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技术论文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食品生物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者:胡长效贺峰丁梁斌单位: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实践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尽量设置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及具有探索性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参加一些高新技术项目的训练,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五岗六层”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架构“五位一体”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设备、仿真环境与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校外基地、实践教学资源库、双师型教学团队“五位一体”的支撑保障体系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实施的基础。其中实践教学设备以及仿真环境与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得以实现的载体。近年来,我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成了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18个实验实训室,购置600多万元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建成了柠檬酸生产车间、啤酒酿造车间、果蔬汁生产车间、焙烤车间、今麦郎实训室等校内生产实训车间,基本满足了发酵产品及生物制品的模拟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的需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是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的关键。我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与青岛啤酒(徐州)彭城有限公司、徐州恒顺万通食品酿造有限公司等8家生物技术、食品类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实践教学资源库方面,我们不仅开发了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教材,还开发了一些动画素材及多媒体课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构建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双师团队,不仅能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而且为校内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塑造提供了一个直接高效的培养机会。

谋构“三维二级”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实践教学的分析

2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分析

3素质教育的分析

4课程体系的分析

所谓的课程体系所指的就是,对培养专业目标的实现,是创建学生主要知识构架的核心阶段。按照对学科基础的强化,对专业口径方面的扩大,对培养人才适应性、前瞻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原则的增强,需要在几个方面将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性的构建。其中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分为: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公共基础的课程主要包含:计算机、外语、物理以及数学等。专业的课程主要包含两大类别,其一是对选修课程的指定,包含: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以及免疫学等;其二是任意形式的选修课,主要包含:化工原理、生物统计学、生物物理学、蛋白质化学、分子遗传学等。具体是想要将学生的学术视野拓宽,将学生知识面开拓,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拥有较为巨大的创新发展空间。

5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现如今所发展的生物技术产业,有必要大规模的培养生物技术的综合素质人才。通过创设生物技术专业,完善的开展了创新体制,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中都没有相应创设,这主要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形势。因此,对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和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王伟吕凌云孙晶单位:大连市金州区食品化妆品监督所

1.生物技术引领世界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

生物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为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具体而言,生物技术包括植物转基因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农作物的分子育种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重要疾病的生物治疗等。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人类染色体破译、水稻基因组测序、破译老鼠基因组、转基因动植物研究、干细胞研究、生物技术在病毒检测及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克隆技术等国际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环保、食品、化工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统计,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1997年为150亿美元,2000年为300亿美元,2008年将达到800多亿美元。在农业方面,尽管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存有疑虑,但从1996年商业种植转基因作物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增长了30多倍,2001年已达5260万公顷。据分析家预测,转基因食品的销售额2010年将达到250亿美元。生物经济的另一基础是人类基因。由于绘出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基因药物可以使几千种基因病症预防、缓解和治愈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有人说,一条基因就能形成一个产业。到2020年,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制的新药可能会达到3000种。

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是在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左右。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将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历史经验证明,这一时期是发展中国家把握历史契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正是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中国必须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技术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

生物产业作为21世纪新兴战略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制高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会议认为,必须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生物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生物产业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首先,生物医药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增加。2000-2008年全国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达20.45%。2008年生物医药产业抗风险能力表现突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全年医药工业实现产值8666亿元,同比2007年增长25.52%。中国生物产业总规模超过万亿元,生物产业正在成为中国高技术领域新的增长点。生物技术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中国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的技术基础和巨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包括基因技术在内的现代生物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保障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

3.河南省生物产业地方特色突出和发展优势明显

河南省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在部分领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化、产业化、集聚化的总体要求之下迅速做大做强河南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将其打造为带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对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河南省生物资源丰富,粮食年产量突破1000亿斤,拥有植物3830余种,动物418种,中药材资源丰富,药用植物1963种,拥有焦作四大怀药、新乡金银花、济源冬凌草、南阳山茱萸等特色地道中药材享誉海内外。初步测算,2008年我省生物及新医药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600亿元,其中全省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484亿元和150亿元,同比增长35%和27%,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0个和9.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27%,是全国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我省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已从2000年居全国第14位,2005年全国第9位,跃升至2008年的全国第5位、中部六省第1位。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省高技术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带动河南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

