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益生菌产品属于食品未获得“蓝帽子”保健食品标志凤凰网江西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燕京)近年来,消费者开始青睐益生菌产品,益生菌产品的销量也迅速攀升。但在益生菌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品标识不规范、缺乏相应标准等问题显现出来,这使得消费者难以辨别产品的优劣甚至上当受骗,同时,这也给益生菌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

需求带来发展前景

消费者对于益生菌产品的热情主要是来自于其保健功效到了科学证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副理事长、亚洲乳酸菌学会联盟副主席、浙江大学教授何国庆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现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对人体的益处有很多,其中得到普遍认可的有两个:一是调节肠道菌群,保持肠道健康,包括降低消化道炎症、防治(旅行性)腹泻、重建肠道菌群、防治抗生素关联性腹泻、防治消化道溃疡、防治肠易激综合症、消除乳糖不耐症、增强消化道功能、通便等;二是调节免疫,增强体质,包括缓解过敏(皮疹、哮喘)、缓解感冒症状、缩短病程、防止/缓解婴儿湿疹、缓解风湿、抑制消化道肿瘤等。

在保健功效显著的同时,益生菌应用、添加的范围也十分广泛。何国庆说:“益生菌的应用领域较普遍。首先,在食品中有大量应用,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食品以及普通食品;其次,在医药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另外,还有发酵乳制品、饮料(固体饮料)、休闲食品、压片糖果等。”记者在市场上看到,益生菌产品的应用趋势注重便捷性,把补充剂做得更像零食,如巧克力、软糖、牛奶甚至咖啡、气泡水中都可以添加益生菌。消费者进行食用补充非常方便,这也进一步促使益生菌产品受到欢迎。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益生菌产业运营现状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益生菌市场预计可以增长到8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3%,在未来两年内将会成为又一个迈入千亿级规模赛道的市场。

看菌株看数量看活性

目前益生菌产品种类、数量都很多,有压片糖果、饮料、滴剂、胶囊等形式,不少消费者看了难免不知如何挑选。而一些制造、销售企业也利用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不了解夸大宣传,甚至误导消费者。

北京消费者柳佳宁对记者说:“益生菌产品好像水比较深,不同的菌有什么功效我不知道,添加的菌是死是活我不知道,即便在工厂里添加的是活菌,食用后还有多少活菌我也不知道。”

何国庆提醒消费者,只要有明确菌株号,并经过试验循证的益生菌都有其对应的功能,但益生菌菌株的功能具有特异性,有某一个功能的益生菌,不一定有另外一个功能,所以一定要认清是否有菌株号,并了解该菌株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标准发布有望规范发展

