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报告互联网数据资讯网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

咖啡是产业链很长、经济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与可可、茶叶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其产量、产值和消费量均居三大饮料作物之首。目前,全球有79个国家和地区种植咖啡。国内咖啡种植分布在云南、海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贵州、西藏等地,其中云南省咖啡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云南省咖啡产业在国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

一、国内外咖啡产业情况

(一)全球咖啡产业情况

全球咖啡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其中小粒种咖啡(Arabica)主要集中在高纬度高海拔凉爽地区,中粒种咖啡(Robusta)主要集中在低纬度低海拔高温高湿地区,种植和出口地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亚太地区(图1),进口、深加工和消费地则分布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即:发展中国家主要在产业链前端,发达国家在产业链中后端。

图1全球咖啡种植区域分布

1.面积情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8/19年全球咖啡收获面积1000多万公顷,其中收获面积10万公顷以上的国家有18个,分别是巴西、印度尼西亚、科特迪瓦、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墨西哥、越南、洪都拉斯、印度、秘鲁、乌干达、危地马拉、坦桑尼亚、尼加拉瓜、委内瑞拉、萨尔瓦多、肯尼亚和菲律宾(图2),18个国家咖啡收获总面积958.23公顷,约占全球收获面积的90%,其它61个国家约占10%。

图2咖啡收获面积10万公顷以上的国家(2018/19年)

2.产量情况

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2018/19年全球咖啡产量1047.84万吨,较上年增长10.09%。2001~2018年全球咖啡产量在665.38~1047.84万吨之间波动,年均增长率2.96%,全球咖啡产量年际间具有明显大小年现象(图3)。

从品种上看,2018/19年小粒种咖啡产量623.3万吨,占全球咖啡总产量的59.48%;中粒种咖啡产量424.54万吨,占总产量的40.52%,中粒种主要用于加工速溶咖啡和拼配咖啡,少量大粒种咖啡尚未纳入统计。小、中粒咖啡产量占比见图4。

从主产国看,咖啡总产量10万吨以上国家有15个,分别是巴西、越南、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洪都拉斯、印度、乌干达、秘鲁、墨西哥、危地马拉、尼加拉瓜、中国、马来西亚和科特迪瓦,产量共990.18万吨,占全球咖啡总产量的94.50%,其它国家仅占5.50%(图5)。

图3全球咖啡总产量变化趋势(2001-2018年)

图4不同种类咖啡产量占比(2018/19年)

图5部分主产国咖啡产量情况(2018/19年)

3.价格情况

(1)国际综合价格变化情况

据国际咖啡组织(ICO)统计,2018年国际咖啡综合价格为2.40美元/kg,较上年下降14.07%;2019年价格为2.22美元/kg,较2018年下降7.50%,为2007年以来最低价格(图6)。

(2)小粒种咖啡价格变化情况

2018年小粒种咖啡平均价格为2.81美元/kg,较上年下降12.11%;2019年小粒种咖啡平均价格为2.68美元/kg,较2018年下降4.57%,为2008年以来最低。2019年11月价格开始上扬(图7),其中哥伦比亚水洗咖啡价格2.95美元/kg,其它水洗咖啡2.89美元/kg,巴西干法咖啡2.24美元/kg。

图6国际咖啡综合价格变化趋势(2001-2019年)

图72018/2019年小粒种咖啡全年价格变化趋势

4.产值情况

按照国际综合价格计算,2018/19年全球咖啡农业产值为251.48亿美元,较上年减少5.30%。2001~2018年全球咖啡农业产值在67.64~400.61亿美元之间波动,年均增长率为10.28%,年平均农业总产值为211.6亿美元(图8)。

图8全球咖啡总产值变化趋势(2001-2018年)

5.贸易情况

(1)出口情况

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2018/19年全球咖啡出口总量843.89万吨,其中生咖啡720.56万吨,占85.39%;焙炒咖啡23.56万吨,占2.79%;速溶咖啡99.77万吨,占11.82%(图9)。

(2)进口情况

2018/19年全球咖啡进口总量810.94万吨,其中生咖啡694.43万吨,占85.63%;焙炒咖啡20.85万吨,占2.57%;速溶咖啡95.66万吨,占11.80%(图10)。

