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医学科普传播

信息传播途径有:自媒体、医疗平台媒体、政府平台媒体、社会平台媒体。

总的原则:群众在哪里,健康科普就做到哪里。

如何提高医学科普有效性

首先“三个坚持”:

1、坚持服务人民。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增进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公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增加权威健康科普知识供给,扩大健康科普知识的传播覆盖面,为人民群众准确查询和获取健康科普知识提供便利,提升意识与素养。

2、坚持科学准确。提升健康信息的质量,发挥健康科普专家的作用,遏制虚假健康信息,净化健康科普知识传播环境,保证内容的科学性。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传播门槛的降低,健康传播面临着谣言频发、伪健康信息泛滥、健康传播的合法性等问题。为确保内容的科学性、信息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引入专家审核机制,同时把专家背书前台化,让观众知晓内容从何而来,知道循证和出处。比如“中国科协科普辟谣平台专家”就是确保传播内容科学性的举措之一。

3、坚持公益普惠。健康科普知识的发布与传播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生产、发布和传播符合目标人群特点、文化水平和阅读习惯的健康科普知识,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知识。

其次从“概念”到“场景”的转变

目前处于场景传播时代。直播带货、短视频等都要考虑场景,它包括空间与环境、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惯性、移动社交媒体等要素。

在充分利用场景发展趋势,加强应用空间信息与服务共享的同时,也面临社交媒体对用户信息的收集程度和安全管理问题。

如何做好医学科普传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话题的选择和切入方式

1、贴近日常、贴近生活中常见的话题

2、紧跟社会热点,推送应急科普

比如疫情期间,在某电视台直播:无创机械通气在C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的应用,直播观看人数达到4.89万。获得了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科协的表彰。

3、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写科普要用心用情。在写“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如何自救”“杀手来临,你如何逃生”这篇科普的时候除了告诉大家自救时要掌握的医学知识,专门提到:保持门不上锁!

(二)充分考虑受众对象

首先考虑受众对象是医务工作者、普通百姓、亚健康人群、患者还是家属?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科学研究、健康知识储备、养生保健、还是求医问药?其次还要考虑受众的年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

中年人有文化、有思路,纸质版的科普宣传材料不可或缺,他们可能要带回家里反复看一看。可以考虑制作一些应知应会类的科普读物,比如心肺复苏、窒息的抢救等等。

对于村里的或者社区里的老大妈、老大爷,传统的传播途径有报纸、电视、收音机、社区或者村里的大喇叭。可以让他们聚集到离家较近的室外或者室内的地方,比如志愿者服务站等场所,老人最好有家人的陪伴或者志愿者帮助。有时候也可能还需要准备一些小小的或者实用的纪念品来鼓励他们。这时候,在现场做通俗易懂的讲解,或者说答疑解惑就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三)寓教于乐,提高趣味性

将严肃枯燥的科普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袁宇工作室曾经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的五大处方用“绒花”主题曲谱写,拍成视频。还有医务人员把心肺复苏技能用地方戏比如豫剧来呈现。

(四)线上线下互动

线下可以有沉浸式体验互动,打造成年轻人潮流玩乐的场景,打破枯燥刻板的科普风格,打造活泼、生动、交互的氛围。

(五)充分利用各地科技馆、大篷车

各地科技馆、大篷车多年来在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上凸显了成效,今后可以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普兴趣,为我们的未来储备科普人才。

(七)科普平台根据科普宣教内容做好标签设置,让受众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目前我国的医学科普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还不匹配,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科普的诉求,还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共同努力,携手同心,争取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袁宇工作室袁宇)

近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的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袁宇工作室,通过一年来的调研和实践,总结出关于如何做好医学科普传播的调研报告。

