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质控的提高护士在工作中由被动变得积极主动,提升了科室护理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如何能更好地进行科内一级质控,现总结如下:
一、质控模式
1、人人参与模式
任务式要求人人参与质控,质控内容包括交接班、医嘱、护理记录、治疗、药物、基础护理、书写等所有与护理工作有关的内容。护理人员每发现一处错、漏将其写在质控本上,提醒出错的护理人员更改,即为完成一次质控任务。护士长根据每月质控情况、科室患者数量、护理人员职称或护理工作质量随时调整质控任务次数。
2、组合式一级质控管理模式
3、护理质控体系前移
即质控体系由质控员一护士长一护理部,前移为责任护士一护理组长一护士长三级质控体系,确保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和护士长实施护理工作过程中动态的质控。责任护士负责执行所管患者的治疗、病房环境、护理组长所开出的护嘱和所管患者护理文书的质检;护理组长负责对本组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情况及责任护士的能力分配护士的分管患者,开出患者护嘱,自己负责本组危重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对责任护士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动态监控,同时对本组的护理文书进行质控,指出存在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并协助护士长完善各项流程指引。护士长对全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动态监控,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和改进方案。
二、激励机制
1、科内奖金二次分配
每人取若干作为基数,完成质控任务的人给予奖励20分值,未完成质控任务者无奖励,同时结合科内的其他奖罚对护理人员的总得分统计后计算每分的价值后给予发放。将每人每年参与质控排名得分与查出问题排名得分的总分排名次后得出名次分,名次分的40%作为年底评选优秀护士的部分得分并作为个人考评的参考。
2、纳入绩效考核加分项
质控者每发现一个护理质量问题给予绩效考核加分1分;月底累计对发现问题最多者给予绩效考核加分10分,并给予表扬;年底累计发现问题最多者给予绩效考核加分20分,并与评优、评先挂钩;存在问题当事人按规定整改期限进行整改者不扣分,超过整改期限(特殊原因除外)未整改者每个问题扣1分,连续出现5次以上未按时整改者除对存在问题扣分外另加扣5分。当事人整改后签名,由护士长(护士长不再由代护士长负责)追踪评价整改效果。对未按时整改者立即追问原因,如无特殊原因未按期整改者即在绩效考核结果栏内标明纳入绩效考核扣分,同时督促其及时整改。
三、质控检查方法
1、制订一级质控评分及质控表
2、患者护理质量交叉互检表
采用患者护理质量交叉互检表,护士可做到每天自查、两两互查。互检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责任护士所分管患者的各项日常常规工作:包括肌注、输液、管道、压疮换药、跌倒坠床高危患者、危重患者等项目,责任护士每班填入自己所分管患者的床号,根据项目的内容统筹安排每天工作,常规治疗护理、专科重点观察护理及高风险防范患者能做到一目了然,有所侧重,在工作结束后根据项目内容进行自查。第二部分为交叉互检项目及结果反馈,包括治疗及时准确性,风险防范到位情况,消毒隔离效果,管道固定效果,护理文书书写无遗漏,不良事件有无发生等。自检互检结果填写在各项目的对应横列,互检护士及护士长根据第二部分项目进行护理质量督查,督查结果记录于一级质控记录单。
3、岗位查检表
岗位查检表以各岗位职责为纲领,按照专科护理要求,在工作规范、工作标准等基础上制定。查检项目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分项。以责任组为例,每班交接无误后,接班护士在各项护理项目相应的括号内填写患者床号,每班结束前对照查检项目进行自查,以查检项为标准,符合要求者打“√”,不符合要求者打“×”,并在自查结果栏中标注护理不合格患者的床号,需说明者可在备注栏简要说明;自查结束后进行互查,将护理不合格患者的床号填写在相应的互查栏内即可。
病房一级质控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护理质控实施三级监控的目的就是层层把关,层层落实,一级质控的提高护士在工作中由被动变得积极主动,提升了科室护理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