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是一种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旨在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管理水平的新型医疗模式。其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
二、智慧医疗行业发展环境分析(PEST)
1.政策环境(P)
2.经济环境(E)
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23年分别达到39218元和2460元,同比分别增长6.33%和16.04%,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在此背景下,推动智慧医疗行业发展有助于构建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人们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智慧医疗行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达到1278亿元,同比增长21.83%,将加速推动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建设,利好智慧医疗行业发展。
3.社会环境(S)
首先,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持续上升,由2017年的986649个上升至2023年的1070785个,为智慧医疗行业带来广阔的成长空间。
其次,我国自2001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9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整体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率上升,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挑战。同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医疗资源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逐渐凸显。推进智慧医疗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弥补基层医疗服务、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在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将促使医疗行业智慧化转型发展,催生对智慧医疗的大量需求。
最后,近年来我国在线问诊、慢病管理等互联网医疗需求大幅提升,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呈现不断扩大态势,截至2023年12月达到41393万人,同比增长14.17%,有助于拉动智慧医疗行业发展。
4.技术环境(T)
智慧医疗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其发展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作为支撑。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这些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持续赋能智慧医疗领域,使得智慧医疗应用场景逐渐丰富,不仅有远程会诊、远程超声、远程手术、应急救援、远程示教、远程监护等远程医疗应用,还有智慧导诊、移动医护、智慧院区管理、AI辅助诊疗等院内应用场景,进而不断助力着智慧医疗行业的发展。
三、智慧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由上可见,我国智慧医疗行业整体发展环境良好。政策环境支持和引导智慧医疗行业发展;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为智慧医疗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带来了大量的市场需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持续助力着智慧医疗行业的发展。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近年来我国智慧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23年上升至973亿元,同比增长10.95%。目前,我国智慧医疗服务主要覆盖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渗透率仍然较低,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未来,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环境持续作用下,我国智慧医疗行业仍存较大市场空间。根据预测,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至2027年将达到13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