根据《河南省生物及新医药产业(2009-2020年)发展规划》,河南省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能源和生物技术研发服务业、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等。紧紧抓住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充分发挥我省生物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坚持走特色化、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巩固和加强生物农业的优势地位,加快推进生物医药转型升级,把生物化工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将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国前3位,使我省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农业基地,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的生物化工基地。

二、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

1.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综合概括的能力。(2)积极倡导并尝试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参与科学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采取理论笔试、实验方案设计、实际操作、课程论文、课程讨论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全面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4)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学生读书论坛、演讲比赛、实验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学团队

(1)积极完善梯队结构,科学合理的配置教师资源,建立健全师资培训制度,加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保证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完善生物技术系活动制度,通过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加强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研究,形成人人参与教学研究的氛围。(3)建立专业课教师的“传”、“帮”、“带”制度,通过老教师的指导,扶持青年教师尽快走上教学和科研轨道。通过建设,形成学科齐全、发展均衡、优势互补,具有较强学术竞争力的教学团队。

4.加强实践教学

(1)依托郑州大学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中心的筹建,结合本专业较强的科研实力,加强生物技术专业类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2)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加强对实验的指导,提高实验课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建设生物学实验技能实训平台及实践技能实训实验室,2年级选择优秀学生提前进入各个科研实验室,加强科研、生产实践锻炼及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提高生物技术专业的科研、实践操作能力。(4)充分利用郑州市的动植物资源及规模化的生物技术企业,建立1~3个专业课程实习基地。通过课程实习,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运用能力。(5)借助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及学院较强的科研势力,为本科生搭建参与科研活动的平台。建立本科生优秀论文评选制度,通过本科生毕业论文、“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生物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

1.立足前瞻性,紧紧把握生命科学前沿,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生物产业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国际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主要方面包括:人类基因组测序、人类染色体破译、水稻基因组测序、破译老鼠基因组、转基因动植物研究、干细胞研究、生物技术在病毒检测及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克隆技术。因此,生物技术在医疗保健、农业、环保、轻化工、食品等重要领域对改善人类健康与生存环境、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都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将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历史经验证明,这一时期是发展中国家把握历史契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正是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突出先进性,发挥优势,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技术建设与发展

河南省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中药材资源丰富、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在部分领域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省高技术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带动河南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力争将生物及新医药产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国前3位,使我省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农业基地,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的生物化工基地。广泛与省内科研机构科研联合,创建一批生产实习基地,克服造成产学研脱节,创造有利于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满足产业发展高水平科研领军人才、以及具备管理、技术和营销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急需。

3.发挥示范性,抓住机遇,形成特色,培养生物高技术产业急需人才

一、循序渐进,构建生物技术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计划

二、转变观念,积极探索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1.改变教育观念,在教与学中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2.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多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

在高考指挥棒下,高校的教学评价也沿袭了用分数评价学生一切学习状况的惯性与惰性,目前高校最主要的人才评价机制是分数标注的学业成绩,其他评价机制只能沦为辅助作用。如何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对专业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为科学评价教学质量,需要确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此,在专业素质能力等少数知识性较强的课程中采用百分制的积分方式,而其他的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课程则尽量采用其他的计分方式,如用国家职业技能证书(如营养师考核证书、食品检验师考核证书等技能证书)代替课程成绩,顶替学分,用研究成果(如、研究成果、科研项目等)取代实验课成绩,尽量不用量化的分数评价学生的生物技能。即使在普通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评价,也尽量注重对学生学习及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引导,采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或进行实验才能完成且无统一答案的作业等形式进行评价。考试方法多样化,如采取开卷或半开卷、文献综述、专题论文、案例分析等形式,评分标准则侧重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有独立见解和创新,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重视科研,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作者:王芳邵晨应朝福阮琴何卫中张颖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情况分析

2.1单位分析

2.2作者分析

4种期刊的发文量前20位的作者重复性很低,这与前20位发文单位具有很高的类似性显然不同。这一方面说明这4种期刊的刊载内容各有特色且目标作者群的培养非常有效,同时也充分反映不同作者具有自己的特色研究领域。结合主要作者的研究领域,我们认为《食品科学》以基础研究见长;《食品工业科技》以工艺技术见长,《食品与发酵工业》以食品生物工程见长,而《中国粮油学报》以粮油研究见长。

