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民政局聚焦社会救助服务质量提档升级,着力打造“事前、事中、事后”有机衔接的全过程“传感器”指标监测体系,有效破解照护服务监管难题。目前,全县6300余名困难群众实现由“数量型粗放管理”向“质量型精准管控”转变,经验做法新华社、《朝闻天下》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01
强化“事前”制度建设,夯实服务基础
一是构建网络全覆盖。成立县工作专班负责全县照护服务监管业务指导和统筹协调推进,各镇街、社区、村居三级610名工作人员组成12支监管队伍,聚焦主动发现和动态监测,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夯实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二是建章立制全管控。先后出台《无棣县社会救助规范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护理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性文件6个、监管任务清单52项,严格招投标程序,明确服务机构准入条件,从制度上收紧口子、规范细节,提升专业服务机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三是优化服务全保障。开展“亲情家访、温情相伴、暖意相助、暖心同行”情暖无棣主题行动,创新“自选式服务清单”,制定困难群众服务自选标准套餐36项,增加服务对象自主选择权,满足不同服务需求。构建“康、教、技、托、融”救助服务新模式,今年以来,组织康复服务516次、技能培训服务16次、托养服务23人、就业指导服务123人、居家照护服务2100余人。
THE END