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实习生李佳英北京报道近年来,siRNA、ASO、mRNA等RNA药物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药物研发逻辑,以RNA层面的调控为切入点,将会极大地扩展药物靶点选择,为新药研发开辟广阔天地。赛诺菲、诺华等跨国药企带来RNA药物创新成果,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药物选择。
其中,诺华全球首个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小干扰RNA(siRNA)药物乐可为(英克司兰钠注射液)借助前两届的进博会“溢出效应”成功实现“展品变商品”,于2023年8月在国内获批后已经在全国医院逐步落地。该药物精准作用于肝脏,利用RNA干扰机制,从源头抑制了干扰LDL-C清除的PCSK9蛋白生成,持续降低LDL-C水平,有效管理血脂。在给药方式上,乐可为在首针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此后一年两针的注射频率减少了患者治疗的不便。
据了解,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而在“三高”中,血脂管理仍存在短板,居民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35岁及以上的人群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为16.1%,治疗率为7.8%,控制率为4.0%。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在已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人群中,LDL-C达标率仅为6.8%。
“医生能干预的其实很少,更多的是呼吁社会改变。在个体层面,如果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患病后主动求医治疗,整体疾病情况可以得到改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杨进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要提升血脂管理的水平,需要先从认知转变开始,尤其在防治冠心病方面,控制血脂中的“坏胆固醇”LDL-C尤为重要。RNA药物等生物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望助力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拐点”早日到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进刚教授
在我国,心血管病被视作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近3.3亿。
“心血管疾病有三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糖尿病早期影响的是肾脏和眼底,但也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血压和血脂控制对心血管病管理格外重要。以前生活条件不好,大家吃得咸,血压容易高;随着现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人们吃得好但动得少、消耗得少,容易造成血糖、血脂升高。”杨进刚指出,现在的年轻人经常熬夜、不注意饮食,有些人三、四十岁就发生心梗,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据了解,心血管病常被分为冠心病和脑血管病两大类。其中,我国居民冠心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2013年中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冠心病的患病率城乡村总计为10.2%,与此前调查结果相比,总患病率升高。另《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数据,2021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相较于2020年再次上涨,延续自2012年以来的上升趋势。
杨进刚介绍,在防治冠心病方面,控制血脂中的LDL-C尤为重要。因为此类胆固醇会沉积至血管壁,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如果斑块破裂,则容易引发患者心梗,甚至猝死。预防冠心病阶段需要降脂,罹患冠心病后还是要降脂,降脂是防治冠心病的基石。“血脂好比血管里的沙子,血脂降低后能减缓斑块形成速度,得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就越小。将LDL-C的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有助于延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降低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高血压患者得心血管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两倍;高血压加糖尿病患者的风险翻两番,也就是四倍;如果血压血脂血糖都高,风险翻三番,也就是八倍。如果患者可以同时把血压、血脂和血糖都控制好,就能够最大程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这是‘三高共管’的理论基础。”杨进刚以“三高共管”防治模式为例,介绍提升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率对降低患病风险的作用。“这些疾病的底层是一样的,即由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代谢异常。如果广泛推行‘三高共管’,可以大幅提升控制率。”
杨进刚强调,尤其在冠心病防治方面,提高LDL-C达标率已成为血脂管理的一大趋势。而要提升居民对血糖、血脂的控制率,需要先从认知转变开始。一方面,很多人生活方式不健康,存在吸烟、多吃少动、膳食结构不合理等危险因素,与十年前相比患病人群显著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健康知识普及仍不完善,比如,患者对药物副作用存在较大误解,担心降脂药伤肝伤肾等副作用,而不坚持服药。但实际上,冠心病人坚持服用降脂药导致出现副作用的人极少。
而在市场中,更多安全便捷的防治手段的出现,将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杨进刚介绍,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为例,从PCSK9抑制剂到英克司兰钠,以前的“不治之症”被现代医学攻克。企业持续医疗药物创新,能帮助患者提供适合的治疗方案。未来,安全性优势突出、满足患者需求的小干扰RNA药物等将是发展方向。
但个体层面的力量是有限的,在杨进刚看来,要抵御心血管疾病对居民健康的侵害,还需要国家、医院、企业等社会多个主体联合行动。杨进刚认为,如果从社会层面降低危险因素,比如通过政策、宣教科普,在人群中普及防治方法,才能从大众端控制发病率,推动心血管疾病“拐点”早日到来。
渣打(中国)行长张晓蕾:中国经济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最大的稳定锚
10月定期存款利率下调步伐放缓大额存单年内下跌趋势明显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三定”方案:设局长1名、副局长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114名
暴跌、停售、破产!天然钻石市场到底怎么了?
H5丨784.1亿美元!解码进博会,2023成绩单出炉
784.1亿美元,400+新品!进博会收官捷报!向未来,再出发!
南财智库简介
观酒周报|双十一酒类直播成交额大涨;洋河管理层变动;茅台与海航控股方方大达成合作
跨境周报丨传SHEIN预计今年净利润将达25亿美元;商务部正加快制定出台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21健讯Daily|国家药监局局长李利:审评审批要紧跟医药创新步伐;百济神州产品收入首破百亿元大关
21健讯Daily|神威药业1批次药品不合规;国产抗癌药呋喹替尼成功在美获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