3论文引用情况分析

3.1引用期刊质量分析

这4种期刊的主要引用期刊仍然是食品领域的杂志,其它领域杂志对这4种期刊的引用很少,说明4种期刊专业特征非常明显。对排位前20位的引用期刊的统计分析发现,4种期刊的核心期刊引用率都超过的90%,且差距不大,《食品科学》与《中国粮油学报》略高于另外两种期刊。但就他引率和核心期刊他引率来说,《食品工业科技》和《食品与发酵工业》明显高于《中国粮油学报》,而《食品科学》的他引率和核心期刊他引率相对较低。

3.2引用率前10论文属性分析

本文作者:魏炜陈放侯太平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生物技术为基础多方向发展的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实现科教融合的教学方式

构建卓有成效的师资培训与人才引进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以雄厚而独具特色的科研优势加强实践训练,促进生物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西南地区重要植物的资源生物学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为重点,特别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方向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近5年,学院年科研经费平均4000余万元,承担了多项“973”“863”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学院的科研优势对于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践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我们充分利用学校雄厚的科研条件和完备的科研平台,如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学院),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学院)和四川省制药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工学院)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采取科研立项制或科研参与制对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同时,依托上述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11”“985”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国家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形式多样的实践训练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多名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与他人合作发表科研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并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奖。

积极探索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稳定而具实效性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平台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目标定位教学改革综合院校

21世纪生物产业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近年来,高等院校尤其综合性大学纷纷设置生物技术专业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生物产业人才的需求,但是,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生源需求导向”,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是“模糊的复合型”,在教学上倾向于重理论轻实践。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生物技术专业整体的建设与发展。尤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近年来,我国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始终未能彻底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成为传统本科教育的“翻版”。因此,积极探索符合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1.1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和目标

1.2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要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使生物技术教育向实践应用方向发展,实践教学建设就要紧紧围绕生物技术产业对“双料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认知实习模块、基本技能训练模块、技能强化综合训练三个模块的特点,构建由实验实习、专业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系列所组成的新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具体可重点考虑以下实践教学环节:(1)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分析检测;(2)生物技术应用性科学试验与技术推广工作;(3)生物技术产品的市场调查及前景预测;(4)生物技术产品的营销和物流管理;(5)生物技术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信息与技术资源管理与质量管理,等等。

1.3注重教师综合能力发展和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引导作用,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首先是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岗位的“榜样”,然后才是教育者,而只有“复合型”教师才能够胜任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学校应该重视专业教师的全面发展,努力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教师“岗位”技术培训和进修,保证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鼓励教师参加与岗位相对应的技术等级和技术水平考试;鼓励教师参与应用型课题的开发与研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复合型”队伍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应把“复合型”师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教师自己也要抛弃过去的简单理论教学的短期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理论和应用的结合。这样教学才能有特色,教育质量才能有保证,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才是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长远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2.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2.1人才层次定位

2.2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定位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重研究、轻应用”,不能形成“科研—商业化”的良性循环[1]。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大多不懂生物技术,同时专业的“学术型”人才又不懂市场开发。据权威人士估计,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中,“上游开发”仅比国际水平落后3—5年,而“下游工程”却至少相差15年以上[2]。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大批既熟悉生物科技知识,又熟悉产业化诸多环节的复合型“双料人才”。因此,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还应学习法律、企业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工商管理专业类的知识,让在校学生具有复合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综合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素质能力定位的依据是人才层次的定位。为了适应“上下游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了解、掌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外语、计算机、法律、管理和经济应用文写作基础;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3职业取向定位

3.南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改革的实践

南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自设立以来,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通过不断探索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深化教学改革,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走向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现已成为定位较准确、特色较鲜明的专业。

3.1培养目标

3.2教学改革实践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既要考虑知识的衔接及其先后程序,又要符合教学规律、循序渐进规律、因材施教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既要通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实习的改革,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能工巧匠型教学团队。

