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食品行业年度盘点:十大食品安全热点事件

案例二:江西一高校食堂饭菜中吃出老鼠头

案例三: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仍有四大误解

案例四:餐馆制售拍黄瓜简化审查要求

7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明确拍黄瓜、泡茶等简单食品制售行为可以适当简化设备设施、专门区域等审查内容。

案例五:阿斯巴甜陷致癌疑云公众期待更短配料表

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联合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IARC2B组)。同时,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重申,阿斯巴甜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案例六:米酵菌酸惹祸两女子吃凉皮中毒1死1伤

7月15日,有消息称河南永城市两名女子吃凉皮后中毒致1死1伤,医生向家属表示,两人是米酵菌酸中毒。据悉,凉皮等富含淀粉类的食物如经过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由于潮湿、阴暗,易产生椰毒假单胞菌,而这种菌物质可以分泌出米酵菌酸。

案例七:海关总署要求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

案例八:购买“剩菜盲盒”风险意识不可“盲”

随着“盲盒经济”的逐渐兴起,今年以来出现了叫“剩菜盲盒”的食品销售方式,它是指经营者采用盲盒的销售形式,将临近过期或当日未售出的食品包装后打折出售。

6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强调,食品、化妆品,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

案例九:巴奴火锅子品牌使用不合规羊肉卷

案例十:咖啡再遇致癌传闻

12月6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福州市20家咖啡销售单位的59款现制现售咖啡进行采样,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抽检样品涉及“瑞幸”“星巴克”等20个市面主流品牌,包括了美式咖啡、拿铁和风味拿铁等不同品类,基本涵盖市面在售的现制现售咖啡产品。

THE END
1.专家解读2023年食品安全与降十大热点(一)持续做好无偿献血服务工作。各地血站应不断探索,树立“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无偿献血服务质量。各级共青团组织、红十字会应当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和服务工作。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血站要开展血液舆情监测工作,畅通献血者投诉渠道,接诉即办,及时解决献血者关心的问题。 https://m.dztcqrm.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58528
1.2023年食品安全与降十大热点四是“直播间”易滋生食品安全新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年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中,成为公众所关心的食品安全与健康舆论热点。现将2023年发生的影响力较大的十起食品事件进行回顾,让食品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注重食品安全,严格把关食品质量,创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安全的食品市场。https://news.cau.edu.cn/mtndnew/f0b30b287b324cbfa2c01df018bad13d.htm
2.20232024年度全球食品安全与降十大研究热点发布4月25日—26日,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于北京举办。为强化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学术研究与产业创新,服务政府决策和回应行业热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自2023年起,共同启动热点的研究工作,经国内外权威专家多次研讨,形成2023-2024年度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研究热点并于大会期间发布。 http://hn.zhonghongwang.com/show-112-151015-1.html
3.2023年食品安全与降热点科学解读热点七:反式脂肪酸被“拉黑...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相关要求,在食品配料中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应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配料中含有以氢化油和(或)部分氢化油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如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和代可可脂等,也应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但是若上述产品中未使...http://www.shijieshipin.com/news/show-20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