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控重点内容范例6篇

院内感染也称之为医源性感染,近年来,院内感染情况原来越严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手术室是治疗的主要场所,也是导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场所,因此加强手术室管理对预防患者院内感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研究期间,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所护理患者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的次数进行统计,并作统计学分析。

1.4数据统计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人员考核合格率两组人员考核合格率比较:实验组患者所有考核内容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2.2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统计实验组护理人员所护理患者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4.96±1.34)次,对照组为(11.02±2.41)次,实验组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

3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的主要场所,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能够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实验组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可知手术室护理管理质控模式有利于规避护理风险,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落实手术室护理管理质控模式中,应注意院内感染不仅包括患者,也包括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手术室无菌、消毒的管理。同时,还要在护理管理质控模式中,强化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止医护人员出现器械损伤、感染情况。此外,应注意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性,严格实施岗位责任制度,提高每个护理人员责任意识,进而直接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强化院内感染管理能够改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洁,冯志仙.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7(36):145-147.

[2]梁丽清.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3(04):265.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高龄患者围手术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404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情况越来越严重,而老年人在手术病人中所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成为手术室护理人员要面对的一个重要人群。围手术期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整个手术过程。由于老年人的体质较弱,机体耐受性差,器官功能减退,面临的手术风险较大,因此,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做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选取我院手术室自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的80例高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原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手术室围手术期优质护理,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性保障有了很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上升,赢得了医生、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手术室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的80名高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70-81岁,平均年龄74.8岁,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将这些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0名,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这些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种和手术方式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所有患者没有其他严重合并症。

1.3手术室优质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拿到手术通知单后,到患者所在科室查阅患者的病例,然后到病室内访视第二天需要手术的患者。护士在访视时要注意仪容仪表,佩戴胸牌,并认真地向病人做自我介绍,消除陌生感。护士在和患者沟通交流时,要注意眼神交流,语言亲切,态度诚恳。通过与病人的交谈,对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意识、营养状况、活动情况进行了解,并认真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和对手术的认识情况。如果患者有对经济方面和手术过程的担心,应该耐心向病人解释,讲解手术的大致过程,和病人家属一起给患者鼓励和支持,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1.3.2术中护理。手术当天,手术室护士到患者所在病房接患者去手术室。在接患者前,要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班,清点术中所用药物,询问是否打好术前针,是否画好手术标记,携带术中需要的物品和检查结果,送入手术室的过程中和病人亲切交谈,安慰患者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对新的人群和环境的陌生感,护送时注意为患者保暖和尽量保护患者隐私。到达手术室后巡回护士要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床号、姓名、性别、科室、住院号、手术部位等基本信息,确保无误后,为患者介绍手术间的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建好液路并保持通畅,以便出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用药抢救。向患者介绍手术麻醉时如何配合以及正常的反应和感觉,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分清正常与异常。手术过程中要尽量保护患者隐私。由于高龄患者传统观念比较强,所以要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及时遮盖患者,以免患者有心理负担。手术过程中要避免大声交谈,并时刻保持冷静,不能慌乱,在用大型电动器械时要提前告知患者,避免突然震动给患者带来惊吓。

1.3.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在手术室观察半个小时到2个小时,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和意识恢复后,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共同护送患者回病房,搬运时要妥善安置各个引流管,指导患者家属根据麻醉方式给患者摆好正确,告知家属各个引流管的注意事项,和病房的护士做好交接班。

通过对高龄患者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使患者与护士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容易接受护士的护理模式和方法,提高了患者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患者在手术期间有最佳的心理状态,使手术疗效达到最好。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成功率进行结果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若P

表1

经过围手术期手术室优质护理,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的成功率均有明显提高,且P

3结论

以上数据表明,通过在手术室开展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的成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增进了患者和护士之间的信任和交流,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4讨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涉及到手术室护士和手术患者,还需要患者家属、手术医生以及手术科室等的密切配合,从各个方面完善手术室优质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更好的治疗及康复。

4.2优质护理服务全面覆盖手术医生和手术科室。优质护理服务不止需要在护士间开展,还需要覆盖手术医生和科室。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需要与手术医生及时沟通,了解手术的方式等情况,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护士与医生需要密切配合,保证手术顺利高效完成。手术科室与手术室护士之间及时沟通,完善接送病人和交接班的工作,不断改进对高龄手术患者的护理,使手术患者的护理不间断。

4.3收集反馈意见,提高护理质量。设定专职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手术医生进行每个月一次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由手术室根据资料自行设计,以书面形式发放,了解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讨论和采纳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了解手术医生对巡回护士或器械护士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配合的满意度以及改进意见和建议。通过每个月的调查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认真贯彻实施使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使手术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手术医生和手术科室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更明显的提高。