图9全球咖啡产品出口占比情况(2018/19年)

图10全球咖啡产品进口占比情况(2018/19年)

6.消费情况

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2018/19年全球咖啡消费量988.57万吨,较上年增长3.25%,其中欧盟276.33万吨,美国162.84万吨,巴西139.20万吨,日本47.38万吨,菲律宾36.75万吨,俄罗斯29.67万吨,加拿大29.31万吨,印度尼西亚25.80万吨,埃塞俄比亚19.62万吨,中国19.20万吨(图11)。

2003~2018年全球咖啡消费量在631.12~988.57万吨之间波动,并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3.12%。

图11各国咖啡消费情况(2018/19年)

(二)全国咖啡产业情况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8年全国咖啡总面积184.05万亩,较上年增长2.35%,其中收获面积141.24万亩(9.42万公顷),居全球第21位,其中云南咖啡面积占全国的99.22%,海南占0.37%,四川占0.16%,广东、广西、福建、贵州、西藏等仅有少量种植尚未纳入统计。自2005年起,全国咖啡种植面积逐年增长,至2014年种植规模达到最大,此后呈下降趋势(图12)。

图12全国咖啡种植面积变化趋势(2001-2018年)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8年全国咖啡总产量13.79万吨,居全球第13位,产量较上年减少6.35%,其中云南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9.55%,海南占0.40%,四川占0.15%,广东、广西、福建、贵州、西藏等省区咖啡产量较少未纳入统计。自2005年起,全国咖啡产量逐年增长,其中2016年总产量达最高16.03万吨,随后逐年呈下降趋势(图13)。

图13全国咖啡产量变化趋势(2001-2018年)

2018年,全国咖啡豆平均价14.81元/kg,较上年18.01元/kg下17.77%,比国际小粒咖啡平均价2.81美元/kg(按人民币美元汇率6.62计算,为18.60元/kg)低20.38%。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8年全国咖啡农业总产值20.43亿元,较上年减少22.98%,其中云南占99.36%,海南占0.35%,四川占0.29%,广东、广西、福建、贵州、西藏等省区咖啡产量较少,其农业产值未纳入统计。自2005年起,全国咖啡农业总产值逐年增长,2014年达最高28.78亿元(图14)。

图14全国咖啡农业产值变化趋势(2001-2018年)

据统计,2018年全国咖啡及制品出口量10.86万吨,居全球第16位,为全球咖啡主要出口国之一,出口量较上年增长11.54%。出口产品主要为生咖啡、清除咖啡因生豆、焙炒咖啡、清除咖啡因焙炒豆、浓缩精汁及其它咖啡制品(图15),出口创汇金额3.56亿美元。

2018年全国咖啡及制品进口量为10.54万吨,居全球第13位,较上年增长6.71%。进口产品主要为生咖啡、清除咖啡因生豆、焙炒咖啡、清除咖啡因焙炒豆、浓缩精及其它咖啡制品(图16),全国进口金额5.20亿美元。

图15全国咖啡产品出口类型(2018年)

图16全国咖啡产品进口类型(2018年)

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2018年中国咖啡消费量19.20万吨(人均13杯/年),居欧盟、美国等国之后排全球第9位,较上年增长3.73%。目前,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左右,其中速溶咖啡占72%,现磨咖啡占18%,即饮咖啡占10%。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咖啡消费仍处于初期阶段(图17)。

执笔:黄家雄蒋小龙

图17全国咖啡消费产品类型

二、云南省咖啡产业情况

(一)分布情况

云南省咖啡种植主要分布在怒江、澜沧江、红河、金沙江等流域海拔500~1800米之间的热区,南部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北部抵达金沙江流域。目前,全省有8个州市(保山、德宏、普洱、临沧、西双版纳、怒江、文山、大理)31个县(市、区)有咖啡种植(图18),云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区。

全省咖啡种植从业人员约20多万户100多万人,其中普洱市7.5万余户30余万人、临沧市有5.6万余户20万余人、德宏州5.1万余户20万余人、保山1.8万余户5万余人(建档立卡户1028户3536人)。咖啡产业对繁荣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推进边疆地区乡村振兴和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8云南省咖啡产区分布范围