3.2.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3.2.2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明显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为此,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在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从实验的内容、方法和管理改革入手,强化实验的考核、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4.展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公选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0引言

1公选课程面临的难点与突破

公选课作为无专业限制的公共选修课,与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共同构成专业的课程体系。开设公选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5]。

本课程开设之初就针对以上困难进行了预测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主要从精心选择教学模块、积极改变教学方式以及采用不同的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该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从而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2.1教学模块的确定

2.2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同时,在公选课的授课过程中必须时时注意课程内容的科普化倾向,比如讲到转基因作物的毒理化评价流程或者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转基因作物进行筛查时,就要考虑到学生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差异从而适当减少教材中的原理讲述,转而采用科普式表达方式,注意使用生活化的科学语言、简明的技术流程图与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同学的理解与记忆。在授课过程中,收集和参考了日本、美国等国家转基因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手册中的内容,以比较轻松的方式展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流程[8,9],达到消除疑惑、促进理解、加强认知、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2.3考核方式的改革

3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杨长青,王凌健,毛颖波,陈晓亚.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诞生和发展[J].生命科学,2011,23(2):140-150.

[2]黄昆仑,许文涛.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JamesC.GlobalStatusofCommercializedBiotech/GMcrops:2012[G].ISAAABrief,No.44,2012,ISAAA:Ithaca,NY.

[4]巩鹏涛,黄东杰,黄昭奋.中国转基因作物机遇与挑战[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2):209-215.

[5]刘勇兵,袁桅.高校公选课建设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4,(10):24-26.

[6]王颖,卢素改,周新健.高校公选课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22(2):132-135.

[7]耿冬艳.美国翻转教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学园,2014,(7):21-22.

[8]连丽霞,王永佳.美国与欧盟各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5):51-56.

[9]孙静.美欧日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对我国的重要启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658-661.

[10]杨少辉,王洁华,宋英今.多元化考核体系在高校公选课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0):141-143.

黑大我爱你,欲哭无泪地写的论文啊~~

偶包宿写的哦~~~

最关键的是我自己都看不懂~~~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环境污染治理中,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生物技术具有高效性,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它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发挥了巨大作用,为重金属废水,石油废水,油脂废水,农药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提供了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要在污染环境修复、污染环境治理、废弃物的循环再生过程中应用生物技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酶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环境污染治理应用

Modernbiotechnologyinthe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Application

Abstract:Inthe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asatechnicalmeans,biotechnologyhashighefficiency,mildreactionconditions,andotheradvantages,itsgovernanceandtherestorationofenvironmentalpollutionhasplayedatremendousroleforthehe**ymetalwastewater,petroleumwastewater,greasewastewater,pesticideswastewater,domesticsewageandprovidesaveryeffectiveway.Withprogressinthestudyofbiotechnologyontheenvironmentandpeople'sin-depthunderstandingoftheproblem,peopleh**ebecomemoreandmoreaware,thedevelopmentofmodernbiotechnologytofundamentallysolvetheenvironmentalproblemsprovidedunlimitedhope.Weh**etorepairthepollutionoftheenvironment,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wasterecyclingprocessintheapplicationofbiotechnology,whichisthemostextensiveapplicationofengineeringtechnology,microbialengineering,molecularbiologytechniques,geneticengineering.

Keyword:modernbiotechnology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application

1.引言

1.1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国际关系、经贸合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忽视了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目前环境状况十分严峻。近年来虽采取了大量控制措施,但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

1.2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城市到乡村,我国的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加重,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目标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3现代生物技术不但在净化环境,减少污染和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还可以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在环境治理中,生物技术因其投资少,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2.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况

2.1现代生物技术是应用现代生物科学以及某些工程原理,如酶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等,利用生命体(从微生物到高级动物)及其组成(含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基因)来发展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一般认为,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方面。

2.3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Biotechnology,也称为EnvironmentalBioengineering)。是一门由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称之为环境生物技术。

3.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

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主要是依靠生物过程来完成的。科技的发展也充分证明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武器,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所显示的独特功能和显着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它是一个纯生态过程。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着优点,受到了高度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希望。