4.4加强对手术室的质控管理。建议大型医院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采用三级质控模式,即护士长-质控小组-责任护士三级质控模式。手术室护士长需要每周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以护士长为首的高年资护士组成质控小组成员分成若干个组,每组设定一个组长,每组分配几项考核内容,由组长带领组员每个月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评分,重点内容特殊标记,对检查结果进行电子表格记录和统计,然后根据质量问题的性质不同,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果能够现场整改则当场指出和改正,每4周开一次以护理质量为主题的分析会,对4周以来的检查情况做出汇总报告,鼓励全体人员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通过这种三级质控模式来改进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达到优质护理的标准,使患者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刘芳印.规范沟通服务程序,提供手术优质护理服务.《中国医药指南》.2011,4(25):842

[2]曹亚琴.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手术病人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作用.《护士进修杂志》.2013,8(3):95

辽宁省人民医院中心输液采血室,辽宁沈阳110016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措施;不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常娜(1979-),女,辽宁沈阳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科室,重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则是重中之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大意、不确定因素或者其它人为因素导致患者伤残甚至死亡或者造成患者以及其家属向医院投诉临床护理工作的不良影响的致使因素即为护理风险[1]。故此,手术室的护理不仅关乎医院的形象、影响医院的声誉,同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因此,研究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当前所有护理工作人员共同面临的挑战。

1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1.1护理人员素质偏低,护患沟通失效

1.2手术室器械设备管理制度混乱,操作规程不合理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医疗水平的高度重视,医院的硬件资金投入比重也在不断增大,医院能够使用一些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了医疗水平,也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手术室器械设备的管理中,出现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只管使用,不管保养;只重视对数量的清点,忽视质量;重视购置,缺乏有效的管理等。如此混乱的设备管理给临床手术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手术室护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与处理,操作规程欠缺合理性等诸如此类问题直接影响手术质量。

1.3手术室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欠缺专业能力

2防范措施的研究

2.1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加强护患沟通

2.2构建完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监督机制,进行定期查房

构建完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监督机制,重视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将优质护理服务彻底落到实处。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制度,构建个人、班组以及科室层层递增的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提高手术室护理基础质控、环节质控以及终末质控的管控水平[4]。将具体的手术室护理管控责任落实到个人,层层递进,以预防为主,强调各负其责、各尽其职;采取定期检查监督、分析以及反馈的方式进行管理,重视薄弱环节的着重管控。比如,组织医院领导进行定期查房。领导定期查房从一方面表明了医院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护理管理中的漏洞,并及时纠正,对护理工作以及护理管理工作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更能够了解护士日常工作的辛苦以及推动护理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有利于实现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现代化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护理工作必须要紧密围绕医疗工作展开。而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能使得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更加专业、分工更为明确,护理工作质量相应的也就更高。

2.3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规范护理服务行为

3结语

手术室护理工作极其重要,首先我们要从意识上加以重视;其次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护理规范与护理管理制度;再次,必须提高护士的专业护理技能,加强其护理责任心,做到灵敏反应、技能娴熟、沉稳不慌,要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能通过换位思考理解病患的心情,用更加包容、专业的态度应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一切突发性事件,做到有备无患、从容应对。

参考文献]

[1]梁秋红.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1):136-137.

[2]李凤艳.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导刊,2013(S1):154.

[3]屠丽娟,夏雪兰.影响手术室满意度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医学,2014(8):954-956.

[4]黄露.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8):1342-1343.

[5]蔡红梅,杨永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4):3357.

关键词:护理观察;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

1.2.3反馈反馈是属于一种有效的交流,注意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正常情况下,都是要向手术室或手术科室的所有人员进行"反馈",倘若需要和单独人员进行沟通,则可以采纳"一对一"的交流。

[1]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4,12:57-58.

[2]王华,江敏琼.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6:554-555.

[3]韩雪琴,雷春芳.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右江医学,2014,6:697-698.

1、更新护理管理和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服务,深入开展好“病人满意在科室”的活动。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随时为病人着想,对病人的病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等,术中不予议论。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和工作模式,保证以最佳护理工作状态为病人服务,满足病人一切合理的需求,为病人创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达到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工作中注重加强与医生的沟通,收集病人信息,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不断提高内部服务质量,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达到临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98%。

2、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保证年事故发生率为零。制定严格的科室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差错事故讨论分析,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利用晨会、护理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接待,细心介绍。各项护理治疗操作要与病人打招呼,采用鼓励性语言,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到亲人般的温暖。

3、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班工作制度,严格控制人员流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违反无菌原则的人和事给予及时纠正,防止院内感染,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无菌切口感染率≤0.5%,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5、根据《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要求,加强护理文书的书写管理,做到书写认真、及时、规范,与实际护理过程相符,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

