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题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C)起施行

A.2007年4月1日B.2007年10月1日C.2007年11月1日D.2007年12月1日

2.标志着我国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B)

A.《宪法》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4.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

A.国家卫健委制定,国务院批准B.国家卫健委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

A.国务院B.国家卫健委C.省级政府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6.下列哪组是由鼠传播的疾病(B)

A、流脑、疟疾B、鼠疫、流行性出血热C、腮腺炎、麻疹

7.常用化学消毒剂分高、中、低效三种,下列三组化学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的是(A)、中效消毒剂的是(B)、低效消毒剂的是(C)。

A、过氧乙酸、环氧乙烷B、碘伏、乙醇C、新洁尔灭、来苏尔

8.对下列哪种传染病不需开展终末消毒(C)

A.霍乱、副霍乱B.细菌性痢疾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甲型肝炎

9.鼠疫应采取的隔离类型是(A)

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接触隔离

10.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

A.接触传播B.注射途径传播C.性传播D.空气传播

11.人群中对狂犬病毒的易感状况为(D)

A.儿童易感B.农村人群易感C.城市人群易感D.普遍易感

A、30分钟B、4小时C、2小时D、12小时

13.用于食物中毒的发病指标(B)

A.患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构成比

14.在以下餐饮具的消毒方法中,哪种最为理想(D)

A.含氯消毒药物消毒B.紫外线消毒C.红外线消毒D.煮沸消毒

15.反映水体受粪便污染的常用指标是(B)

A.细菌总数B.大肠菌群数C.链球菌D.痢疾杆菌

16.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

A.无菌操作B.无菌C.防腐D.灭菌E.消毒

17.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是(C)

A.隔离期B.传染期C.最长潜伏期D.最短潜伏期

18.气溶胶喷雾消毒适用于那种环境消毒(C)

A.开放场所室内空气消毒B.开放场所室内物体表面消毒

C.密闭场所室内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D.室外物体表面消毒

19.细菌性痢疾临床分型中哪项属急性(D)

A.慢性迁延型B.急性发作型C.慢性隐匿型D.中毒型

20.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病菌是(A)

A.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

21.发生甲肝暴发疫情时应采集的患者标本为(B)

A.咽拭子B.血清C.咽拭子和血清D.以上均不正确

22.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B)

A.鼠疫、霍乱B.艾滋病、炭疽C.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D.黑热病、麻风病

23.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多少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就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D)

A.5例B.10例C.20例D.30例

24.疫源地终末消毒是指(B)

A.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除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B.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C.对可能受到病源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D.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25.出现霍乱病人后,终末消毒时的消毒范围是(D)

A.病人住过的房间和工作场所B.病人所在的街道或自然村

C.病人住过或工作过的建筑物或院落D.病人所用的水井及可能污染的场所

A.潜伏期早期B.潜伏期后期至黄疸出现前

C.黄疸出现后2周内D.黄疸出现2周以后

27.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C)

A.消化道传播B.空气传播C.接触污染传播D.血液途径传播

28.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时,首要做的工作是(A)

A.核实诊断B.开展实地调查C.结论报告D.现场预防

29.以下概念中不是常用反映流行强度指标的是(A)

A.突发B.散发C.流行D.暴发

30.属于被动监测的是(A)

A.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B.传染病漏报调查

C.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D.哨点监测

31.鼠疫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B)

A.野鼠B.鼠蚤C.蚊子D.家鼠

A.7天B.15天C.30天D.45天

33.甲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

A.粪-口传播B.母婴传播C.血液传播D.吸血昆虫接触

34.流感区别于其他呼吸道感染最显著的症状是(A)

A.高热B.咳嗽C.流涕D.头痛

35.细菌性痢疾是由(B)

A.大肠杆菌引起B.志贺菌属引起C.粪链球菌引起D.空肠弯曲菌引起

36.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是(D)