目前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用环境生物技术/:请记住我站域名/处理污染物时,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利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大大强化了上述环境生物处理过程,使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美国环保局(EPA)在评价环境生物技术时也指出“生物治理技术优于其他新技术的显着特点在于其是污染物消除技术而不是污染物分离技术”

由于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适于作为生物过程反应物(底物),其中一些有机污染物经生物过程处理后可转化成沼气、酒精、生物蛋白等有用物质,生物处理方法也常是有机废物资源化的首选技术。生物过程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作为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生物反应过程通常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

酶对底物有高度的特异性,生物转化技术的效率高,副产物少,这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条件的化工过程相比,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因而消耗低,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用生物过程代替化学过程可以降低生产活动的污染水平,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生态化或无废生产,真正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生物处理技术除易于大规模处理外,还可利用天然水体或土壤作为污染物处理场所。另外,生物技术的产品或副产品基本上都是可以较快生物降解的,并且都可以作为一种营养源加以利用。用生物制品代替一切可以取代的化学药物、化石能源、人工合成物等,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降至最低程度。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主要是依靠生物过程来完成的。

利用环境生物技术可治理用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环境介质,即用生物修复技术净化环境,使受污染的宝贵资源如水资源(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土壤等得以重新利用,同时还可进一步强化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生物技术不仅单纯适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如今已相当广泛地应用于环境监测,尤其是以生物传感器为核心的环境生物监测技术,可在线在位迅速地提供环境质量参数,成为环境质量预报和报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4.1以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为主,开展环境微生物学的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为重金属废水,石油废水,印染废水,油脂废水,农药废水,生活污水等提供效果好的,成本低的生物治理技术和设备,以促进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

4.2微生物技术在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生物脱氮法,生物除磷法,微污染饮用源水的生物处理,水产养殖水体的生物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微生物处理,污泥的微生物处理,禽畜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工程,生物修复,微生物脱臭,废弃物的微生物资源化,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绿色环保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4.3环境污染的生物降解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贫营养环境污染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的生物降解,如甲基苯和二甲基苯的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卤代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有机农药在环境中的生物降解;危险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以及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如地下水污染生物修复等等。

4.4然而,由于技术有限,目前我们可以使用的技术主要有:

4.4.1城市有机垃圾处理技术

将城市垃圾通过分选后综合治理,将可腐有机垃圾生产成优质有机粉肥或有机无机复混粒肥;将可燃有机垃圾采用气化焚烧或生产成版材;无机垃圾用于填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集中处理,废水净化后再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4.4.2生物曝气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集生物处理和过滤两种功能于一体,出水水质优良,是一种高效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极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4.4.3含油污泥高新生物处理技术

对于我国大中型油田,炼油场,石化企业等行业中含油污泥,炼油浮渣等进行生物治理,通过生物处理达到回收石油资源和污泥达标排放。

4.4.4高新生物工程技术处理油脂化工废水

利用来自于自然界又经培养驯化的功能菌株,根据废水和污水的不同性质,组成,配制不同菌株,通过发酵培养形成多功能复合型菌液,用于油脂化工,化工有机废水,食品,印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

4.4.5油田,炼油废水高新生物处理技术

通过对大中型油田,炼油场废水石油污染物样品采集,降解微生物菌株的分离,筛选,获得石油降解优势微生物,针对含油废水的不同水质特征,选用不同的微生物菌剂处理,使其稳定达标排放。

5.结语

着名的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佛瑞得霍意耳(FredHoyle)先生曾经说过,还未解决的主要问题的答案应该由基本的假设来得到,而且同时也必须依靠经过反复尝试和检验的科学工具及方法。随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方法所能处理或修复的对象也在时刻不停地改变。为了使生物技术能满足新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真正进行探索,并且可能以过去未曾想象到的方式来使用生物或是它们的衍生物。

[1]孔繁翔.《环境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C].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3]夏北成.《环境污染生物降解》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冯玉杰.《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SubramanianG,SrkarS,SampoomamS.Biodegradationandutilizarionof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sbycyanobacteriaINT.BIODETERIODEGRAS.,Vol.33.No2