7、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收费,做到应收则收,应收不漏。遇有疑问及纠纷及时核查处理。定期对科室医疗和办公用品进行清点领取,减少浪费及损耗。专人负责医疗设备的保养,做到对仪器设备性能及使用状况心中有数,保证临床正常运转。

8、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科室质控小组加大自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使各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通过统计手术台次、满意度调查、有无差错疏忽及投诉、检查卫生区等指标,完善和促进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9、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做好带教工作。根据实纲要求制定带教计划并安排专人带教,根据临床带教经验不断改进带教方法,加强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认真落实好“360工程”,圆满完成带教工作。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

1.1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现有住院编制床位数55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750张;共有8个手术间,每年接受的手术数量已经达到3500例。现今手术室内有护理人员20名,年龄21~48岁;其中有7名主管护师,6名护理师,7名护士。

1.2方法

1.2.1设置质量控制小组依照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每个季度的工作内容,将护理人员分配到6个质量控制小组如下:五常法组、压疮组、教学组、质量控制检查组、消毒隔离组、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组。每个小组内有两名护理人员,通过科室负责人的考评,任命专业知识储备丰富、个人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主管护师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建立四级质量管理体系,即护士长-质控小组-专科组长层级,实施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由护士长及质控组长对整个质量控制过程进行全权负责,每个质量控制人员对本小组的质量控制监督和环节检查、反馈都要认真负责并给出改进方法[2]。专科组长的工作内容是控制手术配合专科组的过程质量。

1.2.2质量控制小组工作内容(1)五常法组。对整个手术室内的物品管理和区域规划进行负责,要注意检查手术室内的空间规划、物品的放置情况、环境整洁情况,检查药品和物品标签和事项记录本、登记本是否详细和完备;检查各种急救设施和药物准备和管理情况等。(2)教学组。对护理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和实习生)的培训情况进行负责,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业务培训、考核情况等;(3)压疮组。对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和负责预防记录情况、手术情况检查等。(4)消毒隔离组。对物品、手术器械和环境进行消毒,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和废物的处理等负责[3]。(5)质量控制检查组。对工作的落实情况和规章流程等进行检查督导。(6)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组。核查护理过程中的记录表、登记单和医嘱书写情况。

1.3质量控制标准

由科护士长领导各质量控制小组根据质量检查指标和手术室专科特征,确定质量评价标准,具体评价标准参见文献[4]。

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数量少于管理前,各质量控制组季度检查平均得分高于护理前,详见表1和表2。

本次研究可知,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前后季度检查结果显示2012年的护理质量比2010年明显提升。因此只有加强护理管理力度改进护理管理模式才能够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地避免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不良情况发生,保障了护理的安全性。未设置质量控制小组之前,护士长的责任繁重,因此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导致管理工作粗放化,很多细节问题难以得到规范解决。在护理人员不足时护士长不仅要参与日常护理工作中,还要履行管理职责,因此管理工作难以面面俱到。一些护士个人拥有管理潜质,但是医院管理工作没有充足的空间让她们发挥潜质,所以造成其主人意识淡薄,无法完全实现其个人的自身价值。

[1]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洁.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399-401.

[2]雷丽禅,陈玉娣.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18(5):31-32.

[3]王岳娜,李娜.手术室护士的绩效考核及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978-979.

[4]洪海珠,林凤,陈连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5):619-620.