(二)面积情况

1.面积发展趋势

据统计,2010~2014年,全省咖啡种植面积从64.5万亩快速增加至183.15万亩,2019年全省咖啡种植总面积为156.73万亩,较上年增长4.9%,此后因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面积有所减少(图19)。

图19全省咖啡种植规模变化趋势(2001-2019年)

2.主产区面积情况

据统计,2019年全省咖啡种植面积156.73万亩,主要分布在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等8州市的31个县(区、市)。其中普洱市78.5万亩、临沧市42.25万亩、保山市13.65万亩、德宏州11.3万亩、西双版纳州9.47万亩(图20)

全省8个咖啡主产州市及31个主产县(区、市)为:

(1)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县、墨江县、景东县、景谷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

(2)临沧市临翔区、云县、凤庆县、永德县、镇康县、耿马县、沧源县、双江县;

(3)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昌宁县;

(4)德宏州芒市、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

(5)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

(6)文山州麻栗坡县;

(7)怒江州泸水市;

(8)大理州宾川县。

其中,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的县(区)有7个,分别是思茅(22.77万亩)、镇康(12.55万亩)、隆阳(12万亩)、孟连(10.71万亩)、墨江(10.64万亩)、宁洱(10.39万亩)、耿马(10.24万亩)。

图20云南省咖啡主产州市面积占比(2019年)

(三)产量情况

据历年统计,2001~2009年全省咖啡总产量平稳增长,2010~2016年全省咖啡总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2016~2018年,全省咖啡总产量受市场价格影响有所下降(图21)。

2019年上半年受全省性干旱天气影响,各主产区咖啡均受到不同程度毁损,部分咖啡树干死或只开花不结果,加上咖啡价格连续多年持续走低,咖农无心管理,咖啡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全省咖啡产量预计13万吨左右。

图21云南省咖啡总产量发展趋势(2001-2018年)

(四)价格情况

2018年云南省咖啡生豆平均价格14.78元/kg,较2017年下降17.57%,低于15.00元/kg成本价,比2011年最高价格(25.29元/kg)减少10.51元/kg,为2011年以来最低价;2015~2018年全省咖啡生豆价格在14.78~17.93元/kg之间波动(图22)。

2019年上半年,云南省咖啡平均价格约13元/kg,较上年下降12%,仍低于15.00元/kg成本价,较2011年最高价格(25.29元/kg)减少近50%,为2011年以来最低价;11~12月,咖啡价格呈上升态势,雀巢公司云南报价17~20元/kg,预计2019/2020年咖啡价格会有所回升。

图22云南省咖啡价格变化态势(2001-2018年)

(五)产值情况

自2001年起,全省咖啡农业总产值逐年增长,至2014年达最高28.32亿元,2015年起有所下降并波动。2018年云南省咖啡农业总产值20.30亿元,较上年下降21.92%(图23)。随着价格回升,预计2019年全省咖啡农业总产值将较上年呈增长态势。

图23云南省咖啡农业产值变化态势(2001-2018年)

(六)企业情况

据初步统计,全省现有咖啡从业企业420多家,从事初加工企业290余个,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15户,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企业7个(超10亿元企业1个)。从事咖啡深加工企业12个;全省咖啡企业鲜果加工能力超过100万吨,初加工能力超过15万吨,精深加工能力超过3万吨,冷冻干燥、喷雾干燥速溶粉加工能力超过3万吨。全省部分重点咖啡企业名单见表1.

表1部分重点咖啡企业名单

(七)市场情况

同时,为加大云南咖啡产业宣传与推广,在中国咖啡联盟和上海咖竞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了第五届云南咖啡杯赛中国冲煮大赛,分别在西安、昆明、郑州、杭州、北京、长沙、南宁、长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海口等十个城市举办了10场分赛并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了总决赛,全国各地报名参赛选手500余人次。全年赛事活动与部分知名展会相结合,深入加大咖啡宣传力度,如2019西安酒店用品展、第20届昆明国际花卉展、2019北京国际咖啡展、广西南宁第16届国际东盟博览展、中国长沙国际食品博览会、2019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北京推介展等,全年共组织了后谷、爱伲、白虎山、佐园、班安阿佤、天宇、米古、大开河、苡榕、来旺、墨江精工、云南咖果、高老庄、曼老江、云南农垦等50多家企业或咖啡庄园随行展示,有力扩大了云南咖啡影响力,提高了云南咖啡企业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24全省咖啡出口产品类别占比(2019年)

