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10日,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2024)暨亚洲心脏大会(AHS2024)在北京盛大召开。本届大会注重多学科交流,以心血管为核心,汇聚各领域的学术论坛,全面展示中国心脏病学的发展动态。11月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孔羽教授在大会“糖尿病论坛”上,口头报告了《中国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蛋白尿患病率筛查研究:一项全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1的重要成果。该研究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蛋白尿患病率高达32.5%,亟需有效的管理措施。
会后,医脉通有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杜昕教授对该研究结果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深入解读。
专家寄语
杜昕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蛋白尿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临床需重视心肾共治
然而,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合并T2DM患者的UACR的检测率低,每年仅有13.11%,显著低于美国的20%-53%,且CKD早期(1期和2期)UACR的检测率明显低于中晚期(3-5期)2,3。此外,既往有关我国心血管疾病合并T2DM患者蛋白尿患病率的数据较少,且数据年限较老,因此亟需更新我国心血管疾病合并T2DM患者的蛋白尿患病率数据。
我国心血管疾病合并T2DM的患者蛋白尿患病率高达32.5%,亟需有效管理
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合并T2DM患者的蛋白尿患病率高达32.5%(95%CI:30.8%-34.2%)。其中,三级医院门诊患者蛋白尿患病率最高,达到了36.5%。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心力衰竭的T2DM患者蛋白尿的患病率最高,为39.3%。此外,即使在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低的患者中,蛋白尿的患病率也分别达到了26.5%(95%CI24.2%-28.7%)和36.6%(95%CI33.9%-39.3%)。
非奈利酮等新型药物为早期管理蛋白尿和改善心肾预后带来新希望
蛋白尿既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物,又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被视为心肾高风险的“风向标”。蛋白尿筛查有助于识别心肾高风险患者,进而加强管理,改善患者预后。多项研究证实,非奈利酮等新型药物可为心肾高风险患者带来心肾靶器官保护,同时降低蛋白尿水平,预防蛋白尿带来的二次伤害。
此外,最新公布的非奈利酮用于症状性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和保留心衰(HFmrEF/HFpEF)人群的FINEARTS-HF研究5结果显示,非奈利酮较安慰剂显著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和总体心衰事件的复合终点)发生风险达16%(RR:0.84;95%CI:0.74-0.95;P=0.007)。此外,非奈利酮可显著降低UACR达30%(95%CI:25%-34%),降低新发微量蛋白尿风险达24%(HR:0.76;95%CI:0.68-0.83),降低新发大量蛋白尿风险38%(HR:0.62;95%CI:0.53-0.73)。
综合来看,蛋白尿是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非奈利酮等新型药物有效降低心血管和肾脏事件发生风险的同时,还可降低蛋白尿水平。随着这些药物的应用,心肾共治,改善预后将变得更加可行。
总结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副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临床研究学组组长
Circulation、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杂志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EuropeanHeartJournal、Hypertension、Stroke等杂志发表论著多篇
北京心联乔治心脏健康研究所
HHRC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与医院、院校、企业展开医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合作;建立了以二级和三级医院、院校及企业为成员单位的临床研究协作网,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和研究管理,协助研究者加快研究思路到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
参考文献:
2.XiaZ,et,al.BMCHealthServRes.2024Apr19;24(1):489.
3.WilliamsonT,et,al.JDiabetesComplications.2023Aug;37(8):108548.
4.RajivAgarwal,etal.EurHeartJ.2021Nov22;ehab777.
5.ScottD.Solomon,etal.NEnglJMed.2024Sept1.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