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0月16日下午,食药同源产业发展高峰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举办。作为第九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期间举办的重点会议之一,本次会议围绕食药同源的现状及开展、科技创新、法规现状等话题展开讨论,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食药同源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会议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副会长刘学聪主持。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副会长刘学聪
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曲凤宏
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曲凤宏出席会议并开场致辞。他指出,食药同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发展食药同源产业对于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食药同源产业虽然蓬勃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同质化竞争严重,品牌建设难度大,法规监管也是一大难点。要克服困难,需要我们每个从业者以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共同推动食药同源产业向着更加绿色、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让自然的馈赠惠及到每一个老百姓。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明勇
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钟志强
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钟志强指出,癌症患者需要特殊营养支持以协助抑制肿瘤发展;调节肿瘤微环境;并与常规治疗相结合减少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延缓肿瘤复发等。例如灵芝孢子油、双歧杆菌、红景天提取物、原花青素、DHA(鱼油)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合使用。未来,癌症及干细胞治疗都需要安全有效的天然物质来调节微环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保健食品注册处处长宛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保健食品注册处处长宛超详细介绍了食药同源原料及保健功能声称管理。他指出,随着众多新功能政策的落地,食药同源产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越是在这样的时期,越要冷静思考行业未来发展问题。首要一点是要明确食药物质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要厘清食药同源物质的“食品”逻辑;同时,要回归科学证据,要有确切的科学事实依据和科学共识。他强调,行业发展离不开监管,而这种动态管理也是符合守正创新的管理理念。要加速食药物质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和转化,监管部门也希望到各省尽快实现备案,把真正的食药同源物质转化为高质量的产品,造福老百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食品科技室副主任殷继永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何春年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立实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吕圭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吕圭源发表了食药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他认为,当前我国食药同源产业发展面临着概念不清;产品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需求;缺乏必要科普,民众认知水平亟待提升;产品效果缺乏评价方法和标准;产品研发认识和思路差异大等挑战。面对挑战,在食药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将提升舒适度、增强体感作为基本要求,强化基础研究、配方研究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不断突破创新,提升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专家邓少伟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专家邓少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食药同源原料保健食品标准建设情况,她总结到,目前已完成保健食品用原料(中药材)团体编制通则1项以及保健食品用原料(中药材)团体标准各论184项,共计185项。该系列团体标准研究工作的开展对于加强源头标准建设,减少行业乱象,破解制约行业健康发展遇到的研发、申报以及审批等系列“瓶颈”问题,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重要的科学意义,这是保健食品用原料(中药材)首次真正有了自己的可执行标准,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创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