[6]Themeasurementofagriculturalmolodours.Carney.P.G;Dodd.V.R1989

[7]陈坚.《环境生物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8]Burton,S.G,Gowan.D.A.andWoodley,J.M.(2002)Thesearchfortheidealbiocatalyst,NatureBiotechnology,

[9]Chapelle,F.H.,O’Neill,K.,Bradley,P.M.,Methe,B.A.,Ciufo,S.A.,Knobel,L.andLovley,D.R.A.(2002)Ahydrogen-basedsubsurfacemicrobialcommunitydominatedbymethanogens,Nature,

[10]GarethM.EvansJudithC.Furlong.”EnvironmentalBiotechnologyTheoryandApplication”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与生物技术..cn.2007

[12]刘英南.《追求完美-现代生物技术》.[J]《科学时报》2005

关键词:课程价值;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基础生物学》课程是大部分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其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而且随着生命科学的日益发展,不断地涌现出新的理论和技术,给《基础生物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作者针对在该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本学科课程设置的目的,提出如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提高对《基础生物学》课程价值的认识

生物科学和信息技术是影响21世纪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重要学科。近20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充分认识到生物技术在高科技领域中的特殊地位,并予以高度重视。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生物学》教学的任务是按照生物工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具有从事社会生产、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能力,树立生命科学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由此可见,《基础生物学》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三、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1.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以科研项目为驱动,丰富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3.改革考核形式,深化素质教育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相对于传统的闭卷考试,本课程灵活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并重的方式,即将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拆分为闭卷考试方式与组会讨论、课题答辩、论文报告、实践探索等平时成绩相结合,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水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论文报告要求学生自主选题,通过查阅文献,就某些前沿或有争议的话题,结合分组讨论、课题答辩等方式,撰写论文,对写作优秀者加分。

[1]林跃鑫,林琳,谢必峰,等.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初探.化工高等教育,2005(84):27-30.

[2]崔凤杰,孙文敬,黄达明,等.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践.轻工科技,2013(173):142-144.

关键词:酶工程;课程体系;生物技术

一、构建现代生物技术背景下的酶工程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特点要求必须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改革和探索,构建起能敏锐地反映社会需求,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

二、运用理论联系实践的酶工程教学方式

酶工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很强,又很抽象的学科。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与学的密切结合、教学与研究的密切结合、课内与课外的密切结合[3]。

(一)理论课增加互动

(二)实验课与理论课密切配合

(三)增设开放实验室项目与创新创业课题

三、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

(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酶工程内容具有抽象性、复杂性。在教学中,借助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相结合的方法来传递信息,是解决授课抽象难懂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课件制作中,精心策划和组织文本,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文字精练。合理使用图片、动画等资料,适时、适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学生能够愉快地接受知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上,也邀请学生作5-10min的幻灯片汇报,内容可以是其开放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综合设计试验结果,也可以是国外酶学研究论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而非被动接受知识。

(二)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发展网络教学

四、考核方式以理论为本,突出实践及动态学习能力

五、加强双语课程建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酶工程学科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要面临适应日新月异技术发展的考验。学生应该熟悉酶工程专业英语,能够熟练阅读仪器的英文操作界面及说明书;具备获取国际最新酶工程技术信息内容的英文材料是学生重要的基本素质。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双语、双文、双能”的素养[5]。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第一,在中文教材的基础上,选择英文教材如《FundamentalsofEnzymology》等为参考,同时查阅国内外酶工程最新研究成果,经过整理,不断为学生提供与中文教材章节相匹配的英文参考资料,作为学生双语课程学习的阅读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完善酶工程英文教学内容。

第二,在课件等辅助手段的建设上,专业术语要清晰、明了。酶工程双语课程教学课件以英文为主,针对学生的英文接受能力,课堂讲授时可以使用中文将主要知识点、概念表述清晰,以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点,同时介绍英文术语和英文定义,要求学生掌握英文术语,了解英文定义。

第四,在教学方式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中英文教学比例。学期初,选择难度适中的英文参考文献和教材,同时与学生在本课程双语教学方面进行沟通,明确教学目标,动员学生学习新知识,调动他们攻克难关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逐渐适应英文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增加英语教学内容,调整双语教学速度,增加课件中的英文比例。

