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进现实!基因检测助力遗传病筛查和感染精准防控

高通量测序技术,助力新生儿遗传病筛查

华大基因新生儿基因检测产品经理、高级基因组咨询师陈蕾博士在报告中讲到,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用快速、简便、灵敏的检验方法,对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或导致儿童智力障碍的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进行筛查,以便对疾病做出早筛查、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患儿的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的损害,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

目前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较少,且传统生化筛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显示,基因检测用于新生儿筛查,可以快速确诊或排除某些遗传代谢病,有助于对患儿的及时诊断和干预;而且基因筛查与生化筛查联合,可以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检测病种更多,提高了筛查。全球基因组学与健康联盟监管与伦理工作组儿科团队建议,高通量测序可作为当前新生儿疾病一级筛查的有效补充。基因筛查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里程碑。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韩连书教授牵头的“中国多中心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研究”于2021年1月23日正式启动,全国共有8家新生儿筛查中心参与其中,华大基因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该项目计划通过芯片捕获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3万例新生儿进行156种遗传病159个基因筛查,对筛查阳性患儿作进一步检查,以确诊或排除疾病,对确诊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及随访,建立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系统。

华大基因今年全新升级的安馨可-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服务,为多中心研究和临床筛查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安馨可的疾病选择参考了国内外新生儿筛查疾病谱,结合中国高发遗传疾病,筛选出发病早、可治疗的单基因遗传病,可实现包含常见遗传代谢病、遗传性耳聋、地中海贫血、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等156疾病的一站式筛查,综合性价比极高。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优势,可对检测范围内159个目标基因的所有编码区进行捕获测序,同时分析点突变、小片段插入缺失(≤20bp)以及部分基因外显子水平的缺失/重复,提高筛查有效性。对于地中海贫血、SMA、DMD等以复杂变异致病为主的疾病,华大基因进一步优化探针设计并应用大数据校正的分析算法,可分析常见拷贝数变异,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精准的检测服务。

安馨可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服务适用于所有新生儿的一级筛查,也可用于生化筛查或串联质谱筛查阳性等疑似患儿的辅助诊断。仅需采集新生儿微量足跟血或脐带血,即可筛查多种常见遗传病,高效检测,精准解读,以基因科技的力量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助力中国新生儿基因筛查道路的进一步开拓。

全面升级,拓展全外检测边界;本地方案,打造疾病诊断新范式

2020年6月新增亲缘关系分析,助力遗传分析;当月继续新增LOH/UPD分析,可检测多种UPD综合征,辅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患者病因。12月,华大基因WES检测实现焕然一“芯”,搭配精心打造的高品质测序芯片,使得全外检测性能空前强大。

2021年9月,当月内马不停蹄实现3次重磅升级。新增线粒体基因检测,检测范围覆盖整个线粒体基因组,重点分析报告mitomap和文献上常见的161个致病变异位点;新增深度内含子检测,全面覆盖ClinVar和HGMD数据库中的3万多个致病位点,包含启动子区、UTR区域和内含子区;新增动态突变补充分析,额外提示8种动态突变进行分析。

同时,华大基因全外疾病库继续保持每季度更新一次,紧跟OMIM的更新频率,使得全年预计增加5.5%的检出率。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可以实现WES检测本地化,实现“核酸提取、文库构建、测序反应、信息分析、报告解读”的全方位本地化,更加方便临床单位使用和获取结果。

药物基因组学检测,指导儿童合理用药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0年)中指出,2020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累计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67.6万份,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在影响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各种因素中,遗传因素导致的个体间药物代谢与效应差异平均占60%,甚至可达95%。

华大基因药物基因组项目负责人齐晶博士讲到,药物基因组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研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性之间关系、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药物基因检测以药物遗传多态性为基础,从基因组整体角度,研究基因变异与药效及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指导患者合理、精准用药。

华大基因致力于技术创新,已经推出了药物基因检测系列产品。其中全面筛查版适用于健康人群,选择242种临床常用药物,针对高频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儿童筛查版选择了132种临床常用药物,针对高频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专科版则是为医疗机构的医生专门设计,按照各个临床专科分门别类,将每个临床专科的常用药物分类汇总,如癫痫、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疾病及精神疾病等。