THE END
1.版护理质控检查表格.docx版护理质控检查表格版护理质控检查表格 PAGE PAGE / NUMPAGESPAGE11 版护理质控检查表格 PAGE . 护理质控标准(病区管理)医院科室日期分数项目分值内容和要求评分标准 1.护士仪表庄重,挂牌上岗。仪表不切合要求 2..病室整齐、寂静、舒坦、安全。未挂牌上岗 3.各工作室物件搁置有序(办公室、病室不整齐、吵嘴治疗室、...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0803/7120013134003153.shtm
2.护理文书小组2、积极组织所在科室人员学习,传达小组会议内容。 3、提高所在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的书写水平。 4、解决所在科室的护理病历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上报,并积极提出整改意见。 5、积极参加小组会议,完成小组预定工作计划。 6、质控小组成员每月参照《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规范》对全院病房运行中病历进行质控检查,检查出的问题反...https://www.myhosp.com/a/hulitiandi/2017/0603/114.html
3.护理质控检查表格.docx护理质控检查表格护理质控检查表格蒃膁肆蒈芀袆莁袄芅羃羆芇1 / 151护理质控检查表格精选文档上海市护理质控标准〔病区管理〕医院 科室 日期 分数工议论记录1分/项监控制度并落实。<https://www.taodocs.com/p-688011851.html
4.山东石官总医院2019年2月份护理质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四、本月质控发现的亮点工作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工作有帮助。 内一科治疗单印章签字 外一科培训计划:详细全面,包含制度、应急预案、操作、院感、理论中、仪器 外一科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及时规范、分析措施到位、小事情大预警,科室积极开召开会议分析。 妇产科转交接单详略得当,表格规范。 https://www.meipian.cn/1xuft7hn
1.护理质量工作总结(通用18篇)1、护理评估: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后缺少相应的沟通交流,健康指导不到位;部分责任护士局限,缺乏护理诊断知识。 2、科室质控:多数科室质控不规范,未有重点,未针对科室安全隐患,缺乏专业性、连续性,个别流于形式。总之科室质控未解决科室实质性问题。 3、科室培训:一是理论培训内容简单、不实用,考试形式单一,现场提问护士掌...https://m.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0208123207_1629737.html
2.护理质控工作总结(精选9篇)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那么写工作总结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护理质控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理质控工作总结 篇1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498414.html
3.护理质控会议记录表13篇(全文)三、讨论内容: (1)下一阶段护理质控重点督查项目 (2)针对质控存在问题,结合科室当前工作展开讨论,有无工作流 程等修订。 二、反馈护理部、大科、本科室满意度调查结果(详见满意度台账) 三、讨论摘要: 徐兴荣:现阶段需重视药物管理规范:自备药物有床号、姓名,各管路标识、安全标识管理:各种引流管标识齐全、黏贴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jji1wqs.html
4.护理工作年度质控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6篇)质量管理是医院永恒不变的主题,定期进行检查考核,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科室针对本部门护理工作特点,结合护理部制定的检查与考核细则,每周、每月制定护理考核重点,从护理表格、文件书写及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并认真做好记录。科室护理工作日有重点,周有安排,月有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同时...https://www.oh100.com/a/202211/5613484.html
5.护理工作年度质控工作总结(精选18篇)质控小组质控:每周护士长带一名质控护士进行质控,每月质控小组全体成员在护士长带领下共同进行质控,按照护士长的质控计划,选取两项内容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向当面向责任人反馈,讨论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复查,直至问题改进。同时,质控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上报到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责任组长质控:责任组长...https://mip.wenshubang.com/nianduzongjie/2455902.html
6.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方案(通用7篇)表格书写合格率≥95% 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95% 年事故发生率为0 三基理论水平考核平均成绩≥80分 技术操作水平考核平均成绩≥90分 五、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二级质控管理模式,即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和科室护理质量监控小组。 (一)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08260.html
7.护理质控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3篇)1、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每月组织一次质控分析、总结会议,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https://www.yjbys.com/zongjie/fanwen/1020542.html
8.护理病历范文10篇3.3电子病历的使用由于我院采用电子病历,护理人员为了方便,经常采用复制医生的病程记录、上一班的护理记录等,在剪切、粘贴的过程中却没有认真核对,造成记录内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3.4病房初级质控不到位由于部分负责初级质控的护理人员工作不细致或责任心不强,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核就提交到病案室。 https://www.wendangwuyou.com/fw/131474.html
9.护理质量工作总结(合集15篇)5、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6、院、科二级质控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护理部组织院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一次,平时随机抽查,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每月做好质控小结,加强环节质量管理。 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3349898.html
10.护理培训总结(通用21篇)2、完善了“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和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压疮申报表”、“压疮(难免)评估表”、“压疮观察护理记录单”、“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计划表”、“导管脱落危险度评估表”、“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各科工作量统计表”等标准表格的制定及修订工作。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974720.html
11.护理质控检查整改措施共8篇文本内容: 护理质控检查整改措施共8篇护理质控检查整改措施共8篇第1篇护理质控检查及整改措施护理质控检查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科室检查时间年月日存在的问题护理文件书写1眉栏、页码、诊断、填写不全⑵离院责任书上患者信息填写不全3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不完整如血糖、血压等,内容欠规范4体温单与护理记录单不相...https://www.yxfsz.com/view/1706489110007484418
12.护理质控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范文护理质控不足及改进对策合集护理质控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意义在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通过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下是护理质控问题及整改措施记录范文和护理质控不足及改进对策合集,可供参考。 护理质https://www.puchedu.cn/ziyuan/133726.html
13.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内容(通用6篇)篇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内容 第一章 护理核心制度 第一节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根据病情规定的临床护理要求。医师根据病情决定等级以医嘱的形式下达。分为特级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做出相应的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黄色,三级护理为蓝色或可不设标记)。各中心和服务站根据患者病情,参照三级护理标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dj28o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