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精准医疗助力我国大健康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各行业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医疗领域的诊治手段也日新月异,不断推出更高效、更安全、更精准的医疗技术,造福国民。其中一种应用于肿瘤、心脏、呼吸系统等领域重大疾病“精准治疗”的新型医疗技术——低温冷冻技术也应运而生。低温冷冻治疗技术以其独特的高科技优势,让患者在无需进行开刀手术的情况下,即可精准消灭肿瘤,同时副作用少、耐受性好。低温冷冻治疗既适用于治疗早、中、晚期不同阶段的各类实体肿瘤,也可以安全应用于各个年龄段(包括高龄患者),多种基础条件(包括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等)的各类患者,为临床医生治疗肿瘤增加了一种全新有力、不可或缺的工具。这种低温精准治疗技术,不仅已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开启了我国肿瘤精准治疗的崭新时代,在其他多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水平的常见病、慢性病,如房颤、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等疾病治疗方面也展现了强大的应用潜力。低温精准医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全面进入精准诊疗的时代,更将把我国的大健康事业推向高质量发展时代。

一、低温精准医疗技术的特点

低温精准医疗技术就是利用极低的温度来杀死病变组织或者细胞的一种新兴医疗技术。该技术通常使用氩气和氦气作为工作媒介,所以在业内也被称为氩氦刀。治疗过程中需要在CT或超声等影像设备引导下将一次性无菌冷冻消融针精准穿刺至肿瘤靶点,开启高压氩气冷冻系统,根据焦耳汤姆逊原理,高压氩气流经小孔径产生节流效应,使得一次性无菌冷冻消融针的冷冻区域温度迅速下降,在15—30秒内将肿瘤组织迅速冷冻至-150℃以下,直到冰球完全覆盖肿瘤病灶,冷冻10—15分钟,然后再开启高压氦气系统进行复温(工作区域温度升至20℃-40℃),经过2-3个治疗循环,肿瘤细胞死亡。

与传统的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等治疗手段相比较,氩氦刀低温冷冻治疗的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属于精准治疗技术:低温冷冻治疗通常在CT等现代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操作,冷冻消融针可直接精准定位到病灶靶点,对肿瘤组织进行原位消融损毁。消融针工作区温度可实时监测,治疗范围清晰可控,对治疗路径周边及病变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轻微,并且可以达到和局部手术切除基本相同的治疗效果。低温冷冻技术治疗前可精准规划、治疗过程可实时观察监测、治疗后可确切评价疗效,是典型的精准治疗方式。

属于纯物理的局部治疗技术,适应症广泛:低温冷冻治疗是利用低温物理原理的精准治疗方式,对早中晚各期肿瘤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早期病变可达到根治治疗效果,在病变的中期可单独应用或联合手术、靶向、免疫治疗等手段协同治疗,达到延缓病变发展、延长生存期的效果,对于晚期病变可以起到姑息减瘤、缓解癌痛,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而传统手术治疗、往往只适合早中期的部分患者,晚期病人通常没有手术治疗机会。低温冷冻治疗通过物理毁损作用消灭肿瘤细胞,对各种病理类型的实体肿瘤都有很好的疗效,可以反复治疗,不存在药物治疗或靶向治疗常见的某些病理类型不敏感或耐药等问题。低温冷冻治疗也适用于手术后或其他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肿瘤患者。

属于痛苦少、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的绿色治疗技术:低温冷冻治疗过程患者整体耐受性好,年老体弱的患者也可接受。超低温本身具有镇痛和止痛效果,治疗过程患者通常无明显不适感。研究表明,低温冷冻对肿瘤组织具有显著杀伤作用,但神经、结缔组织具有更高的抗冻性,低温治疗引起的神经损伤多为一过性,大血管亦较少发生冷冻损伤。临床上,对于热消融(微波、射频)治疗相对禁忌的部分特殊位置(如临近胸膜,膈肌,心脏,大血管)的肿瘤也可采用冷冻消融治疗。治疗后亦无异物留存、无药物残留、无全身毒性反应。故低温冷冻治疗也被业内称为肿瘤的绿色治疗手段。