通过对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的梳理,改革后的酶工程课程体系融入新的酶学分支,以适应现代生物技术发展;通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的改革,使学生掌握现代酶学技术研究手段,扩展了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国内外酶学前沿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体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获得了学生普遍好评,在历届评教过程中均名列前茅。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引导学生不但学习酶工程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自我完善及追求卓越的思想、情感、意志和品质[6]。

[1]袁贵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2]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3]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4]张政文,田刚健.面向全体探索以创新意识培养为主旨的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5]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6]陈吉宁.大学不在“大”而在“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

收稿日期:2013-09-17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教学改革

生物工程是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分离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工程为核心,借助于现代工程技术,以先进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为对象,以产业化为目标,进行科学研究开发为其基本任务的工学学科,是生命科学从实验室研究成果通向工业生产的桥梁生物工程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能源、环境、食品等行业,发展速度突飞猛进。

1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湖南科技学院是位于湖南永州市,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于一体的地方本科院校。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创办于2004年,已培养了学生609人,目前有在校学生253人,2008年生物工程专业批准确定为国家教育部第1类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第二批湖南省普通高学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教育部、财政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项目,现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生物质能利用生物技术实验室”1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级精品课程1门。

2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生物工程专业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

面对迅速发展飞速的当今世界,工程不再是狭窄的科学与技术涵义,它不仅仅靠一种知识就能支撑,而是要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涵义,工程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就在于高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生在工程观的背景下经过综合知识和系统思维的培养、训练,才能做出对企业发展急需工程项目。针对教育部评估专家提的建议和意见,经过我们系部领导和教研室讨论,借鉴一些示范院校的经验,结合永州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拟对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探索,主要设置以生物制药、生物化工、农林种植、农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课程体系,用工程观、实践观理念来培养学生,要求专业教师树立工程系统性和整体性观念,凸显本专业“以工为主”的办学思路,强化人才培养的“工程观”教育教学理念,大力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主要做法如下。