THE END
1.防疫科普宅家中,如何做好居家防控?宅家中也不可轻视疫情防控该如何做居家防控技术指南来了http://www.dqygz.com/info/1041/3837.htm
2.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80问答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80问答 1. 你听说过医院里有核医学科吗? 走进医院,大家都知道内科、外科,也会知道检验科、放射科等,要看病也知道去哪个科。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核医学科是干什么的?是检查疾病还是治疗疾病?能诊治些什么病?核医学科是用现代核医学的技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室。只是由于...https://ims.pumch.cn/detail/11337.html
3.猴痘患者如何做好诊疗与管理降科普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重症病例多发于年幼儿童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一、猴痘患者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5—21天,大部分人群6—13天。发病早期有寒战、发热等情形,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痛和肌痛,多数患者有部分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2.出疹期,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https://www.xyyfy.com/health/611.html
4.做好医学科普的五个关键词(转)做好医学科普的五个关键词 几年前,说起医学科普,人们脑海里浮现的总是一堆晦涩的专业名词和一张张严肃的“专家”面孔。然而,生动风趣、新颖活泼的“科普Style”方兴未艾。科普是个技术活儿,今天,总结我在科普工作中感悟最深的五个关键词,与医务同仁分享。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4076529_591739068.html
1.科普创作范文7篇(全文)《大众医学》在1978年复刊前,曾改名为《群众医学》,编辑出版过一段时间。当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老编辑周明德先生(现已作古)来找我,希望我为《群众医学》写稿。由于我以往很少撰写医学科普文章,怕写不好,一时没敢答应。后来,我的老师颜和昌主任和巫协宁医师鼓励我,让我试试看。于是,我便提笔写了起来。出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fdty2jw.html
2.中华医学降科普知识库20.家长应如何做好细菌性痢疾患儿的护理? 如果儿童患了细菌性痢疾,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得当的护理和精心照料会让儿童早日康复。 (1)休息:腹泻、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流通,床铺平整、清洁,利于患儿休息,病情缓解后可轻度活动,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增强免疫力。 https://cmhadb.cma-cmc.com.cn/know/v/articleDetail/20/23222.html
3.郑州大学五附院董安琴徐明杰讲“如何做好医学科普”加强健康科普工作,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内容。近日,大河健康报社对郑州大学五附院两位晋级“首届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复赛的选手——康复医学科董安琴博士、骨外科徐明杰副主任医师进行采访,请他们谈了医师该如何做好医学科普。https://zdwfy.com/NewsDetail-2954.html
4.羊城晚报做好大众的科普员,南医大广中医医学社团架起降...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疫情防控的警报再次同步拉响。面对疫情,提高公民医学科学素质、做好健康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医学科普实践能力成为了医学生的必备技能,广东高校如何培养医学生掌握这一“看家本领”? 记者了解到,南方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大”)、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广中医”)等广东...https://www.smu.edu.cn/info/1142/11805.htm
5.范先群:要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医生要做好科普工作 提高大众医学素养范先群院士在节目中为读者们推荐了《有医说医:生命健康七堂课》一书。这套书采用科普漫画的形式,以家庭中不同年龄层的6个漫画人物形象为故事主线,利用求医、照护等场景,对各个生命阶段的代表性健康问题进行了解读。范先群院士为这套书题写了四句话,“漫画科普,图文并茂,浅出...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LMwVGgOJO2z
6.写好医学科普文章有诀窍—优医迈医事热点医学科普文章由医护人员主创,传播科学保健知识,是防治疾病的“良药”。一张药单、一次手术或许能把病入膏肓的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但所惠及的也只是一个人;而一篇优秀的医学科普文章所受益的将远不止一人,而是百人、千人,甚至更多,由此可见,科普文章本身就是一剂“良药”。那么,如何写好一篇医学科普文章呢?https://www.uemeds.cn/info/infodetail/3749
7.做好军事医学科普工作总而言之,军事医学科普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系统工作。做好军事医学科普,是提升官兵健康素养、打造健康军营的重要前提。军事医学科普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推动军事医学科普走深走实,为部队建设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王海平)https://m.yunnan.cn/system/2022/11/13/032350185.shtml
8.拥有上万条图文内容,腾讯医典如何兼顾医学严谨性和科普通俗性?作为中国互联网专业医学科普的开创者,腾讯医典致力于将艰涩难懂的医疗专业知识,转化为能为一般民众所能理解的内容,为自己或家人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护理帮助。帮助患者与医生做更好的交流沟通,促进医患合作。 国家药监局新闻中心与腾讯医典双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https://www.ctoutiao.com/2112140.html?open_source=weibo_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