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形式:特邀报告、专题论坛、学术交流、产品展示
交流议题:
(一)杂粮产业与发展
1、中国杂粮现状及发展趋势;
2、杂粮营养、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
3、杂粮深加工技术创新;
4、杂粮营养与功能成分研究与应用;
5、杂粮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
6、杂粮中功能成分检测、提取及功能性评价;
7、杂粮主食化及加工新技术、新工艺;
8、杂粮新型食品研究开发与品质控制。
(二)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功能食品
1、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3、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应用;
4、农产品采后贮藏、保鲜、包装、冷链物流新技术新装备;
5、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新技术;
6、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溯源、预警技术体系;
7、农副产物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
8、功能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开发;
9、功能食品中功效成分的分析检测;
10、功能食品评价技术改进与完善。
邀请拟出席报告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任长忠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省白城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
—赵钢成都大学原副校长/成都大学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
—原向阳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
—周美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志成河南工业大学教授/河南省全谷物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胡新中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卢文兵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庆富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于寒松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彭镰心成都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王凤成河南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粮谷技术专家组组长
—陈野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刘景辉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中国作物学会燕麦荞麦分会委员
—张剑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颖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王兴春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邵明波贵州省农科院旱粮(高粱)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杨希娟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
—张裕中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朱秀清哈尔滨商业大学教授
—杜吉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教授/副院长
—赵江林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
—向达兵成都大学教授/国家燕麦荞麦产业体系栽培生理岗岗位专家
—王晓曦河南工业大学科学教授/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副会长
—王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刘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
—李明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旱作农业研究所谷子研究室主任
—薛仁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所长/研究员
—秦培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揭雨成湖南农业大学所长/教授
(更多专家邀请更新中)
主办方:第二届全国杂粮产业发展学术论坛组委会、北京中食高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健康农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北京中农博后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作物学会藜麦专业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燕麦荞麦专业委员会、国家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协办与支持:中国乡村发展协会科创小院、全球农产品交易中心、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国家杂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燕麦产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工业大学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体系
媒体支持:《山西农业大学期刊社》《大麦与谷类科学》《食品伙伴网》《食品商务网》《燕麦产业网》《第一食品资讯》《小杂粮网》《中国杂粮网》等
费用标准:
4月1日前汇款:1800元/人,学生:1300元/人;
4月2日以后及现场缴费:2000元/人,学生:1500元/人,
费用包含会议筹办、参会、资料、食宿费用自理。
住宿费用:380元/天/间(含双早)
会议报告及论文征集:
4、论文格式:论文请用MicrosoftWord录入排版,A4版面,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4cm,页眉页脚取默认值,插入页码居中。论文应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标题使用三号黑体居中,作者姓名和单位使用小四号宋体居中,摘要和关键词使用五号宋体、小标题使用小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字体使用小四号宋体,参考资料用五号宋体。文中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NewRoman字体。字间距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1.5倍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