A.流感B.麻疹C.狂犬病D.脊髓灰质炎

37.食物中毒事件属于(B)疾病范畴

A.传染性B.食源性C.地方性D.生物性

38.在运送有传染性.放射性或剧毒样品时,应标明(D)

A.性质B.危险C.传染D.标识

39.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A.直接接触与呼吸道传播B.粪-口传播C.性接触传播D.虫媒传播

40.乙脑疫苗接种方式是(A)

A.皮下注射B.肌肉注射C.皮内注射D.口服

41.狂犬病毒对下列哪种消毒剂不敏感(D)

A.45%-70%乙醇B.碘制剂C.氯仿、丙酮D.酚或来苏尔

42.AFP指的是(D)

A.单一疾病B.脊髓灰质炎C.格林巴利综合症

D.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征候群。

43.以下AEFI分类正确的是(B)

A.一般反应、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

B.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

C.不良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

D.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不明原因

44.以下可能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D)

A.接种水痘疫苗3天后发生高热。B.接种乙脑疫苗3天后发生扁桃体炎。

C.口服脊灰疫苗3天后出现腹泻。D.接种百白破疫苗3天后出现无菌性脓肿。

45.动物尸体可如何处理(D)

A.煮熟食用B.丢弃、但要远离水源C.及时消毒D.及时消毒后深埋

46.脊髓灰质炎病毒排出体外主要通过(C)

A.鼻分泌物B.眼分泌物C.粪便D.飞沫

47.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A)

A.内毒素B.肠毒素C.外毒素D.神经毒素

48.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时限为(C)

A.每年冬春季B.每年夏季C.全年

D.仅在当地出现SARS和人禽流感病例后开始监测

49.实验室认证认可的法律依据是(B)

A.产品质量法B.计量法C.食品卫生法D.传染病法

50.在病人死后,用于分离病毒的尸体标本的采集时限是(A)

A.6小时内B.8小时内C.12小时内D.24小时内

二、多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ABC)

A.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B.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

C.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D.立即采取医疗救护措施

2.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BCD)等

3.流行病研究的用途是(ABC)

A.探索病因及影响因素B.评价预防策略和措施的效果C.疾病监测D.治疗病人

4.麻疹应与以下哪种常见疾病鉴别诊断(ABCD)

A.风疹B.幼儿急疹C.猩红热D.药物疹

5.我国预防接种组织形式包括(ABC)

A.常规接种B.群体性预防接种C.应急接种D.入户接种

6.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包括(AC)

A.格林巴利综合征B.颅内占位病变导致瘫痪

C.急性多发性肌炎D.外伤性瘫痪

7.下列易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毒物,属于窒息性气体的是(BC)

A.氯气B.一氧化碳C.硫化氢D.甲醛

8.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定义(ABDE)

A.发热(腋下体温≥38℃)

B.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C.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的肺炎

E.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9.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形式有哪些(ABCD)

A.实物储备B.计划储备C.资金储备D.信息储备

10.可用于灭菌的消毒剂有(BD)

A.3%过氧化氢B.环氧乙烷C.2%氯已定D.甲醛

11.用于皮肤和手消毒的消毒剂有(BCD)

A.1%来苏儿B.5000mg/L碘伏C.4%葡萄糖酸氯已定D.75%乙醇

12.下列哪几种杀菌因子的穿透力较强(DE)

A.甲醛B.过氧乙酸C.紫外线D.环氧乙烷E.辐射线

13.传染病责任报告人(BCD)

A.公民B.医务人员C.社区及乡村医生D.个体开业医生

14.哪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从患者的尿中排出(ABC)

A.伤寒B.麻疹C.钩体病D.白喉

15.手足口病在发热的同时往往会伴有发疹,发疹的部位为(ABC)

A.口腔粘膜部B.手、足部C.臀部D.腹部

16.下列哪几项是鼠疫的传播途径(ABD)