(八)品牌情况

“后谷”荣获中国著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云南名牌等称号。保山小粒咖啡、普洱咖啡、思茅咖啡等区域公用品牌分别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及证明商标注册。2010年德宏州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咖啡之乡”称号。2012年普洱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咖啡之都”。2014年,国家质监总局批准普洱创建“全国咖啡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临沧市被中国供销社果品流通协会咖啡豆分会授予“中国临沧精品咖啡豆示范区”的称号。2016年“普洱咖啡”获“年度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执笔:罗心平钱琳刚

三、云南咖啡产业发展成效

(一)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优势产业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咖啡产业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将咖啡产业列入“18生物工程”,1998年、2017年先后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咖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等指导性文件,2018年列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八大重点产业之一,全省咖啡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省咖啡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35.4万亩陆续发展到2014年的183.15万亩,之后随着咖啡价格持续走低而有所减少。截止2019年,全省有8个州(市)种植咖啡,种植面积达157万亩左右,年产量约13-14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云南咖啡产业规模在全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有效带动边疆100多万农民从业,成为边疆群众脱贫的特色农业产业。普洱、临沧、德宏、保山、西双版纳等5州市种植规模及产量占全省98%以上。普洱、临沧分别成为“全国咖啡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精品咖啡豆示范区”。“云咖”曾被外交部部长王毅称赞为“走遍全球所喝过的最好喝的咖啡”。

(二)建成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

目前,全省拥有中国唯一咖啡种质资源圃,储备种植资源和品种500多份。各级农业、科研部门建成了全国唯一一支140多人的科技人才队伍,支撑着从品种、栽培、初深加工、装备制造到国际贸易整个产业的运转,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基础。多年来,各级各部门着力扶持咖啡龙头企业、创建加工精品名牌,龙头企业通过流转农(林)地发展咖啡种植,建立起完整的“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场+基地+职工”的组织生产模式,培育出一批咖啡生产加工企业,形成了完整的咖啡产业链体系。据初步统计,全省现有初加工企业290余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6户,咖啡深加工企业12个;鲜果加工能力超过100万吨,初加工能力超过15万吨,精深加工能力超过3万吨,冻干、喷干速溶粉加工能力超过3万吨。临沧、德宏近50万亩咖啡基地套种了澳洲坚果,产业辐射带动功能初步显现,创新“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咖啡+文化”“咖啡庄园+旅游”等业态初见端倪。

(三)创建了国际化的咖啡交易平台

(四)培育了全省第四大出口创汇农产品

咖啡已成为全省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出口创汇仅次于蔬菜、水果(坚果)和烟草。2019年,全省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产品远销西欧、美国、日本、韩国等5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5.61万吨,出口创汇额1.39亿美元。咖啡产业依然是云南最具创汇能力、“走出去”的重点产业。中缅友好协会及云南大广普惠有限公司在缅甸仰光建设1万吨的咖啡工厂和1万亩的咖啡套种柠檬、坚果的现代化设施农业项目,为云南咖啡行业出口创汇、咖企通过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走向更大的国际市场搭建平台,国际贸易往来不断加强。

执笔:李荣福

四、云南咖啡产业经营模式

目前,全省咖啡种植主要采用农户自种、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农场+基地+职工等经营模式,总体上云南省咖啡产业以农户种植为主。现阶段,全省咖啡产业发展主要形成以下经营模式。

(一)终端销售导向型

保山市主要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互联网+深加工+初加工+种植业”经营模式,全市现有咖啡企业49家、咖啡专业合作社6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8家,具有从事咖啡种植、初加工、深加工和贸易(电子商务)的企业集群,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较好,产业链较完整,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终端销售(电子商务)良好,电商年销售额3.2亿元。

