品受真菌和真菌毒素的污染非常普遍,当人类进食被真菌毒素污...https://www.biomart.cn/news/16/2788431.htm
3.2017年最新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第七章考点②条件致病菌:在特殊条件下可致病或产毒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③非致病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污染食品的细菌根据其繁殖所需要的温度可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和嗜热菌三类。 嗜冷菌 :生长在 0℃或 0℃以下环境中,海水及冰水中常见,是导致鱼类腐`的主要微生物。 https://www.oh100.com/kaoshi/yishi/fudao/385024.html
4.食源性致病细菌举例食品的霉菌污染霉菌污染食品后可繁殖产毒,造成人类霉菌毒素中毒,人类很早就发现一些由真菌产生的有毒物质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麦角中毒是人类第一个有记录的真菌引起的中毒症。早在1711年,人们就知道,麦角中毒是由吃了被麦角菌污染的黑麦等谷物引起的。两百年以后,日本发生的引起大量死亡的“黄变米毒素中毒症”是由岛青霉、橘青霉...https://www.songcai168.net/Article/2/2021/2021_856.htm
5.食品安全知识资料5露天经营的食品不能买。露天经营的食品一般情况下无防蝇防尘设施、无食品专用器具,其食品极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您的健康。 6过期食品不能买。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旦过期,食品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风味和滋味,有的甚至会变质,食用后可能影响到您的健康,还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事...https://www.ruiwen.com/ziliao/anquan/3994764.html
6.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知识主要的霉菌毒素 ? 黄曲霉毒素 ? 发现历史 ? 结构与特点 ? 污染食品的情况 ? 影响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因素 ?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 黄曲霉毒素与人体健康 ? 预防措施 霉菌及其毒素污染食品 ? 概况 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后,引起的危害主要有二个方面:即霉菌引起的食品变质和霉菌产生的毒素...https://doc.mbalib.com/m/view/66a6f925a8b7a6aee1151b703145f0ac.html
7.呕吐毒素的特点及对动物的危害2018年中国饲料原料及饲料霉菌毒素检测报告显示霉菌毒素污染普遍存在,其中DON总检出率为99.39%,小麦及麸皮是DON污染最为严重的原料,超标率高达24.55%,平均含量高达1708.69μg/kg。Mishra等总结世界范围内DON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DON在小麦、玉米或燕麦等谷物和以谷物为基础的产品以及婴儿食品中污染率很高。各国...https://www.chemicalbook.com/NewsInfo_22429.htm
8.2017年一级营养师考试必背考点:食品污染和预防食品污染是指用于生产食品的原料在生长的过程中或加工经营的过程中受到外来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侵害。 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于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三方面。 一.生物污染 1. 微生物、寄生虫、昆虫是生物污染的主要方面。其中微生物污染危害最大、面最广。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https://www.examw.com/yys/yiji/411418/
9.?食品微生物学知识要点:食品工业中污染的来源种类,通过土壤、空气、水、人和动物昆虫、加工设备、包装材料等。 第二节 食品的细菌污染 知识要点:污染食品细菌的种类, 菌落总数及卫 生学意义, 大肠菌群的概念、食品卫生学意义。 第三节 霉菌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知识要点:霉菌对食品的污染,霉菌产生毒素的特点,霉菌及毒素的食品...https://www.hfuu.edu.cn/swx/_t1649/89/c2/c4231a35266/page.htm
10.营养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营养师1、食品的细菌污染中,假单胞菌属多见于( )、( )属在蛋品中常见, ( )属在罐头食品中常见,( )属多乳品中多见。 2、血浆和体液中的钙存在三种形式: ( )、( ) 和( )。 3、指溶性维生素包括( ) 、( ) 、( ) 、( )。 4、家庭中大米去除黄曲毒素的常用方法是:( ) 、( )。 https://www.educity.cn/yys/2017741.html
11.食品生产安全知识霉菌污染食品可使食品的食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不能食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有 2%的谷物由于霉变不能食用。 霉菌毒素引起的中毒大多通过被霉菌污染的粮食、油料作物以及发酵食品等引起,而且霉菌中毒往往表现为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 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是很多的,与食品关系密切的有水分...https://www.yjbys.com/youmeijuzi/1461829.html
12.中药饮片表面污染四类产毒真菌的多重PCR鉴定及储藏条件优化1目的以杂色曲霉毒素(ST)产生菌、黄曲霉毒素(AFs)产生菌、伏马菌素(FBs)产生菌、赭曲霉毒素(OTA)产生菌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这4类产毒真菌的多重PCR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15种常用大宗中药饮片、4种食品表面污染真菌的检测,评价多重PCR方法用于产毒真菌预警的可行性。最后以岗梅为例,研究中药饮片...https://wap.cnki.net/lunwen-101922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