A.鼠蚤叮咬B.呼吸道C.输血D.皮肤粘膜

17.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措施包括(ABD)

A.疫苗预防B.良好卫生习惯C.抗生素药物D.维生素类药物

18.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ABD)

A.疟疾B.丝虫病C.伤寒D.登革热

19.在下列传染病中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的是(CD)

A.霍乱B.脊髓灰质炎C.流行脑脊髓膜炎D.麻疹

20.中东呼吸综合征发病高峰为(AB)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无明显季节差异

21.具备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ABC)症状之一者,即可判断为疑似麻疹病例。

A.咳嗽B.卡他性鼻炎C.结膜炎D.头痛

22.某小学4月中旬发生了以发热、出疹为主要表现的疫情,经调查其潜伏期约2周左右。可能的疾病为(ACD)

A.麻疹B.猩红热C.水痘D.风疹

23.消灭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措施包括(ABCD)

A.常规免疫B.强化免疫C.流行病学监测D.实验室监测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B.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

C.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D.对易感人群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25.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那些(ABD)

A.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B.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26.在温度允许的情况下对有病人住院的病房空气处理方法是(AB)

A.机械强制通风B.自然通风C.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D.臭氧消毒

27.发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患者应立即(ABCD)

A.消化道隔离B.住院治疗C.报告疫情D.采集标本

28.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AD)

A.埃及伊蚊B.赫布里底伊蚊C.盾纹伊蚊D.白纹伊蚊

29.结核病人污染的物品可用下列哪些方法进行消毒处理(ABD)

A.含氯消毒剂B.湿热C.百毒杀D.过氧乙酸

30.适用干热灭菌的有(ABCD)

A.油脂B.金属制品C.玻璃制品D.凡士林纱布条

31.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AC)

A.隐性感染者B.潜伏性感染者C.无症状病毒携带者D.急性感染期病人

32.某患者疑诊肾综合征出血热,血象检查会出现哪些改变(ABCD)

A.白细胞总数增高B.中性粒细胞增高C.淋巴细胞增高D.血小板减少

33.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

A.传染病B.非传染病C.健康状况D.疾病的物理诊断

34.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有(ABCD)

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理论流行病学D.实验流行病学

35.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原因有(ABCD)

A.新生儿增加B.外来人口增多C.免疫人口死亡D.人群免疫力自然消退

36.经水传播的传染病有(ABCD)

A.霍乱B.伤寒C.戊型病毒性肝炎D.钩体病

37.乙醇不宜用于(BC)消毒

A.手B.空气消毒C.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D.体温表

38.中效消毒剂可以杀灭哪些微生物(BCD)

A.细菌芽孢B.细菌繁殖体C.结核分枝杆菌D.亲水性病毒

39.以下哪些传染病需分急性和慢性填报(AC)

A.乙型肝炎B.疟疾C.血吸虫病D梅毒

40.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遵循(AB)

A.分级负责B.属地管理C.异地管理D.户籍管理

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什么措施(ABC)

A.就地隔离B.就地观察C.就地治疗D.尽快转诊

42.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有(ACD)

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C.肺炭疽D.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禽流感

4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为(ABD)

A.食物在生产、运输、贮藏、销售等过程中受到致病菌的污染

B.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存放不当,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

C.使用镀锌容器存放食物D.食用前未经彻底加热

44.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食品多为(BC)

A.禽蛋B.奶油蛋糕C.剩饭D.植物性食物

45.微生物污染主要为(ABCD)的污染

A.细菌B.细菌毒素C.霉菌D.病毒

46.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为(BD)

A.细菌菌相B.菌落总数C.细菌种类D.大肠菌群

47.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可概括为(BCD)

A.寄生虫B.生物性病原物C.化学性病原物D.物理性病原物

48.下列属感染性食物中毒的有(ACD)

A.沙门菌食物中毒B.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C.李斯特菌食物中毒D.志贺菌食物中毒