(二)精深加工导向型

德宏州以后谷咖啡有限公司为核心形成“企业+基地+农户”和“深加工+初加工+种植业”经营模式,以速溶咖啡精深加工为主,带动全州咖啡产业发展。2019年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达32亿元,但全州仅此一家企业,缺乏企业集群,一定程度上对产业发展存在一定风险。

(三)原料销售导向型

普洱市和临沧市主要以销售咖啡原料为主,主要以“政府+企业+基地+农户”和“生咖啡销售+初加工+种植业”经营模式为主,其中普洱市有咖啡企业386家,咖啡专业合作社182个,咖啡鲜果初加工厂540家,精深加工企业6家,出口企业14家,咖啡机械制造企业2家,具有支撑咖啡产业发展的企业集群,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

执笔:黄家雄

五、云南咖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云南咖啡产业尽管在全国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因受多重因素影响,多年来一直做不大、做不强,近年来呈现产值低、效益差、面积减少、出口下滑等问题。

(一)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均不同程度出台了有关扶持咖啡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政策“玻璃门”“旋转门”问题时有发生。近几年来每年中央农业资金项目安排840万元用于热作产业(主要是橡胶和咖啡)发展,由于扶贫工作,最终用在非贫困县咖啡产业上的资金仅仅100多万元,只能实施小范围的生产示范。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80万元的热作产业发展资金,约一半以上资金按照因素分配法用于扶贫,用于非贫困县热作产业(咖啡、橡胶)资金为485万元,每年仅能用于创建2800亩咖啡标准化示范园和1400亩橡胶标准化示范园,至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品种改良、更新及企业加工扶持就更不可能实施。总体资金少且分散,对产业快速发展明显支持不足。

(二)价格持续低迷,产业严重受损

咖啡作为国际大宗贸易商品,全球咖啡商品交易完全市场化、价格高度透明。近年来,受国际咖啡市场影响,咖啡生豆价格持续走低。雀巢公司参照纽约咖啡期货价格再下调10~20美分/磅收购云南咖啡豆,其他公司(包括省内企业)参照雀巢公司价格收购咖啡豆。截止2019年上半年,咖啡生豆平均价为13元/kg仍低于成本价(15元/千克),咖农普遍收益下降甚至出现负利润,部分咖农对咖园无心管理、无力投入,弃管弃收,导致咖啡生豆产量减少、品质下降,或直接砍伐咖啡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致使全省咖啡种植面积减少。

(三)企业小、散、弱,抗市场风险能力低

近年由于国家环保政策严格实施,很多咖啡初加工企业因咖啡鲜果处理后的废水、废渣等生产废弃物环保处理不达标而不能正常开工,加上受国际市场影响,企业收益降低,大部分企业无力或不愿意投入环保设施改造,只能停工停产,咖农只能自行处理鲜果后销售生豆,导致污水污物随意排放,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且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农户自行处理后的咖啡品质极不稳定。另一方面,部分咖啡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缺乏周转资金,严重拖欠工人工资、咖农果款,导致企业无力收购,咖农无心采摘,致使咖啡园撂荒失管,熟果无人采,甚至砍树毁园。

(四)产业链短,市场竞争力弱

目前,云南省咖啡以种植业为主,企业主要收购和销售咖啡豆,速溶咖啡、即饮咖啡等终端消费较少,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加工技术落后,品质不稳定,深加工产品少,市场开拓严重滞后,缺乏知名品牌,无法摆脱国际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二、三产业发育不健全,产业链未拉通和扩宽。虽然国内咖啡消费逐年增长,市场巨大,但大部分消费者接触到的基本都是终端产品,且更认同外国咖啡品牌,我省咖啡企业大多以原料交易为主,从事咖啡终端消费的较少,导致云南咖啡在终端消费市场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微不足道。

执笔:张毅钱琳刚

六、促进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建议

中国是全球咖啡消费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年均增长率在15%左右,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长率。近年来,仅日本、韩国年人均饮用咖啡350杯以上,美国人均达到400杯以上,而我国年人均饮用咖啡仅有10杯左右,增长潜力和市场容量巨大。云南咖啡若继续以销售原料为主,无论国内国外都很难抢占一席之地,未来云南咖啡产业发展必须要培育一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走精品化道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打破外企垄断,促进由出口为主转变为内外两个市场销售为主、由生产大宗商品豆转变为精品豆、由原料销售向成品销售转变。