PMseq病原高通量测序,推动感染性疾病精准诊疗

华大基因病原产品经理周山博士指出,新发病原体层出不穷,疑难危重感染威胁巨大,若未及时诊断,会导致治疗延迟或给予不适当治疗,增加死亡风险和医疗成本。然而,由于新发病原缺乏技术手段、不清楚到底该检测哪些病原,以及受到技术特性的限制,致使感染性疾病诊断困难。而传统的微生物诊断方法,需要预先假设,阳性率较低,检测周期长,对特殊病原检测困难,使其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宏基因组测序(mNGS)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方法,不基于培养,直接对临床样本中所有的微生物核酸进行高通量测序、数据库比对和智能化算法分析,无偏性地获得疑似致病微生物的种属信息及其他信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覆盖度广与检测能力强的显著优势。mNGS快速发展,已经得到多部专家共识及指南的推荐,用于中重症感染、肺部感染、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及肝病感染等的病因检测。

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可以对目前已知基因组序列的17500种微生物进行病原高通量基因检测,涵盖了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其主要用于临床疑似感染的疑难、危重或特殊人群的病原检测,对不同疾病症候群的患者,选择不同的检测流程,例如若怀疑RNA病毒感染时,则建议采用RNA检测。PMEasyDoctor配套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产品的组学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满足临床和科研的双重需求。

PMseq产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饱和的数据量,一个样本测到100~200M以上,理论可以检测出所有病原,灵敏度超过90%,真正保障检测无偏性;数据量增加,极大提高了脓毒血症病原的检测敏感性;2019年底,高数据量测序(126M)检出了一种冠状病毒,帮助发现了2019新冠病毒,以基因科技的力量帮助我国和全球应对突发的疫情。另外,基于华大基因十年积累超过17万例的真实样本数据库,能够有效区分背景微生物与致病病原,保证检测结果的特异性。而且华大病因检测实验室通过了国家质评,采用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保证了高效可靠的检测结果。病原高通量测序,科技赋能临床,助力感染精准诊疗!

小结:基因科技助力儿童健康

“基因科技造福人类”一直是华大基因的愿景,基于基因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精准的检测技术,利用先进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全外显子组检测、病原高通量测序和药物基因组学检测,致力于儿童遗传代谢病的早期筛查、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疗以及患者的合理用药等,促进科学技术的临床转化和应用,为儿童乃至全人群的健康提供助力!