49.当医务人员怀疑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时,应当尽早采集(AB)

A.上、下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

C.大便D.尿液

50.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指(ABC)

A.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

B.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治疗或死亡前,与病人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

C.或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需作为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其他人员

D.以上都不是

三、判断题

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制定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

3.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一、二、三、四级,依次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4.疫源地消毒时,室内空气可选用过氧乙酸或戊二醛溶液进行喷雾消毒(×)

6.因鼠疫、炭疽、狂犬病等死亡的动物尸体,一经发现立即深埋或焚烧,深埋时应向死亡动物尸体周围喷撒漂白粉(√)

7.结核杆菌对热力消毒很敏感(√)

8.即使符合国家标准的自备井水也不属于生活饮用水(×)

9.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10.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与病例末次接触后7天(×)

12.只要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它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29人并无死亡病例,它属于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4.康复训练属于慢性病的三级防治策略(√)

15.霍乱病原体对消毒剂敏感(√)

17.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18.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鼠疫最为有效(×)

19.禽群和人群对禽流感普遍易感(√)

20.人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禽和健康带毒禽类,以鸡、鸭为主(√)

21.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隐性感染者(×)

22.收治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的病区应与其它病区分开(√)

23.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传染源包括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24.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25.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26.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27.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28.有迹象表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以通过人传人途径传播(√)

29.蜱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

30.曾到过禽流感疫点,或与家禽、鸟类、病死家禽有密切接触史,3周后出现流感症状应警惕患禽流感的可能(×)

32.对于传染病病例进行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

33.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发病早期的上呼吸道标本、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

34.鼠疫诊断由市级疾控中心进行确认,并责成原报告单位对疑似鼠疫的诊断进行订正(×)

35.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过程中要加强主动搜索,及时发现带菌者,对所有病例和带菌者进行个案调查,并填写个案调查表(√)

36.《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SARS、人禽流感和其它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呼吸道传染病(√)

37.流感样病例是指体温≥38℃,伴有咽痛和咳嗽症状的病例。(×)

38.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为本病唯一传染源(×)

39.皮肤炭疽的接触者以及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不需要隔离,也不需要区域封锁(√)

40.食物中毒就是食源性疾病(×)

41.食物烧煮过程中只要中心温度达到65℃就可保证食物安全、卫生(×)

42.炭疽直接接触者可接种炭疽疫苗进行预防(×)

43.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44.在控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方面,查明病原学病因比流行病学病因更加重要、更加可行(×)

45.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与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一样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

46.脊灰病例发生后,其强化免疫范围的判定主要依据是该地的基础免疫水平(√)

47.流感样病例标本的采集对象为发病7天内的流感样病例(×)

48.证实人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病例并出现疫情扩散状态,属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9.相对危险度(RR)是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之比(×)

50.重大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由疫情发生地市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