缺乏行业规范的局面正在改变。不久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团体标准《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制定发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徐进研究员解读称,团体标准对食品用益生菌的基本要求、菌株水平要求、生产过程要求、技术要求、贮存和运输、在食品中的应用及标签标识等内容进行规范,在与国际标准法规接轨的同时,满足了现阶段我国益生菌行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THE END
1.选择益生菌需要考虑哪些标准?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d9aa5c776372437fb20267690090eb86.html
2.世界肠道降日益生菌法规管理有哪些欧盟层面还未对于“益生菌”这一术语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制定专门的统一标准。对于添加了益生菌菌株的各类食品,按照其产品类型需要分别符合普通食品、膳食补充剂、特殊营养用途食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标签标识要求,相关健康声称需要依据欧盟营养与健康声称法规申请并接受审查。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ar_id=447988
1.“人造肉”网红食品益生菌2019年你吃得更降吗一般而言,市场上的主流益生菌菌株,都分离自健康人体和具有长期安全使用历史的发酵食品,大多数菌株被认为是无致病性的共生微生物,其安全性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当然,对于患病个体,如严重感染或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应谨慎使用,或者咨询医生。 还需注意的是,益生菌功效的发挥具有菌株和人群的特异性。不同菌株之间,益生...http://zsqj.qjrb.cn/detailarticle/10144336_10217_qjrb.html
2.未来生物——益生菌固体饮料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等。2021年11月8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牵头制定的《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明确益生菌食品,是指添加了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益生菌,并且在保质期内益生菌活菌数量≥1000万CFU/g(mL)的食品。 http://gexiaocloud.com/website/a/10198728.html
3.益生菌市场稳步发展,未来监管3点值得关注!2017-2022年中国益生菌行业进口金额基本保持稳定(图4)。2022年,包含益生菌商品的进口总额为12.03亿元,与2021年持平,无明显变化。从进口来源地看,2022年我国益生菌的主要进口来源地为丹麦、美国和法国。相比于2021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益生菌规模略有上升,从中国台湾进口的益生菌菌株占比略有下降,但2022年进口...http://www.iobhealth.com/news/291.html
4.2023国人“肠”烦恼及益生菌消费洞察报告因此,针对我国消费者面临的不同肠道问题,选择来自国人肠道的益生菌菌株,或将更有可能带来好的效果。 为了呼吁国人更多了解肠道、关注肠道健康、科学认识肠道菌群及益生菌,专业益生菌品牌拜耳达益喜联合春雨医生撰写《2023国人“肠”烦恼及益生菌消费洞察报告》,分享肠道与益生菌知识,进而帮助消费者科学有效进行地肠道...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96007/
5.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召开《益生菌食品活菌存活率分级及标识》团体标...CTI华测检测为您提供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召开《益生菌食品活菌存活率分级及标识》团体标准讨论会新闻,更多信息资讯,点击这里查看。https://www.cti-cert.com/serviceslist/11121.html
6.《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正式发布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此前,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牵头制定的《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已经通过专家组审查,并于 11 月 8 日正式在协会官方网站及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等发布及实施。 11 月 25 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https://www.chinagut.cn/articles/ss/b8f1aa7d61344dcd837ab6d2963f7879
7.忽然一周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同比减少94.3万对;全球母婴...11月3日,伊利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年会上获两项一等奖在益生菌研究领域,其“益生菌靶向筛选与常温包埋稳态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创新地创造出“舒适隔水微环境”及“常温活菌包埋技术”。在母乳研究方面,“关键免疫营养素的挖掘及其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应用”项目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http://myguancha.cn/post/24250.html
8.2024BIOCHINA华南将于2024年10月1011日在广州召开主题:PAI 与CMC:生物制品国内外BLA阶段药学要求与趋势分析 嘉宾:包财,高级副总裁,质量管理,百奥泰 提纲: 1. 当前国内外主要监管部门审计异同分析 2. 现场PAI审计与BLA CMC 审评的关联与侧重点 3. 一年内经历NMPA、ANVISA、FDA、EMA审计的经历分享 主题:工艺技术转移要点与案例分享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873587.html
9.活着多重要?被聚焦的益生菌“活性”对产品开发的影响而在此前,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发布团体标准T/CNHFA 006-2022《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对益生菌食品活菌率进行分级,最高一级的标准是在标签标示的条件下贮存了三分之一保质期时,益生菌活菌率(益生菌活菌总数与益生菌添加总数的比值)大于等于50.0%。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077343
10.益生菌内卷时代,“活着”才是创新的底层逻辑针对益生菌市场的这些痛点,众多食品企业都开始寻求解决方案,上游企业也不断开展提升菌株存活率的研究。Foodaily注意到,不同于市面上常用的益生菌包埋技术,大江生医在国内推出全新的益生菌运输技术 – PBA益生方舟 (PROBIO-ARK DELIVERY TECH),利用益生菌天然亲和性自主包埋达到良好保护效果。 http://www.tjkx.com/news/show/1085559
11.汤臣倍健突破复合益生菌菌种鉴定及活菌计数难题助推益生菌行业...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汤臣倍健近期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共同牵头开展复合菌剂中单菌种活菌检测方法系列研究,首轮研究成果出炉,相关论文在权威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发表。 该技术方法团体标准经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为全球范围内首个将PMA-qPCR技术应用于食品用菌种活菌定量检测的标准方法。 https://ggjd.cnstock.com/company/scp_ggjd/tjd_bbdj/202404/5224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