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中经常出现。近期由央广网报道的某知名品牌生产的一类休闲食品中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而召回的事件一度引发热议。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不容忽视的食源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什么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葡萄球菌属,为革兰氏阳性菌,简称为金葡菌。在显微镜下看,金葡菌聚集成簇,像葡萄一样;在良好的营养环境下,他们会生长成金黄色的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由此而得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食物中毒多见于春夏季,在生活中如乳制品、肉制品、糕点、凉拌菜、剩饭菜等食品若储存不当很容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这些食物中达到了很高的含量,也不会改变食品的颜色、质地和气味,常常伤人于无形。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危害是什么?
金黄色葡萄球菌本身的杀伤力有限,但如果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就可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这种毒素才是真正的“致病元凶”。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在20-25℃下放置5小时左右就会产生大量肠毒素。它的耐热性很强,普通的烹煮过程无法将其完全破坏,摄入1微克金葡菌肠毒素就可导致食源性疾病。患者在摄入含有金葡菌肠毒素的食物后的30分钟至8小时内,会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引起脱水,虚脱等症状。病程短,大部分患者1-2天即可自行恢复。易感人群为儿童,且年龄越小对金葡菌肠毒素越敏感。
如何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
1.合理选择食品原料和配料,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改善加工环境的卫生条件,养成操作者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食品的污染。2.低温保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建议食物应该现做现吃。尽可能采取热处理的方法确保杀灭细菌,热处理后避免二次污染。3.对已感染或携带此种病原体的食品加工人员,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限制其参与食品加工活动。
4.生产加工乳制品、肉类等易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危食品的企业,应认真、严格地执行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谨防在生产过程中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安全科普栏目编辑:白银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微生物检验员张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