(一)增加财政投入,加大企业扶持力度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含金融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模式成立咖啡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为全省咖啡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活力,增强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咖啡企业、合作社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一是支持本土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加强洽谈合作、合并重组等;二是支持企业牵头围绕基地建设咖啡鲜果处理中心,扶持企业改造提升环保设施,确保生产达标;三是支持企业开展标准生产、科技研发、精深加工等,提高产品品质;四是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发展零售终端,支持开设专营店、咖啡馆或连锁店等,逐步树立、扩大本土咖啡品牌影响。

(二)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咖啡品质

建设精品咖啡种植示范园,引导咖啡种植小农户提高标准化程度,提高精品豆产量。一是增加财政投入或整合支农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在主产区,种植精品咖啡品种,建设标准化示范园,从品种、种植、管理、采摘等方面按照质量标准对咖企、咖农进行示范、培训,逐步提升咖啡种植水平,提高产量、巩固品质,提升咖农效益。二是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咖农精细化管理,做到咖啡鲜果成熟一批采摘一批,并在收购价格上体现优质优价。三是在规模型鲜果加工厂推广机械脱胶技术,小农户推广生物酶促脱胶技术,以改变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规模型鲜果加工厂推广电热泵机械干燥技术,小农户推广晾晒架干燥技术,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实现咖啡豆优质化。

(三)提升省级咖啡协会及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职能

借鉴哥伦比亚咖啡种植者协会运作模式,整合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和云南省精品咖啡学会,成立新型的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提升服务能力。加大咖啡行业协会支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企业牵头开展全省性或区域性咖啡产销宣传活动。同时,借鉴埃塞俄比亚咖啡交易中心、纽约咖啡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经验,改造提升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使之成为立足云南、服务亚洲和面向全球的第三个交易中心,以建立交易和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含进出口标准体系)为核心,力争大宗贸易必须通过交易中心进行交易。

(四)加大咖啡品牌培育力度

(五)加大国内市场宣传推广力度

一是面向社会各界,以广大消费者为核心,在全国继续办好“云南咖啡杯冲煮大赛”,创新开展“咖啡进校园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推广,以扩大“云南咖啡”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二是整合“德宏亚洲咖啡年会”“保山咖啡文化节”“中国普洱咖啡杯”世界虹吸壶大赛、普洱咖啡生豆大赛、普洱咖啡手冲大赛、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等活动为统一的省级咖啡推介宣传活动,如“云南省咖啡文化节”,每年在主产区或省外主要消费城市轮流举办1~2次“云南咖啡”宣传推介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咖啡企业、名人前来参观、考察,以提升云南咖啡的整体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完善咖啡产业保险机制

进一步完善咖啡自然灾害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机制,切实保护咖农利益,稳住第一产业,为咖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加快机制完善并在各主产区推广咖啡保险,健全新华咖啡价格指数机制,实现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

