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天平、烧杯、蒸馏水、容量瓶(250ml)1个、50ml容量瓶6个、试管6支(制作标曲应用)、水浴锅、试管若干、药品、标签、研钵、称量纸、注射器。
三、溶液配制
酸性茚三酮溶液:将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ml6mol/L的磷酸中,搅拌加热(70℃)溶解贮于冰箱中。
6mol/L磷酸:浓度为85%的磷酸大约是14mol/l,如果要配置6M的磷酸大约稀释到原来体积的倍即可。
3%的磺基水杨酸:3g磺基水杨酸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冰醋酸
甲苯
四、试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制作
(1)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25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倒入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液中每毫升含脯氨酸100μg。
(2)系列脯氨酸浓度的配制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盛入脯氨酸原液,,,,及ml,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各瓶的脯氨酸浓度分别为1,2,3,4,5及6μg·ml-1。
(3)取6支试管,分别吸取2ml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及2ml冰醋酸和3ml酸性茚三酮溶液,每管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
表2-5脯氨酸标准曲线表
试剂123456
系列Pro溶液(mL)222222
冰醋酸222222
酸性印三酮溶液222222
Pro含量24681012
(4)冷却后各试管准确加入5ml甲苯,振荡30s,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苯溶液。
(5)用注射器轻轻吸取各管上层脯氨酸甲苯溶液至比色杯中,以甲苯溶液为空白对照,于520nm波长处进行比色。
(6)标准曲线的绘制:先求出吸光度值(Y)依脯氨酸浓度(X)而变的回归方程式,再按回归方程式绘制标准曲线,计算2ml测定液中脯氨酸的含量(μg·2ml-1)。
2、茎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1)脯氨酸的提取:每个树种随机取当年生茎段若干段,用去离子水洗净后,每个重复称取茎段g,剪碎,分别置大管中,共3个重复。然后向各管分别加入5ml3%的磺基水杨酸溶液,管口加盖玻璃球塞,在沸水浴中提取10min,(提取过程中要经常摇动使脯氨酸迅速释放),取出试管冷却至室温待用,冷却后即为脯氨酸的提取液。
(2)吸取2ml提取液于另一干净的带玻塞试管中,加入2ml冰醋酸及3ml酸性茚三酮
显色液,在沸水浴中加热40min,溶液即呈红色。
(3)冷却后加入5ml甲苯,充分摇荡30s,静置片刻。(取上层液至10ml的离心管中,在3000r/min下离心5min)
(4)用吸管轻轻吸取上层脯氨酸红色甲苯溶液于比色杯中,以甲苯为空白对照,在分光光度计上520nm波长处比色,求得吸光度值。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或从标准曲线上查出)2ml测定液中脯氨酸的含量(Xμg·2ml-1),然后计算样品中脯氨酸含量的百分数。配合公式(8)计算茎脯氨酸含量:
脯氨酸含量(μg/g)=A
FWVX/1000000(8)式中:X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脯氨酸浓度(μg),V为提取液总体积(5ml),FW为针叶的质量(g),A为测定时所吸取的体积(2ml)。
五、注意事项
1.酸性茚三酮溶液宜现配现用,或配好后贮于4℃冰箱中2-3d可用。
2.提取过程中应注意经常摇动大管,以使脯氨酸提取彻底。
3.反应液中各试剂需按顺序加入。
氨酸的连续积累对提高植物抗逆性有着一定的帮助。本研究中随着脱锻炼的进行,6种观赏植物的抗寒性下降,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也随着下降(图6),与韩蕊莲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在本研究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可以作为评价此6种观赏树种抗寒性的一项指标。
[i]职明星,李秀菊.脯氨酸测定方法的改进[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33)10-12.
[ii]CleffMD.Prolineaccumulationduringtheenvironmentalstress[J].CropScience,1983,23(1):23-26.
[iii]汤章成.逆境条件下植物体脯氨酸的累积及可能意义[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1):15-27.
[iv]罗华健,刘星辉.水分胁迫条件下枇杷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1):19-21.
[v]吴国训,吴田兵,查宝源,等.低温胁迫对刨花楠苗期细胞保护系统及生理生化物质的影响[J].江西林业科技,2008,4,14-16.
[vi]王宝山.生物自由基与植物膜脂伤害[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24(2):12-16.
[vii]SunJ-Y,ZhaoY-T.Studyontheprotectivefunctionandmechanismofcellwallglycoproteinsinsalttoleranceofwheat[J].ScientiaAgriculturaSinica,1997,30(4):9-15.
[viii]韩蕊莲,李丽霞,梁宗锁.干旱胁迫下沙棘叶片细胞膜透性与渗透调节物质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