禁忌症少、易开展、易普及:传统手术和大部分热消融(微波、射频)治疗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综合评估,很多患者因不能耐受麻醉而失去治疗机会;而低温冷冻治疗通常在局麻下即可操作,传统治疗评估为手术高风险的高龄患者、不能耐受麻醉的患者也可以接受低温冷冻治疗。同时该项技术在B超、CT引导和一般监护下即可安全开展,不需要复杂的麻醉与监护,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经过正规消融技术培训的医生即可开展,学习曲线短,治疗门槛显著降低,更适合普惠性应用和推广。

二、低温精准医疗技术的疾病治疗原理

低温冷冻治疗疾病的原理包括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免疫效应。直接效应是基于生物学原理——低温冷冻可造成细胞直接死亡。在组织快速降温过程中,组织细胞内外形成渗透压差,损害细胞器功能,水分迅速结冰形成冰晶,直接破坏细胞膜完整性、造成细胞死亡。在解冻复温过程中,细胞内小冰晶再结晶或相互融合,形成大冰晶,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细胞肿胀,均将导致细胞膜结构进一步破坏,靶组织细胞彻底死亡。

冷冻治疗的间接效应是指低温冷冻可导致治疗部位的微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导致微血管内血小板聚集、血流停滞和微血栓形成等。靶病变的供血血管在低温下发生收缩反应,也会导致血流停滞,从而导致靶区细胞因缺血缺氧导致坏死,此外,亚低温环境下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有研究表明,直接冷冻导致的组织凝固性坏死,发生在温度更低的冷冻消融区域的中心,而在消融区域边缘则观察到细胞凋亡。通过精确调节冷冻治疗的低温范围,可以一定程度影响坏死和凋亡细胞的比例,从而将冷冻治疗拓展应用于局部减脂(低温诱导脂肪细胞凋亡)等新的医学领域。

三、低温精准医疗技术治疗肿瘤的优势

低温冷冻技术(氩氦刀)可应用于全身实体肿瘤(如:肺癌、肝癌、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骨肉瘤等)的全程治疗,可单独治疗或可多次重复治疗,也可与免疫靶向、放化疗等其他方法联合应用。这项技术的疗效与安全性已广泛被国际国内医学界认可。早在2002年美国医师联合会就已将氩氦刀指定为治疗前列腺癌(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排第一位)的首选方法;2003年世界肿瘤靶向大会建议中晚期肺癌和肝癌首选治疗方法。全球已有数百万肿瘤患者接受了氩氦刀消融治疗。近来在《肺结节多学科微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中也将冷(热)消融治疗推荐为肺结节、磨玻璃样肺癌的治疗手段之一或者是手术切除的重要补充方法。

基于低温冷冻技术独特的治疗原理和技术特点,在临床应用中,除了与目前相对应用较普遍的其他热消融技术(如微波、射频消融)类似,具有疗效确切、微创安全、恢复快等诸多优势外,氩氦刀低温冷冻消融技术治疗肿瘤具有非常独特的临床价值,尤其对于高龄、年老体弱的患者,肿瘤位置临近重要脏器、伴有癌痛等的患者是一种更理想的消融技术选择。其治疗肿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精准可控:对于肿瘤治疗,无论是手术、还是局部消融治疗,对治疗边界的把控都十分重要。边界过小,则可能治疗不彻底,肿瘤易复发转移;边界过大,则会对肿瘤周边正常组织造成“误伤”,甚至可能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热消融边界往往不易判断,对医生经验要求较高。而冷冻消融术中形成的冰球在CT扫描影像下呈低回声区,边缘规则,呈现非常清晰,医生术中对消融区范围可以有清晰准确的判断,方便实时调整手术方案。此外,冷冻消融针形成的冰球可以融合,对于较大或形态不规则的肿瘤,可以采用多针联合的策略,形成更加适形的冷冻消融区域,对病灶实现完全覆盖,从而保证精准、彻底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安全。

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冷冻消融对血管、神经、结缔组织损伤较小,术中可清晰观察治疗范围与临近脏器的毗邻关系。临床上对于临近胸膜,膈肌,心脏,大血管等热消融治疗相对较危险部位的肿瘤均可以考虑采用冷冻消融治疗。冷冻治疗通常于局麻下操作,术中可实时进行医患交流,显著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压力,高龄患者、不能耐受全身麻醉、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均可采用冷冻消融治疗。

适应症广,可应用于复发患者,可重复治疗:冷冻消融治疗为局部物理治疗,并发症少,适应症广: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实体肿瘤,适用于其他治疗无效、复发、转移的患者,可以和其他肿瘤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也可重复治疗。

