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医生如何做好健康科普?看看这些获奖者

1月9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承办、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平台有来医生协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医生健康科普演讲大赛2019年度总决赛”在中国医师协会年会上隆重举行。

大赛自8月份开启报名通道,广大青年医生积极参与报名踊跃。组委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科普演讲大赛报名1198人,来自全国425家医疗机构;健康科普优秀作品展报名334人,提交视频类和图文类参赛作品共计690部。经过线下评选、线上助力、直通赛、复活赛等多个环节的层层筛选,最终23位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晋级2019年度总决赛。

比赛现场,23位入围年度总决赛的青年医务工作者在演讲舞台上,本着“知识可靠、内容实用、有趣可读”的科普原则,用观众听得懂、记得牢的语言替代专业性强的医学术语,将健康知识宣传与临床工作经验相结合,熟练运用别有新意、实用性强的科普知识作为主题,以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治疗方法、健康宣教为主要内容,构思巧妙,内容策划趣味性及实用性极强,声情并茂、自然流畅地向现场500多位观众展现了健康知识,传授了健康行为。

激烈角逐后,鹤岗市人民医院于微凭借出色的表现夺成功得2019年度总决赛冠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文佳、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赵帅、辽宁省金秋医院芦珊获得2019年度总决赛二等奖,西安市第四医院董怡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屠以诺、武汉协和医院刘伟、广东省人民医院黄建江、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李小丽、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胡婧雯六位选手获得2019年度总决赛三等奖。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强调,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要求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积极投入到科普工作中来;各地医疗机构也应组建健康科普队伍、建设新媒体健康科普平台等多种形式为健康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衷心希望通过本次大赛,社会各界力量真正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推进健康科普事业创新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实施!”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郭树彬教授表示:“2019年度赛事较第一届取得了更大的成功,青年医生的参与性提升明显,未来我们将凝聚更多的力量,尤其是医院宣传部门和各个专科委员会,共同携手,切实将权威的健康科普进行规模化,同时我们也将尝试更多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让更多百姓能够受惠,得到更加权威、靠谱的健康知识。”

有来医生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的新一代标杆企业,已连续两届成为大赛的协办单位。有来医生董事长阮盛铁表示,如何赋能医生,让医生们能够凝神聚力做科普、提质增效产内容,至关重要。

在专家点评环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席专家支修益、北京电视台《我要当医生》节目制片人李薇、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高翔等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健康科普针对的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属于外行人,支修益教授提醒医务工作者们一定要从专家的书斋里走出来,让大家都能读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真正内行的人都称科普工作者为医学队伍中的特种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善打硬仗。从治未病的角度来讲,入围总决赛的23位选手都应该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上工”。

李薇老师则从媒体传播角度为选手们解读了如何做出更为优质的科普作品。她表示,科普作品既要姓“科”姓“普”,又姓“文”。一篇好的科普作品要同时具备可读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要做到这些,除了科普语言的运用外,还可以用成语典故、俗语谚语等来解说医学道理,图文并茂更直观地呈现内涵,那么科普作品也会增添意想不到的效果。

THE END
1.防疫科普宅家中,如何做好居家防控?宅家中也不可轻视疫情防控该如何做居家防控技术指南来了http://www.dqygz.com/info/1041/3837.htm
2.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80问答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普知识宣传80问答 1. 你听说过医院里有核医学科吗? 走进医院,大家都知道内科、外科,也会知道检验科、放射科等,要看病也知道去哪个科。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核医学科是干什么的?是检查疾病还是治疗疾病?能诊治些什么病?核医学科是用现代核医学的技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室。只是由于...https://ims.pumch.cn/detail/11337.html
3.猴痘患者如何做好诊疗与管理降科普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重症病例多发于年幼儿童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一、猴痘患者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5—21天,大部分人群6—13天。发病早期有寒战、发热等情形,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痛和肌痛,多数患者有部分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2.出疹期,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https://www.xyyfy.com/health/611.html
4.做好医学科普的五个关键词(转)做好医学科普的五个关键词 几年前,说起医学科普,人们脑海里浮现的总是一堆晦涩的专业名词和一张张严肃的“专家”面孔。然而,生动风趣、新颖活泼的“科普Style”方兴未艾。科普是个技术活儿,今天,总结我在科普工作中感悟最深的五个关键词,与医务同仁分享。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4076529_591739068.html
1.科普创作范文7篇(全文)《大众医学》在1978年复刊前,曾改名为《群众医学》,编辑出版过一段时间。当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老编辑周明德先生(现已作古)来找我,希望我为《群众医学》写稿。由于我以往很少撰写医学科普文章,怕写不好,一时没敢答应。后来,我的老师颜和昌主任和巫协宁医师鼓励我,让我试试看。于是,我便提笔写了起来。出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fdty2jw.html
2.中华医学降科普知识库20.家长应如何做好细菌性痢疾患儿的护理? 如果儿童患了细菌性痢疾,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得当的护理和精心照料会让儿童早日康复。 (1)休息:腹泻、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流通,床铺平整、清洁,利于患儿休息,病情缓解后可轻度活动,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增强免疫力。 https://cmhadb.cma-cmc.com.cn/know/v/articleDetail/20/23222.html
3.郑州大学五附院董安琴徐明杰讲“如何做好医学科普”加强健康科普工作,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内容。近日,大河健康报社对郑州大学五附院两位晋级“首届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复赛的选手——康复医学科董安琴博士、骨外科徐明杰副主任医师进行采访,请他们谈了医师该如何做好医学科普。https://zdwfy.com/NewsDetail-2954.html
4.羊城晚报做好大众的科普员,南医大广中医医学社团架起降...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疫情防控的警报再次同步拉响。面对疫情,提高公民医学科学素质、做好健康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医学科普实践能力成为了医学生的必备技能,广东高校如何培养医学生掌握这一“看家本领”? 记者了解到,南方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大”)、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广中医”)等广东...https://www.smu.edu.cn/info/1142/11805.htm
5.范先群:要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医生要做好科普工作 提高大众医学素养范先群院士在节目中为读者们推荐了《有医说医:生命健康七堂课》一书。这套书采用科普漫画的形式,以家庭中不同年龄层的6个漫画人物形象为故事主线,利用求医、照护等场景,对各个生命阶段的代表性健康问题进行了解读。范先群院士为这套书题写了四句话,“漫画科普,图文并茂,浅出...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LMwVGgOJO2z
6.写好医学科普文章有诀窍—优医迈医事热点医学科普文章由医护人员主创,传播科学保健知识,是防治疾病的“良药”。一张药单、一次手术或许能把病入膏肓的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但所惠及的也只是一个人;而一篇优秀的医学科普文章所受益的将远不止一人,而是百人、千人,甚至更多,由此可见,科普文章本身就是一剂“良药”。那么,如何写好一篇医学科普文章呢?https://www.uemeds.cn/info/infodetail/3749
7.做好军事医学科普工作总而言之,军事医学科普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系统工作。做好军事医学科普,是提升官兵健康素养、打造健康军营的重要前提。军事医学科普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推动军事医学科普走深走实,为部队建设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王海平)https://m.yunnan.cn/system/2022/11/13/032350185.shtml
8.拥有上万条图文内容,腾讯医典如何兼顾医学严谨性和科普通俗性?作为中国互联网专业医学科普的开创者,腾讯医典致力于将艰涩难懂的医疗专业知识,转化为能为一般民众所能理解的内容,为自己或家人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护理帮助。帮助患者与医生做更好的交流沟通,促进医患合作。 国家药监局新闻中心与腾讯医典双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https://www.ctoutiao.com/2112140.html?open_source=weibo_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