THE END
1.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微生物指标是A.细菌菌相B.细菌种类C.优势菌D...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微生物指标是() A.细菌菌相 B.细菌种类 C.优势菌 D.菌落总数https://www.netkao.com/shiti/829040/3931r98wpear7z.html
2.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微生物指标是()A细菌菌相B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微生物指标是( ) A 细菌菌相 B 细菌种类 C 优势菌 D 菌落总数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猜您对下面的试题感兴趣:点击查看更多与本题相关的试题 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不包括 A.致病菌 B.病毒 C.细菌总数 D.大肠菌群 E.霉菌 ...https://m.12tiku.com/tiku/919880/39758611.html
3.我国对食品质量进行卫生评定时,主要检验的微生物指标【2018X】我国对食品质量进行卫生评定时,主要检验的微生物指标有 A.菌落总数 B.大肠菌群数 C.致病菌数 D.病毒数 正确答案:ABC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三项,分别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①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它可以反应食品...https://www.huatu.com/stk/2618605.html
4.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为().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为(). A.细菌菌相 B.菌落总数 C.细菌种类 D.优势菌 E.大肠菌群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多项选择题 影响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的因素包括() A.食品的营养成分 B.PH值 C.温度...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2270875.html
5.提醒年糕奶粉乌梅…这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冲调谷物制品和方便冲调制品中霉菌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不当有关。 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不是致病菌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https://www.ynxmmgw.com/zx_nr.asp?id=14450
1.反应食品卫生质量的微生物指标主要有【单选题】不能用细菌总数反映的食品卫生指标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维持角膜透明性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生吃水生食物要洗净,主要是为预防( )污染。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巩膜的色泽不正确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污染食品的寄...https://www.shuashuati.com/ti/266ed223178f4a959fee37bc5b49da76.html?fm=bdbds0e2cb08abafbbdb7728de01b1effb2f9
2.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微生物指标是()A.细菌菌相B.细菌种类C.优势菌D...E.细菌菌落总数应≤3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为细菌总数,二是大肠杆菌。()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细菌的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将其作为()的标志。A.食品中的菌数B.食品中细菌种类C.食品等级 ...https://www.educity.cn/souti/BAC5E85D.html
3.食品卫生质量指标都有哪些?油炸小食品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分别是...GB 4789.11—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3、卫生要求 3.1 感官指标 3.1.1 色泽:具有本品种特有的正常色泽,无焦生现象。 3.1.2 气味:气味正常,无霉味、哈喇味及其他异味。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项 目指 标 ...https://www.fljg.com/news/380829.html
4.第九章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指标与质量管理控制第 九 章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指标与质量管理控制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食品微生物质量 和安全性指 标第二节:食品质量管理 与控制体系 第 一 节食 品微生物质量和安全性指标 本节主要内容:一、食品质量安全概述二、食品的微生物质量三、食品微生物质量指标四、食品微生物学指标五、食品微生物安全性指标六、用微生物...https://doc.mbalib.com/view/b5bfb65c94a0754825d359483f1d9334.html
5.食品安全知识试卷3、( )什么是某CCP的关键限值? A、食品生产操作超出某限度值而可能造成健康危害 B、微生物指标 C、产品的质量指标 D、超出某限度值而导致食品质量不一致 4、( )食品卫生标准中的菌落总数是指被检食品中 A、单位重量(g)、体积(ml)内所含的细菌数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389400.html
6.2021年中式面点师(中级)及中式面点师(中级)实操考试视频5、【单选题】()食品具有蛋白质含量丰富、低脂肪、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特点。( D ) A、谷类 B、豆类 C、蔬果类 D、昆虫 6、【单选题】()的卫生问题主要是微生物污染与生霉。( D ) A、食盐 B、白糖 C、醋 D、酱油 7、【单选题】物理膨松面坯,是用具有胶体性质的鸡蛋清作介质,通过的物理运动,使...https://blog.csdn.net/zd0618/article/details/122162442
7.注意!这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不是致病菌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蜜饯》(GB 14884—2016)中规定,蜜饯类中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4CFU/g,且...https://www.wuhu.gov.cn/openness/public/6596211/34286781.html
8.监测方案(精选15篇)(一)其中:检测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完成以餐用具消毒效果监测及食品监测。样品来源采取购买的形式采集(见附表1责任单位:县卫生局(疾控中心)配合单位:县食药监局、工商局、商务局、卫生监督所。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可能危害身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微生物及毒素、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等风...https://www.unjs.com/fanwenku/247700.html
9.食品微生物之检验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采样方法 按照上述采样方案,能采取最小包装的样品就采取完整包装,必须拆包装取样的应按无菌操作进行。 不同类型的食品应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 1.液体样品:充分混匀,以无菌操作开启包装,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注入无菌容器。2半固体样品:以无菌操作拆开包装,用无菌勺子从几个部位挖取样品,放入无菌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m7fr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