THE END
1.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 对感染标本直接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微生物专用数据库比对和智能化算法分析,获得疑似致病微生物的种属信息,并提供全面深入的报告,为疑难危重感染提供快速精准诊断依据,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作用。 根据提取核酸的https://mb.mituo.cn/mui584/product/showproduct.php?id=10
2.高通量测序平台mNGS病原微生物检测 Q-mNGS?定量宏基因组检测 ——更快、更真、更准的新一代 mNGS 技术 相比传统 mNGS,Q-mNGS?实现了人源和病原体核酸的相对定量检测,可溯源样本中病原及人源核酸的真实比例,实现真/假阴性的区分和治疗效果的监测。13 小时极速完成标本到报告全流程。 https://www.terramed.cn/business_detail/14
3.一种MALDITOF毛细管电泳法虽然在自动化程度和分析时间上有了较大提升,但其检测通量远低于近年来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高通量测序(ngs)能一次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在临床病原菌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ngs技术对设备要求高、技术门槛高、平台构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难以在临床应用领域进行推广。因此,临床应用...https://www.xjishu.com/zhuanli/27/202110576512.html
1.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 对感染标本直接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微生物专用数据库比对和智能化算法分析,获得疑似致病微生物的种属信息,并提供全面深入的报告,为疑难危重感染提供快速精准诊断依据,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作用。 根据提取核酸的种类不同,分为DNA检测流程和RNA检测流程。DNA检测流程适用于胞内寄生的细菌如结...https://www.genomics.cn/medical-PMSeq.html
2.学协会: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的临床应用规范化...2.靶向基因测序: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病原微生物检测,除无偏倚的mNGS外,还包括原核生物的16S rRNA基因、真菌(5S rRNA基因两端的ITS1、ITS2及25-28S rRNA基因中的D1及D2区等)以及特定病原微生物靶基因等[17]。如怀疑沙眼衣原体可选momp(主要外膜蛋白基因),怀疑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可选...https://jsp.365heart.com/detail/9E162530-5B77-4B83-A6CD-88D52BEFC3D5
3.指南与共识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的临床应用...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mNGS)技术直接针对标本中核酸无偏倚检测病原微生物序列。但是,mNGS需经标本前处理、核酸提取、文库制备、上机测序、数据库比对、报告生成及结果解读等一系列过程,对技术平台及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为规范mNGS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提高危急重症、疑难感染性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救治水平,在...https://www.hainmc.edu.cn/ecmd/info/1471/10704.htm
4.华大基因PTseq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靶向高通量基因检测上市基于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测序领域十年产品技术研发和五年临床转化经验,华大基因全新打造PTseqTM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靶向高通量基因检测产品。 该产品依托国产自主测序平台、专利引物设计系统及独有污染校正算法,基于tNGS技术进行检测,同时具备测序技术的广谱性优势和多重PCR技术的高灵敏度优势,兼具检测性能与高性价比,检...https://www.bgi.com/news/2023082401
5.感染疾病筛查之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NGS)宏基因检查全称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是一种二代核酸测序技术,通过检测标本中所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DNA,RNA等遗传物质,进行高通量测序,基于生物信息学算法,与临床病原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鉴定样本中病原微生物种类及功能信息,来判断是何种病原体感染导致疾病的产生。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水平的检测...https://www.hkdyfy.cn/info/3672/23620.htm
6.华大基因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可一次性检测上万种病...这一体系旨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加强微生物耐药监测与报告,及时掌握微生物耐药情况,从而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以遏制微生物耐药的发展与扩散。在此背景下,针对微生物的耐药机制,华大基因推出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对混合感染具有很强的识别能力,且在耐药方面,PMseq?...https://www.zealer.com/detail/1559272
7.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检测CTI华测检测医学实验室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ISO15189及CAP等法规和标准设立,采用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的先进管理体系,与全球顶尖医学检验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为您提供医学检测相关的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检测服务。 咨询报价 关键字 基因检测 感染源筛查 病原体筛查 ...https://www.cti-cert.com/service/17138/17877.html
8.病原体检测技术详解行业新闻新闻中心等温扩增支原体检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检测技术样本需要量少、快速省时、无污染、诊断结果精确、自动化程度高,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和深入,这些高通量诊断技术和方法必将在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分析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多种检测技术的联合和综合更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https://www.gendx.cn/article.php?id=137
9.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核酸检测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MedSci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和准确诊断是感染性疾病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但仅依靠传统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技术,近70%的患者无法明确病原学诊断[3]。 近年来,随着病原体单靶标聚合酶链反应(PCR)、以症候群为基础的病原体多重PCR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数字PCR技术、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技术以及多重病原靶向测序(tNGS)...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964be9198375
10....500基因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20参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价格[2002]1980号)《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收费标准,由中标人须向招标代理机构缴纳中标服务费。以费率或单价进行报价的项目,计费基数为预算金额。 七、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 八、其它补充事宜 http://www.ccgp-beijing.gov.cn/xxgg/sjzfcggg/sjzbjggg/t20220516_1426742.html
11.靶向第二代测序技术在病原体检测中的作用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acm https://doi.org/10.12677/acm.2024.141101 靶向第二代测序技术在病原体检测中的作用 罗宁*,何泰瑜,康娟,张大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 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17日;录用日期...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Download.aspx?paperID=79347
12.临床NGS数据中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病原高通量检测技术,基于宏基因组“撒网式”的检测方法,通过微生物专用数据库比对和智能化算法分析,全面覆盖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针对疑似危重或不同感染症候群,可以快速实现感染性疾病的精确诊断。 诚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病原菌具有其显著的优势 ...https://www.yunbios.net/detection-of-microorganisms_in_clinicalNGSda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