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招股书中称,形成了两大技术平台:成像和视觉分析
“以光源技术、光源控制器技术、镜头技术、视觉分析技术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分别建立了成像技术和视觉分析技术两大技术平台。”
成像方面确实做的很好,2019年卖出10万个光源,2021年达到17万个
1、光源和光源控制器2021年卖了4亿,毛利率70%左右,没有任何意思,只是真想不通为什么这么赚钱。认了吧,东莞制造的优势
3、2018、2019年视觉控制系统的收入是3800多万、4300多万,2020年没有单独披露,但视觉控制器的产销量有较大下降,销量下降了42%。根据招股书和年报,2018-2021年,视觉控制器销量分别为:457,889,551,2239。按道理,搭载在视觉控制器上的视觉分析软件,是客户稳定采购的,只要做了机器视觉项目,就需要这个系统,不应该波动性这么大,与光源业务的反差这么大,可能没有达到稳定推广的状态?
4、如果销售2000个视觉控制器,按照每台工控机4000元计算(视觉分析软件一般部署在工控机上),应该有1000万工控机采购。在IPO最后一年2019年也应该有几百万的工控机采购,但完全看不到。。。。费解
5、对算法的研发投入是一朝一夕解决的吗?
研发投入方面,在年报中很强调视觉分析软件的投入:
“产品研发及应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在研项目24个,其中18个已完成,3个处于研究阶段,3个进入试产阶段。研发产品围绕提升速度、精度,致力于解决多种应用场景下的不同应用需求。在进一步增加产品种类的基础上,公司持续加深软硬件的开发研究,不断加强对机器视觉产品及其底层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具体产品研发包括:
(1)加大深度学习产品投入,产品在客户项目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并形成销售,同时第二代深度学习产品也开始投入开发。
(2)智能软件进行了第三代的开发。第三代的智能软件具备用户自定义界面、在线调试、统计过程控制等功能。
(3)读码器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布局,搭载深度学习功能的读码器产品已经开发出来,并且达到很好的性能指标。
(4)进一步完善相机产品线,包括万兆网相机,线阵相机等高性能相机产品线
(5)进一步完善镜头产品线,包括高分辨线扫描专用镜头,远心镜头等产品线。
(6)光源产品线持续扩展,包括高亮、高均匀线形光源等。”
1、2均为算法方面内容,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不要听他怎么说,还是看怎么做,身体是诚实的,
招股书中,研发部分,对算法描述的篇幅五六页,远多与对光源、镜头、光源控制这种主要营收业务的描述,但算法方面过硬的知识产权却没有。
正在研发的项目以算法为主,但算法层面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6、人才
就像2020年报没有披露收入构成一样(2020年的视觉控制器产销量均下滑),人力资源也没有对本科以上学历进行分类,为什么?自行脑补。
上市公司总是默契的略去我们想看的内容
研究机器视觉底层算法的人,应该硕士起步,并且经过3年以上的产业化开发经验。
视觉系统的价格、销量波动,产品形态,算法投入的火急火燎,人才的沉淀。。。。看得出老板内心的痛点,有句话说的好,越缺什么越想体现什么
不过光源这种制造业能做到这么好的赚钱能力,值得称道,不知道其他光源制造企业怎么样。或者是我自己愚钝,高手可以指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