四、低温精准医疗设备与技术应用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先进的医疗技术往往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装备。目前国际上低温冷冻设备的主流是氩氦制冷技术(俗称氩氦刀),它是航天制导领域采用的高科技手段应用到医疗领域的创新合作结晶,利用氩气与氦气两种惰性气体的节流效应,实现消融针尖温度实时可控并快速达到超低温冷冻与复温灭活肿瘤的效果,是目前低温冷冻治疗设备技术的最高层级,核心技术过去一直由美国和德国掌控。

低温冷冻技术被誉为“冰尖上的艺术”,作为一种创新的肿瘤治疗手段,以其精准、微创、安全、可重复、耐受度好等优点,逐渐成为当前医学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热点。设备国产化更是助推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使其快速成长为继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之后肿瘤治疗的又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国内外已经和正在进行的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也揭示了冷冻治疗在房颤、高血压、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治疗中确切的或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低温冷冻技术会在精准治疗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我国的大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增强人类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三级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医学博士(MD)和博士后;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医学生化学哲学博士(PhD))

THE END
1.IIGF观点我国医疗机构低碳发展现状及转型路径在此背景下,我国医疗机构的碳排放量也逐步增加。根据《Healthcare’s Climate Footprint》报告,我国医疗机构的碳排放总量位列全球第三。此外,根据《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碳足迹:环境扩展的投入产出和结构路径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医疗系统碳排放中,公立医疗机构、医院建设及非医院购买药品是碳排放量占比最高的三大领域,...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5656.htm
2.中国睡眠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睡眠医疗发展...中国睡眠医疗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 行业解析 全球视野 政策环境 产业现状 技术动态 细分市场 竞争格局 典型企业 前景趋势 进出口跟踪 产业链调查 投资建议https://www.bosidata.com/news/831984EGUE.html
1.网络环境下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现状研究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十分的迅速,相关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特别是在网络大环境下,网络对于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都有很大的帮助,而在网络大环境下,如何有效的实现我国公共卫生以及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则是当前我们国家研究以及关心的重点,而本文则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TXWL202014193.html
2.环境分析报告(精选15篇)随着学校对师生健康的日益重视,医务室作为校园健康保障的重要一环,其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效果和师生的健康体验。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学校医务室的环境进行全面分析,为改善和优化医务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现状 1. 空间布局:医务室内部空间布局合理,设有诊疗室、药房、换药室、观察室等功能区域,能够满足...https://www.ruiwen.com/fenxibaogao/8265073.html
3.中国医师协会(5)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医院门诊人满为患,多重耐药菌问题较为突出,增加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 (二)中国个人卫生习惯现状 除环境卫生因素外,个人清洁卫生习惯也是导致威胁公众健康的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因素。过去十年间,我国居民的对个人清洁卫生的关注整体上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经济发达程度、城乡差异和教育程度...https://www.cmda.net/hydt11/10157.jhtml
4.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环境保护优秀调研报告评选结果的通知16、合理运用地方立法权推进上海环保工作-关于《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工作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环保局 黄震 何春茜 17、我国环境与健康现状的调研报告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柯屾 于云江 侯雪松 18、哈尔滨市电磁辐射现状分析及治理措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固废辐射管理中心 ...https://www.mee.gov.cn/gkml/zj/wj/200910/t20091022_172391.htm
5.三种类型,四种模式,我国医养结合行业现状报告新闻频道根据易观《中国医养结合市场专题分析报告2018》预测,2020年我国医养结合市场可达到5.7万亿元人民币,包括医护养康四大板块,包括但不限于远程医疗服务、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健康管理、智能硬件、保健品等。 根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的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https://news.hexun.com/2019-11-17/199296080.html
6.2023年中国贝米肝素钠主要依靠进口,公立医院销售规模达1.11亿元...《2024-2030年中国贝米肝素钠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贝米肝素钠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4-2030年中国贝米肝素钠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从贝米肝素钠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贝米肝素钠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https://www.gelonghui.com/p/948223
7.科普工作中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一、发展历史及现状 ? 医疗机器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85年利用工业机器人辅助定位完成的神经外科活检手术,首次将机器人技术与医学相结合,自此开启了医疗机器人的新纪元。医疗机器人属于高端医疗器械,具有高技术壁垒、高准入门槛、高附加值等特点。我国医疗机器人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手术机器人、...https://zjubh.com/home/kpgz/detail/id/5/typ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