3.1逐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我们拟逐步在本科生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中在推行导师制,一直持续到学生毕业,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划分不同专业方向的导师,导师的遴选除了本专业的老师外,还积极遴选一些企业资深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导师对学生从学习、思想、生活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要求导师在课堂教学内外都与学生密切联系,鼓励学生创造性发展,鼓励学生多带着问题学习,多带着探索精神去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结对,引导学生尽早接触科研活动,参与专业文献查阅、科研论文写作、科研实验、工程设计、工厂技术疑难攻关等,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THE END
1.《商品学基础》教案通过看书了解商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了商品质量、商品检验、商品分类、商品包装、商品贮存、商品养护等基础知识,以及日用百货、针纺织品、服装鞋帽、家用电器、文化用品、首饰、工艺品、家具、食品等商品知识。 让学生从宏观上对商品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记忆第一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930059_1126242871.html
2.山西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1.函数依赖、候选码、主属性、非主属性 2.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 3.第一范式(1NF) 4.第二范式(2NF) 5.第三范式(3NF) 6.BC范式(BCNF) 7.关系模式的规范化步骤 五、数据库保护 1.安全性 2.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3.并发控制 1)事务的定义及其四个基本特性(ACID) 2)并发...https://mtoutiao.xdf.cn/kaoyan/202312/13554077.html
3.桃李面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发行事项公司公告一、基本术语 发行人、本公司、 指 沈阳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上下文也可涵盖其前身沈阳市 公司、沈阳桃李 桃李食品有限公司) 桃李有限 指 沈阳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沈阳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实际控制人 指 吴学群、吴学亮、吴志刚、盛雅莉和吴学东五人(吴学群、吴学 ...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5120400000332
4.用于降低体重和/或减少食物摄取量的GDF15类似物和方法与流程9.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降低受试者的体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用包含含有seq id no:92的融合蛋白和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或稀释剂的组合物,其中将所述融合蛋白以约0.8mg至约90mg范围内的剂量施用,并且其中所述受试者的体重为约80kg或更高。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受试者是超重的。在本发明的一个...http://mip.xjishu.com/zhuanli/27/201980089716.html
1.拒绝快速解决方案选择营养均衡反思我们的快餐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食品的需求和期待也随之变化。为了满足人们对方便、美味且能迅速提供能量的需求,一种名为“垃圾食品”的饮食模式逐渐形成。那么,什么叫做垃圾食品?它有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思考如何在追求快速解决方案的同时,不牺牲自己的健康。 https://www.yoocw.cn/di-wen-shi-pin/789270.html
2.食品安全小知识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的含义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食品数量安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https://www.spph-sx.com/info/1626/48314.htm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实践表明,在践行大食物观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坚持保粮为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三是坚持科技支撑,加快构建与食物开发相匹配的科技创新体系,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四是坚持...https://www.agri.cn/zx/nyyw/202411/t20241120_8690728.htm
4.食品安全科普:这些食品安全知识学起来!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一是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例如: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三是滥用食品标识。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http://www.lst.gov.cn/lstsyj/spaqkpzs/202411/4e66dfe33bf741beb76e64a3ffba458d.shtml
5.食品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构建安全食品环境的双重保障机制在文章最后,可以对食品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其重要性,并呼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综上,可以对文章进行细微的语言表述修改,增加具体案例或数据支持,深化对行政执法和社会共治部分的探讨,并对文章进行总体评价,以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https://www.yxsygz.com/post/569.html
6.餐饮市场调查报告(精选12篇)在消费以后,很多顾客会根据该餐馆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再一次光临,现在石河子地区的人在消费的时候,分量的多少是他们考虑回头的主要因素,同时价格上的优惠也给了他们更多的诱惑,还有就是一个餐馆人是否多,是否需要排队也是他们的考虑因素。 (三)看法与建议 https://m.unjs.com/fanwenwang/dcbg/20210410111638_3433543.html
7.把握“十四五”规划的政策红利,10个重点行业红利重点解读!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国家研究拟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写进正在制定的“十四五”计划中,计划在2021年至2025年,在科研、教育、融资、应用等方面大力支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为了维护产业链稳定,设备材料自主可控有望为重点发展方向。 3.1.半导体景气度向好,技术升级驱动下个五年发展提速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696884.html
8.上海自考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专科)商品学基础自学考试大纲(2021年...(一)商品的属性 (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三)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四)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商品的概念和商品的属性 (二)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商品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商品的概念和商品的属性 1.识记:(1)商品的概念;(2)商品的基本特征;(3)商品的构成;(4)商品的...https://www.edu-edu.com/xlzx/26633.html
9.食品调研报告范文1996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显示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首次攀到了第一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1997年至今,我国食品工业的产值始终在gdp总量中占第一位,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调查发现,企业所需的食品人才中生产操作人员、销售人员的需求比较...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8070789.html
10.物资采购工作计划(精选15篇)3、进一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协调: 20xx年采购部进一步加强了对供应商管理,本着对每位供应商负责的态度,制定了《供应商资料卡》并对其进行分类登记,确保了每一个供应商资料不会流失。同时也利于采供对供应商信息的掌握,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信息空间。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在进行报价之前,对供方进行评价和分析,...https://www.yuwenmi.com/fanwen/jihua/4024228.html
11.漏洞分析论文范文11篇(全文)一般来讲, 权限漏洞往往有着法律漏洞的基本属性。从发生时间、法律性质以及表现形式等角度来看, 权限漏洞主要具备五种基本的类型属性:一是规范漏洞;二是公开漏洞;三是嗣前漏洞;四是部分漏洞;五是公法漏洞[2]。由于食品安全法属于国内经济行政法的基本范畴, 可将监督管理权限的漏洞定义为公法洞。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od0f4nf.html
12.食品感官评价第3章食品感官评价的组织在线免费阅读人的感官评价作为最为传统的感官评价活动,已成为感官分析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科学规范的感官实验室可以将人在感官品评中受到的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的影响最小化,极力保证食品感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能够为正确地评价食品感官属性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支撑力量。 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16433665993477182
13.法院党建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例文司法工作总结网三是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组织学习,结合各自工作岗位认真分析研究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使各项工作始终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审判工作服务,以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了党员的思想...http://www.baifanwen.com/s/b91ff795fa0a4e941c038a08cafd0af0/102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