THE END
1.餐饮供应链研究框架专题报告:餐供全产业链拆解挖掘成长企业结合产业链来看,中游食品制造企业充分受益餐饮工业化趋势,同时格局集中度不断提升为未来主线,关注细分赛道竞争力强龙头。短期餐供企业竞争看起量,产品打造为前提,渠道建设为关键,最终通过规模效应形成竞争优势;中期比全国化布局,不断降低流通环节费用;长期拼原材料成本。建议关注已经完成全国化产能布局和原材料优...https://stock.finance.sina.com.cn/stock/go.php/vReport_Show/kind/industry/rptid/784310973603/index.phtml
1.食饮财经观察丨预制菜头部企业业绩下滑B端遇冷C端难攻行业困境...今年以来,预制菜频频登上热搜。但不管是黑红还是真红,从三季报来看,预制菜行业的困境已经凸显,在味知香、安井食品、春雪食品、三全食品、国联水产几个巨头企业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原因在于B端市场“遇冷”和C端市场“难攻”。封面新闻记者 舒俊瑜...https://www.thecover.cn/news/RiWYmIPnwI%2BH90qSdq8Jkw==
2.餐饮供应链供需及成长潜力分析问答集锦中游食品制造企业充分受益行业成长。餐饮供应链上游为农林牧渔企业,提供原材料及进行初级加工,规模庞大,...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1563950437389
3.中金合成生物学系列报告一:造物致知造物致用行业动态补齐技术短板,加强前端设计和改造能力积累,构建全产业链优势。美国在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数据积累、技术运用具有优势。国内合成生物学企业在前端的底盘细胞构建、菌株改造的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国内的优势在于后端发酵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性,我们认为国内企业需要加强前端设计和改造能力积累,构建全产业链优势。 http://www.dahuagong.com/news/show-1669.html
4.产业互联网–广州天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优势产业资源地位一方面体现在区域经济里面的优势地位,比如地理位置优势,临近资源产地、消费地、存储地;一方面体现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位置,比如阿里和京东,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有优势,凭借优势地位和信息优势对企业进行互联网融资服务;或者拥有广泛的渠道网点资源等。 http://www.tianyuaninfo.com/?cat=48
5.芯动力——硬件加速设计方法学习笔记(第一章)概述本文围绕《芯动力——硬件加速设计方法》mooc课程,详细介绍了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晶圆厂、Fabless、EDA、设计服务和IP供应商。深入剖析了数字芯片设计流程,区分了逻辑前端和后端设计,并列举了Synopsys和Cadence的主要工具。最后梳理了芯片设计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数字芯片与模拟芯片的区别。 摘要由CSDN通过...https://blog.csdn.net/qq_42135020/article/details/127800857
6.市政协十一届五次常委会常委发言产业集中在产业链的中段,缺乏配套的前端原材料项目和后端的深加工项目,产品增值率低。产品以文化纸、生活用纸为主,高附加值的特种纸少。造纸产业本地协同程度不强,与本地企业业务合作有限,对本地其他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建议聚焦前端,做足后端,延链补链,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韧性和产品竞争力,促进...https://www.bhxww.com/content/2022-10/11/content_1061277.html
7.供应链策划书的范文(精选6篇)行业壁垒低使得服装行业处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的数量型、低水平扩张,其结果必然是生产过剩,产品滞销。产业链的不稳定源于供应链一体化还未建立。 3.信息化程度低 服装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服装企业信息化是实现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主要手段,是实现服装企业物流畅通,...https://www.yjbys.com/cehuashu/1643733.html
8.00后存款是90后2倍,10亿人没坐过飞机:中国未来商机在哪?因为这个产品涉及的产业链和零部件非常多,而全世界也只有中国能够最高效、最低价、最批量地生产,并以最大规模的消耗掉。 还有一个现象也很有趣,在中国南部和东部地区,有大量县城变成了一个个产业集群,整个县城都围绕着一个生意展开,在那里走几公里就能找到一切你需要的东西,但在别的国家,这可能是要跨国才能完成...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44528.html
9.优秀商业模式打造10倍牛股19股望爆发制造业价值链后端的商业模式创新有望弥补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设计等先天不足的短板,新材料行业的投资机会也将挂钩商业模式引领下的业态重构形式。 卡特彼勒绑定型商业模式: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做文章:制造业价值链中端是制造;前端是研发;后端是营销。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是高附加价值区域,随着信息技术...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4,20140119354781238.html
10.前端培训+后端认证土巴兔打造全产业链就业培训体系赋能培训覆盖装修全产业链 “学生是产业链的最前端,对学生群体的赋能,不仅可以为企业、行业与社会培育并输送优质的专业人才,也能够通过产教融合,推动高校、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进而助力产业优化升级。”土巴兔家居生态研究院负责人表示。 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5/19/032091759.shtml
11.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生猪产业链分析不难看出,纵向并购对史密斯菲尔德在美国乃至世界生猪养殖与加工产业地位的提升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3.2 接受企业收购,扩展国际市场 接受企业收购,消除债务,扩充市场。由于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在早期注重前端养殖屠宰的企业定位,导致21世纪初期公司出现了利润率低和负债高等问题,这一时期史密斯菲尔德逐渐开始注重产业链后端...http://ngx.179c.com/p1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